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种大米

2020-01-07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非洲国家农业体系不健全,从种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是破损的。全产业链投资考验中国企业的实力和耐性

莫桑比克农民安娜帮中国老板种地已经四年了。她承包了 30 亩土地。在莫桑比克加扎省省会赛赛市,像安娜一样的农民共有 450 户,他们和中国企业合作种植了 1 万亩水稻田,一年一收。

「其实我不了解中国人。」45 岁的安娜说,「但合作种植的项目是他们带来的,改变了我的生活。」安娜有 11 个孩子,丈夫 2018 年去世。她家祖孙三代 18 口人聚居在茅草屋中,卖大米年收入约合人民币约 6000 元,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安娜看重安居,愿望是种地攒钱盖新房子。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印度洋沿岸,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典型代表。官方资料显示,农业是该国主要产业,2017 年产值占 GDP 三分之一,全国七成人口从事农业。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莫桑比克 2018 年人均 GDP 为 475 美元 (约合人民币 3376 元)。

「中国农业也是从小农起步,发展到现在,培育了很多大农场和企业。我们希望向中国学习。」莫桑比克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部长马鲁莱 (Higino De Marrule) 说。2019 年 10 月,他接受财新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莫桑比克资金匮乏、土地广袤,有待拓荒。莫方各级农业官员都对「中国经验」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他们告诉财新记者,欢迎中莫合作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大米,外商投资多多益善。

安娜所在的万宝农场,是目前最大的中非合作水稻种植项目。开垦近十年,农场几经波折。现由中非发展基金 (下称中非基金)、中葡基金公司投资,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 (下称中铁二十局) 管理。

非洲国家农业产业链破碎,农产品商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以分散小农为主,靠天吃饭。在中国人的农场里,除了土地和雨水来自非洲,从种子、农机具到大米加工机器,再到播种、水利等技术,大都从中国打包「出海」。

包括莫桑比克在内,非洲国家农业亟须和市场接轨,提高生产效率,摆脱粮食危机。2019 年 6 月,非洲绿色革命联盟主席艾格尼丝·卡莉巴塔 (Agnes Kalibata) 在财新网撰文指出,农业对非洲大陆至关重要,农业增长带来的减贫效率是其他产业的 11 倍。

据官方统计,截至 2018 年底,中国企业在非投资人民币 500 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有 115 个,遍布三分之二的非洲国家。到非洲种地,是中资企业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布局海外粮食贸易未雨绸缪之路,对非洲国家来说也是「及时雨」,中国政府乐见其成。

「中国的经验如何用到非洲去,提升非洲农业生产水平,帮助非洲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会有间接帮助。」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志钢告诉财新记者,非洲减少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有利于中国利用进口市场满足自身需求。

作为非洲官员,马鲁莱抱负远大。他说:「世界人口正在增长,非洲土地富足,有潜力喂养世界。」寄望于非洲成为世界粮仓为时尚早。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法律政策、自然条件等方面,非洲与中国差异巨大。中国企业怀揣着「遍地黄金」的想法「出海」后,市场风险拿捏不准,处处荆棘密布,项目延期是家常便饭,其中不乏经验教训。

沃土中的粮食危机

非洲殖民历史长达百年,出口导向型的农产品结构影响至今。一方面,非洲经济作物丰产,供应全球食品链;另一方面,本地主粮大量依赖进口。莫桑比克的腰果大量出口,粮食却有一半来自海外。首都马普托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来自越南、印度的大米,不少是进口零关税的陈化粮。

从马普托一路向北,林波波河下游平原大片荒地,杂草丛生。前来考察过的中国农业专家们,无不感叹「可惜」,他们形容,莫桑比克优质农区具备「海南气候、汉江水资源、东北黑土地」。

1975 年,莫桑比克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之后内乱冲突不断,早期的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年久失修。官方信息披露,莫桑比克拥有 3600 万公顷可用耕地,相当于 10 个海南岛的面积,仅约 15% 被开发。当地小农习惯刀耕火种,在屋前屋后种植木薯、玉米,用作果腹。

2019 年上半年,接连几场热带风暴席卷莫桑比克;下半年,持续干旱天气重创农业生产。7 月,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歉收季即将到来,莫桑比克 190 万人会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

数以亿计的非洲人都为吃饱殚精竭虑。非洲开发银行 2017 年统计数据显示,非洲农田产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6%,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地区。而中国用不足 10% 的全球耕地和 6.5% 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 20% 的人口。2018 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 470 公斤左右,是非洲地区的 2 倍有余。

与欧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同为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农业是非洲更易接近的学习对象。

「中国经验」出海,可追溯至 20 世纪 50 年代。在政府主导下,中国在非洲国家无偿援建了农场、技术推广站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部分援外项目实行承包责任制,政府鼓励中国公司投资包干,而非全由行政部门负责。

2010 年 3 月,时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展援助研究部主任薛宏撰文称,政府援助资金仅能覆盖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启动和初期经营,若干年后,项目要想可持续发展,还是要靠企业市场化经营。

多名专家认为,早期中国对非农业援助「费力不讨好」。中方专家和管理者撤走后,农场无法自我造血,难以为继。一名莫桑比克的华人农场主告诉财新记者,当地有句顺口溜形容非洲农业,「吃饭靠大树,花钱靠援助」。

2000 年后,中国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自 2006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国官方鼓励中国企业入局,政府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支持。目前,中非农业合作已转向援助、贸易和对外投资并举的阶段。万宝农场是在中非农业合作模式换挡之季诞生的。2007 年,在友好省际关系框架下,莫桑比克加扎省赠予湖北省农垦局 300 公顷 (1 公顷约合 15 亩) 土地,建立了带有援助色彩的「湖北-加扎友谊农场」,这就是万宝农业项目前身。

中国水稻种植试验效果喜人,大米生产利润空间可见,农场须往规模化发展,政府缺乏资本,遂选择招商引资。

万宝模式入场

「莫桑比克农业资源丰富、国内政局稳定。湖北省农垦局已在加扎友谊农场进行了三年的种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成果。你过来看一看。」2011 年 5 月,湖北万宝粮油有限公司 (下称万宝粮油) 董事长柴顺功接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发件人是国家开发银行 (下称国开行) 莫桑比克工作组成员。《襄阳日报》2012 年 12 月报道了前述信息。

牵线人还提供了一组数据:莫桑比克粮食危机严重,每年需进口 45 万吨大米。从事粮油加工的柴顺功动了心。

襄阳市商务局官网 2012 年 4 月披露,万宝粮油设立了万宝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接「湖北-加扎友谊农场」。同月,万宝农业项目水稻示范田亩产达到 550 公斤,远超亩产不到 150 公斤的「非洲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2012 年 10 月,万宝粮油将一份「野心勃勃」的规划送至莫方,承诺三至五年内,建设 30 万亩农场,并辐射带动当地农民,最终形成 120 万亩的种植规模。万宝粮油还将配套建设粮食生产加工线、仓库、农技培训中心等,粮食年产量可达 80 万吨。

方案顺利获批。莫桑比克土地国有,莫方政府无偿向万宝农业项目提供 30 万亩土地,租期 50 年,并要求将土地开垦面积的 10% 交给当地农户种植。

「缺乏基础设施,万宝给建;缺资金,万宝垫付;缺市场,万宝收粮。」一名万宝农业项目前管理层人士说。莫桑比克当地人认为,种粮亏本,但有中国人帮忙能挣钱。

「最开始没想搞这么大,只想种两三万亩。」前述人士透露,由于多方支持和承诺,万宝粮油决定铺开比原计划大 10 倍的「摊子」,不仅要打造莫桑比克粮仓,还看上了大米出口邻国市场。从长远来看,这一模式代表着中方尝试建设海外粮食基地的想法。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张政伟等人于 2015 年撰文称,万宝农场试生产的大米,得到市场认可。当地水稻收购价不到人民币 3 元/公斤,出米率约 68%,加工后大米售价约 8 元/公斤,经济效益可观。据初步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不超过十年。

公开资料披露,2013 年,由国开行出资设立的中非基金联合其管理的中葡基金共同出资,帮助项目扩张规模,总投资额 1.97 亿美元。其中,万宝粮油与中非基金共同投资 1.18 亿美元,另外国开行拟提供贷款 7900 万美元。

农场开工后,农田水利、加工仓储、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在农场建设高峰期,来自中国的技术人员超过 500 人。「光是烧柴油,一天就 2 万多升,水泥一天 100 吨。」前述人士回忆说。万宝粮油还邀请了湖北、黑龙江的国有农场成为其合作伙伴,共同出海开荒种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姜璐曾系统调研过中资对莫农业投资。据她测算,在莫桑比克每开发 1 公顷的土地,资金投入至少人民币 6 万到 9 万元,其中基建占一半以上。这对中小型农企并非小数目。

「农业对气候条件的依赖程度更高、利润更低,且资本回报周期更长。」姜璐说。

项目建设期间,莫桑比克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塞尔吉奥 (Sergio Chichava) 曾数次往返万宝农场。他告诉财新记者,莫桑比克农业投资环境和中国相距甚远,中国公司从零开始,投入巨大,盈利模式并不明朗。「所有的东西都要从中国搬过来,这里甚至连装米的袋子都无法生产。」他担忧地说。

2013 年前后,万宝农业项目完成了 10 万亩土地的开发。「万宝」二字风行一时,几乎成了中企在莫桑比克的代名词、中资农业出海的样板。

好景不长。2013 年初和 2014 年,农场先后遭遇林波波河两次洪水。2014 年下半年,万宝粮油在国内曝出债务危机,此后深陷破产程序。项目资金链断裂,万宝农业项目濒临烂尾。前述人士扼腕,粮食加工厂房已经搭建好,大米生产线部分电力设备还在港口,缺钱提不了货。

多名知情人士认为,击垮万宝农业项目的罪魁祸首并非天灾,而是激进扩张,忽视了管理、融资风险。

重新起步

2015 年底,肩负着挽救万宝农业项目的使命,中非基金接管该项目。刘宁川被派驻到莫桑比克担任项目总经理。「这个项目有各方面的期待。」他表示,中非合作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而中非基金作为国字号基金,要考虑农业投资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责任。

中非基金投入人民币 1000 万元,建设完成了一条大米加工线及配套设施。万宝农业项目靠卖大米换回的现金流维持,避免合作种植中断。作为财务投资者,中非基金原则上不应直接管理农场,于是加紧寻找合作伙伴盘活万宝农业项目。刘宁川告诉财新记者,他曾接待过几十个考察团,国企、私企都有来问询的。

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淼表示,近年非洲出现不少中资非农企业跨行做农业,这些企业长期在非洲经营基建、能源等业务,利用区位优势,将投资触角伸入农业,有在当地提升社会形象、市场认可度的考量。

2017 年 9 月,中铁二十局正式受委托,带资管理万宝农业项目。这家工程公司承建了莫桑比克北部纳卡拉走廊铁路,正在探索海外业务多元化。企业内部讨论万宝农业项目时,曾有人质疑项目「不挣钱」,也有人认为「利润还能算」。回顾决策过程,中铁二十局万宝农业项目执行总经理胡计高告诉财新记者,莫桑比克民众特别支持万宝农场,公司也需要找到一个能够和当地人长期共同发展的项目。

中铁二十局首次涉足农业产业,陆续恢复了 2 万亩农田、700 公里水渠等基础建设。十年曲折不断,万宝的大米终于摆上了货架。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万宝农业项目累计销售了 9000 余吨大米,全部在莫桑比克国内销售。

2019 年 10 月下旬,时值南半球播种季。由于语言不通,中国师傅需要「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耕种。在大米加工厂区,生产线每天运转 8 小时,日产 50 吨。「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工厂墙壁上,一条中葡两种文字书写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

据中铁二十局提供的资料,2018 年至 2019 年种植季,万宝农场种植了 3.6 万亩水稻,收储稻谷共计 1.7 万吨。其中,2.6 万亩水稻由雇工种植。另外 1 万亩水稻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种植。万宝以赊账方式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到了收获季,农户再还以稻谷,余下的即是包地农民的收益。农户每年收入约合人民币 5000 至 6000 元,相当于本地普通技术工人的年收入。

「中国公司把技术转移给莫桑比克人,中莫、中非之间的农业合作正在步入正轨。」马鲁莱评价说。

但万宝农场经营压力仍然较大。胡计高称,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排除在外,农场才能基本实现账面收支平衡。

万宝农业项目规划土地 30 万亩,目前投产不到两成。种植规模较小,生产加工成本较高,达到 550 美元/吨,而进口大米到岸价不到 500 美元/吨。「进口米一般比万宝大米便宜 5%,现在很多大米进口商都盯着万宝的米价。」胡计高说,新鲜的万宝大米尚不具备竞争优势。

「这个项目刚开始出现困难,有前期规划做得太大的原因。」刘宁川透露,万宝农场土地、水源、气候都适合农业开发,现在要逐步实现自我造血,长远经济利益可期。中非基金对外部投资持开放态度。

加扎省农业厅厅长拉蒂夫 (Danilo Latifo) 说:「加扎省随时随地准备好接收中国企业的投资。现在如果有企业进来,可以先接待,再谈政策。」

在非投资农业出路何方

近年来,中资企业在非洲各地建立集产销、加工、储运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家都有布局。数名学者认为,中企选择全产业链投资有掌控风险的需求,也是无奈之举。

何昌永是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组成员,六年辗转了五个非洲国家。他告诉财新记者,非洲农业体系不健全,各个国家程度不同。从种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是破损的,产业链缺乏有效衔接。

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下,姜璐等人建立了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投资企业及项目数据库。她整理发现,在对非投资农业领域,民营、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较大规模的农业投资项目方面,大型国有 (或控股) 企业仍是主流。以种植业投资为例,涉地面积超过 1000 公顷,或者投资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中,财力雄厚、融资能力较强的中央、地方国有 (或控股) 企业是主力。

中地海外集团是由多家国企、自然人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实业投资、建设运营等。2006 年应尼日利亚政府邀约,该集团开始涉足当地水稻产业,是尼方政府指定的种子供应商之一。

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筠告诉财新记者,在非洲,中国企业自主大规模开发土地和机械化种植,不易取得预期效果;调动当地农户承包种植,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该公司将绝大部分土地分包给尼日利亚农户,现与 5000 多个小农户进行种子生产合作。「我们建议『抓两头、放中间』。」汪筠说,中资企业在种子、加工流通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力,中间种植「放给」当地农户、公司。

汪筠称,产业链上不同类型的单位抱团出海,与所在国政府、当地企业公私合营,或是一条出路。其公司在西非的合作伙伴包括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热带农科院等。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为保护本国稻米产业,政府近年对进口大米设置了约 70% 至 100% 的高关税。汪筠介绍,当地政府还设立了主粮作物加工区,向私人投资者提供土地、基础设施,实施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

陈志钢认为,非洲一些国家政府执行力不够,政策因换届大选等缺乏延续性。非洲国家亟须思考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流向农业领域。「不能过多依赖当地政策」是投资者的共识。他们强调,非洲不适合冲动的投资者,这片大陆上,耐性是重要的生存本领。

2003 年,非盟国家签署了《关于非洲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马普托宣言》,并承诺五年内提高农业投入,占比要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 10%。埃塞俄比亚前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 (Hailemariam Desalegn) 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非盟国家在 2014 年重新评估《马普托宣言》时发现,「我们做得还不够」。55 个非盟国家中,仅有 6 个国家的农业支出占比达到国家预算的 15% 以上,但总体上不足 10%,于是非盟各国决定「重新履行 (对非洲农业的财政) 承诺」。

「国家发展必须靠自身的原动力,过多依赖外来资本,很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陈志钢说。

非洲绿色革命联盟书面回复财新记者时称,中国民企不像国企那样有政府资金「撑腰」,在进入非洲市场前更要衡量抗风险能力,了解当地法规,尤其市场交易、劳动力、环境保护等方面信息。

数名在非投资农业的企业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近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刺激更多中资加紧海外布局。业内人士透露,非洲一些国家经济体系不稳定,农产品充当了硬通货,外资企业转投农业成为选项。

2017 年度《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披露,截至 2016 年底,中资企业在全球 107 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海外农业投资,投资存量达 157.6 亿美元,设立境外企业 863 家。其中,对非的投资存量、在非设立企业数量分别占比 8%、12.5%。

姜璐指出,就投资和规模而言,尽管历经二三十年发展,中资企业在非布局农业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境外农业投资更青睐农业资源丰富、投资环境良好的欧亚国家,对非农业投资或更多作为一种中长期、后备性选项。

Related

肆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