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之殇

2019-12-24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随着中国人体重增加,2 型糖尿病患者正在激增

三十多年前,中国北方城市大庆的医生们开始了一项开创性的预防 2 型糖尿病的长期研究。当时认为在中国罹患这种疾病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 1%。今年秋天,医生、学者和官员们齐聚大庆,讨论这项研究的结论并推动预防工作,此时他们面对的现实较之以前已经大不相同。目前约有 11% 的中国成年人患有这种病,接近美国的比例,是英国的两倍。2 型糖尿病在全球越来越普遍,但近年来在中国的患病率增长最快。

糖尿病是人体对血糖水平的调节出现功能障碍。其中 1 型比较少见,多发于生命早期,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这类病人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否则可迅速死亡。2 型糖尿病要常见得多,占全世界糖尿病病例的 90% 以上。它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病,特别是肥胖或缺乏运动的人群。一般可通过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 2 型糖尿病,有时甚至可以逆转。而如果不做适当治疗,两种糖尿病都可导致器官损伤、失明、中风和心脏病等并发症。

据估计,中国有 1.16 亿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稳居全球第一。而 20 年前患者数量还不到 2500 万。糖尿病患者激增,且几乎完全属于 2 型,令政府担忧。大庆的研究表明,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在糖耐量受损人群中预防 2 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有时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但中国的医疗体系尚不能保证及时发现症状,更不要说及时做出干预了。

发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变得富裕之后往往会消费更多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七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有肥胖问题,而北京的成人肥胖率更是高达四分之一,是中国「最胖的城市」。自 1980 年以来,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从不足 20% 增加到 60% 左右,而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的体力活动相对较少。

遗传因素可能也有影响。研究发现,汉族人在比白种人更年轻、体重更低的情况下就可能罹患 2 型糖尿病。吸烟是另一个因素。中国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却消费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香烟。全国约一半男性每天吸烟。中国从毛时代的赤贫中迅速崛起的速度可能也有关系。中国专家发现,儿童时期营养不良的人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中国的卫生系统对此应对不及。最近的一次全国性调查是在 2013 年,当时发现中国近 65% 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在美国该比例约为 25%)。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在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人群中,只有一半左右将血糖水平控制在了健康范围内。而另一项研究显示,患者当中既成功控制了血糖、又控制了血压和胆固醇 (这些干预措施有助避免并发症) 的比例就更低了。还有一些病人求助于江湖郎中。

尽管 2 型糖尿病如此盛行,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却极为欠缺,对现代医学可以控制它这一点也知之甚少。管理着一个糖尿病网站的杨立军 (音译) 称,在教育水平低下的偏远地区,人们有时甚至担心这种病会传染。这些偏见导致了歧视。公务员招考不录取糖尿病患者。根据官方指导方针,大学也可以拒招。这些规定更可能影响 1 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这一型在报考大学或初级公务员的年龄段更常见。但有关规定对两种类型并不作区分。

要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就需要有一个医疗系统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坚持规范治疗,并鼓励定期复查。但这成本高昂。近年来,国家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大幅增长,使得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从 2001 年的 60% 降低到今天的 30% 左右。许多糖尿病患者因而能够负担所需的治疗。但一些必需品仍不在政府医保报销的范围内,例如血糖试纸和注射器械。

今年 7 月,中国政府公布了未来十年卫生健康改革的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承诺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支持。该计划要求政府官员推动中国人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

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最佳良方莫过于加大对初级医疗保健的投入。许多人缺乏条件求助于家庭医生或专科护士,而他们最能提供 2 型患者所需的日常建议和定期检查。但即便有这样的条件,中国患者通常还是更愿意去大城市的医院就诊,因为他们认为那里的专科医生专业水平更高,治疗效果更好。这类医院占中国医疗总体支出的近 55%,而在发达国家不到 40%。但是在中国,这些医院既没有条件也没有意愿去协调开展各种宣教、筛查和监测活动,而这些是管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必要手段。要建立起一个受病人信任的初级医疗保健体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鼓励更多人从事全科医生的工作 (与驻院医生相比挣钱的机会较少),以及制定更好的激励措施来推动全科医生倡导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如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

如果不开展全面改革,中国的医疗体系将随着人口老龄化而被慢性病高发的负担压垮。近年来,医疗卫生总开支的年增速比 GDP 增速还要高 5 到 10 个百分点。中国的医疗支出当中约有 13% 用于治疗糖尿病,而其中可能约有五分之四都用于治疗本可能避免的并发症。中国有机会在节省金钱和拯救生命方面一举两得。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