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与新政再思考

2020-05-11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大萧条背后

发生于 1929 年并延续数年的美国大萧条和后期的罗斯福新政,是 20 世纪经济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关于大萧条的原因,国际经济学界至今众说纷纭。国内占主流地位、也是国外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大萧条之前的美国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很少干预经济;大萧条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大萧条后期的罗斯福新政实际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从而挽救了美国经济。而一种相反的意见认为,大萧条恰恰是由美国政府和货币当局此前持续的货币扩张政策导致,并不是经济自由放任的产物。也有人认为,大萧条后的经济复苏与罗斯福新政无关,甚至认为新政阻碍了复苏。但这些互相冲突的观点很多是从理念出发,或是基于局部事实和某些方面的情况,及数学模型推演,很少看到有充分数据分析支持的宏观视角论证。

历史真相究竟如何?盘点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仅有厘清历史的意义,也会给今天带来重要启迪。本文运用美国历史统计数据,尝试对大萧条前、大萧条期间和复苏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重新进行分析和审视,旨在找到一个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数据分析说明,大萧条确实由此前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萧条期间银行瘫痪、僵硬的宏观政策和金本位制的束缚扩大了萧条的深度和广度,而罗斯福新政主要通过改善民生等政策和更灵活的宏观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也推动了美国从早期资本主义向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但新政对经济的干预是有限度的,这些政策与凯恩斯式扩张政策有根本的区别。

一、还原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历史真相

1929 年秋,美国股市在经历了 5 年狂涨、股指上升两倍后突然发生大崩盘,引发了实体经济危机,造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萧条。到 1932 年,股指暴跌到 1929 年的 27%,相当于一年半 GNP (国民生产总值;美国早期 GDP 统计不全,本文用 GNP 指标衡量经济增长) 的价值灰飞烟灭。从 1929 年到 1933 年,实际 GNP 下跌 31%,批发价格指数下降 32%,大批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从 155 万上升到 1283 万,失业率从 3.2% 飙升到 24.9%。1933 年 3 月罗斯福就任总统,随即着手实行新政。从 1934 年开始,经济进入复苏阶段,连年快速增长,但由于此前跌幅过深,实际 GNP 到 1937 年才恢复到 1929 年水平,其间经历了整整 8 年时间 (但 1938 年又有一次短暂下降)。这场大萧条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数据见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美国历史统计数据:殖民时代至 1970 年》(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1975: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第 1 卷,第 135 页、第 199 页和第 224 页;第 2 卷,第 1004 页。本文以下引用同一来源的数据,将只注明「普查局」,卷数和页码)]。

1.关于大萧条的争论

90 年过去了,这场大萧条因何而起?后来是哪些因素促使经济走向复苏?至今经济学界各种解释仍众说纷纭,大相径庭。国内主流的解释是,大萧条是美国早期实行的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的一场周期性经济危机,只是这一次危机的深度广度都超过以往。始于 1933 年的罗斯福新政采用了实际等同于凯恩斯主义的扩大政府投资等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使美国经济走出了萧条。 (*1.但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于 1936 年,晚于 1933 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 这些观点,也是国际经济学界相当流行的解释。有些新古典学派的学者则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起什么好作用,甚至推迟了复苏。不过这一观点并未被普遍接受 (例如,萨缪尔森,中文版 1999,第 3 页;Cole and Ohanian,2004)。

货币学派学者的解释更侧重技术层面的原因。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认为,大萧条期间,大量银行破产、储户恐慌挤兑导致通货紧缩,而货币当局没有及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才使危机越发严重。伯南克的《大萧条》也认为 1931—1932 年银行恐慌是通缩的重要根源,加剧了萧条,还认为当时的金本位制阻碍了美元贬值,具有加重通缩的倾向。这些记述和分析对认识大萧条的过程很有意义。不过,在这两本被一些人称为关于大萧条的经典之作中,讨论局限于货币政策本身,基本没有把实体经济纳入分析范围,而且他们讨论的通缩是萧条已经发生后出现的情况,不能用来解释大萧条的起因。他们也没有把大萧条之前的长期货币宽松和大萧条联系起来考虑 (弗里德曼,中文版 2009,第 7 章;伯南克,中文版 2013,第 1—3 章)。

但上述流行观点也受到了挑战。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者罗斯巴德在《美国大萧条》一书中提出了相反的解释。他认为美国大萧条是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货币扩张政策所致。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为追求眼前经济繁荣采取了一系列降低利率、扩张信贷的政策,通过政府干预促进投资扩张,而原来的居民消费倾向没有改变,故上游产业的投资扩张会遇到下游消费品需求不足的限制,出现上游产业生产过剩 (投资浪费),进而导致经济危机。作者还认为,罗斯福新政继承了对经济的政府干预,因此并不成功。这一点与萨缪尔森的观点一致。他说,即使没有新政,经济也会自然恢复。不过这本书以阐述作者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评论为主,少有实证分析支持其论点。作者甚至认为,运用统计分析检验经济理论是「完全错误的方法」,「理论只能在先验的基础上被证实或证伪」。这些先验主义的偏激观点增加了人们对其论点的怀疑 (罗斯巴德,中文版 2009,第 21—27 页、第 97 页)。

另一位美国作者什莱斯在《新政 vs 大萧条》(中文版 2009) 一书中强调,胡佛总统的关税保护等保守主义经济政策,以及胡佛、罗斯福都采用的政府干预对经济起了破坏性作用。胡佛 1929 年旨在保护国内产业的高关税政策引发了欧洲各国的关税报复,结果严重打击了美国出口产业。在企业经营困难时阻止降低工资和推动提高工资,也打击了一大批企业。什莱斯重复了罗斯福新政采用的是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说法,同时认为新政以「军事化」方式干预市场,对经济「具有毁灭性」影响,甚至提出新政「因不当的联邦政策而使经济复苏以失败告终」等论点。这本书记述了大量人物故事,更像新闻记者之作,为人们了解当时美国的情况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活材料。但缺乏经济学分析,许多判断都来自个别事例和个别人观点,有些结论以偏概全,明显违背事实 (什莱斯,中文版 2009,前言、第 67—72 页、第 337 页)。

You’ve hit the wall.

风高浪急
Rela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