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国特色的 MBA
具有中国特色的 MBA
中国的商学院正在蓬勃发展,这要归功于中西方特质的融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以下简称中欧) 于 1994 年成立于上海的浦东新区,当时校园周围大多是不起眼的仓库和一片片水田。如今,这里已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并勾勒出了该市标志性的天际线。由欧盟与中国政府联合创立的中欧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发展,也已成为某种标志。上个月,它在《金融时报》年度全球 MBA 百强排名中保持了第五的位置,仅次于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以下简称 INSEAD) 这几所重量级商学院。
中国的商科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中欧并非一枝独秀。《金融时报》于 1999 年首次发布排名时,没有一所亚洲商学院跻身百强。今年已有 17 所学院上榜,其中九所来自中国。全球约有 90 所商学院拥有令人觊觎的「三冠认证」(指同时获得美国、比利时和英国机构的认证),其中七所在中国。2012 年,三冠认证机构之一的美国国际商学院协会 (AACSB International) 认证了 13 所中国学校,其中七所在香港。今年它在中国认证了 39 所,大陆占了 31 所 (见图表)。中国的本土商学院共有 200 多个 MBA 项目,这还没算上西方商学院在华的分校。报考竞争激烈。去年有近 20 万人申请,是 2016 年的近两倍。录取率一般不到四分之一。
从许多方面来看,那些顶尖的中国商学院与其西方竞争对手看上去大同小异。中欧在北京和深圳以及加纳和瑞士开设了国内外分校区,这是效仿了国外商学院的做法,例如 INSEAD 就在新加坡、阿布扎比设有校区,去年还成立了旧金山校区。许多教授都有在西方工作的背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简称安泰) 院长陈方若在回国之前曾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教 25 年。他们的授课风格也与西方同行无异:袖子卷起,平易近人,魅力十足,机智风趣。(在被问及 MBA 学位的成本构成时,一名 MBA 学生说教职工薪水是一笔可观的支出。对此,中欧一位教授打趣道:「我们宁愿被看作资产。」)
「应试教育」
至关重要的是,这些顶尖 MBA 项目与西方一样严谨。这是获得那些宝贵的全球认证所必须的,商学院大百科的执行主编赵鹰说。商学院大百科是中国一个追踪商学院的大型平台 (英文名为 WhichMBA.net,请不要和本刊的 Which MBA?年度排名混淆。在我刊的排名中,中国只有中山大学的管理学院一家位列全球百佳;中欧自 2016 年起不再向我刊排名提供数据)。「我们的课程必须达到国际标准。」一所顶级商学院的院长说。
也许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共产党没有对商学院的发展加以限制。尽管上文那位院长也说「我们需要让教育部满意」,但包括他的学院在内的商学院大都可以使用进口教材,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这方面已经受到政府限制。商学院不需要讲授三年前载入中国宪法的习近平思想。全国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确要受教育部监督,该委员会由 30 名院长、两三名官员以及几名企业高管组成。但知情人士表示,委员会很少开会,也基本不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最近一次发出重要通知是在 2014 年,当时,作为反腐行动的一部分,习近平禁止党政和国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培训项目」。读 MBA 曾在党员干部中风靡一时。
但是,在一些重要方面,中国的商学院越来越有别于西方。在教学内容上,以及学位对职业发展的推动上,都是如此。
先说教学。过去,中国学员把 MBA 学位视为加入外企及开启国际职业生涯的途径。没有一家本地企业出得起优秀 MBA 学位要求的高薪。中欧的院长丁元说,现在中国的企业已经「全球化了,更有财力,乐于聘用我们的学员」。中欧全日制 MBA 课程约一半的学员毕业后进入中国企业。有些人去的是那些近期将业务扩展到海外或收购了外国业务的中国公司。其他人则是在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退休后接管家族企业的年轻继承人。这些人往往是在西方上的大学,然后想在中国——用丁元的话说——「再充电」。最后一大类学员是在年轻时错过了拿商科学位机会的企业高管。中欧的在职高管 MBA 课程有 700 名这样的学员,而常规 MBA 课程的学员仅约 170 名,这和西方商学院的常见比例正相反。中欧全英语教学的 Global EMBA 课程的申请人数每年增长 20%。
课程设计迎合了这种主要在中国发展的学员群体的需求。安泰的一些教授在讲授他们自己那套管理理论时会借用中国古代经典 (不限于《孙子兵法》)。许多学校的基础课程仍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以此告诉学生该如何驾驭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学校没有明确开设政府关系的课程模块,而政府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的制高点。很少有学员认为这类课程能有什么帮助,他们中许多人都在 35 岁上下,已经有过一两次创业经历或其他一些实际经验。作为企业家,他们远比任何教授都更懂得如何与官员打交道,但他们仍然很想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法规。这种「政策红利」,如一位知名院长所说,被「嵌入到我们的所有教学模块中」。
并非所有与西方 MBA 的差异都那么微妙。陈方若正在调整安泰的教学大纲,变成按行业安排课程 (教学模块涉及金融科技、医疗保健、无人驾驶汽车和其他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行业),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按学科 (会计、营销等) 来设计。中欧的北京校区位于中国的硅谷——中关村。
学员最希望教授做本土企业的案例分析,而不是那些「西南航空的旧案例」,丁元解释说。「要是你聊起了通用电气的案例,就更糟了。」相反,他们想知道如何将西方的理论应用于中国蓬勃发展的本土企业。商学院正在大量撰写与本地企业有关的新案例,例如有 20 年历史的蛋糕连锁店宜芝多,或是在 2017 年成立、有志于成为中国星巴克的瑞幸咖啡。中欧已经牵头联合了十几所中国商学院,制定编写案例的共同标准。
财富管理
和世界各地的 MBA 学员一样,中国的学员也希望学位能够带来纯知识以外的好处。一是提升职业前景。西方商学院的学员毕业后的薪水通常比之前高一倍。安泰和同在上海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 MBA 毕业生薪水能提高两倍 (尽管基数较低,且根据生活费用做了调整)。这两家商学院都宣称有近乎完美的就业率。中欧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开设了如何充分利用其毕业生的课程。
许多商学院现在还开设了创业孵化器,帮助有好创业点子的学员。一些学员毕业后会共同创业。校友们也受益于学校与中国知名企业家之间异常紧密的联系。一流商学院的学位很能打动财力雄厚的国内投资者。推出胡润百富榜的胡润 (Rupert Hoogewerf) 认为,中国商学院的 MBA 学位已经成为「企业家成功的真正秘诀之一」。
能有机会与中国私营领域的舵手们往来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即使对经验丰富的高管而言也是如此。来自上海的叶凯经营着一个连锁饭店和多所城市滑雪学校,有多次创业经验,在十多年前参加了 EMBA 课程。他表示现在每隔一个月仍然会和老同学聚会一次。
中欧声称拥有「中国最庞大、阵容最强的校友网络」 ,校友人数超过 2.2 万,包括 3000 多名 CEO。空调制造商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和大型电商京东的刘强东都是中欧校友。在北京,由香港首富李嘉诚于 2002 年创立的长江商学院在 2016 年宣称,在入选当年《财富》世界 500 强 (按收益排名) 的 103 家中国企业中,其校友领导的企业就占了五分之一。其中包括中国电商巨头、最大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已退休的老板马云。国内媒体将这所学校称为「富人俱乐部」。成为其中一员当然有极大的好处。2016 年,负债累累的科技巨头乐视的创始人贾跃亭从十几个同学那里筹得 6 亿美元。
但毕业生说,校友网络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他圈子无法提供的无形的好处。「在教室里,企业家可以表现出软弱的一面,而不会被人轻视。」商学院大百科的赵鹰解释说。「同学会跟你说实话。」叶凯认为,说到信任,商学院校友圈子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中是无与伦比的。他说,学员之间会交流他们通常不会与人分享的内情。课余的聚会尤其有助于他们在敏感话题上交流经验,例如如何与官员或国企打交道。「没有教科书能教你处理这种关系。」叶凯说。
陈方若说,鉴于所有这些好处,中国学员越来越觉得出国读 MBA 要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在某些行业,长期离开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可能非常不利。29 岁的詹志超在发展迅速的在线房地产服务供应商房多多担任经理,他在中欧和美国的顶尖商学院之间选择了前者,这是因为中欧的排名以及它在中国房地产大亨 (包括房多多的创始人) 中的受欢迎程度。他认为从投资的角度看,花 42.8 万元人民币的学费 (不包括每月 400 美元的住宿费) 上中欧,是比去哥大商学院更划算的一笔投资。他也考虑过后者,但学费要 10 万美元以上。
诱惑老外
外国学生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2018 年,七成美国商学院的国际申请人数下降 (部分原因是签证审查更严格了),而同期亚洲商学院的申请量增长了 9%。对在中国国内授课的沉浸式汉语教学模块的需求增加了。中欧最近培训了一批来自韩国现代、日本丰田、法国的米其林和道达尔的高管,目前该校超过三分之一的 MBA 学员是外国人。INSEAD(于 2000 年在新加坡成立分校区) 的罗小薇说,有几所西方商学院推出了双学位课程以加强项目的吸引力,在国内外学生中都很受欢迎,同时也提升了中方合作学校的声誉。罗小薇在北京管理着一个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的双学位项目。
罗小薇指出,中国最著名的商学院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包括特斯拉、微软和 Facebook 的老板;苹果的蒂姆·库克从去年开始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 和几十家跟风而起的三流商学院之间的质量差距要比西方国家的这种质量差距大得多。那些无法进入中国顶尖商学院的人可能宁愿选择一所还不错的国外商学院。一些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里最雄心勃勃的高管仍然常常会选择著名的西方学府,但随着中欧、清华、安泰等商学院的崛起,该如何选择不再是一件明摆着的事。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