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言与失语

2020-01-19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人出去旅行,本意之一便是去看陌生的世界,人或事;而一旦原来的经验不适用,又要抱怨。两种念头,都是人之常情,可见常情云者,有时使我们自由,有时相反

USA. Daytona Beach, Florida. 1997.

Photograph by Constantine Manos

某回在福建,我把一位老先生捎到几公里外的镇子。到了不通其方言的地方,我比平时还沉默一些,这是吃了教训的;以前我常向本地人打听道路,结果总不如意,——对方越想说清楚,我越糊涂,对方越是热情,我越是急于离开,因为我仅有的一点判断力,正在这种复杂的交谈中丝丝消逝。我说了谢谢,佯装了笑容,离开时比起初更加迷路,先前只是拿不准,此时可是完全找不着北了。

不过这位老先生是能说一些官话的,所以我们一路上聊天,倒也不是各说各话。老人家告诉我,他到镇上是打……「打什么?」我忘了教训,不幸地问。

需要插一句的是,方言中的名物,是最不容易听明白的。我曾经向人打听果树的种类,说了半晌,也不知道对方说的是荔枝、李子、栗子或梨子。所以,老人的回答,在我听来是这样的,也就不奇怪了:

「打坏人。」

我沉默了。临危不惧、义不容辞都是我推崇的品质,不过,我瞥了一眼身边这位,他看着比我还老,怎么也有七十岁了,有一条腿是跛的 (不然他也许不会搭我的车)。既是坏人,打一打似乎无妨,但难道乡村空巢至此,这些以筋骨为能的事,必须老人出面吗?我气愤了一会儿,字斟句酌地说:「您指挥着就行,自己就别动手吧,万一打不过呢?」

「没关系的,」老人说,「打着玩,赢了开心,输了也开心。

我有点感动了。我虽不清楚这一带的风俗,却知道在我们那边,坏人都不是随便打着玩的。我把这样一种意见谨慎发表出来,老人笑了:

「不是打坏人,是打外甥。」

原来是听错了,我释然了一些。打外甥的风险要小,不过我又觉得自己给卷入到某种事端里边,您想啊,运送人去镇上打外甥,不管缘由如何,总有点让人不安。还没等我想好怎么说,镇子到了。老人下车,一拐一拐走向街边一伙人,他们大抵与他同龄,围坐着一张小桌子,见他走过来,都打招呼,然后他就坐下了。

敢情是打扑克。

CUBA. La Havana. January 6, 2008.
Downtown Havana. Rationing store.

Photograph by Jerome Sessini

交谈之难,像这种由语言不通而来的障碍,只是其最小者,最无关紧要的一种。比之更难于克服的,还有预设缺少或错误而带来的意外。交谈使人熟悉,熟悉使人知道彼此之间谈论什么,如何谈论。即使是陌生人相对,我们凭着经验,依赖对场景及对方身份的判断,会把我们的话题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此之谓不失言。在路上,谈话的对方总是陌生人,经得多了,便不那么冒失。然而判断总有出错的时候,于是始于胶漆之心,终于胡越之形,比一开始更陌生了。

很多年前,我曾受朋友之托,看望他的一位旧相识。这位朋友是爽快的人,不知怎么,我便以为他的旧相识,想必性情差不多。初见面时一切都好,他在县城里有很不错的住所,有软椅子让我坐。为了打开话题,我观赏他高高供起的一尊神像,发表了些冒失的评论,等注意到他的脸色不太对劲儿,赶紧道歉,说以为他既然是某某的朋友,对这些事该不怎么在意的。他说,某某从来不对他的信仰「说三道四」。后面这个词刺激了我,我便说,信仰,这玩意儿和信仰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热烈讨论起来,等到各自把肚子里恶言语的藏货用光,不欢而散。我给朋友打电话,揭发那人是心胸狭窄的糊涂虫。朋友说,他刚打来电话,说你是个混蛋。

在一系列不和中,这件事算是轻松、容易说出来的,更多的,是细碎的乖迕,使旅程更加颠簸。有时我想,与陌生人在一起,多一句不如少一句,但又想到这是一种自相矛盾,——人出去旅行,本意之一,便是去看陌生的世界,人或事;而一旦原来的经验不适用,又要抱怨。两种念头,都是人之常情,可见常情云者,有时使我们自由,有时相反。常情人所不能免,差别或只在有没有自省的愿望。

CANADA. 2004. The Seneca.

Photograph by Alec Soth

其实便是友朋同道,一起出去玩,偶尔也有风险。路上的挫折,会把本来就有的分歧放大,情绪酝酿,起因倒在于求同。这中间的关键是,平时,便是好朋友,也可以各持己见,各行其是,而在路上,同车的人,总不能随便分道扬镳,不好你在这家吃饭,我在那家住店。必须一致,每人的脾气便被压制一些,如果顺利,一切都好,分手时笑容满面,相约下一回。一旦遇到点麻烦,或中间有人性子不太随和的,固然总能弭除争议,却难免各有肚肠,分手时满脸假笑,连称开心,心里想的倒是,天哪,可算结束了。

也有愉快的记忆。某年在江西,转得十分无聊,忽到泰和县,想起这里是理学家罗钦顺的老家,就去寻访。至村几无所见,只有一个旧祠堂,看不出什么子午卯酉,村北稻田里一件神道碑,字迹磨蚀得不可辨。正要走时,遇见一位老先生,几句话说得投机,他便邀我去家中一饭。这位罗先生做了四十年的民办教师,一介寒士,屋里农具多于家具,看到这光景,我很是不安。片刻端上饭来,有两碗鱼,一碗炒扁豆,一碗我叫不出名字的青菜。老先生寻出半瓶酒,坚持要我喝,而他是不沾烟酒的。我们慢慢地聊家常,也说些时事、风物变迁之类,不知不觉就到夜里了,我才想起告辞。

我喝过几口酒,不愿驾驶,出村不远就在路边停下,躺在车里寻思刚才的事,竟有几分悲哀。 所谓契合,很少不混杂彼此的降心相从。我因为不安,言语间便多投其所好,他招待远客,自然也将日常生活中本来值得谈论的情节隐去,拣喜欢的事情来说。比这些还要命的,是所谓身份、角色,无往不在其中,往往是,高兴过后,想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足令沮丧。不过我转念一想,对这些念头,也不可过于执着,不然不成道学家,便成「稀泥客」。如罗钦顺诸人,「君子义之与比,不茍比乎人」「逢迎有道应忘势」之类的教训,我一向是不喜欢的,怎么可以迈向那种思路?对待人情,不比对待物理,苛察细故,便是强不知以为知,大概可能差不多,也就可以了。 转念之后,重新高兴起来,就睡着了。

JAPAN. Tokyo. 1996. Car park at shopping mall.

Photograph by Gueorgui Pinkhassov

然而角色一事,并不因此而能视而不见。我自己是瞻前顾后的,就特别羡慕某种雄健的性格。曾陪这样的豪士朋友闯入乡民家里,真是惊心动魄。我的朋友大声称赞院子里的鸡,以为人家听了恭维,当感动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而对方措手不及,只好礼貌地陪笑。鸡很胖啊,房子整齐啊,日子真好啊,比城里舒服啊,等等滔滔不绝,他这么一路说下去,直到主人允许他揣走几穗晾干的漂亮玉米,方才离去。出了院子,他评论说,乡下真好,真想到这样的地方来生活。——这是顶无耻的谎言,他才不想呢。

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比如我安坐家中,来了这样的豪客,东瞧西看,掀锅揭被的,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一定赶他出去。

同样,对向陌生人攀谈,我早先曾兴趣浓厚,现在则很不相信这样的谈话,即使运行良好,能有什么意义。有时对方显露出谈话的兴趣,我也不太肯定,总觉得勉强,不如三言两语,草草收场。您想啊,换您在自己的家乡,对面踅来个不怎么讨喜的家伙,假笑之后,有的没的,说些着三不着两的话,您愿意搭理他吗?——然而我确实碰到不少人,乐意跟我说点什么,这时我就忘恩负义地想,怪人全让我碰上了。还有的时候,在外面,竟有人主动找我搭腔,他说着说着我就走了神儿。对方停下话头,有点不安,说:「我看您脸色不太对,是不是我说远了?」「没事,您接着说,我是想到别处了。」其实我想的是,原来我过去就是这副模样。

CHILE. Atacama Desert. Vendor on the Pan American highway. 2002.

Photograph by Patrick Zachmann

不妨设想一种场景,讨论一下。

某山区里种了很多果木,山楂、枣、梨、杏、核桃之类。果贱伤农,总有人在路边贩卖,往往是女人或老人,摆几只荆筐,相守一天,不见得卖出多少。话说这年早秋,山楂初熟,一辆汽车在路边停下来,因为看见了卖山楂的人。他们下来,心情极佳,大声赞叹且拍摄山麓上的树木,至于买山楂,大是义举,非做不可。

「山楂真红啊!」「多少钱一斤?」「是您家里种的吗?」「酸吗?」「我要串成项链,你们说怎么样?」……

在混乱中,果农深中肯綮地回答:「五块一斤。」

一个人向同伴说:「五块,贵吗?」

「刚下来,不算贵。山里的,最『生态』,没打农药什么的……您没打吧?」

果农脸不变色,说:「没打。」

「山楂种起来很辛苦吧,」路人一边挑选一边寒喧,「是不是要爬上树摘?」

果农顺着说:「是啊。」

路人大声惊叹:「太危险了。咱们合个影吧。」

这便是我所说的角色对话。我知道,因为当时我歇脚,就在旁边看着呢。

这些人走了,又来一个人。——其实没有,下面的对话是我瞎编的。假定这人是稀泥客一派,又自称是追求真实的人。

「怎么卖啊?」

「五块。」

「什么玩意就五块?我们家边才三块。收购价也就一块吧?」

「这山楂好,在城里买不到。」

「哪儿好?也不怎么红,还一股农药味……天呢,活活酸死我了。」

「放放就甜了……种点东西不容易,还得上树摘,净刺儿……」

「骗谁呀?我还没听说上树摘山楂呢。这么着,十块三斤。」

果农忍无可忍:「不卖。多少钱也不卖给你。」

这个假想的人在我想象中离开后,我歇够了,来到摊边。

「怎么卖?」

「一斤五块。」

「称二斤。」

这才是我理想中的对话。不过我临走时,果农又来了一句:「慢走啊!」——真是个怪人。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

#Nei.st 的其它文章

--最新- -最早--
  • 坐而论道
  • 大道和小道
  • 补说旅行十事
  • 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