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书单丨不同的爱情,相似的婚姻

2020-08-25 作者: 余雅琴 原文 #燕京书评 的其它文章

燕京书评

七夕书单丨不同的爱情,相似的婚姻

有人说,爱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悖论,让人痴迷,也让人畏惧;让人敢于献身,也让人精于算计。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现代爱情,本该走向自由与幸福。但,事实的走向并非如此。

消费主义让“七夕”这个源于悲伤传说的节日变得富有仪式感,让“乞巧”的节日内涵转变为对爱情的证明。现代人喜欢节日,更喜欢重塑节日的意义,在一个儿童节也可以是“情人节”的时代里,爱情的定义和边界越发模糊。

有人说,爱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悖论,让人痴迷,也让人畏惧;让人敢于献身,也让人精于算计。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现代爱情,本该走向自由与幸福。但,事实的走向并非如此。

对于当代爱情,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是悲观的。在《爱与之死》这本书中,他认为,因为自恋,人们不再可能相爱。“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独一无二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个体的内在危机在于,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毁掉了爱欲的渴望。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爱欲之死,是自我反思之死。”

爱欲真的死亡了吗?当代爱情,究竟是神话,还是悲剧?也许,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下的开头,先验般回答了这个问题:“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以下四本近期出版的小说提供了四种婚姻场景,它们共同向读者发问:现代爱情是否还必须以婚姻为终结?

《鞋带》:相守一生的婚姻

意大利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小说《鞋带》,以意大利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内部的动荡,反思了婚姻和家庭的虚伪性。

小说的开头,是一封妻子婉妲写给丈夫阿尔多的信。在信里,她是这么写的:“尊敬的先生,如果你忘了,那也没关系,我可以提醒你:我是你的妻子。”

此时的阿尔多早已离家出走,和年轻的女孩同居。他无法面对抛妻弃子带来的痛苦,几年来,与家人疏于联系;而妻子婉妲既不愿意离婚,也不愿意让阿尔多见孩子。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阿尔多在家庭和情人之间煎熬着,妻子却看得通透:看上去先锋的阿尔多,只是在时代里随波逐流的人——他早早结婚,是为了对抗父权;寻找情人,也是为了顺应1960年代的主题。

《鞋带》, [意]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著,陈译,群岛图书丨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5月版

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描写一对夫妻的老年生活,阿尔多最终还是回归了家庭,变得退缩而惧怕妻子。两个人外出度假,回来发现家中被盗贼毁坏,宠物猫拉贝斯走失。妻子意外发现,丈夫用拉丁文命名的猫名,真实的含义是“混乱”,包含着他对家庭的愤怒和怀疑。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他们的一对儿女、在经历了少年时代的离乱之后,他们成年后无法处理自己的亲密关系,一个绝对不要孩子,一个则到处留情生育。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自暴自弃,将对父母的恨意深埋心中。

至于小说为何叫做“鞋带”,其实是阿尔多回归家庭的一个关键点。在某次难得的单独会面中,儿子告诉父亲两个人系错鞋带的方式一模一样。这让本就因为婚外情身心疲惫的阿尔多大为震动,找到了自己和孩子的神秘联系。其实,这不过是婉妲暗示的结果,孩子根本没有关注鞋带的事。

《鞋带》以及其简略的方式,展现了一对夫妻生命中两次顺利度过的危机,揭示出平静生活下的暗流,暴露出完美婚姻背后的“暴力”和残酷。

《美国式婚姻》:遭遇危机的婚姻

一对结婚不久的夫妻,丈夫被诬陷为强奸犯进了监狱。妻子该何去何从?是一如既往的等待,还是开始新的生活?

美国黑人女作家塔亚莉·琼斯的《美国式婚姻》,讲述了一个有关于道德和情感的故事。这部小说,固然反映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的复杂状况,但更指向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尽管知道丈夫罗伊无罪,女主角瑟莱斯蒂尔却无法摆脱内心的不安。久而久之,他和婚礼的伴郎安德烈走在了一起。五年后,丈夫沉冤昭雪,瑟莱斯蒂尔不得不面对艰难的抉择。

明明曾经无比相爱的人,爱情是在什么时候失效的呢?小说没有把落点放在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上,尽管这确实是罗伊和瑟莱斯蒂尔所遭遇的现实。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念,让两个人本就有一些裂痕;麻烦的婆媳关系,也是婚前瑟莱斯蒂尔没有预料到的。

《美国式婚姻》,[美]塔亚莉·琼斯著,刘策译 ,中信·大方丨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1月版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