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失速

2020-05-29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疫情突袭,「活下去」最重要,很多企业延缓自动化产线投入。在今年必然失速的赛道里,机器人制造商通过争夺订单、压缩成本甚至转产口罩机等方式谋发展

「今年是『机器换人』最困难的一年。」深圳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学泰科技) 总经理裴在明感到前所未有的悲观,受新冠疫情影响,「有的客户延缓了采购机器人的计划,有的就干脆取消了订单」。他介绍,去年一季度,公司新增订单金额大概 800 万元,今年同期降到 400 万元左右。

「机器换人」是指对传统产线进行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机器人是「机器换人」的典型应用之一。

近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缓,裴在明想方设法增加订单,但市场需求并未回暖,「大企业的订单还在争取,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压力,放弃了对机器人的投入」。裴在明直言,不愿、不敢加大自动化产线的投入,是当下很多企业的心态,「活下去才最紧要」。

裴在明在机器人行业浸淫近 20 年,2012 年创立学泰科技,为制造企业提供工业机器人的整体解决方案。2019 年,学泰科技营收约 4000 万元。疫情暴发之前,裴在明制定了 2020 年实现 5000 万元营收的目标。如今,他觉得今年能和去年打平就很不错了。

疫情阴影之下,2020 年机器人产业整体走势疲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 1 至 2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21292 套,同比下滑 19.4%;3 月,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达 17241 台,同比增长 12.9%。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需求突然大幅反弹,机器人巨头库卡中国区 CEO 王辉向财新记者分析,一季度的产量主要来自 2019 年四季度所获订单,「受疫情影响,这些订单集中在 3 月完成」。

市场咨询机构格物致胜总经理李玉峰预估,2020 年中国机器人产销数据均将大幅滑坡,「下降幅度至少在 10% 以上」。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 2015 年获得政策助力,跑步前进,至 2017 年达到产销巅峰。之后因需求透支、补贴退潮,增速回落,甚至自 2018 年 9 月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出现连续 13 个月同比下滑。2019 年四季度,机器人产量才开始复苏,却又遭遇疫情突袭。尽管裴在明们坚信「机器换人」终是产业变革方向,但如何在失速的赛道里走得更稳,已是当务之急。

消失的订单

汽车和 3C 电子行业是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两个行业。疫情之下,汽车、3C 消费市场备受冲击。尽管美的集团声称不会削减每年 20 多亿元的数字化转型投入,继续提高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但更多的企业选择最大限度压缩成本、延缓自动化产线改造需求。

手机代工巨头伟创力即有类似的选择。一名机器人相关企业的高层向财新记者透露,伟创力原计划将珠海、成都等地的部分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1 月初,我们和伟创力就技改作了多轮商讨。伟创力有意增加机器人数量,推动产线升级。」该人士称,疫情暴发后,该公司仍希望争取伟创力订单。但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电子消费市场萎缩,伟创力在 4 月初最终决定取消产线改造计划。

王辉亦对财新记者介绍,相当多的企业经营遭受疫情打击,计划短期内放慢固定资产的投资步伐,「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短期受到一定压制」。

中小规模的机器人企业对此已有切肤之痛。「从 2 月初开始,好几个客户陆续打来电话,要取消订单。」5 月 11 日下午,广东佛山一家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向财新记者介绍,他竭力与客户沟通,并提出了降价、增加服务内容等优惠政策,「还是无济于事」。尽管对疫情影响早有预期,一季度合同金额将近 50% 的下滑幅度仍令他意外。

裴在明的客户以模具厂商居多,这些模具厂的订单大多来自海外,海外收入占比大多在 60% 以上。令他揪心的是,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不少模具厂商的生产只排到 6 月,「他们现在没办法预估下半年怎么样」。在悲观的生产预期下,很多模具厂商投资更为保守,陆续延缓了「机器换人」计划。

多家机器人上市企业的境遇也不乐观。「工业机器人第一股」新松机器人 (300024.SZ) 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 18%、35.77%,为近五年同期业绩首次下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第一股」江苏北人 (688218.SH) 一季度净利润亏损 231 万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全球来看,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业绩集体下挫。以 ABB 为例,1 至 3 月订单额为 73 亿美元,下降 4%;销售收入 62 亿美元,下降 9%。由于新冠疫情暴发,一季度中国市场损失惨重,ABB 订单额下降约 21%、库卡订单额下滑 19%。

除了疫情延缓客户的投入意愿,疫情防控导致无法按时进厂安装、调试机器人,在客观上造成了订单完成度不高。受疫情影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直到 3 月中旬才陆续复工。

供应端则受复工延迟或产量下降制约。5 月 12 日,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向财新记者分析,机器人产业链较长,零部件数量超过 400 个。国内机器人企业的部分零部件仍需向国外供应商采购。疫情全球蔓延,上游供应链直到现在仍受负面影响。

不过,任玉桐认为,长远来看,中国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庞大并且极为多元。据国际机器人联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 (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 已从 2015 年的 51 增至 2018 年的 140。这一水平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99),但与新加坡 (831)、韩国 (774) 仍有很大差距。中国机器人应用潜力依然需要挖掘。

一直以来,汽车、3C 电子行业是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收入来源,华泰证券数据显示,2016 至 2018 年,这两大行业贡献收入占比超过一半。随着 5G 时代来临,未来可进一步拓展汽车、3C 电子行业之外的应用场景,比如智慧港口、智慧医院、智能工厂等。

「最近几年,我能感觉到中国企业对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意愿在逐渐增强。但疫情后,如何将他们的意愿转变成最终的购买行为,则取决于多方面综合因素。」王辉称。如何让「综合因素」的天平朝自己倾斜,所有机器人生产企业都需要使出浑身解数。

价格一压再压

成本是决定客户企业是否应用机器人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为客户算账」几乎是所有机器人制造商的必备功课。疫情之下,客户对成本的把控更严苛。广州某中型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对财新记者抱怨,今年,客户对投资回报效益的追求已让他难以承受。

「往年,大多数客户要求的投资回报周期在两年左右,超过三年的项目难有达成可能。如今,客户对投资回报周期的预期进一步提高,原先两年的希望缩短到一年半,一年半的进一步压缩到一年。」上述负责人说。

自动化设备企业达意隆 (002209.SZ) 董事长张颂明直指,部分企业对投资产出的计算方法「过于简单粗暴」,缺乏长远眼光,「只会静态地计算机器人可以省去多少人工」,而不系统考虑因此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等因素。

在王辉看来,大企业和小企业对投资产出的追求并没有本质不同,只不过「大型企业的计算方式不一样」。据王辉观察,大型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的意愿和决心更强烈,会将品质把控、人员管理等因素都考虑在内,「计算维度更丰富立体,可以适当把投资回报周期延长一些」。

为降低成本,不少客户对价格一压再压。广东一家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向财新记者表示,大客户较往年更加锱铢必较:售价在 10 万元以上的重载机器人,砍价幅度往往在 1 万元以上;售价较低的轻载机器人,价格也以千元为单位往下砍。「采购量在 100 台机器人以上的大客户,是我们今年维护的重点。」他无奈地称,针对有些常年保持合作的战略性客户,价格会给予一些让步。

手握重金、毛利率更高的外资巨头已应势调价。财新记者从多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春节后,ABB、发那科等外资巨头对多款机器人的价格进行调整,「降幅超出 10%」。ABB 将负重 20 公斤的六轴机器人售价从 15.5 万至 16 万元,降至 14 万元左右。发那科同款机器人售价也保持了类似降幅,目前售价约为 14.5 万元。往年同期外资品牌对产品调价幅度约为 5%。

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IFR 执委会委员王杰高向财新记者分析,外资机器人巨头产品降价也属无奈之举,「它们也有保业绩、保市场份额的压力」。财新记者从一家外资机器人企业高层处了解到,一季度,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合计提升了约 2 个百分点。

王杰高认为,中小规模、技术能力较弱的国产机器人厂商所受冲击更为明显,「它们的生存空间更小」,可能被淘汰出局。

国产机器人制造商下调幅度大多维持在 5% 左右。「我们的价格本来就很低,利润已经很稀薄了,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10% 左右,已经没有太多的降价余地。」 一家广东佛山的中等规模机器人企业高层称,「再降,我们都要亏本了。」外资品牌的毛利率相对较高,均维持在 20% 以上,发那科的毛利率一度超过 45%。

多家国产机器人企业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坦承,中国国产品牌以价格换市场,近年来不断扩大份额,但国产机器人产销量仍无法与「四大家族」等外资巨头相比,由此带来上游零部件采购成本高企。

「我们对国外上游零部件厂商的话语权实在太小了。」上述机器人企业的高层感慨,十年前,国内企业向日本厂商采购减速器,「采购成本要比外资巨头要高出 30% 甚至 50%」。近年,随着国产机器人规模的扩大,采购成本差距在缩小,但仍有 10% 以上的差距。

外资巨头近年来纷纷加码中国市场本土化。2019 年 9 月 12 日,ABB 的上海机器人新工厂和研发基地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位于浦东康桥,占地 6.7 万平方米,总投资 1.5 亿美元 (约 10 亿元人民币),预计于 2021 年初投入运营。届时,新工厂将取代现有的上海工厂,服务于亚洲客户。王辉称,今年库卡将加速上游供应链体系的本土化进程。」在他看来,除去降低制造成本,本土化亦可以缩短对国内客户的交货周期,贴合中国客户需求。

更接近客户、因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灵活性,势必给国产品牌带来更大压力。激烈竞争之下,中国机器人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开源节流「过冬」

疫情之下,赚钱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机器人制造商们在自己既有的优势行业争夺订单之外,也计划在新的行业开疆拓土。

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下称汇博机器人) 总经理秦磊对财新记者称,「寒冬」之下,企业更应守住既有的客户市场,挖掘多场景应用需求。在稳固既有大客户的基础上,他也计划切入新的行业,比如已筹备进入污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新领域。目前,汇博机器人客户多集中于卫浴、五金等行业,营收规模上亿元。

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争抢订单重要,安全回款更重要,机器人制造商们时刻注意现金流风险。巨轮 (广州)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下称巨轮智造) 是巨轮智能 (002031.SZ) 机器人业务主要载体,其总经理杨熠俊向财新记者介绍,按行业惯例,机器人企业一般收取货款总额 60% 即可向客户发货。疫情之下,巨轮智造已将预付款比例提升至 70%,以进一步提高资金安全性。秦磊则称,汇博机器人已将客户预付款比例提高至 90%,「少一点都不发货」。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对市场敏感的机器人企业在疫情里寻找到新商机。机器人企业埃斯顿 (002747.SZ) 近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透露,其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及机器人产品已应用于客户生产的自动化口罩生产线。

还有的机器人制造商直接转产口罩机。3 月初,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新松机器人已接到近百套口罩机生产订单。一名机器人行业的业内人士亦向财新记者透露,广州机器人企业巨轮智能 (002031.SZ) 3 月转产口罩机,已向海外客户发货,「现在供不应求,每天加班加点生产口罩机」。

「口罩机从设计到上游零部件采购非常成熟,转产对于机器人等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技术难度很小。」任玉桐告诉财新记者,口罩机等防疫物资设备的生产,成为很多机器人企业一季度稳住营收的重要途径。

努力做大收入的同时,降低成本是当下机器人制造商们的现实选择。ABB 集团在财报中称,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自愿减少 10% 的薪酬,同时减少其他非必要成本。

市场推广费用在疫情之下被大幅缩减。裴在明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疫情当前,「再多的销售员可能也起不了太大效果」。广州一家机器人企业的高管则称,目前暂未考虑裁员,但已计划缩减 30% 市场推广费用,「我个人出差的费用也大幅压缩」。

技术层面,一些机器人制造商试图发力模块化、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千企千面,就算是同一企业,不同产线,要求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也千差万别。这增加了机器人落地成本和难度。目前,库卡正在着力对机器人使用方案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输出,以此加快机器人在中小企业的推广落地。

整体来看,目前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外资品牌占优势地位。据格物致胜统计,2019 年,仅「四大家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就超过 47%,且基本垄断了高端市场。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主流市场的话语权有限。以销量计,中国前十大机器人品牌中,国产品牌仅有新松机器人和埃夫特,市场份额分别为 2.6% 和 2.4%。

国产机器人制造商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技术与产品实力相对较弱,大多以价格换市场。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收窄,部分国内企业如达意隆、巨轮智能等逐渐减少了对机器人制造的投入,将机器人业务发展重点转向了利润更为丰厚的系统集成市场。相较前端的制造业务,国内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毛利率高达 30% 至 50%。

「要做好机器人制造,非得在上游零部件实现突破不可。国产机器人企业在这方面仍任重道远。」一家外资机器人企业的内部人士分析,发那科之所以能维持较高的毛利率,与其在上游零部件拥有较高自研比例息息相关。

客观上,国产机器人品牌像鲶鱼一样激活了市场,与外资品牌同台竞争带来价格调整,促进了机器人应用的落地推广。

任玉桐呼吁,在此当口,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机器人的落地推广。相关政策正在酝酿,广东省工信厅已完成「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的起草,并在 4 月底公开征求意见。新一轮的地方利好政策即将出台。

Rela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