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俄罗斯种大豆

2020-01-07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相比直接包地种植,中资企业进入国际粮食贸易的捷径,是并购原产业链内较成熟的公司

盖永峰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打理一家农业合作社。中俄界河黑龙江把他经营的土地分作两部分,中国侧有 2 万多亩,俄罗斯侧有 7500 亩。俄罗斯的耕地是他在 2019 年年初租下来的,全部用于种植大豆。

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租金十分低廉,根据土地优劣,每年约 500-1000 元/公顷 (土地面积 1 公顷约合 15 亩),不足黑河地租的十分之一。到中俄边境投资包地,已成当地潮流,盖永峰身边不少人跃跃欲试。异域土地产出的大豆将回流中国,受到政府鼓励。

中美贸易摩擦搅动全球大豆市场格局。美国大豆进口一蹶不振,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正令中俄两国走得更近。中国官方统计显示,2018 年俄罗斯对华出口大豆数量超过 80 万吨,同比大涨 64.7%。俄豆出口总量的 90% 都运往了中国。

2019 年 6 月初,中俄签署《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提到,采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两国企业开展大豆等农作物生产、加工、物流与贸易全产业链合作。

7 月 25 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开放俄罗斯全境大豆进口,可采用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方式运输。此前允许用作加工的俄豆仅限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五个地区进口。它们位于俄罗斯联邦最东部、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双边贸易多以陆路运输。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7 年底,中国在境外从事大豆相关产业的企业有 40 多家,其中四分之三在俄罗斯地区,以民企为主。像盖永峰这样的「散户」,也从最新国际贸易形势中看到了机遇。

对紧缺农产品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是中国农产品战略调整的一部分。2019 年 2 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产品保障要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在国内补贴刺激下,东北豆农们加紧种豆,同时将目光投向了邻国广袤的闲置耕地;为确保中长期饲料、油料生产供给,贸易商、厂商远赴重洋,往南美洲方向开拓新货源。

据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2 月发布的《中国大豆产业「走出去」现状及对策》报告 (下称「大豆走出去」报告),中小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主要聚焦种植、简易仓储加工等环节,以在俄罗斯的大豆企业为主; 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跨国投资,则向贸易、仓储和物流环节集中,南美洲是主要目的地。

中国大豆产业将用何种姿态走出国门?如何从国际市场调控粮源?大豆或将成为检验中国农业出海、竞逐全球资源配置的试金石。

国产大豆难补缺口

中国是人口大国,千家万户「菜篮子」里,肉蛋奶、酱油、豆腐等常见食材,皆系于大豆。全球六成的出口大豆,都上了中国餐桌。

上世纪 90 年代末,为填补大豆缺口,中国市场对进口大豆敞开了怀抱。2002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大豆进口关税骤降为 3%,进口配额不设限制,「洋大豆」涌进国门。这些进口大豆经过转基因技术改良,物美价廉,出油率高,迅速占领了南方市场。压榨厂在沿海地区四处开花,国内市场出现「国产大豆过不了长江,甚至过不了黄河」的说法。

黑龙江省北安市国有赵光农场一名工作人员回忆称,当年国产大豆跌至每斤不到 1 元,在进口大豆冲击下,许多农民甚至不愿意再种地。「中国在加入 WTO 之前,根本没有预测到大豆会对国际市场依赖这么大。」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敏说。

国产大豆产量徘徊不前,大豆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国内油脂压榨、蛋白饲料产能日益膨胀,大豆供给以进口为主的格局再难撼动。

当前,进口大豆用途聚焦于食用油与饲料,大豆提取豆油后剩下的豆粕是养殖禽畜所需的蛋白饲料。国产大豆以「不高产、非转基因」为特点,一般用于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如制作非转基因大豆油、酱油、豆腐、豆奶等。

美豆长期扮演进口大豆主力。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栾晓燕告诉财新记者,中美两国大豆存在品种生态类型差异,规模化、机械化程度方面,美国豆农又领先一步,这导致国产大豆平均单产和美国大豆差距明显——中国平均单产是 120 公斤/亩,美国是 200 公斤/亩。

价格方面,国产大豆也无优势。市场分析师称,中方对美豆加征关税前,国产大豆出货价比进口转基因大豆出货价约高出 500-1000 元/吨。

中美两国贸易形势生变前,美豆份量约占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三分之一。以货值计算的美国输华商品中,大豆与波音飞机几乎并驾齐驱,二者均以中国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数名接近中国农业农村部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贸易摩擦直接催生了「大豆振兴计划」。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多途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3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下称「大豆振兴计划」),要求到 2020 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 1.4 亿亩;国产大豆平均单产提至 135 公斤/亩;国内大豆自给水平上升 1 个百分点。

一名接近「大豆振兴计划」起草组的人士对财新记者强调,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家要稳定市场,要保证一定的大豆自给率,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主动权才在自己手里」。

据农业农村部预测,得益于政策刺激,2019 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超过 1.3 亿亩,较 2018 年增加 1000 多万亩。以赵光农场为例。该农场建于 1974 年,共有耕地 51 万亩,前些年多用于种植玉米。高补贴重金扶持下,现在赵光农场约有一半耕地种植大豆。黑河市爱辉区农委工作人员介绍,2019 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者补贴约达到 255 元/亩,比玉米高出 225 元/亩。

公众对国产大豆补充市场的期望高涨。然而接近起草组的人士强调,舆论不应该给市场误导,「『大豆振兴』不是要生产大几千万吨」。市场预计,2019 年国产大豆产量将提高至 1700 万吨,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这对于年消耗约 1.1 亿吨大豆的中国市场,几乎杯水车薪。

「大豆走出去」报告称,国内生产大豆的土地成本是美国的 1.5 倍,人工是美国的 9 倍。若大豆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国内大豆增产不具可持续性。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连洲告诉财新记者,如果要完全依靠国产大豆满足国内需求,大致需要 7 亿亩土地种植大豆。这个数字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中国土地资源有限,首先要保证主粮供应安全,拿不出那么多土地去种大豆。」江连洲说。

种植端遇阻

在俄罗斯包地种豆,利弊兼有。

佳沃北大荒农业控股有限公司 (下称佳北农业) 早在 2017 年即介入中俄农产品贸易。2018 年末,在中俄边境兴凯湖旁,佳北农业买下了 3300 公顷耕地。2019 年 9 月底,第一批 1000 公顷俄豆收获。该公司由联想控股 (03396.HK) 旗下的现代农业投资平台佳沃集团和北大荒 ( 600598.SH )、智恒集团公司合资组建,大豆加工企业九三集团等也是股东之一。

初次到俄考察市场的中国投资者,常被荒凉所震撼,继而从中嗅到商机。佳北农业总经理任建超认为,俄罗斯远东地区不仅耕地广袤,且价格低廉。与中国接壤,有利降低种植成本,大豆对华出口潜力大。佳北农业布局投资大豆加工厂、运输公司和粮食码头,也已经提上了议程。

据财新记者了解,俄罗斯远东地区不生产大中型农用机械,中国农机跨境运输不畅,俄方海关以高关税设置门槛,农机具缺乏配件,维修、养护令企业头痛。此外,俄方近年严控引进外籍劳工,一方面限制工种,另一方面大幅缩减外籍人员劳务指标。

同样问题也困扰着盖永峰。俄罗斯不具备大豆规模生产的成熟条件,农机设备、技术工人要一同「打包」出口至种植地。在俄罗斯复制中式农场并不容易,他需要事事谨慎、精打细算。

农业农村部大豆全产业链预警分析团队首席专家张振告诉财新记者,和中国一样,俄罗斯禁止种植转基因大豆,俄豆产量、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天气、病虫害影响,单产在 50-60 公斤/亩之间,仅为国产大豆的一半。

农业对外投资周期长、回报慢,不仅要「看天吃饭」,还得处处提防政策「变脸」,不确定性高,风险始终萦绕。盖永峰同村的一名豆农还在观望,「中国人过去俄罗斯种地的老多了,有赚有赔」。

翟雪玲是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主任,曾调研过多家「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她告诉财新记者,近年中资在海外的农业投资,约五成集中在种养殖端。

「企业投入种植业,需要生产基地。这涉及到能不能买地,能买多少?如果不能,在当地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农作物种出来再拿去卖,烘干、仓储、运输又如何解决?」翟雪玲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门槛低,但农业基础设施、政府运行能力、信用体系等比较落后,部分企业开展经营困难较多,生产效益不好。

于敏称,近年「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有一部分为资源利用型,即农产品在投资地生产,再运回中国市场销售。她认为,当前政策对农业涉外投资者的指导和保障尚不健全,企业没有能力应对投资地的政治风险。

土地是最为敏感的因素。以俄罗斯为例,其土地法规定,边境及特定地区原则上不允许外国企业或公民直接获得农地所有权,但当地注册的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合理的公司架构,以合法渠道购买农业用地;外国企业租赁农业用地的不得超过 49 年。

一些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法律不熟悉,获取土地时操作不规范,埋下纠纷隐患。甚至有企业与俄罗斯地主签署租地协议后,才发现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佳沃农业投资项目经理夏尔告诉财新记者,俄罗斯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土地环保,对耕地的农药化肥使用标准、休耕轮作等要求严格。

「中国人出去务农的多了,对方国家政策一收紧,这条路便堵死了。」一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这也是不少业内人士隐忧。

实力雄厚的国企也曾试图从种植端入手,布局海外大豆生产基地,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中国贸促会驻巴西代表处米娜等人于 2017 年 9 月撰文称,2010 年重庆粮油集团信心满满地宣布,斥资 57.5 亿元投建巴西大豆基地。同年,巴西颁发了外资限购、限租土地令。上述投资项目一度停滞不前,企业蒙受损失。中粮集团也曾有意在巴西购买土地,因遭国际粮商的联合抵制,计划以失败告终。

翟雪玲透露,产业链前端所涉资源开发比较敏感,政治、自然风险较大,官方态度更倾向于鼓励仓储、物流等后端环节的海外投资。

诸多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想要依靠海外种植给中国大豆供应格局带来突破性变化,可能性不大。一名熟悉俄罗斯市场的人士表示,俄方有关预计称,到 2024 年,中国进口俄豆总量最多能达到 370 万吨,「这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中,仅仅是海洋中的一滴水」。

培育跨国粮商

巴西位于南半球,中巴之间尚无直飞航班,最短行程至少耗时一天一夜。物流环节繁复,阻挡不了大豆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国产大豆「失势」已久,俄豆后继乏力,能在质量、产能方面与美豆媲美的,惟有巴西大豆。

巴西大豆种植者联盟 (Aprosoja Brasil) 主席佩雷拉 (Bartolomeu Braz Pereira) 告诉财新记者,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刺激下,2018 年超过八成的巴西出口大豆输入中国。他预测,2019 年原产巴西的大豆总量中将有 75% 运往中国。

产自巴西内陆省份的大豆经过卡车运输,从巴拉那瓜港 (Port of Paranagua) 装船起航,这里每四个集装箱就有一个,绕大半个地球航向中国。

中国海关数据披露,上半年国内进口大豆 3827 万吨。其中超过七成从巴西进口,约有 2730 万吨,同期美豆进口比重仅占 15.4%。面对中国订单,南美豆农热情高涨,他们掏出库存,加大农资贷款,上调种植面积。

中巴大豆贸易欣欣向荣,背后却鲜有中国商人身影。贸易操盘手实际上是国际四大粮商。国际供应链数据平台 TRASE 数据显示,2017 年巴西大豆贸易中排名前四的出口商分别是邦吉 (Bunge)、嘉吉 (Cargill)、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和路易·达孚 (Louis Dreyfus),前三家总部设于美国。「中美贸易摩擦,巴西人赚钱,美国粮商也跟着赚钱。」当地粮商打趣称。

这些跨国粮商巨头是全产业链服务商,渗透在种植、收储、物流、贸易和加工各个环节。「大豆走出去」报告称,ADM、嘉吉、邦吉等垄断着中国八成以上的进口大豆货源。他们拥有着海量市场供需信息,财力雄厚且经验丰富,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导致参与大豆国际贸易的主体高度集中。

国际粮商不会在巴西直接买地、种地。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 (ABIOVE) 会长纳萨尔 (Andre Nassar) 告诉财新记者,这些大豆贸易商和巴西农民签署订单合同,提供融资贷款等服务,到了收获季,农民再「以豆抵债」。

在巴西大豆主产区,上游是企业化的种植大户,户均种植面积可达 200 公顷。他们坐拥成千上万亩良田,生产全机械化。规模化的大豆种植业属「重资金驱动型」,「农资换大豆」的生意模式可谓双赢,不仅给了巴西农民生存空间,也帮助外国投资者规避了种植风险,且获得了粮源。

在国际粮源分配中,得渠道者得天下,博弈市场定价权,是利益之争,更是防控粮食安全风险之举。当地粮商称,中资企业扎根巴西大豆行业,来过不少,现在还能「叫得出名字的」,不过三家。

中美贸易出现争端后,巴西大豆价格快速上涨,南美大豆转而成了「抢手货」。华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飞从事大豆贸易服务工作。现在,忙到半夜是徐建飞的常态。他告诉财新记者,中国买家普遍感到「供货渠道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豆供应的切换点,国际供应系统还没有调整过来」。

稳定大豆供应链,培育跨国粮商的命题,摆到了「走出去」中企跟前。熟悉中粮集团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作为巴西市场的后来者,中资企业的捷径是并购原产业链内较成熟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2015 年巴西国内经济下行,农户又因干旱严重减产,粮食贸易商陷入经营困境。湖南大康国际农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002505.SZ ,下称大康农业) 趁势以近 30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分别于 2016 年、2017 年收购了 Fiagril 和 Belagriìcola 两家从事区域性农资销售和粮食收购的本地平台。

大康农业在巴西的子公司将种子、农药及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赊销给农户,并按合约收取一定利息;农户以未来产出的大宗农产品或者现金,结算农资款;子公司再将收到的农产品,转售给四大粮商等企业。但农作物生产周期长,「农资换大豆」模式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业务周转。

中粮近年也调整了「走出去」投资策略,海外并购动作频频。2014-2017 年,中粮集团陆续收购股权,将荷兰农贸巨头尼德拉 (Nidera) 和中国香港来宝农业 (Noble Agri) 纳入麾下。这两家公司都在南美地区掌握粮源,并拥有产业链平台。

在巴西一家跨国企业从事粮食贸易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中粮集团从巴西农户、小型粮商或其他公司手中收购大豆,再进行出口,最终卖到中国市场。大康农业也是中粮集团在巴西的供货商。中粮集团的大豆供应链直接延伸至加工环节,衔接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中资企业打造南美大豆供应链,还要「下血本」提升仓储、运输能力。在巴西圣保罗州的桑托斯港,中粮集团的两座码头已经开始运营。

No More.

MORE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Published since September 1843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