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灾民

2020-07-09 原文 #Nei.st 的其它文章

在低迷期,奢侈品行业将大浪淘沙

往年此时,米兰、巴黎或纽约通常都会挤满时尚达人,在从巴黎世家的秀场到香奈儿的派对等时尚盛事之间不断赶场。2020 年却不是这样。各种时装周都已经取消,改成了线上时装秀。出售爱马仕领带和 Prada 鞋子的店铺才刚刚重新开门营业,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从疫情前积压下来的过时商品。通常可以随时就位「带货」的 Instagram 网红们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手提包和高级时装,到钻石戒指和昂贵的瑞士手表,个人奢侈品行业在过去几个月里进入了休眠模式。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在 3 月至 5 月疫情高峰期,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降了约 75%。随着亚洲、欧洲和美洲先后重启经济,销售缓慢回升。但即便如此,这个行业的前景光芒折损。

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笼罩着这个靠消费者信心推动的行业。除了短期冲击之外,该行业的制造方式、销售地点和销售对象都面临一场全面变革。时尚趋势曾经十年一转,如今却可能几个季度一变。快速的变化让这个本应散发永恒传承气质的行业紧张不安。

先来看看消费者的分布情况。尽管大多数奢侈品公司来自欧洲 (一些二线品牌来自美国),它们的顾客却大多来自亚洲。去年售出的价值 2810 亿欧元 (3150 亿美元) 的奢侈品中,一半以上卖给了亚洲人。另一家咨询公司贝恩表示,仅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占比就从 2000 年的 1% 上升到了去年的 35%。但其中大部分 (大概 70%) 购于海外,通常是在欧洲旅行的途中。实际上,在所有奢侈品销售中,只有十分之一略多发生在中国大陆。

除非跨洲旅游业的反弹速度快于预期,否则必须找到让欧洲奢侈品进入中国的新途径。奢侈品公司希望中国人直接把扫货地点从巴黎改到上海。短期内这可能会提高利润:路易威登 (隶属于最大的奢侈品集团 LVMH) 和古驰 (属于另一家法国巨头开云集团) 等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标价比在欧洲贵三分之一。关掉几家开在巴黎或米兰等旅游热点地段的租金高昂的旗舰店可以为公司节省物业成本,通常这些店里一半的货品都是卖给游客的。

不过,任何利润提升可能都是短暂的。欧洲和中国的价差已经缩小。有了手机应用,人们更容易比较不同地区的售价,而且奢侈品公司努力吸引的消费者从国外带奢侈品入境时面临中国海关越来越多的限制,因此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一直在下降。而如果这些公司在它们过去看不上的中国城市开出更多店,可能会褪去人们在巴黎蒙田大道或纽约第五大道购物的「尊享」的光环。这正是它们过去通过价差这种变相的折扣把消费者吸引到西方购物的原因。

You’ve hit the wall.

风高浪急
Related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