爱国还是看球?NBA 争议中的中国球迷

2019-12-12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许多中国 NBA 球迷说选择并不难

A worker in Shanghai removes a banner advertising an NBA game between the Brooklyn Nets and the Los Angeles Lakers. The U.S. basketball league is caught between two cultures after a tweet about Hong Kong protests sparked criticism from China that threatened expansion efforts in its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market.

Photograph by Qilai Shen/Bloomberg

周四晚上,洛杉矶湖人队和布鲁克林篮网队的比赛在上海展开,这无疑是 NBA 历史上最有地缘政治意义的表演赛。大学生张叶子也到场观赛了,她的心情无疑非常矛盾。

24 岁的张叶子来自杭州。虽然 NBA 与中国政府间起了冲突,但还是有数千名中国球迷出现在了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北京官员在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 NBA 为 休斯顿火箭队高管在推特上支持香港民主示威 一事道歉。NBA 以言论自由为由,称不会惩罚该高管。

张叶子说,如果联盟不真诚道歉,那么她和联盟之间的关系可能就完蛋了。

她说:「一开始我来看球赛还挺开心的,但是因为最近这个事,我觉得挺尴尬的,」她说,她表示不好意思在朋友圈发比赛的照片,担心朋友不满。

她说:「追星可以,」她说,「但是我们不能以丢了祖国的尊严为代价。」

周四的比赛可以被看作是联盟和中国关系缓和的开始。中国拥有众多联盟球迷。爱国主义者针对 NBA 的批评似乎在周四晚比赛开始前 平息了 。但中国和 NBA 之间数十年的友谊究竟何时才能修复仍是未知数。

篮球曾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联合起来。两国之间这种被一些大思想家称为「中美共同体」的紧密关系中,篮球成为最鲜明的象征。现在它却可能推动两国的疏离。

或者用一句中国人在网上的玩笑话说,「中美关系始于乒乓,终于篮球。」指的是 1971 年毛泽东和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做出的最早的外交尝试。

中国要求联盟道歉。在美国国内出现的强烈反弹促使 NBA 总裁萧华 (Adam Silver) 维护联盟球员和官员的权利,称 他们想说什么都行

中国赞助商现在暂停了与联盟的合作。中国官方媒体禁播了表演赛。中国数百万的 NBA 球迷左右为难。

这个美国体育联盟早早看到了一个不断发展、繁荣的中国的潜力,用数十年的时间培育了这样一种紧密联系。如今要一刀两断,并非易事。但很多球迷表示,如果有必要,出于对国家的忠诚,他们可以断绝这个关系。

「我觉得今年湖人有很大机会夺冠,」21 岁的林雯雯说。她是湖人队的老球迷。球队周三的公开训练被取消了,她感到非常伤心,因为她买不起正式球赛的门票。「本来有机会见到他们,很可惜。」林雯雯说。

但被问到谁该为此负责时,她想了一会说:「那些香港废青。」

周四的比赛开始时,球场里还有不少空座。以往看台和梁架上满是广告,现在都消失了。人们在球场外挥舞着小国旗。在一个人气篮球论坛上发起了筹款活动,以购买 10,000 面国旗带到比赛。

许多中国 NBA 球迷说选择并不难。他们说,香港示威受到了外部势力干预。中国的宣传机器让他们误以为示威者的诉求是脱离中国独立。(这是部分示威者的诉求,但独立并不是正式诉求之一。) 许多人觉得那是对国家身份的直接攻击。

23 岁的法律系学生毛润凯 (音) 是忠实球迷,周三在上海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外站了数小时,希望能在球迷活动中见到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他还计划周六坐飞机去离上海约 900 英里 (合 1500 公里) 的深圳观看湖人队和篮网队的第二场表演赛。

但他把支持香港示威者和种族歧视相提并论,这也是官方媒体中常见的观点。他说爱国比追星重要。洛杉矶前快船队所有人唐纳德·斯特林 (Donald Sterling) 在 2014 年因种族歧视言论遭永久封杀,对于此事和 NBA 支持言论自由之间的区别,他提出了质疑。

「这是双重标准,」毛润凯接着说,「主权问题是跟种族歧视言论一样严重的问题。」

篮球在中国渊源甚深,基督教传教士在 19 世纪末就把这项运动带到了中国。毛泽东时代不提倡其他的西方娱乐,却容忍了篮球。毛去世后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1979 年,华盛顿子弹队到北京与中国军方球队打了两场友谊赛,成为第一支在中国比赛的 NBA 球队

NBA 察觉到了一种契机。1985 年,中国国家队应 NBA 总裁大卫·斯特恩 (David Stern) 之邀访美,后来这被称为 NBA-中国友好之旅。1990 年,联盟与国家广播机构中央电视台签下第一个大宗分账协议,在中国转播 NBA 球赛——正好赶上迈克尔·乔丹 (Michael Jordan) 与芝加哥公牛队首次夺冠的赛季。

一段感情就此而生,NBA 成为最早在全中国受到追捧的美国品牌之一。在大学宿舍里,一代中国球迷挤在脏兮兮的电脑显示器前,看着画面模糊的 NBA 球赛转播长大。当姚明在 2002 年被火箭队选中时,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已不是篮球梦的开始,而是梦的圆满。

NBA 球星们一下子多出了几百万新拥趸,有时还得到了尴尬的外号。詹姆斯绰号「小皇帝」,乔丹是「乔帮主」,身高 7 尺 1 寸的大块头中锋沙奎尔·奥尼尔曾经叫「大鲨鱼」,不过历史学家尼克·卡普尔 (Nick Kapur) 说,随着体重的增加,他开始被称为「奥胖」。

在 1980 年代,40 岁的荣强 (音) 为了看 NBA 比赛逃课,至今仍是乔丹和公牛队的忠粉。「他们的动作简直难以置信,」他深情地回忆道。

北京王府井的 NBA 旗舰店是联盟在北美以外最大的一家店铺,通常人头攒动,现在变得很冷清,荣强是寥寥几名顾客中的一位。清闲的店员调整着球衣、球鞋和纪念品的陈列。在一处入口,真人大小的斯蒂芬·库里 (Stephen Curry) 和科比·布莱恩特 (Kobe Bryant) 大头像正攥着中国国旗招徕顾客。

尽管爱这个联盟几十年,做服装生意的荣强说,他也准备好了不再支持。他曾经指望这股激愤会慢慢平息,就像过去中日之间发生冲突时那样。

可是,他说,中国好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民族主义情绪成了常态。

「每个人感觉都特爱国,」他说。

「而且我们还有 CBA 呢,」也就是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当然没那么好看。」

有些 NBA 球迷说,比赛在中国还是会有人看的。

「彻底禁止根本做不到,」29 岁的刘哲说,他是科比·布莱恩特的超级粉丝,自己就用 Kobe 作为名字。他生活在东北城市哈尔滨,去年在无意中购买了这位前湖人球星被盗的高中球衣,上了新闻 (他后来归还了球衣。)「就算他们不能来中国举办比赛,球迷还可以出国,或者翻墙看。」

星期四中午,22 岁的吴胜杰和一帮朋友来到东单的室外球场打球。这里位于北京市中心,大致相当于纽约的洛克公园 (Rucker Park)。

大喇叭高声放着中国嘻哈乐,曾在 NBA 打球、如今回到中国的易建联的巨幅耐克海报高挂在球场边。

「他们真的伤了中国人民的心,」站在边线看朋友打野球的吴胜杰沮丧地说。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我都搞不明白,」这个 7 岁就开始打球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说。「现在我心里特失落。」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