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推迟 12 月 15 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吗?

2019-12-24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对价值逾 10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的新关税将于周日生效,但特朗普政府就推迟关税释放出了混杂的信号

美中谈判最大的障碍是华盛顿要求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禽肉和其他农产品。

Photograph by Derek R. Henkle/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美中两国的官员表示,双方的贸易谈判代表正在准备推迟定于 12 月 15 日生效的新一轮关税,目前仍在交涉如何让北京方面承诺大规模购买美国农产品,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Donald Trump) 对达成一项近期协议所坚持的条件。

最近几天,北京方面和华盛顿的官员都表示,尽管特朗普原定周日对 1,650 亿美元中国商品上调关税,但周日不是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最后期限。就像双方几次认为即将达成协议时发生的情况那样,期限可能会被推迟。不过,先前几次即将达成的协议都未实现,关税随后继续攀升。

参与谈判的中美官员说,他们没有硬性的截止期限。上周五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 (Larry Kudlow) 两次在电视上露面均表示,「没有硬性规定的最后期限」。在过去,库德洛的此类言论——特别是在多次重申时——往往反映了特朗普的观点,而且其他美国官员也会在私下里予以响应。

库德洛周二在《华尔街日报》首席执行长理事会 (WSJ CEO Council) 上表示,如果特朗普对美中贸易谈判结果不满意,不排除在 12 月 15 日加征关税。

库德洛称:「如果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协议,原定 12 月 15 日实施的关税就会生效。」

库德洛称,取消部分现有关税是与中方官员磋商第一阶段协议时讨论的内容之一。

在被问及 12 月 15 日的关税是否会生效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 (Wilbur Ross) 周二对福斯商业新闻网 (Fox Business Network) 表示:「为美国达成一项好协议更重要。」而就在一周前,罗斯曾说如果双方在此之前没能达成协议,关税就会上调。

在双方都暗示谈判可能会延长到 12 月 15 日之后的情况下,特朗普本人在公开讲话中的立场也不断摇摆,有时会威胁说贸易战将长期存在,有时又会试图安抚紧张的投资者。特朗普女婿、白宫顾问库什纳 (Jared Kushner) 最近也参与进来,试图帮助双方达成贸易协议。

库什纳在周一召开的《华尔街日报》首席执行长理事会上表示,谈判「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被问及特朗普是否会在 12 月 15 日按计划提高关税时,库什纳说:「我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决定。」

然而,特朗普还没有做出决定,而且他已经几次不顾贸易顾问的意见执意增加关税。

谈判仍在艰难继续。大多数时候都是工作级别的谈判人员在谈,但截至上周五,双方的首席谈判代表已经有 10 天没有交流。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Robert Lighthizer) 一直忙于让墨西哥同意《美墨加协议》(U.S.-Mexico-Canada Agreement) 的条款。

美中谈判最大的障碍是华盛顿要求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的美国大豆、禽肉和其他农产品。

对美方而言,农产品采购是美中有限贸易协议的核心内容。特朗普已明确表示,如果近期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将是重中之重。若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将会从中受益的美国农户是特朗普明年竞选连任的关键支持者。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的 Chad Bown 与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的 Emily Blanchard 和 Davin Chor 近期的一项研究认为,共和党人在美国 2018 年国会选举中失去五个席位就是受美中贸易战的影响。美国政府官员私下里普遍对此评估表示认同,并希望能与中国达成一项可以称为胜利的贸易协议。

美中贸易战的其他核心问题包括,中国对中资企业的补贴问题以及美国公司面临的转让技术的压力。这些问题基本都将被推迟到未来的谈判中解决。

听取过谈判简报的知情人士透露,具体问题在于以莱特希泽为首的美国谈判代表要求中国谈判代表预先承诺一部分的农产品采购,中方则希望将预先承诺采购的规模与美方愿意立即取消的关税金额挂钩。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对中国提出的采购规模要求是多少,不过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 (Steven Mnuchin) 曾表示,中国承诺,如果美中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第二年的采购金额将达到 400 亿–500 亿美元。

此外,知情人士称,美方正施压中方在协议文本中明确写出将对承诺的采购进行季度审查,并且实际采购数量在任何一个季度都不会下降 10%。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为首的中国谈判代表对该要求持抵制态度,理由是任何保证的采购都将违反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 WTO) 规则,并引发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

刘鹤的团队也一直在努力让美国不仅取消 12 月的加税计划,而且下调目前对 3,6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但到目前为止,莱特希泽一直坚持不降低关税,这被视为让中方继续就补贴和强制技术转让等更棘手问题进行谈判的关键筹码。其他美国高级官员则暗示,他们愿意取消最后一轮对价值 1,1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向美中官员征询过意见的美国全国商会 (U.S. Chamber of Commerce) 执行副总裁薄迈伦 (Myron Brilliant) 称:「双方都不想先让步。」薄迈伦称:「不过双方政府都意识到,他们需要维持已经取得的进展,在紧张关系可能进一步升级之前敲定一份协议。」

美国计划本周日起对价值约 1,65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15% 的关税,除非双方达成协议,或特朗普决定搁置关税让谈判继续进行。中方以及美方的很多人士都不希望这些关税生效。根据计划,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玩具和服装征收 15% 的关税。

对中国来说,新的关税将加剧国内经济问题。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11 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大幅减少 23%,延续了两位数百分比降幅,加剧了中国经济的放缓。对美国来说,莱特希泽、姆努钦和库德洛担心关税可能在美国消费者中引起反应,进而会削弱对贸易战的政治支持。

在美国国会接连通过了支持香港和中国新疆自治区的两项人权法案后,美中关系在最近几周进一步趋于紧张。北京方面对两项法案予以强烈谴责。

即便双方都试图将贸易谈判与地缘政治议题分开对待,但紧张关系的升级令双方阵营中的强硬派愈发鼓噪,都要求对另一方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纽约咨询机构 Eurasia Group 的分析人士估计,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在明年初达成的几率为 65%。该机构在 12 月 6 日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称,当前的主要风险不是局势再度升级,而是摇摆不定。

中国在针对华盛顿进行了数月的官方宣传攻势后,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首的中国领导层似乎担心会失去对快速恶化的双边关系的掌控。《人民日报》周一发表的社论呼吁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要保持清醒头脑,表明立场出现明显变化。一些中国官员私下声称,最初引发双边关系交恶的贸易议题,现在或许可以用来帮助遏制双边关系的继续恶化。

对于美国而言,坚持要求保证采购与往届政府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往届政府曾试图鼓励中国更多地依赖市场力量而非政府命令来管理经济。一些专家认为,此类有管制性的贸易要求是必要的,因为中国与自由市场经济相去甚远。

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USTR) 总法律顾问 Stephen Vaughn 称:「美国不得不按照这样的情况与中国达成协议,而不是按照我们希望的样子。」Vaughn 目前就职于律师事务所 King & Spalding LLP。

其他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目前对待中国的方式,与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寻求与日本达成协议时的做法大体相同。美国当时认为,东京对日本经济拥有很大的控制权,以至于美国不得不坚持要求日本提供保证,尤其是保证日本会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半导体。

达特茅斯学院贸易历史学家 Douglas Irwin 称:「这就是我们目前对待中国的方式。」Irwin 称:「我们不相信中国会实现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保证结果,而不只是围绕规则进行谈判。」

Rela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