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报 | 特朗普时代的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公开信战争

2020-10-11 原文 #燕京书评 的其它文章

文化情报 | 特朗普时代的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公开信战争 ——

公开信战争

 

J.K.罗琳的跨性别观点,已经引发一场文学界的“公开信对战”。上周,斯蒂芬·金(Steven King)、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签署了北美文学界声援跨性别群体的公开信,这已经是本次论战的第三封大型公开信,由美国作家莫琳·约翰逊(Maureen Johnson)发起,集结了超过1200个专业人士的签名。

 

9月初,罗琳以罗伯特·加尔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笔名出版侦探小说《麻烦的血液》(Troubled Blood),在社交媒体上被指责有意将罪犯塑造为跨性别人士。随后罗琳表示,她更希望保留生理性别的界限,以保护现实中女性的安全。

 

9月27日,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喜剧演员约翰·克里斯(John Cleese)等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发表公开信,认为罗琳一直是一位“光荣而富有同情心的人”,诸如“#RIPJKRowling”的标签凸显了社交媒体“阴险专制和厌恶女性”的趋势,是一些暗中仇视女性的群体在借题发挥。这封公开信挂上请愿网站ipetitions后,收集了近20000个签名。

 

反对罗琳观点的,显然不只有“仇女”人群。9月30日,1500多名英国和爱尔兰文化界人士在女性主义书店“第二书架”(the Second Shelf)官网发表文章,表示要向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群体传递“爱与团结”。信中说:“文化一直且理应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最前沿。作为作家、编辑、代理商、新闻工作者和出版人,我们认识到所在的行业在推进变革中所起的作用。非二元性别是完全合理的。跨性别女性是女性,跨性别男性是男性,跨性别权利是人的权利。”

 

7月7日《哈泼斯》杂志发表《一封关于公正与公开辩论的信》,由153名艺术家、作家和学者共同签署

 

类似的公开信形式中国人很少见到,但它本是一种常规的信件写作。根据Dictionary.com的定义,公开信“经常引起抗议或批评,但它的目的就是引起公众注意”。在纸媒时代,公开信一般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媒体凭借公信力筛选“符合公共利益”的内容。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公开信”,而且这些可能还会同时发送到其他出版物。《华盛顿邮报》的惯例是,刊发的公开信需要针对报纸先前发表的文章来展开。

 

历史上的一些公开信,确实产生过重要影响。1898年,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发表公开信《我控诉》(J'Accuse ...!),抨击法国政府的非法监禁和反犹太主义,这封信的名字甚至成为后世西欧人民反抗强权的普遍表达。

 

但随着在线请愿、留言板和博客的兴起,曾有一部分人认为,传统的公开信会逐渐坍缩为政治家的工具,而个人表达的功能完全可以交给互联网。

 

《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格雷姆·伍德 (Graeme Wood)甚至认为,用联名公开信来论战是不必要的,许多作者在签名前并没有理解信中“缺乏个人色彩”的内容意味着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共同签署的人会是谁;况且,不论选择签署和不签署,都是在划分阵营,一旦签署一份,后续的邀请会接踵而至。

 

不过,至少阿特伍德还是分得比较清楚。《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在七月初发表反对“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公开信后,阿特伍德没有因为罗琳等争议而选择撤销签名。这封公开信的发起者,美国作家托马斯·威廉姆斯(Thomas Williams)曾说,这封公开信的核心宗旨是,社会需要宽容的氛围,正义与自由密不可分。

 

而声援跨性别群体的第二、三封公开信,其实从来没有直接提到J.K罗琳。但是,不少媒体径直将其解读为对第一封公开信的对抗。当然,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先前罗琳在Twitter感谢了麦克尤恩等人的支持。

 

这恐怕从另一侧面说明了,社交媒体为何仍旧无法取代公开信。Twitter的名人网络,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友谊网络”,人们快速交谈,并时刻受到审视。

 

但公开信写作的原则之一,就是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异议者的本能防御,它应该是放眼公共问题的批评邀请。

 

特朗普时代思想史

 

近期,《华盛顿邮报》的图书记者卡洛斯·洛扎达(Carlos Lozada)出版了《我们在想什么:特朗普时代思想简史》(What Were We Thinking: A Brief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Trump Era)。洛扎达曾获得2019年普利策批评奖。

 

洛扎达的工作,始于2016年大选前夕。当时,他为了探究特朗普是如何在大选前一年建立自己的形象,阅读了以唐纳德·特朗普名义出版的八本书,包括《交易的艺术》和《艰难时刻》(2011)等。而在特朗普上台后,关于他的内幕爆料、调查报道和学术研究井喷。洛扎达试图做一些扩展工作,尽可能搜集能找到的所有关于特朗普的书籍——超过150本,记录特朗普时代涌动的思潮。

 

“特朗普时代”是“一个充满冲突、粗暴和不信任的国家的简写”,洛扎达在书的结尾这样总结。不同阵营的读者都希望在书籍中确认想法,政治媒体大量报道这些书籍,特朗普本人便不断发布推文,出版商和特朗普都在获利。大部分书籍都聚焦于特朗普的政策和他本人,认为特朗普是独一无二的。

 

在洛扎达看来,撕裂和对抗,早在特朗普上台前已经埋下,“特朗普”时代特殊的不是这个人,这几年最重要的书籍都和他没关系;而《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是个好范例,它出版于2016年大选期间,不写特朗普,却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特朗普的选民。

 

《我们在想什么:特朗普时代思想简史》

What Were We Thinking: A Brief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Trump Era(2020)

 

《我们在想什么》主要包含这些主题:白人工人阶级和#MeToo运动,移民和俄罗斯干预,共和党面貌的变化以及左翼的新抵抗。

 

《纽约时报》的书评认为,洛扎达的写作视角是书评人而非政策人士,他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他揭示了过去50年消费主义的增长是如何压倒团结、责任和专业的价值观。而在移民一章,洛扎达试图超越所谓“身份政治”的辩论,他敏感地捕捉到美国新移民伴随的失落感,因此赞成将身份政治作为一种过渡状态,通过社区发现个人。

 

洛扎达从资料中发现,许多非虚构作者可能习惯按照自身的分析来解读人物动机。例如两本书描写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同一位特朗普选民,却给他安上了完全不同的动机。在一本书中,这个人奉行经济民粹主义,认为民主党抛弃了工人阶级;而另一本书中,他选择特朗普的理由是反对跨性别者。洛扎达在书中特意开辟了一章《混乱纪事》,明确批评了《火与怒》(Fire and Fury)的作者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f),认为后者刻意忽略了许多重大事件的不同侧面。

 

“我希望记录我们的学者、活动家和特朗普搏斗的故事,”洛扎达对《名利场》说,“很讽刺吧?一位基本不读书的总统,有关他的书这么多。”他说,这个不那么“知识分子”的时代,特朗普推动移民、联邦和总统权力的辩论的重新展开,这是一部“思想史”的价值所在。

 

善待环境

 

近日,芝加哥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卢卡斯·斯蒂芬斯(Lucas Stephens)和两位前团队成员,在万古杂志(Aeon)上发表了关于考古革命的文章。该文主要基于2019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研究,用新的数据科学手段证明,人类集约化耕种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要早于先前的判断。

 

人类从狩猎到采集到农业,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叙事,但长期以来农业传播的研究局限在少数几个地区。卢卡斯领导建立的ArchaeoGLOBE,是世界上首个全球性的、考古专业众包数据库,包含来自全球255位考古学家的700多个条目。

 

在1850年至10,000年前(现代农业开始出现)之间的10个时间段中,研究人员对每个地点的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牧民畜群以及狩猎和采集)的流行做了评估,综合运用分子检测和卫星摄影的手段,编写了一份全新世时期全球人类土地使用轨迹的综合图。

 

印加文明耕地遗址。图片:Unsplash

 

南卫理工会大学人类学家马克·麦考伊(Mark D. McCoy)说:“我们的研究详细显示了从农业起源到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过程。” 研究认为,地球科学模型可能太保守了,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工业化规模的农业出现之前的数千年,密集地改造食物生产环境是很普遍的。这说明,人类早期的土地使用深刻影响了地球环境。实际上,ArchaeoGLOBE显示,3000年前,人类的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大大改变了陆地生态。在驯化动物之前,早在10000年前,燃火技术和有所偏爱的狩猎选择,同样很大地改变了地表景观。

 

自然科学传统认为,人类在单向地破坏“原始自然”。而殖民叙事通常将集约化土地以外的地方称作荒野,一种不成熟、未使用的土著民象征。如早期保护主义者约翰·缪尔(John Muir)所主张的,保护荒野其实带有歧视移民和穷人的态度,与白人至上主义一脉相承。

 

与早期自然科学不同的是,考古学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考古学家们希望表达,人类曾经是并且仍然是“自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自然并不是一个先前未被人类染指的事物。Archaeo GLOBE揭示,人类社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早,更深刻地改变了地球大部分生物环境。而当塑造生态的技术和意识不断加速,人类便更应该肩负起责任。

 

微信搜索“燕京书评”(Pekingbooks):重申文化想象,重塑文字力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