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的 600 天:关税是如何升级的,又是谁在买单?

2019-12-24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十三轮贸易谈判,五轮关税生效,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在这场漫长争端中,痛的不仅是中美,全球经济都将损失 4550 亿美元

若从 2018 年 3 月美国启动「301 调查」开始计算,中美贸易摩擦已扰攘了逾二十个月。期间曾有数次「和解」曙光和「休战」协议,却仍有五轮关税生效,影响了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和许多人的生计。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数说中国经济

端传媒正在持续推出「数说中国经济」系列报道,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展示中国经济的温度、困境与未来走势。今天是系列报道的第二篇,梳理了中美贸易战的全程及其造成的影响。

若从 2018 年 3 月美国启动「301 调查」开始计算,中美贸易摩擦已扰攘了逾二十个月。围绕知识产权、开放市场等主要议题,中美双方在北京、上海和华盛顿进行了共计十三轮贸易谈判,期间曾有数次「和解」曙光和「休战」协议,却仍有五轮关税生效,影响了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和许多人的生计。

这是自 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初期、时任美国总统胡佛 (Herbert Hoover) 对其他国家课征 45% 关税以来,最大的一次贸易战。「当年那场贸易战和今日的区别,在于胡佛对所有国家征收关税,而特朗普的焦点则集中在一个对手身上——也就是中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的经济学家盖里·鲍尔 (Gary Clyde Hufbauer) 曾公开说。

梳理端传媒过去两年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许多学者与业内人士均不约而同地指出 贸易战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冲突 。而过去二十年,中美融合曾是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诺顿 (Barry Naughton) 在年中接受端传媒访问时说,「现在,这个势头中止了,开始转向相反方向。」

在转向的过程中,许多人感受到了波折和阵痛。有中国广东的代工厂不得不削减三分之二的设备,有进口采购公司因汇率跌宕而面临破产,有美国的大豆农民在订单压力下进行艰难的投票抉择,有中国市场上猪肉和其他粮油价格的接连飙升,有供应链的被迫迁移,有因中兴事件、华为事件而兴起的线上爱国出征……而 当大多数人认为贸易战只是中美角力、并期待特朗普早日喊停时,美国陆续发起了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的贸易纠纷,几乎等同于向全世界开战

目前,中美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北京和华盛顿正试图达成一项「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人们又一度见到曙光,而两国的官方叙述却依然在乐观和悲观之间摇摆。香港议题为贸易谈判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11 月中,特朗普表示美国「接近」与中国达成协议,同时他再次威胁加征关税。看上去,距离结束仍是遥遥无期。

时值 2019 年末,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这场猝不及防的漫长争端,究竟改变了什么。

中美贸易谈判进程:关税是怎样一步一步升级的

2018 年 3 月,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惩罚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盗窃。随后美国政府公布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中输美 1333 项 500 亿美元的商品加征 25% 关税。紧接着,中国政府公布了对美关税建议清单,对大豆、汽车、化工品等 14 类 106 项商品加征 25% 关税,以此反击。

中美贸易战就此拉开序幕。在 2018 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陆续进行了四次贸易谈判,有两轮关税生效,涉及 3600 亿美元的商品。其间,特朗普政府内部鹰派和鸽派亦一度「内讧」,并最终以 2018 年 10 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就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发表「铁幕」演说为标志,表明美国内部达成对华的共识。

关税是怎样升级的?

图:端传媒设计部

2018 年底,习近平与特朗普在 G20 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宣布暂停采取新的贸易措施,设定三个月谈判期限,原定于 2019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 2000 亿商品 25% 新关税暂延三个月,为中美的商业团体带来了一丝喘息。而几乎同时,华为副董事长兼 CFO、任正非长女孟晚舟在途经温哥华转机时,被加拿大警方应美国政府司法互助要求逮捕,理由是「华为涉嫌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向伊朗出售敏感科技,并以假账资料掩护」。

在 2019 年的前三个月中,特朗普曾多次施压,重申 90 天是硬期限,中美贸易谈判也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甚至一度进入贸易协议的文本阶段。中方称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及汇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恢复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美国则称中国政府已承诺停止扭曲市场的补贴国内产业做法,同意结构性改革。

新的关税在 2019 年 3 月 1 日再次延后生效,高密度的谈判仍在进行中,各方开始见到曙光。《金融时报》在 4 月一篇 报道 中称中美已达成九成协议,剩下的争议点包括如何移除美国现行对华关税,及如何建立监督中方达成承诺的执行机制。

但事情因 2019 年 5 月 6 日特朗普的一条推特而产生重大转折,特朗普宣布将 20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 10% 上调到 25%,并于 5 月 11 日生效,引发一片哗然。中国迅速反击,对 600 亿美国商品征收从 5% 到 25% 不等的关税。短短一周之内,美国回击,公开了 3000 亿中国商品清单,最高将征收 25% 关税。接着,中国取消了美国猪肉订单,批捕加拿大前任外交官康明凯 (Michael Kovrig)。

此次反转源于 5 月 3 日华盛顿收到北京发来的做出重大修改的贸易协议草案。在这份修改后的草案里,中国删除了每一个章节中关于「修法」的内容,原 130 页减为 103 页。而综合英文媒体的报道,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时,美国不断增加要求,例如要求中国开放互联网、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建立监测机制,并要求修改一些中国法律。中方认为美国的要求危害主权,未能弥合分歧。

至此,中美贸易战进入新的回合。白宫与美国农业部宣布对美国农民的援助计划,中国则对公民发布了赴美留学与旅游预警。到了 2019 年 8 月,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 汇率跌破 7 关口 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8 月末,中美再次酣战。中国决定对 750 亿美国商品加征 5% 至 25% 关税;特朗普则在推特上表示美国将在 10 月 1 日将 2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 25% 提高至 30%;定于 9 月 1 日生效的另外 3000 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原计划的 10% 升至 15%。特朗普同时「就地命令」所有在华美国公司「立即退出中国并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中美的平均关税对比。

图:端传媒设计部

部分关税因 中国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大庆 而暂缓,特朗普称「为表善意」。2019 年 10 月,中美再次重启谈判,特朗普指美国与中国达成「 实质性第一阶段协议 」,目前的协议将解决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面的问题,中国还将购买价值约 400 亿至 500 亿美元的农产品。而中方通稿指,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至 11 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方再通电话,白宫表示两国计划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虽信号仍然积极,但不断演化的香港示威为中美贸易谈判增添一层不确定性。11 月末, 特朗普签署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和《限制向香港出口催泪弹和人群控制技术法案》,北京迅速做出强烈抗议。当下的政治环境是否仍能为贸易战按下一个暂停键,依然是个问号。

根据彼得森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 (Chad Bown) 的追踪, 美国目前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加征了关税,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中,58% 要加征关税。而若 12 月 15 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新关税生效的话,几乎所有从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都将被征收关税

哪些商品受到影响:中输美商品。

图:端传媒设计部

哪些商品受到影响:美输中商品。

图:端传媒设计部

如上图所示, 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以农业品、汽车、木材和纸制品、医疗仪器、电气设备和飞机最多。截至本文发稿前的统计,来自美国的大豆、汽车及零部件、木材、纸制品和金属制品、石油已都被中国征收了 100% 的关税,而农业和渔业产品的关税征收率高达 97.5%,接近全部

较为「幸运」的是 来自美国的飞机和制药品,征收关税率最低,分别为 1.4% 和 5.2%。但这不意味着相关企业「幸免于难」,至少从波音飞机公布的数字来看,波音在 2018 年未拿到来自中国大陆的任何订单

而相比美国进口商品来说,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总量更大,关税涵盖范围也更广。若 12 月 15 日如期增加关税,那么除矿产和化学品之外的绝大多数中国商品,都将被关税覆盖。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