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联建房」危局

2020-01-19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2008 年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创的都江堰市,为吸引社会资本加快震后重建,各级政府推出「联建」政策。12 年后,地震伤痛渐渐平复,一场突如其来的「拆违」使 400 多个「联建房」项目变成「违建别墅」,影响人数以万计

「当初政府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过来灾后重建,现在像赶丧家犬一样撵我们走。」40 来岁的邓惠在成都做建筑生意,谈吐清晰流利,透露出精明和干练。2009 年,她响应都江堰市政府灾后重建号召,在交纳了 100 万元拆迁费用和土地指标费后,花了 3000 多万元在都江堰市玉堂镇水泉村修起了自己的民宿酒店「逸仙居」,还将民宿放在了爱彼迎 (Airbnb) 上。

「当初地震了,过来献爱心,没有路我们自己修;没有电自己买发电机;没有气就烧煤烧电。好容易 2019 年路通了,还通知让装天然气,现在就说我们是违建要拆,让人怎么想得通?」邓惠表示。

402 个联建项目

有这样遭遇的远不止邓惠一人。拥有「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市,正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违建别墅」拆除行动。根据都江堰市印发的通知方案,行动将涉及 402 个灾后农房联建项目,政府要求在 2020 年 6 月底之前全面完成整改,首批 61 个项目的整改要在 2019 年 12 月底前完成。

面对强势「拆违」,都江堰多个联建项目拉起了横幅,「我们要保护合法财产」「坚决抵制地方灰色非法拆迁」「战胜 5·12 大地震的历史丰碑不容摧毁」;政府限期拆除公告和红色「拆」字旁边,贴着《宪法》《物权法》《十问都江堰市政府》。

在全国拆违的大背景下,都江堰仍然显得特殊:现在这批被当地政府定义为「违建别墅」的项目,是「5·12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产物,叫「联建房」。

联建房是指受灾农村出地、联建投资方出钱,投资方帮灾民修好房子后,再在置换来的土地上修建建筑,进行商业旅游开发。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西北方向约 50 公里,为成都下辖县级市,2008 年汶川地震时遭重创。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建,成都和都江堰两级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联建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008 年 6 月 26 日,震后一个半月,成都市发布《关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意见》,提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直接投资重建项目,吸引社会资金与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联合重建」。当年 9 月 12 日,成都市统筹城乡和农业委员会、国土资源局发布《关于重灾区农户灾毁住房联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联建通知》),正式明确「联建」一词并作出相关规定。

根据《联建通知》,农民向村组提出联建申请,宅基地扣除自住部分后,剩余集体建设用地交由村组进行流转,并与联建投资方签订出让合同。通知规定由市县国土资源局对原宅基地使用证进行变更,发放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其中农户自住土地用途为住宅,联建方土地用途为非住宅,包括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等。本次需拆除的联建项目,既有标准的民宿酒店,也有业主自住项目。来都江堰买联建房的多为四川本地人,目的主要是康养旅游,与住宅的界限比较模糊,政府也未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财新记者在当地走访发现,这些联建项目,小的仅有一户,大的有近 400 户。首批被纳入拆除范围的泰坪翠谷、青城美庐、青城上院、流水音等项目合计近千户,建筑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影响人数以万计。

联建房业主郭常林是一名 65 岁的退休教师,房子装修好一年多还没住,听说要拆迁,直接住进来组织小区业主一起维权。「我们不是不配合政府工作,甚至也不是为了钱和房子,我们需要尊重和对话,要求政府履行正当合法程序,出示相关依据,现在就一个短信、一纸通知说我们是违建,就让我们搬,接受不了。」

2017 年 7 月,《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7–2030)》(下称《风景区规划》) 通过国务院批准。规划将上述拆迁区域划为一级保护区,禁止建设。政府据此将禁建区内联建房定义为「违建别墅」,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关于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的文件以及《风景名胜区条例》,要求限期拆除。

但这个说法未能服众。「联建房修建在先,《风景区规划》在后。以八年后的规划来强扣『违建』帽子是不尊重历史、不尊重事实。要联建房不修建在景区,除非当年地震不要发生在风景区,不波及景区内的农户。」多个联建小区业主在致政府公开信中表示。

波及范围之广、联建涉及的合法性问题、土地流转等问题,都让都江堰此次「拆违」变得异常复杂,官方的强势推进也遭遇了巨大阻力。拆迁过程中的简单粗暴,包括停水、停电、停气、断网,决策的不公平不透明、忽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特殊背景和既有官方政策的做法,让联建投资方和业主不满,并在当地引发部分小规模冲突。截至发稿前,当地官方未能按原定时间表完成拆迁计划。

抗八级地震的「联建房」

以「青城天下幽」知名的青城山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后山规模更大、更为深幽,泰安古镇即坐落于青城后山,为后山旅游集散地。

从泰安古镇向东北方向出发,沿通灵沟开车约 10 分钟,即可看见泰坪翠谷小区。这是一个典型的灾后联建项目,曾被当做样板宣传。

《四川农村年鉴 2009》显示,都江堰市在汶川地震中死亡 3091 人,城区 80% 以上房屋受损,农村沿山区 95% 以上房屋损毁。安置灾民、重建家园,成了摆在都江堰、成都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据统计,都江堰有 13 万户农村住房需要重建或维修加固,预计资金总需求超过 110 亿元。

「震后不到一个月,我们带了米面粮油上山看望灾民,当时武警还在山上救灾,灾民都住在帐篷里,回程路上听说政府号召灾后重建,当时就想做点什么,那个时候联建政策都还没出台。」联建投资方杜明义称。

此后,《联建通知》等官方政策迅速明确。杜明义等合伙成立公司,2009 年 2 月与青城山镇泰安村二组签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流转协议》,与 31 户共 90 位村民签订《农村住房联建协议书》。

经过规划、地质灾害评估等手续,2009 年 10 月 27 日,青城山镇政府同意泰坪翠谷项目开工申请。2010 年 9 月,农户受灾安置房竣工,灾民从板房搬进了楼房;两年后,业主联建房竣工。

汶川地震大量房屋倒塌,深切刺痛了国人的心,使得震后重建对建筑质量要求大大提高。「现在修的房子都是能抗八级地震的,质量好得很,一上午两台挖掘机都没拆完。」当地村民指着一栋被推倒的房子称。

财新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泰坪翠谷项目属于原址重建,一期灾后安置房与业主联建房仅隔一条马路,建筑形态相似,均为三层小楼房。灾民以户为单位,人均 35 平方米。与其他小区不同的是,泰坪翠谷灾后安置房是灾民与联建业主混住,灾民占据一、二层,三楼属于联建业主,另有出入口,记者采访时发现也被贴上了限期拆除的通知。

尽管拆迁工作组表示,此次「拆违」不包括灾民联建安置房,但多位灾民还是表达了担忧:「楼下通知都贴起了,楼上都搬空了,以后拆不拆还不是政府一句话的事?」官方对联建房断水、断电、断气等措施,也影响到安置房灾民。

玉堂镇水泉村村民曾联名按手印上书,表示联建政策在解决灾后住房问题外,还给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当时联建援手,我们能像今天这样住上小洋楼,安居乐业吗?跑山鸡卖到 35 元一斤,生态鸡蛋 2 元一个还供不应求,农副产品在地里就订购完了,村民人均收入由 2008 年的 4000 元提高到 14800 元,这都是联建政策实实在在的好处。」

时任都江堰市规划局副局长陈捷的一篇文章披露,截至 2008 年 12 月底,都江堰市重建开工 3.2 万户,其中社会资金参与开工 4889 户,占比超过 15%,社会资金投资重建金额超过 15 亿元。

仓促的拆迁

「正准备装修房子,地砖墙砖都拉上来了,突然说这是违建要拆,整个人都蒙了,还以为是假消息。」泰坪翠谷一位业主告诉记者。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多个联建项目。2019 年 12 月 5 日,都江堰市五部门联合青城山镇政府向泰坪翠谷、青城美庐联建投资方发出限期拆除通知,要求投资方在 12 月 10 日前自行拆除。12 月 9 日,位于玉堂镇的青城上院、流水音两个小区也收到拆除通知,留给这两个小区的限期拆除时间只有四天。

「五天时间,两期加起来 220 多户人家,几十栋房子,要求全部拆完,这可能吗?做出这样的拆除通知合理吗?」上述业主很是激动。

投资方杜明义也仅比业主早知道几天,特意中断出差从外地赶回来,但并未在政府规定期限内执行拆除。12 月 11 日,官方作出强拆公告,开始对泰坪翠谷实施拆除,当天即驱逐小区物业,拆除门禁、门卫室、会所和部分围墙,后续还拆除了两栋住宅。财新记者在现场看到,被拆除的住宅还立着框架,建筑垃圾尚未清运,小区内路面有不同程度损坏。

拆迁开始后,小区内一片狼藉,附近村民会进屋「捡」东西,甚至演变到即使业主在家,也能大摇大摆进门拿物品。「我家门口的栀子花,他们把花拎出来扔地上,花盆给偷走了。」住在小区拐弯处的李明一家告诉记者。多位业主认为当地官方放任上述行为,让业主担心人身财产安全,迫其搬走。

为了让业主尽快签署协议自愿腾退,都江堰市政府向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签署协议的业主发放每平方米 600 元的奖励,2020 年 1 月奖励标准降为 300 元,「过完年后就一分钱奖励都没有了」。

除了软的还有硬的。联建业主蒋兰在成都一所大学任教,她向财新记者介绍,自己曾收到工作组的短信:「你家子女、亲戚只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班的,进行约谈,做生意的也要查。不信你死扛到底,看谁吃亏。」青城山镇政府官员在和业主谈判中也曾提示:「体制内的所有人信息清清楚楚,高校老师我们也会上报省教育厅。」

尽管多管齐下,但拆迁进度并不顺利,期限一拖再拖。2020 年 1 月 7 日早晨 6 点左右,官方对前往另一联建项目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出动 100 多人开始强拆。由于事发清晨,很多业主没有准备,部分业主穿着睡衣拎着扫帚保护家园,与官方发生小规模冲突。

2020 年 1 月 7 日,都江堰市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发布通知,对青城山镇、龙池镇、玉堂镇、银杏街道、灌口街道等五地 36 个「违建别墅」进行断水、断电、断气、断网。当天泰坪翠谷联建房电力和燃气一度中断,第二天供水中断。截至财新记者发稿前,当地多个联建房项目水、电、气已全面中断,部分业主自己买了发电机给小区供电。

联建房业主在和青城山镇政府沟通时要求恢复水、电、气供应,并质问官方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得到回应称,「因为这些房子都是违建,并且是都江堰市拆违领导小组对全市 36 个项目做出的决策,无法更改」。

值得关注的是,12 月 9 日,即在「拆违」开始后,都江堰市司法局网站上挂出招标公告,拟采购法律服务,对汶川地震后国家、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对灾后农房重建政策特别是「联建」政策进行梳理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期限截止日为 2020 年 6 月 30 日。

风景区内的「违建别墅」

「政府说我们是『违建别墅』,你见过 40 多平方米的『别墅』吗?」一位联建房业主情绪颇为激动。采访过程中,多名联建房业主对政府通知中的「违建」及「别墅」两个概念均不认可。

资料显示,青城上院小区建筑面积 8153 平方米,建成 176 套,套均面积 46.32 平方米;流水音小区建筑面积 1.17 万平方米,共 210 套,套均面积 55.62 平方米;泰坪翠谷小区最小的户型仅 30 多平方米,两个主力户型建筑面积分别为 58 平方米及 101 平方米,一栋共四户,与常见的别墅形态确实区别较大。

更让联建投资方和业主不满的是,景区内的确有一些标准的别墅项目,却拿到了房产证和土地证,也未纳入此次拆除范围。记者在现场看到,隔着一条马路、直线距离不到 100 米、同属于一级保护区的两个联建项目,却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

位于玉堂镇水泉村的「赵公山庄」酒店,现已改名为「赵公印象三文鱼基地」,集餐饮、住宿、农家乐于一身,建于两条河道汇合处下游,围墙直接砌在河道上方的公路上。据当地人介绍,夏天山洪暴发,河道来不及泄洪,洪水漫上公路冲走车辆,并冲毁下游几处农房。「当时政府还拿钱赔了那几户村民,这种真正破坏环境的项目却拿了双证不用拆,政府拆迁工作组还天天驻扎在这里吃饭。」当地居民颇为愤慨。

这样的项目在附近还有多处,包括在河道上修建游泳池、上盖河道修建停车场、租借用地修建永久建筑等,都未纳入此次拆除范围。

「整个过程不公开不透明,风景区的几级规划、具体范围我们也看不到,拆和不拆全凭工作组一句话,这样让我们怎么相信?」多名联建业主对记者表示。

当地政府称,作出「违建别墅」的依据为 2017 年通过的《风景区规划》。根据规划,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总面积为 151.9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 80.79 平方公里,占比达到 53.19%。

位于青城后山的联建项目,业主凭《联建协议》可免门票进出;而共有 14 个项目纳入首批拆除范围的玉堂镇此前并不属于景区,进出也无需门票。「从来都没听说过这里是景区,外地游客也不晓得,只有本地人偶尔会过来度假。」当地村民表示。

依据规划,核心景区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区内不得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对区内违规违章、破坏风景环境的各项建设须制订逐步整治、拆除等计划,并限期完成,严格控制村庄的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

但联建业主和投资方表示,都江堰市联建项目开工多在 2009 年,远早于 2017 年规划出台。「怎么能拿 2017 年的规划说 2009 年的项目违规呢?如果当初就是禁止建设区,这么多项目没有政府同意怎么可能修得起来?」蒋兰质疑道。

在沟通中,联建房业主要求官方公示国务院办公厅以及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的政策文件,但青城山镇政府表示上述文件属于保密文件,只允许业主派代表前往政府查阅,但不能复印和拍照。

难产的「两证」

2008 年 12 月 22 日,震后 7 个月,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村民王正良和联建方成都市民邓小林分别拿到了各自的《集体土地使用证》,这是整个四川省灾后联建发出的首张土地证。

其他人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年年喊我们交材料办证,年年办不下来,直到 2019 年 5 月都还在让我们交材料。」逸仙居民宿老板邓惠这样告诉记者。多个联建项目知情人士也印证了她的说法,多数联建项目都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

依据当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直接流转给城镇居民。这意味着成都市、都江堰市出台的联建政策,事实上是对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突破,部分投资方和业主当时就曾担心「联建房」会变成「小产权房」。对此,时任都江堰市委副秘书长、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罗朝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建房是建立在符合规划、符合现有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修建的,用于工业、商业、旅游业的建设,与所谓的「小产权房」完全不同。

有政府的正式文件和背书、有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特殊背景,大量联建房项目在都江堰兴建起来。除了《用地协议》《联建协议》,多个项目从选址、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均有当地政府机关的盖章认证文件。

为加快灾后重建,都江堰市曾出台扶持政策。根据《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实施意见》,社会资金参与重建,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可由市房管局、国土部门分别办理产权证和土地证,免收所有办证费用或行政事业性收费。

「《用地协议》里明确约定,协议签订后我们向村委支付 50% 的土地指标费,剩下的 50% 在取得《土地证》之后交付。刚开始还说一切办证费用全免,后来又说要收费,不过为了证早点下来,我们土地指标费和办证费都交了,结果十几年还是没办下来。但有些别墅项目都办到双证了,这里面操作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联建投资方邓惠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成都市是国内土地政策试点明星城市,学界对此较为关注。汶川地震发生后,「联建」政策也随之进入学界视野,多数对此持正面态度。比如 2010 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在《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中指出,成都市灾后重建政策最值得称道之处,就是从实际出发,为农民利用土地存量换得资金流量,提供合法的政策通道,「像成都市这样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的联建政策,提供的正规合法空间就与灰色的法外地带不可同日而语」。

但亦早有论文对联建合法性表达担忧。都江堰市检察院冯薇曾在《成都地震灾区联建模式的困境和启示》中指出,联建政策实质上变相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由流转,混淆了灾后救助与征收补偿的界限,其涉及的土地权问题尚无定论。她认为,联建要获得「合法性」,根本做法是要进行顶层设计,让政策从立法上固定下来。

时过境迁,随着灾后重建逐步完成、官方人事变动,联建的顶层合法性问题一直搁置,成为悬在联建投资方和业主心上的一块石头。

相比之下,玉堂镇青城上院修建时间略晚,不属于联建项目,而属于灾后重建项目,拥有较全的证照。该项目于 2011 年获得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立项申请,2013 年土地整理结束获得指标批复,取得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集体土地使用证》,后续建设中获得《建设工程规划合格证》《建筑施工许可证》等,并通过一系列竣工验收。但即使有这些证照,依然无法避免被拆除的命运。

从「先建再说」到「先拆再说」

「当初修房子的时候官方一路绿灯,手续从简从快;现在说我们是『违建』要拆,官方开始拿着『放大镜』找各种瑕疵。」多位联建投资方忿忿不平。

都江堰市官方回复财新记者称,按照全国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部署,都江堰市开展全域摸排,重点难点主要集中在汶川地震灾后农户联建项目的处置上。「虽然都江堰市灾后农户联建项目是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历史背景下按照成都市政府制定的特殊联建政策形成的,符合国家及省级层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重建的基本原则,但仍存在不是农民自建自用房,普遍没有办理规划、土地、建设、林地使用手续,普遍存在「三超一占」(超原批准集体建设用地面积、超批准建筑面积、超批准建筑层、占用林地),产业用房改变为房地产项目等问题。」

回应称,都江堰市灾后农房联建项目均属于此次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范围,应按照清查整治有关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青城后山的灾后重建别墅,属于违建别墅整治范围,且位于风景区禁建区内,应当拆除;对经政府审批过的联建项目,将根据项目性质、违法情节、相关审批许可手续的完成程度,确定违法过错责任大小并给予联建投资方和实际使用人合理补偿。

据了解,官方对每个联建项目都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一案一策」报告,目前已认定数个项目涉嫌破坏耕地、侵占林地、超出批准面积以及非法经营等。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周天勇对财新记者表示,在汶川地震状态下,政府鼓励救灾、出台联建,以现在的标准要求当年的手续特别完善是不现实的。

联建项目逸仙居民宿从建筑面积、审批程序、用途现状等均符合联建政策要求,但官方调查后称,当年联建时灾民提供的土地证是假的,因此《联建协议》不作数。对此民宿老板邓惠表示,「灾民由村组进行匹配,我作为联建方,既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验证村委提供的土地证真假,并且村委还将这个土地证匹配了另外一户联建方。如果土地证是假的,这个责任也应该由政府承担,何况政府还使用这个土地证和我签了联建协议,盖了章。」

邓惠认为,责任没有厘定清楚、赔偿还未谈妥,官方就匆忙要求她签协议准备拆迁,事后再让她去诉讼,太没道理。「当年就是先建了再说,手续一边修一边补。现在事情都还没搞清楚又让你先拆了再说。当年的程序瑕疵导致了今天这么多问题,今天又这样搞,又会导致以后多少问题?」邓惠质问。

2019 年 12 月 23 日,邓惠拿着《限期拆除告知书》向都江堰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但未获得受理。12 月 25 日,她向成都崇州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方不予立案,并且拒绝出具《不予立案裁定书》。此后,她又来到成都市中级法院,但据邓惠称,成都中院反馈说这是国家层面的政策,不能立案。邓惠还尝试了各级信访渠道,但「都没有用」。

这样的投资方并不止邓惠一家。多位当地居民向记者表示,联建投资方「普遍都没赚到钱,现在还要倒拿钱把购房款退给业主」,连政府官员也在业主沟通会上公开表示,称「投资方比你们业主惨多了」。

投资方杜明义向财新记者算了一笔账,泰坪翠谷建筑、销售等成本约 1.2 亿元,还不算利息,目前只收回来 8000 万元,还有几十套都没有销售出去。

为何 2010 年建好的房子直到 2019 年还没卖完?业主蒋兰解释:「都江堰属于极重灾区,刚地震那几年大家心里多少有点顾虑,基础设施又不好。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前几年成都雾霾严重,大家想着青城山空气好,路也通了,去那里买联建房的才渐渐多起来,我家就是因为小孩在成都一直犯鼻炎才来买的。」

上述情况也在其他联建小区得到印证。玉堂镇一个联建小区一共 210 套,只卖出去 110 套,「投资方工程款都没钱付,只能把房子抵给债权人」。

根据拆迁方案,官方要求联建投资方与业主签订《腾退协议》,由投资方将合同购房款退还业主,并给予业主一定的奖励。由于投资方普遍无力支付腾退款,目前由当地政府代为垫付。当地政府与投资方成立共管账户,事后再按责任划分情况向投资方进行追缴结算。而鉴于投资方的财务情况,当地政府内部人士也担心垫付的这部分资金能否收回。

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金忠告诉财新记者,当时灾后重建的出发点是好的,现在推倒重来,在情理上有所偏颇,「尤其是在现行《土地管理法》已经批准了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上市的情况下,依然以当时限制约束既成事实,可以说没有领会到新的土地法立法精神」。他表示,对于现有房屋的处理,必须要考虑到当时对土地使用用途变更和建设规划许可的行政许可程序,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当下依据景区规划的处理,对现有房屋「一拆了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会产生更多的矛盾。

债累都江堰

因为高企的负债率,都江堰市被金融市场投资者称为「网红」城市。2019 年 11 月 7 日,成都都江堰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都旅集团) 一笔信托贷款违约,涉及金额约 4 亿元,放款人为平安信托。这笔贷款的担保方为都江堰兴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都江堰兴堰投资有限公司,均属于都江堰的城投平台公司,亦是都旅集团的股东,实际控人为都江堰市财政局。

据知情人士透露,违约发生后,成都市高度紧张,「11 月底钱已经还上了,成都市政府出面协调的。」平安信托知情人士表示。这并不是都江堰市第一次违约,揭示出都江堰市紧绷的财政状况。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都江堰地方政府债务 156.67 亿元,有发债记录的三大城投公司负债 223.9 亿元,总体负债为 380.57 亿元。而都江堰市 2018 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 51.9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28.8 亿元。据此计算,都江堰总体债务率达到 1321.42%,加上基金收入口径计算的债务率也达到了 445.79%。有信托公司人士估计,都江堰城投平台借款成本约 10%–12%,这意味着每年都江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能覆盖利息支出。

在此情况下,都江堰市仍需拨出数十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本次「拆违」。依拆除面积算,16 万平方米光奖励费就需 9600 万元,各拆迁工作组也获得 5000 万元的工作费用。据当地政府内部人士透露,都江堰市此次「拆违」预估总成本约 18 亿元。

部分联建业主签署腾退协议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拿到钱。1 月 9 日,这部分业主在都江堰市政府门前举行抗议,称「政府打白条」,要求「政府还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都江堰市违建别墅拆除实施整治方案的通知,对于社会资金联建项目,按规定进行补偿后,其结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由市政府处置,与联建投资方和相关村组无关。对此,联建业主质疑都江堰市此次拆除违建,更大的利益在于这些土地指标,而给联建房戴上「违建」的帽子,也是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在短时间内完成拆迁。

都江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员否认了上述说法,称「仅青城山镇就有 7000 亩存量土地,不存在缺指标问题」,但并未正面回答拆迁后这些土地指标去向。

2020 年 1 月 10 日,都江堰市政府召开会议,向各乡镇拆迁工作组传达要求。「这些联建房必须要拆,加快拆,没有回旋余地。」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当地政府还计划进一步对联建投资方「违法事实」进行认定,发现违法行为将报请相关部门处理。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