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社会:悲观对阵进步

2020-01-03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当下人们对科技之影响的担忧在历史上有迹可循

很多人指望更快速、更廉价、更优质的技术能带给他们更光明的未来。但在本世纪 20 年代的开始,人们却乐观不起来了。过去十年里占据主导的各种新技术似乎正在让事情变得更糟。社交媒体曾被认为是一条纽带,将人们连结在一起。在 2011 年的「阿拉伯之春」中,它们被誉为一股解放的力量。而如今,它们更为人熟知的一面是侵犯隐私、充当宣传机器和破坏民主。电子商务、网约车和零工经济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因为付给工人的报酬过低、加剧不平等、导致堵车而被诟病。家长们担心智能手机已经把他们的孩子变成了沉迷屏幕的「僵尸」。

预计会主导下一个十年的技术似乎也给世界投下一片阴影。人工智能 (AI) 很可能会加深偏见和成见,威胁人们的工作机会,并成为独裁统治者的帮凶。5G 是中美贸易战的核心。无人驾驶汽车尚未成功,却在夺人性命。民意调查显示,如今人们对互联网公司的信任度比对银行更低。就在银行努力将自己重塑为科技公司之时,互联网巨头却摇身变成了新的银行,从吸引人才的香饽饽变成了弃儿,甚至连自家员工也在和它们作对。

《纽约时报》概括了这种蔓延的忧虑。它写道,「一种悲观情绪」已经取代了「科技和工业革命必然带来进步的想法」。只是这句话是出自它在 1979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当时这家报纸担心,这种焦虑「源于人们对社会能否驾驭看似失控的科技力量的怀疑与日俱增」。

如今,悲观情绪主要集中在十年前迅速流行开来的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上。然而,关于人类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走错方向,或某些特定技术弊大于利的担忧,之前就已出现过。上世纪 70 年代,对人口过剩、环境破坏和核杀戮的担忧让人沮丧。上世纪 20 年代,汽车遭到抵制。而在此之前,马车让街道充斥着噪音和粪便,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汽车则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再上溯到 19 世纪,工业化的恶果遭到卢德派、浪漫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谴责,他们担心熟练工匠被取而代之、乡村遭到掠夺,辛勤劳作的工人在浓烟滚滚的工厂里受苦受难。他们这些担心不无道理。

置身事外来看,在所有这些历史事件中,沮丧是由未能实现的希望和始料不及的后果交织在一起而造成的。科技释放出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因而导致焦虑再自然不过;任何一项技术有时都会显得弊大于利。如果多项技术同时出现这种情况——就像今天这样——就会产生更大范围的科技悲观主义。

然而,这种悲观情绪可能过头了。太多时候,人们关注于新科技的缺点,却将它的好处视为理所当然。在担心人们花太多时间在屏幕上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带来了切实得多的好处——智能手机让交流无处不在,还能即时获取信息和娱乐。更危险的是卢德派试图避免与新科技有关的短期损失,这到头来可能要将它们带来的长期好处也拒之门外——也就是牛津大学学者卡尔·本尼迪克特·弗雷 (Carl Benedikt Frey) 所说的「技术陷阱」。例如,因为担心工作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可能会促使政客们对机器人征税,以阻止对机器人的使用。然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和萎缩,希望维持现有生活水平的国家将需要更多机器人,而不是更少。

这就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要解决科技带来的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科技。例如,安全气囊和其他提高安全性能的举措推出后,在美国,每 10 亿英里行驶里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从上世纪 20 年代的 240 人左右下降到今天的 12 人左右。AI 正被用来帮助遏制极端主义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最显著的例子是气候变化。很难想象有什么解决方案能完全不依赖清洁能源、碳捕集和能源储存等方面的科技创新。

最重要的教训与科技自身相关。任何强大的科技都可以被用于好坏两面。互联网增进了了解,但也是斩首视频病毒式扩散的地方。生物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治愈疾病,但同样可以制造出致命武器。

科技本身没有能动性,是人们对它的选择塑造了世界。因此,科技抵制潮就是采用重大新技术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最佳情形下,科技抵制潮有助于人们构想社会该如何接纳革新,并实行一些规章和政策 (如安全带、催化转换器和交通规则等) 来限制它们可能造成的破坏,顺应变革 (如针对工业化而实施的普及教育),或是找到折中办法 (如既做到召车便利,又保护零工权益)。要对科技提出理智的质疑,这就要通过广泛的辩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依靠一小群技术专家。

发动道德引擎

也许焦虑的真正来源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人们越来越怀疑社会是否有能力掌控这场辩论,并得出好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悲观主义是政治悲观主义的反映。不过,这其中却又有让人感到安慰的地方——一场悲观的辩论总比完全没有辩论要好得多。而且总体来说,历史还是站在乐观主义者这一边。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变革帮助人类遏制了各种由来已久的弊害,如儿童死亡、饥荒和愚昧。诚然,地球正在变暖,抗生素耐药性正在蔓延。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多地利用科技而不是更少。因此,当我们迈入新的十年,先把悲观放在一边。活在痴迷科技的 21 世纪 20 年代的人是有史以来最幸运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