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见前方世界

2020-01-03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科幻作品大多不具有预测性,但仍可以作为未来的一种指引,汤姆·斯坦迪奇 (Tom Standage) 指出

<h1 .1ewmihs8ttc.1.0.0.1.0.0.0.1.1"="" class="page-title text-align-center" itemprop="alternativeHeadline"> 窥见前方世界 </h1>

科幻作品大多不具有预测性,但仍可以作为未来的一种指引,汤姆·斯坦迪奇 (Tom Standage) 指出

The World in 2020

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于 1990 年播出的《制高点》(The High Ground) 这一集中,星际飞船「进取号」(Enterprise) 的一名机组人员被 Rutia IV 行星上的分离主义者绑架了。当她的同事们讨论该怎么办时,其中一人用几个世纪前地球上发生的一场冲突——北爱问题——做类比,并指出这场冲突最终因「2024 年爱尔兰统一」而解决。

随着 2020 年代的到来,英国脱欧的动荡意味着爱尔兰统一的前景不再那么像科幻情节了。2019 年 9 月一项民调发现,北爱尔兰选民中有微弱多数赞成统一。一位电视剧粉丝在推特上写道:「我们仍走在《星际迷航》的统一时间表上。」这是在科幻作品中做出特定预测的一个惊人的例子。然而,和普遍认知相反,这种预测是例外而不是常规。仅仅因为科幻的场景常常被设定在未来并不意味着它有意做出预测。更多时候它是对现状的一种评论。

我,阿西莫夫

即便如此,在 2020 年 (恰巧是科幻界传奇人物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诞辰一百周年),这种创作类型是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未来的事呢?撇开外星人和宇宙飞船,许多当代科幻作品都涉及人工智能的影响、生态破坏的危险、滥用公司权力和帝国主义的遗产等主题。自 1960 年代的性革命以来,科幻作家探索了对性别政治的态度转变,比如想象在未来的社会里性别变得无关紧要,或者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性别。今天另一个充满活力的分支是中国的科幻作品,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微妙地表达异见的出口,并使西方读者感受到中国的希望和恐惧。在所有这些作品中,科幻作者都利用该类型所赋予的自由来考察眼下的关切,并推导出脑洞大开的结论。

所有这些确实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这意味着科幻可以充当技术、社会和政治趋势的前瞻性雷达,而发挥有益的作用——但仅仅是短期趋势,而不是常见设定中的遥远未来。这是科幻可以提供有关未来的指引的三种方式中的第一种。

第二种是,当政府和企业为做规划而评估前景时,科幻可以帮助拓宽思路。法国的国防创新局 (DIA) 正在组建一个科幻作家的「红色团队」,以提出军事规划者可能想象不到的未来情境。工程公司奥雅纳 (Arup) 委托科幻小说家蒂姆·莫恩 (Tim Maughan) 构想出四种情境,说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怎样的转变。畅销书《雪崩》(Snow Crash) 和《密码宝典》(Cryptonomicon) 的作者尼尔·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曾担任火箭创业公司蓝色起源 (Blue Origin) 和研发增强现实眼镜的 Magic Leap 的顾问。谷歌、微软和苹果等科技巨头也聘请了科幻作家担任顾问,相关过程有时被称为「设计虚构」。

但是,老板们不必非要把科幻作家纳入麾下才能从他们广阔的想象中受益。读他们的作品就有帮助。小说家艾略特·佩珀 (Eliot Peper)2017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写道,科幻很有价值,「因为它重新构筑了我们对世界的视角」。他建议商业领袖阅读科幻作品,因为探索虚构的未来「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摆脱不应有的束缚」,并且「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根本就没有问对问题」。

此外还有第三种更直接的方式来用科幻窥见未来:启发科技业人士将它们变为现实。《星际迷航》中出现的手持无线通信器推动摩托罗拉发明了手机,「进取号」上那台会说话的计算机启发亚马逊研发出 Alexa 语音助手。Kindle 的灵感来自斯蒂芬森的小说《钻石时代》(The Diamond Age) 中的电子书设备,而一整个行业正在努力将他在《雪崩》中描绘的虚拟世界变为现实。伊隆·马斯克创立的火箭公司 SpaceX 用来搭载火箭的无人驾驶船的名字取自伊恩·班克斯 (Iain M. Banks) 的《文化》(Culture) 系列小说。马斯克的另一家创业公司 Neuralink 正根据这套书中的「神经花边」植入物开发脑机接口。明天的科技巨人今天肯定在读科幻。

Rela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