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可为

2020-01-15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尽管政治环境错综复杂,美国企业在中国仍然业绩惊人

四十年前,共产主义中国对美国及其资本主义企业正式打开了门户。政治一度貌似为商业利益让路,但近来又重新占据主导。作为巩固权力的举措之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挑起了民族主义情绪,这让美国企业感到担忧,因为它们往往被认为在香港等敏感政治议题上对中国的立场不够恭敬。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了对华贸易战,并重拳打击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这进一步激发了反美情绪。

特朗普在 12 月 31 日发推文表示很快将与中国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此举将取消部分对华加征的关税,他本人还将访问北京展开进一步谈判。在他访华期间,他肯定会听到美国企业向他抱怨在中国遭受的种种麻烦。但它们可能不大会嚷嚷自己在那里的业务仍好得出奇。

有些企业正饱受贸易战影响的冲击。但贸易战对美国企业的影响还是被夸大了。首先,据摩根士丹利统计,美国企业平均只有约 5% 的营收来自中国 (见图表)。虽然科技、汽车和消费品行业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但在其他行业里中国市场并不紧要。

在行业组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 (USCBC) 的调查中,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双边贸易关系紧张,他们在 2019 年经历了中国监管部门更多的审查」 。但外企高管表示,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一年将他们奉为上宾。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此,2019 年只有 12% 的美国企业表示其本地运营受到「中国制造 2025」这一美国忌惮的自主创新计划的冲击,远低于 2017 年的 20%。

习近平鼓动的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受到大陆网民的热忱信奉,这带来的麻烦可能比贸易关系紧张更大。去年 11 月,DC 漫画公司 (DC Comics) 蝙蝠侠系列漫画的一张宣传海报被认为影射香港民主运动 (图中的蝙蝠女侠正在投掷燃烧弹),受到中国网民批评,被迫从社交媒体撤下。在此之前,休斯顿火箭队的一名高管发推文支持扔燃烧弹的香港示威者,令 NBA 卷入一场喧嚣的口水战。

过去由共产党挑起的民族主义抵制比较短暂,例如针对韩国超市连锁乐天以及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的抵制活动都不过昙花一现。但这次的篮球风波却迟迟没有平息:火箭队在中国仍未被解禁,一项估算显示该队已经因此损失了近 2000 万美元的赞助收入。

今时今日,被认为向中国屈服也有风险。拥有六亿中国粉丝的 NBA 很快道歉,结果却在美国遭到炮轰,副总统彭斯也发声谴责。去年 7 月,由于员工强烈抗议,谷歌放弃了重返中国大陆受审查的网络搜索市场的计划。图片网站 Shutterstock11 月决定在中国市场配合审查,同样引发员工震怒。

美国老板们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要避免激怒中国官员,一方面又要考虑本国政客、员工及消费者的敏感情绪。随着新疆问题日益受到国际关注,这种风险还将进一步增大。这个中国西部省份的官员被指控虐待国内最大的穆斯林群体维吾尔族人。从大型食品企业卡夫亨氏、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到运动品牌耐克,许多美国企业的供应链都被指涉及新疆。

尽管环境如此复杂,大多数美国企业仍然坚守中国大陆市场。在北京的美国商会的最新调查显示,62% 的会员仍将中国视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高于 2016 年的 56%;而在 USCBC 的会员企业当中,87% 表示计划继续在中国的业务,与近几年的比例基本持平。

这是因为对于多数行业而言,中国大陆仍然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庞大市场。美国企业仍在从这里赚钱。投资公司铭基亚洲 (Matthews Asia) 的罗福万 (Andy Rothman) 甚至称中国应获颁「世界最佳消费者故事奖」 。以美元计算,中国的零售额几乎与美国相当,但在去年增长了 6%,而美国仅增长了 2%。过去十年里中国人的实际收入增加了 120%,而美国人只增加了 17%。美国的跨国公司搭乘了这股东风:它们的绝大部分业务不仅盈利,而且利润率往往还越来越高。2019 年近半数受访企业表示中国区业务比其他地区更赚钱,一年前该比例为 38%。

贝恩咨询公司的布鲁诺·兰纳 (Bruno Lannes) 指出,中国喝掉的百威啤酒比美国还多。作为美国经典啤酒的酿造商,百威英博 (ABInbev) 在中国的营收增长了五倍以上,同时利润率也蒸蒸日上。2018 年中国快消品市场增长了 5.2%,外资企业从中获利颇丰。美国快消品巨头宝洁表示其全球新增销售的 30% 以上来自中国。去年 12 月,电动汽车先锋企业特斯拉交付了第一辆在上海新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

政治方面的威胁或许言过其实,美国老板们在中国大陆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忧虑:市场竞争。咨询公司麦肯锡统计,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国内售价 400 美元以上手机市场所占的份额已经从 2014 年的 12% 增加到 2018 年的 67%。国内汽车厂商以前依赖补贴,产品质量惨不忍睹,但自 2003 年以来它们的故障率已经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市场份额也从 2014 年的 26% 跃升至 2018 年的 38%。

这主要得益于灵活经营而非补贴。与习近平现在重新大力扶持的国企不同,多数中国私营企业都是勤俭持家的创新者。只有 9% 的美国企业抱怨中国私企获得了减税、许可审批和补贴等不公平的优势。政治纷争虽然占据了眼下的新闻头条,但长远而言美国企业面对的挑战更可能是来自中国企业的崛起。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