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探路「离岸转手买卖」

2020-05-17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这种香港和新加坡等自由港十分成熟的贸易模式,在上海自贸区迎头撞上外汇监管难题

4 月中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中心主干道——杨高北路上已经渐渐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活力,十多米长的集装箱卡车往来不绝。

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市的东北角,毗邻东海,港口码头密布,1990 年 6 月经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在 2013 年上海自贸区刚成立时就是第一批纳入其中的行政区域。

4 月 13 日,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回忆了外高桥的发展历史——最早是只能做「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区,直到 1992 年第一家外资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设立,再到 2019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1500 多亿美元。

「整个保税区域都是因贸易而生、因贸易而起。贸易是这个区域的基础,过去是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转口贸易。」陈彦峰说道。

而当天研讨会的主题则是关于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离岸转手买卖。

所谓「离岸转手买卖」是一种「资金流两头在外」「货物不入境」但资金结算在境内的新型贸易模式。例如一家自贸区内企业,向日本的上游供应商订货,而后又将货物直接卖给澳大利亚的下游客户,货物全程未入境,但订单和资金结算都在中国国内进行。「贸易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涉及的资金量巨大,这笔资金能够到本地流转、结算,对任何地区来说都是非常诱人的蛋糕。」一位外贸领域公司的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解释。

「转口贸易是在进口贸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离岸转手买卖又是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都是把货权卖来卖去,这个中间如果在国内有提货,就是转口贸易;如果没有提货,就是离岸转手买卖。」一位外汇管理领域的资深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

这位外汇管理领域的资深人士还强调,大宗商品领域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有较强的金融投资属性。全球通过这种贸易模式形成了一个大宗商品的场外非标市场;希望上海未来也能汇聚境内境外的大宗商品战略投资者、贸易商、服务商、技术公司、基金、投行等,「把大宗商品离岸转手买卖从一个业务做出一个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

这种离岸贸易模式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贸易规模中占比很高,但在上海以及其他内地区域的占比仍非常低。按照陈彦峰在 4 月 13 日研讨会上提到的数据,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贸易规模在 2019 年达到了 1500 多亿美元,而离岸转手买卖业务规模只有大约 20 亿美元。

经历过 2016 年的监管波折之后,2019 年以来,离岸转手买卖在上海自贸区开始受到政策层面的肯定和鼓励。2019 年 10 月底,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为「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揭牌;上海自贸区表示将探索落实七项举措,支持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发展。

此外,上海市政府也在 2019 年 8 月表示,支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企业开展真实、合法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有知情人士称,未来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对于这一地区的离岸转手买卖等新型国际贸易也将有更多扶持和鼓励创新的政策。

由于离岸转手买卖「两头在外」的交易特殊性,银行在结算操作上对业务真实性审核存在一定难度。企业对这一业务的外汇收支便利性有不少抱怨。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鼓励;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自身也需要有实际的业务,但在中国真正能做这种「两头在外」业务的公司还是少数。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称,将推出针对离岸业务的财政扶持政策,降低企业开展离岸业务的税收负担,将离岸业务打造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的增长亮点,希望在三年内,参与企业规模翻番,五年内贸易规模增长 10 倍。

尽管对发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的战略意义有极高的评价,但前述外汇管理领域的资深人士对这一业务的发展过程有更为务实的判断。他表示,对于上海自贸区而言,第一步是先巩固好目前有较大规模的转口贸易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进行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参与融入到全球资源配置的价值链中;然后考虑在特殊经济功能区探索发展离岸贸易,形成大宗商品场外市场与已有场内市场的配套。

一波三折

卡尔蔡司公司是最早开始在上海自贸区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的境外企业之一,但这一过程也遇到了不小的波折。

You’ve hit the wall.

风高浪急
Rela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