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大战最终章?13 个角度想像没有 Star Wars 的平行宇宙

2020-02-20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100 种星战不会发生的方式里,他们的人生,你的人生,2019 年的电影业,都会完全不同……

George Lucas 与 Francis Ford Coppola ,摄于 1988 年。

Photograph by Arnal/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Philip K. Dick 的科幻小说《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中,美国总统小罗斯福早在 1933 年被暗杀身亡,影响所及使德、日领导的轴心国势如破竹地赢了二战,并瓜分战败的美国。而在那个世界里,还流传著一本由高堡奇人撰写的架空历史小说,内容是关于美国如何打赢二次大战并成为世界最强霸权的故事。

而很可能,江湖流传高堡奇人还写了另一本比较不为人知的奇书,关于 1977 年美国导演 George Lucas 的心血之作《星际大战》(Star Wars) 从来就没能拍成、历史因而完全改写的平行宇宙。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个平行宇宙,现在就让你看看:

100 种星战不会发生的方式

1. George Lucas 会去拍《现代启示录》

《教父》(The Godfather) 导演 Francis Ford Coppola 是 George Lucas 电影事业初期亦师亦友的重要伙伴,同时也是少数 (跟高堡奇人一样) 推算过没有星战电影的那个平行宇宙模样的先知:

「George 称得上电影奇才,而他的才华最后变成这样 (长期被星战霸占),真的让我深感惋惜。我希望这么讲不会冒犯到他,但事实就是星战电影那玩意儿是我们用十部原本可以无比美妙的 George Lucas 电影当成代价换来的。」Coppola 近年受访时说。

Coppola 之所以到至今还在埋怨四十多年前 Lucas 为了星战弃他而去,是因为他们哥儿俩在 1970 年代确实一起打过多场美好而精彩的战役。而那些美好的冒险在他们的第三者——星战电影——介入之后戛然而止,此后 Lucas 再也没有拍过任何一部非星战电影。

财务状况始终多灾多难的 Coppola,人生第一次负债就是为了力保 Lucas 把他的学生作品《THX-1138 五百年后》拍成野心十足的长片。Lucas 晦涩阴暗的处女作《五百年后》让 Coppola 以及发行商 Warner Bro. 各自赔了很多钱,也导致后者撤回先前承诺要投资 Coppola 和 Lucas 的制片公司 American Zoetrope 的计划。这笔改写电影史的负债因缘际会结成了两个美妙的果实:

一是 Coppola 为了偿债而接拍了原本不感兴趣的电影《教父》;二是挫败的 Lucas 为此转念决定改拍一些更振奋人心的电影,比如《星球大战》。

所以假设有驾著 DeLorean 跑车的时空旅行者企图回到过去妨碍星战电影的诞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让 1971 年的《五百年后》大卖。但让电影保证大卖好像是不可能的任务,比较可行的替代方案是破坏 Lucas 的下一部长片《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让它卖垮。成本仅只 77 万 7 千美元的《美国风情画》上映时卖得了 1.4 亿美元,在《厄夜丛林》(The Blair Witch Project) 之前一直都是史上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好莱坞电影。Fox 之所以果断收下已经被多家片厂回绝的《星球大战》提案,正是因为《美国风情画》令人咋舌的投报率纪录。没有《美国风情画》,就没有《星球大战》。

更简便实用的方法是直接改变 George Lucas 的职业选择,让他跳过电影学校,勇敢实践从小就怀抱的赛车手或是战斗机飞行员的梦想。

这些职业选项显然都会让 Francis Ford Coppola 不开心。在 Coppola 心目中,Lucas 应该继续追求他对电影这个媒介的无畏实验。我们不禁强烈怀疑 Coppola 就是那个企图消灭星战的时空旅行者,因为他毫不留情地把 Lucas 的《星球大战》剧本初稿评为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力劝 Lucas 还是死了这条心,要他赶快去拍 Coppola 一直希望他拍的《现代启示录》。

每个历史的节点可能都有 100 种如果,100 种平行宇宙。一度预定执导《现代启示录》的 George Lucas 如果能把他已经开始勘景的《现代启示录》拍完,就不会有《星球大战》,而 Coppola 本人也就可以闪过《现代启示录》这场天灾人祸持续长达 68 周、甚至差点害他送命的制作灾难。在那个平行宇宙里,《现代启示录》很有机会变成一部准时杀青、没有超支的电影。虽然 Lucas 的成品肯定会跟 Coppola 的经典版本大不相同,但仍有很高的机会是一部好电影。

而这才只是十部遗失的 Lucas 电影的第一部。

2019 的电影业会大不同

2. 没有人会用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宣布李安的《双子杀手》(Gemini Man) 失败了

在《星球大战》之前,没有任何电影驱动过观众漏夜去电影院排队买票。《星球大战》不仅让暑假开始前原本非常冷门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变成此后最抢手的档期,并创造了新的高标:电影首周票房必须高到变成话题,而且必须变成街头巷尾、老老少少都能插上一句的家常话题。

为了创造这个数字,行销预算的水准被拉高了,上映的厅数也被拉高了。在 DVD 和周边商品慢慢成为好莱坞收入主力之后,戏院票房数字的「广告看板」作用更形重要。上映变成了行销事件本身。再也没有《教父》那种美国首周只有 5 家戏院,再依据观众反应慢慢加到第二周的 316 家戏院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星球大战》,就不会有任何人会在李安的《双子杀手》上映前三天就用票房数字判该片死刑 (甚至连具体会赔多少钱都算出来)。这个世界因此将回复 1977 年之前的耐性,愿意给时间让电影慢慢找到自己的观众,而不必用铺天盖地的昂贵广告驱使最容易受广告影响的青少年观众在上映第一天就去排队充当活广告。

3. 不会有 Jar Jar Binks,但也不会有 Pixar

《星球大战》反抗军任务简报中用的全像投影技术不仅启发了今日的全像投影科技,即使当年用来「假装」是全像投影的特效本身也是最尖端的科技——电脑动画。

如果没有《星球大战》,电脑绘图技术可能还会停留在伊利诺大学之类纯学术研究机构非常多年。好消息是那个平行宇宙将不会有 Jar Jar Binks 这个角色。坏消息是因此也不会存在 Lucasfilm 底下由 John Lasseter 领导的电脑动画部门,因此从 Apple 离职的 Steve Jobs 买走该动画团队变成独立公司 Pixar 的这条支线也不会存在。

4. 迪士尼的购物车里可能连漫威都消失

在没有《星球大战》的平行宇宙,迪士尼的购物车里不仅会少了 Lucasfilm 和 Pixar,他们可能连漫威 (Marvel) 都不会买。

现今迪士尼董事长 Bob Iger 即位之前,前任董事长 Michael Eisner 早就评估过并购漫威漫画 (Marvel Comics),但当时的结论是漫威的漫画内容对他们来说仍太过激进,担心漫威产品会损及迪士尼阖家欢乐的品牌形象。

让迪士尼改变主意把漫威加入购物车里的关键人物,其实是 Steve Jobs。

因为用 Pixar 换得了价值 74 亿美元的迪士尼股票,Jobs 一夜之间成为迪士尼最大自然人股东。迪士尼董事长 Bob Iger 不仅是咨询过 Jobs 之后才下定决心要买漫威,甚至连卖方都是 Jobs 亲自打电话牵线。所以在没有《星球大战》、也没有 Pixar 的平行宇宙,迪士尼就会失去 Jobs 这个媒人让他们有机会迎娶漫威。

5. 迪士尼的购物车里也会少了 Fox

1977 年《星球大战》媒体试片一结束,一直被同业以为是谁家报社影评人的男子拎著包包立刻开始朝试片室外狂奔。现场的媒体同业不免好奇地问他发生什么事,男子回答:「我要冲去买 20th Century Fox 的股票。」

这位用试片结果来决定股票买卖的奇特投资人完全押对了宝:《星球大战》之后年营收翻倍的 Fox 股价应声飙涨,从每股 6 元一路涨到 27 元。最先掌握续集电影宇宙公式的 Fox 也很快把这个公式复制在《异形》(Alien)、《终极警探》(Die Hard) 和《X 战警》(X-Men) 等系列电影之上,逐渐成为我们日后熟知的大片厂。

在没有星战电影的平行宇宙,Fox 不会成为今日的 Fox,并且早会在一再转手交易给完全不同专业的财团过程中被欠缺电影专业的金主折磨得不成人形。即使 2019 年 Fox 仍然一息尚存,恐怕已不会是好莱坞世纪大决战中迪士尼非得用来防守 Netflix 的关键武器。迪士尼根本不会出手买下这样的 Fox。

6. 2019 的串流大战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2019 年的好莱坞世纪大决战局面活像是最后一集哈利波特电影的情节:为了迎战来势汹汹的 Netflix 大怪物,Disney 同学必须在过去几个学期到处搜集死神圣物来准备最后的霍格华兹大决战。好消息是在没有《星球大战》平行宇宙,Disney 可能已经用不上 Lucasfilm、Pixar、Marvel 和 Fox 这些死神圣物。在那个世界里串流大战并没有发生,因为好莱坞很可能早已经死了。

1977 年 George Lucas 做的事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救了好莱坞,但杀死了电影。《星球大战》定义了今天的好莱坞卖座巨片的样貌:简单而上扬的故事,目不暇给的特效,一部高过一部的拍摄成本和行销成本,让年轻观众事前就倒背如流的人物,上映首周瞬间冲高的票房,买不完的周边商品,以及永无止尽的延伸作品 (前传、后传、外传)。

2019 年的 Disney 垄断整个市场百分之四十票房的空前成绩,成为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企业。但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Disney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低潮,本来应该专属 Disney 的年轻观众通通涌到电影院排队争看 Steven Spielberg 和 George Lucas 这些新导演的电影。接下来一二十年自乱阵脚的 Disney,得用惨赔的 1979 年的《黑洞》(Black Hole) 和 1982 年的《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 等等失败尝试来交学费 (连 2012 年的《异星战场:强卡特战记》[John Carter] 这笔学费都要算在星战头上),直到四十多年后真正娴熟 Lucas 的公式,打造了完全站在《星球大战》商业模式基础上的漫威宇宙。

1960、1970 年代那些在社会思潮中涌现的社会议题写实电影如《飞越杜鹃窝》(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 和《霹雳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 被 Lucas 杀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真欢乐、温馨和谐的 1980 年代好莱坞卖座电影。如果没有《星球大战》,1980 年代之后的好莱坞将由 Martin Scorsese、Francis Ford Coppola 和 William Friedkin 这些写实电影导演继续统治。

在那个平行宇宙中,电影产业变得更多元,但体质变得更嬴弱。Steven Spielberg 或是其他后起之秀如 Ron Horward、James Cameron 或是 Michael Bay 可能仍会打造出自己的卖座巨片公式,但完全不可能取代《星球大战》让整个产业天翻地覆的影响力。

然后 Netflix 来了。没有强调声光效果的卖座巨片,也没有 George Lucas 为了统一电影院播放星战的品质而制定的 THX 产业标准,电影院完全没有能力对抗排山倒海而来的串流科技。夹带著 4K、Dolby Atmos、Dolby Vision 等家庭剧院科技的 Netflix 会在 2019 年像摧枯拉朽一般推倒电影院这个通路,就像网路下载摧毁唱片业一样势如破竹。

在那个世界里已经没有好莱坞。好莱坞只是 Netflix 这个什么都有卖的超级市场的其中一家供应商。

Harrison Ford,摄于 1998 年。

Photograph by Eric CATARINA/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他们的人生会大不同

7. Harrison Ford 会是一名杰出的木匠

没有《星球大战》没有 Han Solo,男星 Harrison Ford 的职业生涯应该会完全被颠覆。跳过这部让他声名大噪的电影之后,他或许仍有一点机会可能得到他的下一个生涯转泪点《法柜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中的 Indiana Jones 一角,因为该片的制片兼共同编剧 George Lucas 仍会在第一人选 Tom Selleck 档期冲突时,想起曾以木匠身份来 Lucas 办公室施工的这名美国硬汉。Lucas 曾因为两人在星战合作过一次,而抗拒继续合作第二次,因为他不想要像 Martin Scorsese 和 Robert De Niro 那样固定合作的关系,所以如果没有星战电影,Harrison Ford 说不定还会从 Indiana Jones 的第二人选升格成为第一人选。

问题在于这个平行宇宙中《法柜奇兵》到底还会不会发生?

《法柜奇兵》源自于 George Lucas 为了逃避《星球大战》上映时,极可能票房惨淡的压力,买了张机票和 Steven Spielberg 逃去夏威夷度假时产出的点子。在没有《星球大战》的平行宇宙,Lucas 就不需要跟 Spielberg 去夏威夷,也不会有 Harrison Ford 的《法柜奇兵》。连续失去两个生涯里程碑,Harrison Ford 的表演生涯可能永远不会起飞,不会成为中情局分析师 Jack Ryan,不会成为追杀复制人的银翼杀手,不会成为美国总统。

或许他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木匠,这个世界还是有机会收成到他的才华。

Mark Hamill,摄于 1979 年。

Photograph by Anwar Hussein/Getty Images

8. Mark Hamill 会成为更活跃的严肃演员

Mark Hamill 的 Luke Skywalker 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使他在《星球大战》以外的演艺事业陷入半退休的状态。除了少数电视或电影,他的后星战时期代表作几乎都是不需要露脸的电玩游戏以及动画版小丑配音工作。

履历上少掉 Luke Skywalker 这个经历,会让 Hamill 的表演事业会多了非常多的想像空间。比如以下这个平行宇宙:

接演星战之前的 Mark Hamill 借住在以《半夜鬼上床》(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 中 Freddy 角色著称的演员 Robert Englund 家中。Englund 当时去试镜《现代启示录》的同时,发现隔壁正好是《星球大战》的试镜,于是硬拉著还赖在他家沙发睡觉上的 Mark Hamill 去试试看 Luke 这个角色 (他自己则试了 Han Solo 角色)。如果没有《星球大战》, Englund 应该会逼 Hamill 去试镜《现代启示录》,并改写 Mark Hamill 的表演生涯。

历史就是这么巧,如果 Hamill 应征上《现代启示录》,他很可能在剧组中见到两位他不知道在哪个平行宇宙见过的熟面孔:也在该片客串的 Harrison Ford;以及因为放弃星战而选择执导《现代启示录》的 George Lucas 本人。

Carrie Fisher,摄于 1978 年。

Photograph by Jean-Jacques LAPEYRONNI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9. Carrie Fisher 现在会健康的活著

Carrie Fisher(莉亚公主饰演者) 继承了母亲 Debbie Reynolds 的表演才华,但却从来没有准备好要面对成为明星这件事。《星球大战》一夜成名后,Fisher 选用了古柯碱和海洛因作为她应对问题的方式。毒瘾最终成为她一生的终极敌人,那个永远打不倒、去了还会再回来 (而且变更大一只) 的死星。2016 年底 Fisher 猝死时,她身上仍验出古柯碱和海洛因的反应。

在那个没有《星球大战》的平行宇宙,Fisher 和她的母亲可能会维持更健康的关系,因为她再也不需要仇恨母亲没带任何警告之下将她推入好莱坞这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母女两人理所当然会活得更健康、活得更久。Fisher 不会继续当演员,但也因此她的表演才华将不会掩盖她的第二专长——写作。如果她的写作事业像多数仰赖文字为维生的人那样——勉强过活而不会太过成功的话,她将有很大的机会避开如 Stephen King 那样染上毒瘾的支线任务。

我们唯一的损失是,没有毒瘾和母女议题的 Carrie Fisher 就不会写出《来自边缘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the Edge) 这部电影的原著。好险该片女主角 Meryl Streep 只会因此从她的 21 次奥斯卡入围纪录中损失无足轻重的 1 次,仍远比入围第二多的 Katharine Hepburn 多了 8 次。

我们的人生也会大不同

10. 我们会省下大量时间抱怨星战电影的前传和后传

Prequel 这个 1950 年代才发明的词汇是一直到星战前传之后才开始被广泛使用。事实上,用来指单一某部电影的「第 N 部曲」这个古怪的中文词汇也是在星战前传之后才被发明。在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是谁的「前情提要」或是「后事如何」的单纯年代,每一部电影都可以是「不如我们重新来过」。只要《星球大战》没有发生,我们都可以省下大量力气抱怨《星球大战》的前传电影和后传电影,省下来的时间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肯定有所助益。

《星球大战》衍生的周边商品。

Photograph by Simon Dawso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11. 我们会省下大量金钱购买电影周边商品

电影衍生周边商品比如玩具在《星球大战》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在片厂和玩具商眼中都是高风险的投资,如果电影失败了,已经生产的玩具就变成难以摆脱的库存。George Lucas 谈成了电影史上最划算的合约,他用低廉的导演费向 Fox 换来了周边商品的权利,然后开始到处兜售《星球大战》周边商品。两大玩具品牌 Hasbro 和 Mattel 做下令他们懊悔终生的决定,先后拒绝和 Lucas 合作,结果是相对小的玩具品牌 Kenner 取得授权在接下来一年内卖出了 1 亿美元的星战商品。如今星战玩具已经创造了十多亿美元销售纪录,使 Lucas 成为电影史上从单一电影里头获利最多的人。

《星球大战》改变了电影投资的公式,许多仰赖周边商品而非票房维生的电影企划才因此有机会被按绿灯,比如玩具产值是票房好几倍的《汽车总动员》(Cars )。

依据国际授权商品生产者协会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Industry Merchandisers' Association) 统计,2018 年全球授权商品约有 2800 亿美元产值。如果没有《星球大战》对于授权商品商业模式的推波助澜,这 2800 亿就是我们一年可以省下来的买玩具的开销。但好心的 LIMA 也推算过,在没有这 2800 亿产值的平行宇宙,将会使地球上减少数百万的工作职务,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严重程度几乎可以被称作经济大萧条 Episode II。

12. 我们会弃绝地教改信其他宗教

在还没有 Facebook 的 2001 年,一个带有网路迷因性质的电子邮件在网路上快速散播开来:这封信半开玩笑地鼓励大家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将自己的信仰填写为绝地教,因为政府规定只要超过 8000 人填写就会在人口普查中被正式承认其宗教地位。结果多个国家的人口普查是受到这个网路迷因的影响:在英格兰和威尔斯,统计出来信仰绝地教的人数高达 39 万人。在基督宗教信仰非常普及的新西兰,绝地教甚至成为基督宗教以外的最大宗教。

近年已经发展出正式教会组织的绝地教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我想大家会开始排斥那些传统宗教是因为那些宗教无法代表他们的观点。而我们 (绝地教) 对于同性恋或任何类似的议题都没有偏见。我们就是张开双臂欢迎所有人。」信徒这么说。所以如果没有《星球大战》,这些绝地教信徒大概也不会选择基督宗教之类的传统宗教。

或许飞天面条神教?

1977 年上映的《星球大战》(Star Wars) 。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images

13. 我们可能都被苏联统治

第三部星战电影《绝地大反攻》(Return of the Jedi ) 上映的 1983 年,美国总统 Ronald Reagan 宣布了野心勃勃的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DI) 战略防御计划,预计耗资千亿布建太空武器来拦截苏联的弹道飞弹。民主党参议员 Ted Kennedy 第二天随即用「星战计划」一词嘲弄白宫不切实际的科学幻想。

「不切实际」的批评是真的,Reagan 企图使用的雷射武器直到近年才真正进入实用阶段。但反对党的「星战计划」嘲弄方式最后却弄巧成拙,美国民众对于《星球大战》的既定印象反而使战略防御计划听起来得更酷、更厉害。

在那个没有《星球大战》的平行宇宙中,昂贵而不切实际的星战计划将不会得到这个暱称的舆论推广,因而难以得到美国国会的长年支持。被 Reagan 比做星战电影中的「邪恶帝国」的苏联,也因此不需要在财务困顿中还要连年投入比美国更高的预算来研发相对应的防御系统。

「苏联将躲过经济崩溃,躲过联邦解体的压力,并在地产商人 Donald Trump 当选美国总统后的 2019 年正式并吞美国,然后统治整个银河系。」

高堡奇人在他的奇书中如是说。

No More.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