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信号塔的辐射风险是否被低估了?

2020-01-17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密歇根理工大学在梳理了相关研究后,认为相关通信公司在建设信号发射塔时应优化选址,尽可能减少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且最好在学校和医院周围 500 米内都不要建信号塔

智能手机普及的近十年,移动通信在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健康风险。除了走路、开车玩手机等导致的交通事故增加外,手机和信号塔带来的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 2019 年世界上许多国家抵制 5G 的声音中,辐射可能给健康带来的风险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此一些地方已经暂缓了相关设备部署。

因为 5G 所需的频率更高,单个设备覆盖范围更小,需要更多的信号塔或称基站,也就会导致人们有更大概率在生活中近距离接触信号塔。距离是认识电磁辐射的一个重要的维度,虽然信号塔发出的射频辐射在实际中会因为塔的高度、方向的差异,以及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吸收和反射等复杂的过程,而影响抵达人时的辐射量,导致无法单靠距离可靠地估算出人们接触的辐射量,但是,在大量实际的测量中,距离信号塔越近,接受到的辐射量越大,基本上是一条规律。

暂且抛开最新出现的 5G 问题,近 20 年来,对来自信号塔和手机辐射的健康风险的认识已经争议不断。2019 年 11 月,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约书亚·皮尔斯 (Joshua M. Pearce) 在梳理了相关研究后,认为相关通信公司在建设信号发射塔时应优化选址,尽可能减少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且最好在学校和医院周围 500 米内都不要建信号塔。

可能增加癌症等疾病风险

皮尔斯还建议,建信号塔时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同时将人口调查数据、卫星图像等信息综合起来,在保证手机用户都能覆盖到的情况下,使信号塔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方,从而将对人的健康风险尽可能减小。这一研究发表在《环境研究》杂志 (Environmental Research) 上。

这些建议正是基于以往相关研究对辐射健康风险的揭示。比如信号塔的辐射可能会增加人患癌的风险。2011 年,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市政府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大学研究人员曾对该市信号塔与患癌风险之间的空间联系进行过研究,分析了 1996 年至 2006 年这十年间因癌症死亡的案例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现这期间的七千多例癌症死亡案例中,近 90% 的死者居住在距离信号塔 400 米以内的地方。距信号塔 500 米以内的区域里癌症死亡率为每万人 34.76 例,约 0.35%,这一数字既高于全市平均癌症死亡率,也高于住得离信号塔更远的地方的死亡率。

该市当时共有八百多个信号塔,在信号塔更密集的中南部区域,癌症死亡率最大的达到近 0.58%,而另一处信号塔较少的区域癌症死亡率低至约 0.2%,几乎是三倍的关系。不过,这期间和之后的两次电磁场测量情况显示,当地信号塔的辐射量一直都很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这一研究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此外,2004 年,德国奈拉的一项研究在对当地 1994 年至 2004 年间的新发癌症病例分布情况分析后,发现住在信号塔周围 400 米范围内的人,患癌风险是住得更远的人的三倍。差不多同一时间,以色列的一项小样本的对照观察也有类似的结论,暴露在信号塔附近会导致癌症风险升高,3 至 7 年的暴露经历会使其癌症患病率达到整体人口风险的 4 倍多。

类似研究证据还有不少,但作为观察性研究来说的话,提前设计的长时间跟踪研究偏少,尽可能多地控制变量的对照研究也偏少,这些都使得现有的患癌等健康风险的证据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可。

而另一方面,其实不只癌症,1990 年代以来,包括增加儿童白血病、不孕不育、出生缺陷等风险的说法都有出现,尤其是对大脑神经的干扰,一些研究认为离信号塔太近会导致头疼、睡眠障碍等症状。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在 2003 年的研究中还指出,对一些症状而言,面向信号塔住的话尤为糟糕,特别是距离在 100 米以内的。这些证据总体上也倾向于认为来自信号塔的电磁辐射能够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相关证据还在积累

不过,在反对这一说法的声音中,一些人拿手机与信号塔对比进行举例,反证信号塔无害。理由是人们用手机接打电话时瞬间产生的电磁辐射就要远大于信号塔发出的辐射。但这种说法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一般人不可能一天到晚打电话,而信号塔却可以做到一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的不间断工作。科学家担心,这种不间断辐射带来的长期累积效应可能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那些晚上睡觉时也处在这样环境中的人。

早在 1997 年,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伊奥尼斯·马格拉斯 (Ioannis N. Magras) 曾在《生物电磁学杂志》(Bioelectromagnetics) 发表一项研究,他将小鼠放在低强度的射频辐射的磁场环境下,观察辐射对其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小鼠的繁殖能力变差,并在五代后变得不能生育。

还有一些早期研究中有发现 DNA 损伤等症状在电磁辐射下长期暴露的话,相比短期的干预,会产生累积的效果。电磁辐射的短期与长期影响背后也牵涉一个如何看待理论的问题。

辐射通常被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诸如核辐射和医院影像设备的辐射等,因为能量高,会破坏原子、分子结构,引起电离现象,而被称为电离辐射。相对应的,手机信号塔、手机、广播电视信号塔、雷达以及其他一些电子产品和家电等发出的电磁辐射能量较低,被称为非电离辐射。

所有类型的电离辐射以及太阳辐射都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一级致癌物,也就是明确可以致癌的。但像手机信号塔之类的非电离辐射究竟是否致癌,几十年来一直有争论,因为其能量低等特点,一些科学家从理论上认为其不会致癌。然而,近二三十年来,不断出现的电磁辐射与癌症等疾病关系的证据一直在动摇这种「非电离辐射不致癌」的理论。

调整射频辐射致癌等级?

到 2011 年时,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基于神经胶质瘤这一脑部癌症的科学证据,将射频辐射电磁场列为「2B」类致癌物,也就是有可能致癌。这一调整所依据的研究结论主要来自手机这一无线通讯设备的使用,当时负责审查证据的专家认为,相关证据还在积累,应密切关注手机与癌症之间风险的联系。

不过,尽管这一风险证据是基于手机这一更普遍的辐射源,但射频辐射电磁场确实也可能由信号塔等其他设备发出。「当理论与观察发生冲突的话,非电离辐射能致癌吗?」2017 年,加拿大特伦特大学研究环境问题的科学家玛格达·哈瓦斯 (Magda Havas) 就再次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她认为,非电离辐射虽然不会像电离辐射那样直接造成 DNA 损伤,但会干扰氧化修复机制,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氧化应激和包括 DNA 在内的细胞成分的损伤,从而导致癌症。

而极低频的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等非电离辐射造成人和动物等自由基损伤的证据已经反复出现。玛格达·哈瓦斯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非电离辐射能量低,所以不会导致癌症的这种套用电离辐射的解释论调是不合适的。

不只是玛格达·哈瓦斯有这样的观点,多伦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家安东尼·米勒 (Anthony B. Miller) 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作为曾参与 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审查射频辐射电磁场是否致癌的专家组成员,2019 年 8 月,他在《公共卫生前沿》(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撰文建议世界卫生组织重新调整射频辐射致癌等级的认定,因为自 2011 年以来,包括多项代表性的手机致癌的流行病学证据和致动物患癌的实验在内,已经有大量来自射频辐射的健康风险的证据出现。

难以识别的风险

未来对这一风险的认定可谓干系重大,因为这十年来,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实在太普遍。工信部 2019 年 12 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家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 16 亿。而因为常见,很少有人会关注来自手机的健康风险。相对手机,其信号塔因为只有一部分住得近的人见得多,反倒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不过,由于射频电磁辐射无法像空气污染那样单靠肉眼也能大致评估,这一风险往往难以识别,因此容易引起恐慌。

在过去三十年,中国对射频电磁辐射的管理标准主要用的是 1988 年编制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按照目前移动通信常用的 30 至 3000MHz 的频率范围,公众辐射暴露的控制限额为电场强度 12V/m、磁场强度 0.032A/m,以及功率密度 0.4W/m^2。2015 年起开始执行整合修订后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这一频率范围的公众辐射控制限额基本延用了 1980 年代的标准。

无法感知的电磁辐射,外加无法认定其健康风险,信号塔和手机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是今天摆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的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尤其是近十年智能手机等设备大幅增加之后,人们面临的整个电磁辐射环境的局面变得前所未有。有的科学家将这种既可能隐藏着较大健康风险,但在科学上又暂时无法确切评估这种长期影响的情况,与烟草行业相比。

烟草大规模生产近三十年后,科学家才发现吸烟很可能致癌。然而利益往往使人看不清真相,在烟草商的质疑和宣传攻势下,差不多又花了三十年进行证据积累和争论才在科学界就吸烟致癌达成共识。即便有了科学共识,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公众层面仍有大量的人不以为然。现在移动通信中手机和信号塔等是否也有致癌等风险,正处于从风险未知到有争议的阶段,作为接受新事物的代价,可能还要等若干年。

而且面临着比烟草行业所带来的相关风险研究更复杂的局面,一方面,与吸烟与否相比,外部环境的辐射情况更为复杂,因果关系更难建立,这与汽车、室内污染等维权难的问题一样;另一方面,通信行业由于前期建设基础设施工作量大,市场进入门槛高,在世界各国,这一行业容易出现个别企业拥有极大话语权,甚至垄断的情况,可能更容易主导相关行业政策,但同时也更需要外部监督管理。

就目前而言,基于现有科学证据,至少应该承认包括手机和信号塔在内的电磁辐射的健康风险,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既非绝对安全,但也未有定论,这些仍有待更充分的科学证据出现。

在这之前,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证据对自己的风险和行为进行评估和调整,比如尽量不要让手机跟身体贴得太近,多用免提或带线的耳机,少用无线耳机等。有关政府部门也可以加强对各类信号塔等设备相关辐射的监测和数据公开,以减少人们的恐慌。正如约书亚·皮尔斯所建议的,除了要加大对相关研究的资助力度,加快研究进展,通信公司在建设信号发射塔时也应该提早优化布局,以尽可能减少将来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