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报|胡适手稿、百年张爱玲、玛丽莲·罗宾逊新作

2020-09-13 作者: 后商 原文 #燕京书评 的其它文章

燕京书评

文化情报|胡适手稿、百年张爱玲、玛丽莲·罗宾逊新作

本周,亚东图书馆遗珍登陆上海,展出胡适等名家手稿;《联合文学》和《INK印刻文学生活志》率先开启“张爱玲100”纪念工程,“每个人都应该读出属于自己的张爱玲”……

撰稿丨后商

《联合文学》9月刊

亚东图书馆遗珍:胡适的文化档案

9月9日,上海图书馆进行的“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展品包括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二)》以及胡适与友人往来信札在内的9种重要文献。此次文献展最早在北京展出,此后将在南京、杭州、合肥陆续展出。

1913年,亚东图书馆由汪孟邹在上海创立,后于1953年因出版不法刊物被废除。在四十年间,亚东图书馆为中国文化和出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承接《甲寅》《新青年》等新潮杂志的出版发行;首推古典文献的标点本;紧跟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出版新诗集、学者文存、 左翼文艺作品等。

鲁迅生前就颇喜欢亚东图书馆,他曾表示,“我以为许多事是做的人必须有一门特长的,譬如标点只能让汪原放,做序只能推胡适之,出版只能由亚东图书馆。”汪原放是汪孟邹的侄子,他第一次将新式标点加入古典小说。胡适和亚东图书馆有事务性的合作。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

此次展出的《胡适留学日记》,最初以《藏晖室札记》为名,在亚东图书馆出版。《胡适留学日记》记录其留美期间的见闻、反思等。坊间流传的戒烟、戒打牌等桥段,就出自该日记。胡适曾数十次提及打牌,但自记下“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之后,胡适便不再打牌。

《科学与人生观》出版于1923年,是一本论战文集。书中收录张君劢、丁文江、梁启超、吴稚晖、唐钺等人的文章。此次论战在玄学派、科学派、唯物史观派三派之间展开,他们就科学与人生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波及了当时几乎全部的重要的思想家。玄学派、科学派之间的分歧,可以说是唯心与唯物、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立。总体来讲,《科学与人生观》文集倾向于支持科学派。

百年张爱玲纪念工程:每个人都应该读出属于自己的张爱玲

今年9月30日是张爱玲百年诞辰,多家媒体就此开启百年张爱玲的纪念工程,走在最前的是台湾两家媒体《联合文学》和《INK印刻文学生活志》(下称《印刻》)。

《联合文学》9月刊内页

“每个人都应该读出属于自己的张爱玲”,正如《印刻》执行主编蔡俊杰在8月刊的编辑部报告中所言,这或许百年张爱玲纪念工程的重要主题。《印刻》杂志在8月、9月两个月的封面专题都是“张爱玲100”,延请学者文人重释张爱玲,包括对作品、文化症候和历史脉络等方面的关注。《联合文学》以“1912-1949民国女子画报:张爱玲百岁好吃惊”为题,以文化研究的方式,凸显张爱玲在民国女性群体中的别样。

《印刻》8月刊内文

作家杨照在《张爱玲百年祭》(《印刻》8月刊)中论述了张爱玲的经典性,同时也梳理了张爱玲的阅读史和影响史。杨照以为,“从一九二〇到二〇二〇年,这一百年当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其他的作者,拥有张爱玲这样的地位”。杨照发现,在张爱玲的读者中,有很多是作家,“想写作的人会刻意去读张爱玲的小说,从张爱玲的小说中学习如何写小说,有意识地去依随、模仿张爱玲的风格,写出张爱玲式的小说。”张爱玲可谓“作家中的作家”。

英国剧院的黑暗时代:被疫情吞没的收入

据《经济学人》报道,随着门票销售的触底,大约三分之二的剧院有可能在圣诞节前破产。伦敦和英国剧院协会(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and UK Theatre)首席执行官朱利安·伯德(Julian Bird)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此前他对《金融时报》说,“到今年底,70%的剧院将耗尽资金。其中包括一些很大的剧院。”

据《金融时报》报道,3月停业时,剧院发现他们的收入一夜之间消失了。持续停业,意味着大多数剧院靠平时精心积累的储备维持,但由于无法确定何时及如何重新开业,而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定与现场演出存在着根本矛盾,已经有几家剧院资不抵债,包括南安普敦的纳菲尔德剧院(Nuffield Theatre)和莱斯特干草市场剧院(Leicester Haymarket)。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e)已损失了95%的收入(通常情况下每月200万英镑),目前依靠十年来积累的储备维持。与其他众多剧院一样,该剧院正在努力通过数字内容带来收入,但剧院首席执行官尼尔·康斯特布尔(Neil Constable)表示,需要注资金“300万至500万英镑才能重新开业”。

“这是一个重启时刻,今时不同往日,而且大家都承认这一点。但如果我们现在不能获得政府的干预,我们将无法控制基础设施的崩溃。我们将不得不进行无情的裁员,我们将无法从中恢复。这就是整件事情的规模:危机在发生,它正在发生,如果我们要阻止它,就必须采取行动。”朱利安·伯德表示。

唐纳德·贾德:并非极简主义者

此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展的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回顾展,因疫情而无法对外开放。于是,MoMA做了一系列的视频形式的虚拟展示(Virtual Views)。虽然无法补全现场展览,但虚拟展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延续方式。

在虚拟展示的一个视频中,贾德表示自己并非人们所说的极简主义者或者雕塑师。“我一直认为我的作品是某种活动,”贾德说,“我当然不认为我在做雕塑。”此前,长子弗拉文·贾德(Flavin Judd)和策展人安·特姆金(Ann Temkin)展开了一场线上对谈,解释了贾德的哲学。贾德用三维中的事物创作绘画。“三维中的事物可以有任何形状,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并且可以与任何事物产生关联:墙壁、地板、天花板、房间、多个房间或其外部或全然的无物。”贾德曾说过。

唐纳德·贾德作品在MoMA

在《大西洋月刊》10月刊中, 小说家莱斯利·贾米森(Leslie Jamison)认为,贾德的艺术解决的是目光之下的存在,通过剥离一切。正如贾德放弃施予孩子以西方艺术教养,而代之以带他们去沙漠,看岩石和星星。莱斯利也提到了贾德的艺术的自主性,他自己称之为“特殊性”(specificity)。

“在贾德的铝盒子里,我开始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他的艺术的意义不是要去理解的,而是存在于理解本身。每当我看到贾德的艺术作品,我所感受到的那种渴望感,并不意味着我没有见证它。这些盒子为另一种感觉腾出了空间——在没有合适的故事情节框架的情况下,找出如何接近美的方法,让它在感觉和象征的具象的表皮下向我讲述,这种令人兴奋的眩晕。”莱斯利写道。

玛丽莲·罗宾逊:加尔文主义在当下

在最新推出的基列系列(Gilead)第四部《杰克》(Jack)中,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带我们来到基列系列第一部《基列家书》(Gilead)和第二部《家》(Home)之前的历史。杰克是基列长老会牧师约翰·艾姆斯·布顿(John Ames Boughton)的浪荡、颓废的儿子,他爱上了黑人德拉·迈尔斯(Della Miles),从此经历了一系列的受难。

在《大西洋月刊》10月刊中,小说家乔丹 · 凯斯纳(Jordan Kisner)认为,罗宾逊又一次探索了孤独与毁灭、孤独与痛苦之间的联系。杰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孤独、最无依无靠的灵魂,他早年放荡,因为被误解和羞辱,后来又进入一段跨越种族的爱情,并遭到更深的遗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罗宾逊将两者升华到相互间灵魂的承认的地步,爱情还是无法拯救彼此。某种意义上,杰克重走了小说传统中的悲剧英雄道路,他先罹难,而后获得救赎,甚至向世界施予救赎。当然,杰克并没有和救赎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加尔文主义者,罗宾逊揭示了加尔文主义的核心神学问题:一个人会被诅咒而走向毁灭吗?或者说,错误可以挽回吗?

玛丽莲·罗宾逊

在此前答《巴黎评论》的访谈中,罗宾逊表示,最好的文章来自于人们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那一刻。基于此,罗宾逊写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我想改变自己的想法,试图创造一个新的词汇体系或平台,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开疆拓土——我总是想象荷兰人向海洋索取土地——打开以前对我封闭的领域。”罗宾逊表示。

在2015年,前任总统奥巴马和罗宾逊的对谈(《纽约书评》)中,罗宾逊表达了他对当代风潮的不理解。罗宾逊说,“所有这些善良、正派和常识都在这片土地上,不知怎么的,它们被翻译成了僵化、教条、常常是卑鄙的政治。其中一部分原因与普通人之间的过滤器有关,这些普通人忙于奔波,试图照顾他们的孩子,做好工作,做所有维持社区的事情,所以他们没有机会关注复杂的政策辩论的细节。”

————

微信搜索“燕京书评”(Pekingbooks):重申文化想象,重塑文字力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