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历史 : 殊死较量

2019-12-23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大致是自由主义:眼中的世界

「我不是《经济学人》的忠实读者,」2003 年去世的英国政治家罗伊·詹金斯 (Roy Jenkins) 坦承,它「本质上是一本给外国人看的刊物」。幸好,对于本刊来说,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外国人。这可能是它在 176 岁高龄还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它目前的印刷发行量比互联网出现之前还要大

纽约市立大学的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泽文 (Alexander Zevin) 认为,《经济学人》不仅是全球事务的旁观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因为它与政客和金融家之间的联系,它「塑造了它的读者身处的这个世界」。《大致是自由主义:眼中的世界》(Liberalism at Large: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st) 一书是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就的,论文研究了这本周刊自 1843 年创刊到 1938 年走过的历程。它补充并更新了露丝·达德利·爱德华兹 (Ruth Dudley Edwards) 差不多可算官方论述的著作:《追求理性:<经济学家>1843–1993》(The Pursuit of Reason: The Economist 1843–1993)。

不过两位作者讲述的故事迥然不同。 达德利·爱德华兹认为《经济学人》的信条是笃信政府比市场更不完美。 泽文则比较隐晦。他的目标是把《经济学人》的编年史呈现为「一部自由主义的历史」。他认为,这份刊物一直以「资本的普遍优点和……帝国的必要性」为指导。既然这一招牌式的「自由主义」思想一直都是最重要的,那么《经济学人》的历史也就是「实存自由主义」的历史。作者在此致敬了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丑陋现实的一个表述。

达德利·爱德华兹认为《经济学人》的主要缺点是「傲慢、自负、缺乏怀疑、经常缺乏想象力和聪明过头」。 泽文的评价就更不客气了。他称《经济学人》对 19 世纪 40 年代爱尔兰饥荒的建议「堪比 20 世纪那些更广为人知的大屠杀」。十年后,该刊「对印度人就像对爱尔兰人和中国人一样冷酷无情」。在 20 世纪末倡导「放松监管」之后,该刊对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反应是「惊人地不思悔悟」。泽文没有明言战后的《经济学人》是一个对西方情报机构溜须拍马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但委婉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如果《经济学人》曾经做对过什么,读者也没听说过多少。就像人们也没有怎么认可市场的作用一样,例如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市场帮助大幅降低了全球贫困率。这让人不禁想起这本刊物在 2003 年的一篇社论中对那些批评全球化的人们的戏谑嘲讽:「向我们展示一个经济奇迹,我们就会向你展示资本主义的失败。」

考虑到它无情的背信弃义,《经济学人》的读者中如果有人不属于披貂戴裘的「金融贵族」(马克思在 1852 年对这些读者的称呼),或许有些奇怪。然而的确有这样的读者。 据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称,该刊最大的市场上的读者群偏左派。 皮尤将 18% 的美国读者归为大体上或坚定的保守派,59% 归为大体上或坚定的「自由派」(美国人认为的自由派就是英国人认为的左派)。

泽文认为对《经济学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的是观点」。这有待考证。品评社论无疑是其吸引力的一部分。不过 社论只占所有文章的 5% 左右;最能令其余部分与众不同的是它们处理新闻的方式。处处简洁。图表也是。普通的一周里,来自 21 个外国分社的报道被置于全球和历史的背景下。简单来说,每平方英寸版面上的事实密集度可能比其他任何周末读物都要多

努力定义自由主义却让自己陷入了混乱——泽文并非第一人。《经济学人》有时也这样。他对本刊的批评值得感谢,尽管有偏颇之处,但他非常认真,这就是对本刊的恭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