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口罩去哪儿?

2020-02-08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口罩已经断市,全部都没有了

2020 年 1 月 30 日,卓悦中午十二时有约 2000 盒日本口罩送达 4 间分店,每人限买一盒,其中旺角店有大量市民闻讯赶到排队认购。

摄:林振东/端传媒

「口罩已经断市,全部都没有了。」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林伟民告诉端传媒。农历新年还未开始时,香港不少药房、连锁药店的口罩都已卖光。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未有明确有效药物,使用可防止病毒、细菌的医用口罩或 N95 口罩成为许多市民的选择。这些天,「你买到口罩了吗?」成了大家的问候语。昨天 (1 月 30 日) 清早,大批香港市民在连锁店「屈臣氏」各区分店外面排长龙,希望购得口罩,由于每家分店只有 20 盒口罩来货,大批市民无功而返。有人凌晨 4 点已到场排队,口罩售罄后哀求店员,有市民激动得拍打落闸商铺门口,声称要报警,也有市民包围当区区议员,拷问为何不能协助市民向政府施压。

香港新型肺炎的确诊病例与日俱增,舆论 要求政府「封关口」 、阻隔内地游客来港的声音此起彼伏,医院病房出现瞒报曾到访内地的病人之消息在市民手机屏幕不断滚动,医护压力飙升、酝酿罢工。疫症临城之感压顶,人们质问政府,究竟有多少口罩储备,为何不拿出来派予市民,为何不规管市面口罩被扫货,为何不本地人优先……

政府、医管局有没有做好口罩储备准备?2003 年 SARS 之后,防护装备的储备有何改善?不同标准的口罩到底功能有什么不一样?香港市面的口罩质素有人监管吗?香港的口罩到底哪里去了?端传媒以四问为你解答。

医用口罩三层材质,有什么作用?

图:端传媒设计部

口罩有哪些不同种类?

图:端传媒设计部

一、香港口罩从哪里来?为什么现在都买不到了?

「现在政府也在找口罩,我们也在找口罩。」港九药房总商会副理事长刘爱国告诉端传媒。

刘爱国自己经营一家药房,在跑马地,「很头痛,现在 10 个人进店,9 个人找口罩。」在他观察里,从 2019 年年尾,武汉传出怀疑出现新型肺炎病毒的消息,尽管官方当时还未承认,香港人已经开始到药房购买口罩备用,「经历过 SARS 嘛」。

2003 年 SARS 一疫后,刘爱国自己的药房通常会储备 200 盒,每盒 50 个口罩。过往有媒体报道,有口罩供应商与医管局签订合约,会储存 1 到 2 个月的口罩,供香港本地使用,不过刘爱国称没有听过这个说法。

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林伟民指很多供应商不会储存口罩。「因为香港的货都是带下来的,地方寸金尺土, 很多大公司、供应商都没有储存这些杂货,只是在非常时期才非常入货。 SARS 以后药房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存货,但并不多。」

2020 年 1 月 30 日,尖沙咀一间药房有韩国入口的口罩售卖,每人限买十个,每个十元。

摄:林振东/端传媒

刘爱国和林伟民均表示,即使有存货,这一次亦早在农历新年前卖光了。内地疫情爆发后,他们粗略估算,全港 700 万人口每天需要用口罩 300 万个,数量庞大。

除香港惩教署组织犯人生产、专为香港政府提供的医用口罩以外,香港甚少本地生产的口罩,市面销售的医用口罩均是由本地代理商从境外进口。据 报道 ,有港商在内地设立生产线,但受限于内地措施,所生产口罩由内地政府收购,统一安排分配与销售,不得私下流出市场,以此杜绝市场炒卖,因此无法调拨来港销售,解燃眉之急。

香港口罩从哪儿进口?

图:端传媒设计部

刘爱国指,香港有大约 8 成的口罩均从中国内地进口,剩下的 2 成来自台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林伟民更表示,约 9 成口罩均来自中国内地。

然而,1 月 24 日起,台湾宣布暂停出口医疗外科口罩与 N95 口罩一个月,而占至少 8 成的内地货源,因农历新年和内地疫情而被切断。

「内地的来货,以往我们全部只要下单都会有货,但这次是例外。所有货到了罗湖都下不来香港,因为种种原因。」林伟民说,「这是我未经确实的:就是内地那一边都很客气,那边的厂商说,整批货在还没出门之前,就被当地的干部都扣起来了,想要『征用』这批货,留给当地的市民。 『征用』,不是『没收』。所以变成货源越来越缺。」

「人之常情。这一次是非常时期,那些厂商生产,(货品) 一出门就很多人看著了。当地居民优先。」林伟民如此认为,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内地厂商在年后恢复所有生产线,「和时间赛跑。」

2019 年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内地「淘宝」网购平台从 8 月开始,口罩、头盔等货品不可运往香港,坊间一直传言内地海关将口罩等列作禁运物品。近日香港海关澄清绝无此事,指外科口罩并不属于违禁及受管制物品,不过传言仍然不止。香港如今的口罩荒是否真的与此有关?林伟民不愿评论,称「这些都是没有白纸黑字的,都过去了,不讲了。」他又指疫情爆发前,内地口罩来港,海关方面的手续的确比较麻烦,但供应量如常。

香港口罩荒持续多日之后,1 月 29 日,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与港九药房总商会等全港多个商会开会,表示政府会从全球采购口罩。林伟民说,邱腾华也了解内地口罩被当地「征用」的情况,因此答应了他们,会与内地政府协商,「希望大家协调,分一些货给香港。」

除了内地,香港代理商现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购进口罩?「都是那些,泰国、马来西亚、韩国,但韩国那些好贵,贵 5、6 倍,足足 5 到 6 港纸一个 (口罩),没人敢订回来,订回来怎么卖?大陆、马来西亚那些都是 1 块多到 2 块钱 (港元)。」刘爱国说。

「等 (内地) 那些厂家开了,肯定能做到的。」刘爱国期盼。

二、 香港政府、医管局储备了多少口罩?

民间自由市场并无太多储备,进口货源被切断之下,香港市面一「罩」难求。面对口罩荒,港府有何应对措施?政府本身又有多少口罩储备?

昨日 (30 日),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联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见记者回应口罩供应不足的问题。根据两局长说法,对于香港口罩零售业,香港政府的角色相当于联络内地有关部门,协调清关等。

张建宗和邱腾华表示,港府已与内地部门合作,「促成」800 万口罩来港作零售用途,将于即日起陆续抵港,而此外,香港海关「海关正安排 2400 万个口罩供港零售」。

这 800 万从内地来港口罩,究竟是否如一些内地网民所言,是内地额外抽调过来的?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林伟民告诉端传媒,这 800 万当中其实有香港代理商早前所下的订单,但无法肯定是否全部都是,因为不清楚政府计算的方法。

「800 万根本不算什么,700 万人,3 天就用掉了。」林伟民说,「政府现在这样讲这些数字,影响很不好。其实并不多的。」邱腾华之前与供应商开会,称会与内地政府协商,帮助受阻口罩来港,他又表示,自己药房从内地订购的口罩,现在「连影都没有。」

纵观两岸三地及其他国家,不同地方均以较强硬政策来保障口罩供应。中国政府协调地方企业,监管市场价格,而澳门及新加坡均向市民派发一定数量口罩,台湾直接全面禁止口罩出口一个月。

香港口罩还剩多少?

图:端传媒设计部

反观香港,舆论普遍对港府只是从中联络、协调的角色感到不满,质疑政府并无完善的口罩储备计划。香港不同政党、派别的议员及民间在农历新年期间均发声要求政府参考澳门等地做法,稳定口罩供应,直接向市民免费派发口罩等。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政府物流署、管理公立医院的医院管理局,均有储备医用口罩,不过他们的储备数字,并不透明。

医管局方面,1 月 29 日医管局在记者会上传媒表示,有恒常机制「保持三个月的防护装备存量」,不过并未透露数字,端传媒曾向医管局查询具体数字,多番追问,但至截稿时仍未获得回复。而记者会翌日,医院管理局质素及安全总监钟健礼在立法会上表示,医用口罩存量已跌了近 20%,但仍未透露储备数字。

在本地媒体披露物流署每月向惩教署 (负责囚犯更生工作) 购买口罩之后,物流署在 1 月 27 日回应传媒查询,表示在 2019 年,物流署每月平均向惩教署购买 110 万个口罩,而支货量亦相若,即支出口罩数量与购买惩教署数量相近;同时称现时仍有 1000 万个口罩库存。

不过,张建宗 30 日见记者时则表示,物流署现时有「一个月的储备」,但并无具体指出储备量;又表示会在罗湖惩教所多开设一个口罩工厂,预计每月平均口罩生产量由过往 110 万个,增加至 180 万个。

为保证和稳定口罩供应, 不同国家和地区怎么做?

图:端传媒设计部

三、03 年后有否检视、改善口罩储备机制?

回看历史,医用口罩在香港公共卫生史上有特殊的意义。2003 年 SARS 来袭,造成大量市民和医护人员去世,市面同样口罩难求。自此,香港市民对于口罩的意识极大提高,不过,港府却并未因此将口罩提高至法定储备商品或战略商品的位置。

端传媒翻查香港立法会委任专责委员会在 2004 年对政府与医院管理局处理 SARS 爆发的 独立调查报告 ,报告第 13 章指出,所调查的 10 间医院里,「伊利沙伯医院是唯一一间在回复中报称在沙士疫症期间个人防护装备能够维持不少于 7 天供应量的医院。」报告里,时任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永文曾承认,某些个人防护装备的供应确有问题, 尤其是 N95 口罩。

该调查报告回顾了 2003 年疫症期间医院防护装备缺乏的情况,检视时任管理层的责任,但并没有对口罩等防护装备的储备机制做出整条的规划、建议。

相对有显著改变的是医管局。2003 年 11 月的一份 政府公告 显示,医管局开始「储备三个月存量」的个人防护装备,供医护人员使用,应付 SARS 重临的危机;公告指医管局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监察和联络机制,以应付一旦出现的额外需求。

端传媒早前关于台湾口罩的 报道 指出,有行政院官员表示,台湾在 SARS 后检视口罩购买及储备机制,「当年 SARS 是走一步、做一步,现在口罩政策已经是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作业流程) 的一部分」,口罩对台湾而言成了重要的战略物资、防疫物资,因此迅速启动口罩管制政策。因此,台湾在进出口货物分类中,单独把口罩列出来,以便政府可统计数据。

不过,对于香港口罩的进出口数量,香港统计处回复端传媒查询时则表示,香港货物协调制度中并没有把「医用口罩/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独立分类,这些货品都包含在「纺织制成品、未列明或未包括在其他编号」之中,因此无法提供具体数字。

这次面对新型疫情,香港口罩供应紧拙,外界提出意见,香港应该根据《储备商品 (进出口及储备存货管制) 规例》,把口罩列为「法定储备商品」。

1 月 30 日,在记者会上,邱腾华回应指这要视乎能否解决目前供应困难的情况,态度消极:「现在口罩供应全球都紧张时候,如果你要政府透过法例硬性规定政府去综合处理,甚至订出价格时候,这个会不会正正反而令到商界去采购时增添他们的困难呢?」

根据该条例,食米是香港唯一的法定储备商品,任何人未经工贸署署长批准,不准出口或入口超过 15 公斤的食米。

2020 年 1 月 30 日,旺角有药房售卖并非独立包装的口罩,每包有五个卖四十元,乏人问津。

摄:林振东/端传媒

四、 香港供应商进口口罩有质素监管吗?

除了担忧存量不足以外,市民亦忧心口罩质量。

香港市面上的医用口罩类型林林总总,而医管局在早前记者会亦指出现时世卫对口罩规格未有统一标准,来自美国、欧洲、台湾、韩国、日本、中国内地等不同地区各自采用不同的口罩标准。

目前较为通行的口罩检测标准分别为美国的 ATSM 标准和欧洲的 EN 标准,这两套标准主要透过细菌过滤效率、颗粒过滤效率、压力差 (阻碍呼吸的程度)、合成血液穿透阻力等指标来划分口罩级别。

细菌、颗粒、病毒,口罩过滤率如何?

图:端传媒设计部

早在 2013 年,制造商技术专家梁永鑫已指出本港对于口罩未有监管标准,只能靠业界自律。卫生署亦曾承认,本港目前没有特定法例规管医疗仪器,包括口罩。口罩的检测「工作」变相只能由海关负责,根据《消费品安全条例》执法。但只要生产商没有在产品上标明防水、防菌等功能,或贴上虚假认证标志,梁明言:「有问题都奈他不何。」港九药房总商会副会长刘爱国告诉端传媒,多年来与内地厂商的合作,都是「互相相信」。

口罩质量没有监管而面对众多的标准,坊间因此洐生出热烈的讨论,采讨到底哪一种口罩才能真正有效防止疫情扩散,部分医护人员也开始担忧公立医院内使用的口罩防御级别不够高。

医管局于前日 (1 月 29 日) 下午举行了记者会,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赖伟文引述生产商数据回应指,局方供应的外科口罩属于 ATSM 一级 (level one) 标准,但在细菌过滤效率达 (BFE) 和颗粒过滤效率 (PFE) 两方面,都达到二级 (level two) 水平,强调保护足够。根据美国 ASTM,一级医用口罩比二级的防护程度要低,其中最重要差别是颗粒过滤效率 (PFE),前者过滤为 95%,后者达 98%。

台湾和中国大陆口罩标准有什么不同?

图:端传媒设计部

美国 ASTM 和欧洲 EN 标准口罩有什么不同?

图:端传媒设计部

然而 众新闻 昨日 (1 月 30 日) 引述多位医护人员的说法,指医护所用的多款外科口罩中,只有 Bestex 外科口罩与医管局引述的脗合,并只有少数医院的病房配有较高规格的 Bestex 口罩。其他医护则大多使用只达 ATSM 一级的口罩。在今年 1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亦更新了 医疗用品指引 ,建议医护人员配置 ASTM F2100 二级或以上的外科口罩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面对种种质疑,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称,自己上病房都只是戴第一级口罩,而对于面对高危个案,医护人员则可直接配载 N95 面罩。不过预料,面对高危疫情和不透明的信息,公众和医护人员对于口罩的疑虑,仍将持续。

2020 年 1 月 30 日,屈臣氏每间分店有 20 盒口罩售卖,很快卖完,大围龙亨区议会尝试协调,叫街坊不要包围屈臣氏,应该找林郑月娥,激怒了街坊,街坊说他应该协助大家找林郑月娥。

摄:林振东/端传媒

Related

肆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