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威马齐

2020-01-11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开放者往往受益更多

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还年轻,在大学读本科。与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有着浓浓的「诗和远方」情愫,用今天略带调侃的话说,就是文青。「诗」当然不仅仅是诗,包括小说、散文、绘画、雕塑等等,一句话,就是文学艺术。一些重要的文学期刊,自然是期期必读。

忘记在哪本文学杂志,读到了王安忆的小说《流逝》,说的是上海一个资本家家中少妇「文革」中的故事。开篇第一段,有个词使我突感熟悉亲切:「隔壁房间里的自鸣钟『当当当』地打了四点,欧阳端丽在黑暗中睁开眼睛,再不敢睡了。被窝很暖和,哪怕只多呆一分钟也好,她拖延着时间。谁家的后门开了,又重重地碰上了司伯灵锁——『砰』……」这个「司伯灵锁」不期然使我想起,小时候父母也说「司伯灵锁」,更准确一些,他们说的是「司必灵」来着。但后来,渐渐就说「弹簧锁」了,「司伯灵锁」或「司必灵」,我早就忘却。虽说上大学才开始学英语,读到这里立即明白,这从小就知道的「司必灵」,原来就是英语弹簧「spring」的音译,「司必灵锁」就是「spring lock」,不禁会心一笑。我觉得,同是音译,「司必灵」有音有义,要比「司伯灵」好一些。从「司伯灵」或「司必灵」到「弹簧」,也就是译名逐渐汉化的过程。

从外国引进的与弹簧有关的,还有弹簧床,spring mattress、spring bed。这弹簧床,还另有一个诗意盎然且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的中文译名,「席梦思」。为何是「席梦思」而不是音译的「司伯灵床」「司必灵床」?大家都知道,「席梦思」指弹簧床,为一外来语。但在外语辞典中,却查不到。原来,「席梦思」本是美国专门生产钢、铜弹簧床及床上用品的 Simmons 公司的音译。该公司以前曾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初译为「雪门斯公司」,大约在上世纪 30 年代改译为席梦思公司。「席」「梦」都与床有关联,译得真是漂亮。生意兴隆再加译名佳绝,「席梦思」遂成中文弹簧床的代词。「席梦思」的移译,不知是哪位高明的妙手偶得,确使人感到妙不可言。可以与之媲美的,则是将 Coca-Cola 译为「可口可乐」。试想,如果译为「碳酸饮料」或「古柯叶饮料」,委实令人望而却步,不敢一啖。每见这类音义兼容的漂亮译法,总使人击节不已。

上世纪 80 年代,国门初开不久,对境外一切都感新鲜。那时香港还是英国统治,能去的人少而又少。曾读过一位专家的香港游记,说看到香港把停车叫泊车,甚是好奇。因为车不走曰「停」,船不行曰「泊」,他认为因为香港旧时水多船多,从「泊船」自然演化为「泊车」。其实,香港长期为英国殖民统治,各种外来语数不胜数,「泊车」系从英文「Parking」(停放) 音译而来,英文「Parking Lot 」(停车场) 自然也就译为「泊车场」。内地现在停车也称泊车,车位被称泊位。以「泊」代「停」源于英语,又经港澳传入大陆,这种词语交流史就是文化交流史。在文化交流中,开放者往往受益更多。

前些年读李鸿章奏函,读到一处有「发威马齐」四字,不解其意。仔细阅读上下文,马上明白,是英语「forward march」的音译。1862 年,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助力下组建淮军,开始以西法治淮军。他的具体步骤是,以购买外国枪炮为先,虽然经费紧张,却不惜重金、想方设法,求购较为先进的武器。1862 年 6 月就组建了一支有百余支来复枪的洋枪队,随着淮军急剧扩张,到 1863 年 5 月竟有来复枪一万支以上,并有许多门能发射 26 磅炮弹的大炮。为了让官兵尽快学会操作先进武器,他还高薪聘请了一些外国军官到淮军教习,教演使用洋枪洋炮。除了用西方武器装备淮军,他还聘请外国军官按照西法操练军队。面对英国军官的英语口令,无人能懂,只能都按音译成中文,如「前进」就按英语「forward march」音译成「发威马齐」。虽然「发威马齐」有机械照搬之嫌,但以近代军法操练,其意义实不下于引进洋枪洋炮。先有这种音译军语,才有后来的汉化,或许这就是中国军语现代化的开端。

曾国藩冲破守旧派的阻力,他的湘军最先引进西方近代化武器,而李鸿章则更加开放,淮军不仅引进近代化武器,还学习西方军队,开始以近代军事训练法练兵。淮军源自湘军,本来是以湘军为师,但不久就以洋人掌管的「常胜军」为师,学习现代军事操练和战法,在近代兵器装备和近代军事训练方面迅速超过湘军。所以,近人王闿运在《湘军志》中说:「淮军本仿湘军以兴,未一年尽改旧制,更仿夷军,后之湘军又更效之。」在中国军队近代化的道路上,脱胎于湘军的淮军最终超过湘军,这其中当然有多种因素,但比湘军开放、「更仿夷军」、更「发威马齐」,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