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消费金融

2020-03-21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共债风险、催收矛盾、网贷行业整治出清等,与疫情冲击叠加,考验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韧性;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线上化转型能否破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像给社会按了暂停键:航班停飞,景点关门,往日熙熙攘攘的商场、餐厅热闹不再,很多人困在家中,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死考验。突然,人们不敢再肆意消费了。伴随着消费繁荣甚至是超前消费而兴起的消费金融市场,被踩了急刹车。

「现在除了基本的饮食这类小额消费需求较为稳定,涉及消费升级的需求基本上都被砍掉了,比如买车、家装、旅游等,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场景亦相应萎缩。」多位金融从业者告诉财新记者。

2 月 22 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原全球副总裁朱民在「五道口在线大讲堂」上估计,疫情会导致今年中国 1 月至 2 月的消费减少 1.38 万亿元;其中,预计度假休闲旅游消费下降 9026 亿元,餐饮业消费下降 4211 亿元。

疫情笼罩之下,无论是持牌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新金融领域的互金公司、网贷公司等,都更为艰难。

「存款难增、贷款难放、利息难收、不良难清、客户难找。」一位农商行消费贷部门人士如是总结近期的「五难」。

「信用卡开卡的激活量 (即新增用户),降到了历史低点。」多位大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高管也感受到了冲击。一位金融科技公司高层人士向财新记者介绍:「我们的客户中,以线下模式为主的机构受影响特别大,本来春节期间是淡季,但现在过完年也没有看到显著增长。纯线上模式的个别机构受影响可能相对小一些,但如果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大额消费金融业务基本就停滞了。即便业务量没有明显萎缩,能保持原来的规模就已经不错了。」

「今年银行业的个人零售金融板块,本来寄望成为新增长点,现在看来,估计上半年是不太可能了;即便疫情在三个月之内控制住了,还要考虑人们的心理稳定因素,市场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一位大行个金部负责人坦言。

除了业务增长难,同样令人忧虑的是逾期贷款增加。前述大行个金部负责人介绍,短期内资产质量肯定是恶化的,银行的客群质量相对高一些,但近期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互金机构的不良贷款冒得比较快。此前已经面临的共债风险、催收矛盾、网贷行业整治出清等,与疫情冲击交织叠加,更加剧了消金机构的困境。

一场未曾料到的外部冲击,正考验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韧性。各类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线上化转型能否破局?

逾期潮来临

家住武汉的蒋女士,最近陷入了困境。

2019 年创业失败的她,为了支付员工工资等,以 POS 机套现的方式在八家银行欠下信用卡贷款 30 多万元,此后又通过借网贷偿还信用卡,名下有 11 家网贷平台欠款。疫情发生前,她在朋友的一家公司上班,每月尚有 1 万元收入,又从亲朋好友处筹借 30 多万元、抵押车辆获得 6 万元贷款,勉强维持还款。但目前受疫情影响无法上班,她存款不足万元,脆弱的现金流即刻断裂,其中浦发银行信用卡、维信金科卡卡贷和 51 人品贷均出现了首次逾期。

来自贵州的陈先生境况稍好,但也不容乐观。「本来我在商场有一个奶茶店,平时生意还行,每个月纯利润 1 万多点,现在商场不开门了,没有收入,这边又要还贷,很着急上火。」他跟财新记者细数现在的难处:招商和华夏银行的信用卡每月各需要还款 1000 多元,房贷要还 2000 多元,360 借条月还 2500 元。招商银行信用卡此前已经逾期了两天,因为担心影响个人征信,他还是先用为数不多的存款还上了。

「现在不良贷款已经开始冒头,预计银行不良反弹会集中在下半年,客群越下沉、湖北地区客户占比越高的机构,受影响肯定越大。」前述农商行人士对财新记者分析。但是当天下午参加完本行的视频会议后,他随即改口:「按最新通报数据,逾期金额以及预计会劣变的不良贷款增速,比我之前预期得还要快。」

「我觉得用不着等到下半年,二季度的不良率数字就会很难看。」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的看法更为悲观,信用卡行业发展到今天,近 20 年一直高速发展,「一直觉得外部冲击迟早会来,区别只是以什么方式、多大规模来,没想到以疫情的形式来了」。

「一般客户只要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还是会正常还款的;逾期的很多都是卡奴,其实不应该给这种人开卡,但银行要业务量呀。」一位信用卡领域的资深人士表示,美国给高风险人群信用卡的利率更高,但国内信用卡业务对个人信用风险还没有分层。

银行尚且如此,非银机构的压力更大。「据我所知,持牌消金公司的首逾率普遍翻倍了。」一位消金公司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

首逾率,顾名思义,指的是用户在一家平台的首次逾期率。前述金融科技公司高层说:「我们有一类资产,原来客户基本都是正常还款的,但到 1 月底、2 月逾期都翻倍了。我们一看,这些客户几乎都是首次逾期,而且都是武汉及武汉周边的。」

一位小贷公司人士介绍,近期的坏账迁徙率 (正常账户到期不还款的比率) 比去年年底增长了 3 倍。去年年底的坏账迁徙率 8%,现在升到 24%。

最末端的就是原本已风雨飘摇的互金平台。2 月 18 日,美股上市公司、车贷平台微贷网通过客服告知用户,因受疫情影响,公司收到了大量借款人申请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请求,原先智能投标工具撮合的债权无法正常转让,按照实际标的到期日归还本金,收益部分暂不兑付。2 月 24 日,P2P 行业头部平台红岭创投公告称,受疫情影响,红岭创投个人小额贷款业务清收连续多日回款为零。

「疫情有可能是压垮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位网贷平台的风险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

在一位中信证券从事 ABS 项目的投行人士看来,消费金融业务覆盖的多数是低收入人群,尤其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第三产业人群,平常就是靠工资还上一期贷款,有的还在多家机构滚动借贷,目前疫情导致城市交通受阻进而开工受阻,他们受影响最大。「如果复工进度达不到预期,中低收入人群还款能力不足,就会进入负反馈:收入下降后消费需求不足,贷款贷不出去,还款能力下降,导致逾期率、不良率上升。」

延期还款之困

面对突然攀升的逾期贷款,金融机构及网贷机构如何应对?

1 月 26 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 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随后部分银行逐步落实。例如,中国银行提出,疫情期间,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及因疫情被隔离人员,个人贷款发生逾期的,不视为违约;湖北地区的个人贷款客户,因疫情原因无法前往中行还款的,提供 28 天还款宽限期服务,宽限期内不计收罚息,不纳入违约客户名单,其他地区视疫情防控情况提供相关宽限期服务;对感染新冠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可办理展期,贷款期限最长可延长一年。

一家合作对象主要是银行的催收公司负责人说,银行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因此部分地区和对象的贷款,银行已经不让催收了。比如,武汉地区的客户肯定是不可以催收的,医疗人员、参与防疫相关的人员,实际上也是不可以催的对象,甚至有一家国有行「全面停止催收,我们只能严格去执行」。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对湖北地区已经暂停催收了,「催了也没有用,反而给人家增加心理压力。对其他地区的催收是差异化的」。

其他消金机构也面临贷款延期如何处理的问题。「已经有 5%-8% 的客户提出要延期还款。」前述消金公司负责人非常焦急。

前述金融科技公司高层告诉财新记者:「对于湖北地区的用户,如果真的有新冠肺炎确诊证明,或者是一线抗疫人员,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不会为难。」他表示,「但如果是因为不能出门工作影响收入,手续就要复杂一些」,比如要求客户下楼拍一张小区封锁的照片、上传居委会通知文件等,再靠人工审核来决定是否延期。

「但银行怎么知道照片和文件是不是真的呢?」前述股份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反问道。

对于特定行业的用户,金融机构尚有把握。前述农商行人士举例称,该行已经给网约车司机延期了 300 多笔贷款,直接并入下个月还款而不产生任何费用。「当地目前禁止运营网约车,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实际情况,网约车公司来找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方案。」但对于普通用户,有的金融机构也不愿意过多宣传相关政策,以免刺激用户申请延期。

无法延期还款可能还有技术原因。一位互金机构贷后管理负责人指出,一些大行的信用卡中心,核心系统要更改支持延期还款的功能,也非常困难,「很多卡中心的技术需求是按季度来排的,而且涉及账务层面,一般银行非常审慎」。

更多的消金机构还得仔细甄别假借疫情的逃债行为。在公益性互联网消费投诉服务平台「21 聚投诉」搜索关键词「疫情」,相关投诉帖有万余条,理由多为因疫情失去收入无法还款,但不被放贷机构认可。

对此,前述消金公司负责人表示,自从去年打黑除恶和打击套路贷以来,持牌金融机构就深受投诉困扰,「90% 的投诉都是无理投诉,最后以金融机构的妥协告终」。在他看来,此次借疫情浑水摸鱼的客户并不在少数,「我们必须提高门槛,让客户知道申请延期还款没有那么容易」。

武汉的蒋女士,就被拒绝了。她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帮助协商延期还款的机构,交了 199 元的咨询费,并向贷款机构提交了小区封锁的证明文件,但维信金科和宜人贷仍然拒绝了她的延期还款请求。「客服打电话催,给通讯录好友催,打到我母亲那里,让我去借钱还款。但现在亲朋好友基本都被打电话了,没人会愿意再次借钱给我了。」

如何处理延期申请,正是目前消费贷行业的困境。一方面,信用卡业务高速扩张叠加网贷蓬勃发展,客群不断下沉,多头借贷普遍,一旦遭到外部冲击,客户的共债风险集中暴露,无论持牌还是非持牌机构都可能难逃牵连;另一方面,去年以来的打击套路贷,催化了借款人和机构的互不信任,在借款人眼中机构都是嗜血的高利贷商人,而机构也无法分辨哪些是「诚实而不幸的人」,哪些是「职业老赖」。

前述股份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认为,虽然疫情紧急,但对个人债务仍是短期冲击,还是要尊重行业规律,不能打破欠债还钱的契约精神。「债务豁免和债务重组是金融机构的商业决定,而不是义务和责任,监管政策只要关注底线就好,其余的让市场力量自主决定。」

催收不易

很多机构还在尽量催收逾期贷款,但在疫情冲击下,催收并不容易。目前,线下催收完全无法开展,即使是线上催收,也面临外呼团队无法及时回到工作城市、无法集中办公的障碍。

一位资深催收行业人士说,考虑到信息安全,不可能让催收人员在家办公,主要的委托银行也严厉禁止通过私人手机、禁止在职场以外开展作业。「公司复工率目前可能在 40% 左右,各个地区不一样,部分分公司虽然复工了,但要求每个职场不能超过几个人。」

前述互金机构贷后管理负责人也指出,很多机构的催收外呼需要通过固话线路,现在「总不能把座机抱回家打」,如果让员工自行拨打,或找外包公司,则要担心话术管理和信息泄露问题。

不能正常开展催收,影响的是催收效率。「某些公司催收效率下降 30%-40%,稍微好一点的下降 20%-30%。」维信金科 (02003.HK)CFO 周正近期在投资者电话会中指出,以有效电话接通数作为指标,原本 100 个名单可以一天打完,那现在只能打完 70-80 个。

银行以回款来衡量催收回收率。前述资深催收行业人士说,最近两周该公司的部分业务开始恢复,但主要在做资料审核工作,严格来讲没有回款,现在回收率只有 10% 以下,下滑 90%。

银行对催收公司的考核一般有月度和季度目标。「从目前看,2 月的回收率应该是下降 90% 左右。」前述资深催收行业人士说,现在大部分合作银行,尤其是国有行总行,已经明确 2 月考核会酌情考虑,不会像过去一样严格考核达标,但还有一部分银行没有明确考核目标是否调整;此外,后续比如 3 月怎么考核,也还没有明确。

当前的催收难,催生了对技术更新的需求。「很多做语音机器人的公司,正月初五就开始上班了,业务太多接不过来。」前述金融科技公司高层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也临时开发了一套语音端的远程系统,「我们的话术、双录 (录音录像) 都有模板,套过去以后改一改还挺方便,但这套流程跑下来也用了三五天。」

一家国有大行分行花了两周时间才部署完系统。「我们选了一套外部公司开发的外呼系统。」该行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财新记者,因为担心信息泄露,该行只会和合作伙伴分享客户电话号码这一项信息,并且有技术和保密协议共同保障。

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近期则大力推广其云外呼系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借助之前累积的技术力量,仅用了 48 小时就完成了云呼叫中心由集中式向分布式的转变,并依靠语音质检系统和视频系统来核查员工和客户沟通是否合规。

但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前述互金机构贷后管理负责人表示,他所在公司的系统布在云端,是可以在家办公的,但催收本是集中作业的工作,聚在一起的人工成本最低,更利于话术和流程管控,不可能被线上化完全替代。「我们着急,催收公司更急,一旦停催没业绩,大公司还有现金流,小公司都是可能死掉的。」

新增业务停滞

不良贷款暴露的压力暂且还不会立即体现,新增业务停滞则是燃眉之急。

前述大行人士介绍,目前信用卡的线上消费额同比是增长的,主要是饮食相关的消费;其他消费场景的金融需求,由于防疫要求大多数人居家不出,都受到影响。衣、食、住、行、教育中的「食」再怎么花钱,也不会有太大增长。消费金融场景中额度最大的几个板块,如汽车贷款、家装贷款,基本停滞。

一个明显的佐证是,受疫情影响,汽车工厂停工、经销商歇业,对已持续过冬的中国车市而言雪上加霜。多家机构下调了对 2020 年汽车销量的判断,普遍预计全年或同比下降 3% 左右。

除了行业影响,在操作层面,监管最为严格的传统金融机构首先被线下面签卡住了脖子。大额的汽车贷款、装修贷款等有较强场景的交易,需要提供家装合同、买车合同,仍需要面签。除了银行,面临这一约束的还包括汽车消费金融公司等消金公司。

另外,信用卡业务也受到较大冲击。前述农商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该行的主要消费金融业务是一种基于信用卡的分期业务,按照监管要求,仍然需要面签开通。「我们整体业务流程已经实现了线上化,就是非得当着客户的面,用移动 App 把流程走一遍才行。」

他表示,这一业务今年的目标本来是全年贷款净增 40 亿元,一季度要做 16 亿元。1 月临近春节,客户经理普遍积极性不高,只做了几亿元的业务,本打算节后发力,结果事与愿违,「原来都说开门红,现在不绿就不错了」。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中最核心的信用卡新开卡,更是深受面签约束。据财新记者了解,有大行的信用卡新增客户较往年同期降低了 70%。

「越是大行网点越多,有些银行百分之七八十的业务依赖线下渠道,疫情一来都没法开展了。」一家大数据风控公司负责人说,「其实疫情一暴发,银行就在和监管部门沟通,希望能通过视频等方式放开线上开户,但监管一直没有松口。」他无奈地表示,由于该公司服务于银行,也连带受到银行新增业务萎缩的影响。「反而是一些中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由于此前和互联网合作助贷较多,这次受到的冲击相对小。」

金融科技公司百融云创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 年春节期间银行的进件量 (即申请贷款或信用卡的客户量) 一度下跌至节前的 20%,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多下降约 10 个百分点;春节后至今,进件量仅恢复到节前的 60% 左右,而 2019 年同期已恢复至节前的 80% 以上。

银行也不能只是原地等待。「我们原本说的是弹性上班制,日前领导研究决定,客户经理全部到岗,给客户打电话,慰问疫情,了解客户情况,也是为疫情后的营销做准备。」前述农商行人士表示。

此外,疫情发生后,即使可以通过线上导流获得的客户,银行与非银机构也主动通过降低通过率、增加抵押类业务来抵抗风险。「对原有的客户,风险比较高的尽早清退,该降额的就降。」前述互金机构贷后管理负责人说。

疫情过后,这些业务是否会「回补」?「我认为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前述金融科技公司高层认为,从具体行业看,看好电商和线上教育行业,但并不看好旅游分期业务。「旅游是有时间窗口的,春节峰值期过了是补不回来的,而且我们判断复工复课后可能会带来下半年『补班』『补课』,造成假期缩短。」

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赵国庆则指出,线上交易额占比会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消费者收入和预期变化,消费本身就很疲弱,所以整体看,线上交易额也不见得是增长的。

疫情过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可能发生变化。一位消金公司商务总监表示,经历这次疫情,大家储蓄的意识会增强,超前消费的观念可能会消退一些,大家原本就判断今年消费金融行业增长会趋缓,叠加这一效应会更加明显。

消金 ABS「断粮」风险

伴随着消费贷收缩,以旅游、线下零售消费贷款为底层资产的消费金融 ABS(资产证券化),还款压力扑面而来。

「线下类如捷信消金,线上类如酒店、机票等受疫情影响大的消费类 ABS,基本都面临补充资产不足、资产无法循环的风险,这可能触发加速清偿等。」一位从事 ABS 项目的投行人士如是说。

由于旅游市场基本处于「冻结」状态,航旅类消金 ABS 还款压力首当其冲。以线上消费金融明星产品「携程拿去花 ABS」为例,其底层资产是以机票类产品为主的旅游消费分期,「旅游消费没了,分期需求就没有了,资产面临断流风险。若发行人携程金融无法提供充足的基础资产以供投资人循环购买,会面临加速清偿的风险。」一位平安银行ABS 业务人士表示。

一位 ABS 资深律师说,如果是真正的 ABS,资产是独立的,在基础资产灭失的情况下,ABS 可申请提前终止,不会出现投资人拿不回本金的情况,但前提是该产品的资金归集管理条款严密;如果清收资金不是每日或每周高频率归集到监管银行,而是基本在服务商内部循环,「投资人能否拿回资金就不好说了」。

目前,消金 ABS 主要是在交易所发行的企业 ABS,其基础资产不独立、现金流预测随意、资金归集混乱等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在产品设计中作出发行人差额补足承诺、保证担保等外部增信安排,实质上是发行企业的「主体债」。多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基础资产现金流恶化,上半年到期的消金 ABS 逾期压力陡增。

根据「携程拿去花 ABS」的募集说明书,如果出现取消订单这种基础资产灭失的情况,携程金融可拿其他合格资产置换。「携程自己都面临很大压力,还有多少其他资产可提供呢?」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亦说,如果是真正的 ABS 产品,遇到疫情这类不可抗力,发行主体不必承担责任。但目前交易所 ABS 的产品结构,除了资产信用还有主体信用,当资产遭遇不可抗力,主体信用即发行企业提供的担保或流动性补足措施,按照约定应发挥作用。「但实际上,疫情之下,多数企业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疫情对线上消费影响较小,类似蚂蚁 ABS、京东 ABS 的风险相对较小。「资产来源种类比较多,整体盘子较大,而且不是特定场景分期。」前述中信证券人士分析称。

不过,由于整体消费需求萎缩、物流受阻等多重因素,线上消费也受到一定冲击。此外,前述接近央行人士称,由于蚂蚁 ABS 的发行人和管理人是由蚂蚁自身兼任,而不是由第三方担任管理人,外界实则很难判断其风险。「类似蚂蚁 ABS 的情况,在美国只能发公司债,因为 ABS 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高。」

线上化转型如何突破

2 月 1 日、10 日、15 日,银保监会接连发文部署金融机构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均指向加强线上金融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尤其是在疫情严重地区,「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 App 等线上方式办理金融业务」。

疫情之下,所有银行都在尽力向客户推广使用手机银行和互联网等渠道。银行常规业务如存款、贷款、汇款、理财、基金、信用卡、消费贷款等,已经迁徙到以手机银行为主的线上渠道。

「我认为疫情过去后,很多金融机构会开始真的重视业务线上化,特别是中小银行。」前述金融科技公司高层表示,此前银行只是重视零售业务获客和风控的线上化,对在线运营的重视不够,此次疫情对金融机构的远程运营管理、开户、面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前述农商行人士也持相同看法:「此前我们探索过和网商、微众银行合作联合贷款,但是省联社觉得做这个风险太大,监管部门也反对。」他认为,经历这次冲击,也许监管部门的想法会有所改变。

事实上,业务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多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经此一「疫」,金融机构在战略角度将更注重线上业务的转型升级。

然而在操作层面,银行还面临现实的障碍。例如个贷领域,如何解决远程在线面签的 KYC(了解你的客户),仍然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

2010 年、2011 年原银监会分别出台的《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均强调了开户、贷款等环节,必须在线下有专业银行工作人员与客户充分沟通之后才能达成面签,并且需要客户签字。「这两个规定对银行的约束比较大,所以很多个人线上贷款产品突破不了。」有银行人士表示。

对于线上放贷,监管部门最担心的还是真实性问题,即借款人身份、贷款场景、贷款交易行为是否真实。但是互金机构的同类线上业务,比如具有虚拟信用卡性质的京东白条、花呗,以及个人贷款业务借呗、微粒贷,并不需要面签。

银保监会 2 月 15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 15 号文) 指出,各银行保险机构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应赔尽赔快赔。

在银行人士看来,虽然 15 号文提出了技术手段的探索方向,但有前述两个管理办法在,银行并不敢突破。「前述两个办法出台至今近十年了,银行的线上业务也发展这么多年,是线下面签还是线上视频面签,一旦触及真实业务,监管口径是模棱两可的。」

其实在开户的 KYC 环节,一些银行已经探索在客户手机银行中安装电子身份证 (eID),在线下柜面、可视柜台 (VTM)、手机银行和远程银行,都可以结合线上「电子签名」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eID 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签发,以国产自主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识别自然人主体。此前已有部分银行试点运用 eID,比如东莞农商银行在直销银行个人 II、III 类账户开立业务中使用 eID,满足了用户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数字财产等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

据财新记者了解,eID 在 II、III 类账户开户环节的应用,已得到监管当局的认可,符合相关 KYC 的要求;但在 I 类账户和个人放贷环节,尚未得到认可。

在前述银行人士看来,风控手段是多维度的,面签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人脸识别的辅助手段、大数据,以及银行多年积累客户的综合信息分析、反欺诈等。「业务线上化、智能化是大趋势,尤其是这次疫情后,线上业务需求肯定更迫切了。希望监管政策跟得上,能给予银行明确的政策方向,让银行开展服务时心里更有底,而不要在做了之后『秋后算账』。」

Related

肆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