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不仅仅是在线上 - iYouPort

2020-10-13 原文 #iYouPort 的其它文章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不仅仅是在线上

  • 您觉得 “他人” 究竟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方面,生活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要好 。总的来说,暴力犯罪率、贫困率、以及疾病的发生率都处于历史上的低点。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安全保障程度都有显著的提高,寿命和闲暇时间均有明显的增长 …… 但另一方面,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部族主义和身份认同政治在社会上每一个角落蔓延

Steven Pinker 和其他知识分子 认为 ,这一问题的答案还要从启蒙运动的价值观上说起  — — 诸如理性、个人主义、自由表达各种想法的权利,以及评估这些想法真实性的有效方法。

我同意,这确实有效,但并非解决方案的全部。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中常常会被忽视的那一面才是更为根本的所在,那就是:所有人的自我都太聒噪了。

(我把矛头指向 “所有人”,是因为我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 大家都能在平息自我的过程中获益 。培养这样一种人格是一生的事,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立志做到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的一种目标。而近来的一些研究也表明,确实有一些行为可以用来平息自我。)

社交媒体上永远都是各种争论,令人烦躁。好像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赢得辩论就是唯一的目标?

辩论不再是善意的、辩证的共同探索,不再被用来寻找真理和能提高人类品性的建设性方法  — — 而是成为了一种武器,人们只想赢过对方,摧毁对方。

别误会我,我和其他人一样,也会觉得能在智力上压制住对手的感觉着实不错。但是,除了这种廉价的兴奋之外,我同样深切地希望这一行为能真正产生积极的结果。

寻求真相并改善社会,也许不是美国职业摔角比赛(WWE)的直接目的,但把这些作为公共讨论的目标无疑是再恰当不过了对吗?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悖论,即: 自我越安静,实​​际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高。

人们总会严重低估这点:促使我们自我提升的动力其实会严重 妨碍 我们实现目标的进程  — — 哪怕自我提升就是主要动因。

由于心理学家对 “自我” 这个概念的使用与大众不同,那就首先解释一下本文是怎么定义的。

这里的定义是:自我是指自己不断需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身的方面。再来具体明确一下: 自己可以是我们最大的凭仗,但也可以是 最黑暗的敌人

一方面,那些用于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及自我控制的人类基本能力,确实是实现目标的必需;而另一方面,当任何负面结果可能与自己有关时,它又会想尽办法推卸责任。

一位研究者 曾经指出 ,自己 self 会产生 “一系列自我防卫机制”。我们通过这些防卫性策略来积极地看待自己,而这些防卫性策略就是 “自我”。

一个聒噪的自我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自我防卫上,就好像威胁真实存在一样,继而不断维护自身。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往往是,阻碍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 Heidi Wayment 和她的同事一直在进行 “安静自我” 的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的基础是佛教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由正向心理学领域的经验研究支持。

反常的是,研究结果证明, 在促进幸福、成长、健康、生产力,以及培养健康、多产的健全人格方面,平息、克制自我的作用要比聒噪地强调自我提升,要有效得多

需要澄清的是, 安静的自我并不等于沉默的自我。如果过分压迫自我以致彻底丢失了自身的个性,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世界都没有好处。

相反,安静的自我则强调平衡和整体协调。正如 Wayment 和她的同事指出的那样,“自我的音量被调低了之后,它要努力实现更有人情味、更富同情心的生活方式,就得倾听他人及自己的声音。”

安静自我的关注重点在于平衡自身与他人的利益,基于自我意识、相互的身份以及引发同感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成自己与他人的共同成长。

尝试寻求安静自我的目的在于,让自己取得一个自我防卫性更小的、更开放地面向他人的姿态,绝不是失去自我,也不是否定自己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 —— 你完全可以在保持自我且不必炫耀自己的前提下,培养一个能够接纳他人的真实自我。

安静的自我是拥有健康自尊的表征,表明个人坦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在自我受到挑战的时候不需要诉诸防卫性行为寻求保护,但同时也坚信自己的价值和竞争力。

根据 Bauer 和 Wayment 的说法,安静的自我由 4个深度关联且可以自我培养的方面 构成: 疏离意识 包容性人格 观点采择 以及 成长式思维

安静自我的这四大品质有助于培养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取得平衡并获得成长的一般心态。

1、 疏离意识 :拥有安静自我的人,对当下的关注是沉浸其中的、而非自我防卫性质的。

他们很清楚当前形势对自己的利和弊,他们的专注力是疏离的、冷静的, 而非 在自我的驱动下急于对眼下形势作出判断。

相反,他们总是尝试尽可能地看清现实,这就需要他们对自己和他人此时此刻可能出现的状况持开放的和乐于接受的态度,并且让这种时刻尽可能自然展开下去。

拥有疏离意识的人通常还有这样一种能力:他们会反复审视已经出现过的想法和感受,在事后更为客观地检视它们,并且在下一次面对类似情况时作出适当调整,而这又会进一步让他们成长。

2、 包容性人格 :拥有安静自我的人会更平衡、更综合地看待自身和他人。

他们理解他人观点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和他人的经历产生共鸣,打破相互之间的壁垒,从而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疏离意识,都有助于培养包容性人格。

这种人格在某些矛盾冲突的时刻,比如身份地位及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的时候,尤其有用。

如果你拥有这种包容性人格,那么你就很可能拥有合作精神,对他人也会产生同理心,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

3、 观点采择 :在仔细思考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安静自我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之外,增加了个人的同理心。

观点采择和包容性人格这两种特质是紧密相关的,拥有其中任何一个就自然会拥有另一个。一个例子就是,意识到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关系,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

4、 成长式思维 :出于对自身及他人的长期亲社会发展和改变的关切,拥有安静自我的人常常会质疑自己当下行为的长期影响,并且会把当下看作是漫长人生旅途的一部分,而不是对自身及存在的一种威胁。

以成长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心态,为理解不同观点扫清了障碍,腾出了空间。

因此,成长式思维和观点采择能力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此外,对疏离意识来说,成长式思维也同样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 这两种特质都强调关注动态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以上这4种特质相辅相成,无法被孤立看待,相反应该把它们当做一个自我功能完整体系的一部分来看。

现在您也许想知道自己是否拥有一个安静的自我?

下面列出的14条内容可以帮助您得出一个大致结果。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其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强烈赞同,那么您就很可能拥有一个安静自我。反之亦然。

Quiet Ego Scale (QES)

1、做事时总是能保持专注。

2、不会机械性地完成工作或任务,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

3、在真正了解某些活动的本质之前不会去仓促完成。

4、觉得和所有生物之间都有某种联系。

5、觉得和陌生人之间也有某种联系。

6、觉得和不同种族的人之间也有某种联系。

7、在批评别人之前,会换位思考别人的感受。

8、当自己对别人不满时,通常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一会。

9、在作出决定前努力听取所有人的反对意见。

10、觉得站在他人的视角上看待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

11、对我来说,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改变并且成长的过程。

12、认为能够体验挑战自己对自身看法及世界观的新经历是一件重要的事。

13、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已经进步了许多。

14、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自己作为一个人,真的已经进步了许多。

能在上述测试中得分较高的人,通常都对个人成长、个人平衡更感兴趣,并且更有可能在真实、可控、积极的社会关系中取得成长。

安静的自我不仅和健康的自尊、恢复能力、以及面对生活压力时健康的应对策略有着正向关系,并且,它还和博爱的态度和行为紧密相关。

安静自我能在同理心与自我保护以及成长目标之间取得平衡,这也与上述那些特点协调一致。

实际上,表明某人正在成长的积极信号便是他的内心正在趋于安静。

安静的自我还和以下几点有关:谦逊、精神成熟、变通思维、开放思维、享受日常体验的能力、生活满意度、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对生活有意义的感触

很明显,安静的自我有助于您过上真正完整的生活。

在我自己的研究中发现,“自我牺牲式自我提升” 测试的得分与安静的自我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自我牺牲式的自我提升” 实际上是自恋的一种表现,它通常由以下几点体现

  • 为他人作出牺牲,能够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我想借自我牺牲的方式,证明自己是个“好人”。
  • 我喜欢和那些依赖我的人交朋友,因为这让我感觉自己很重要。
  • 当别人依赖于我时,我会觉得自己很重要。

这表明,让自我安静下来并不是任何形式的 “为他人担心”(比如自我驱动的想要让自己看起来富有同情心的需要)。与安静自我联系在一起的,其实是对自身和他人成长及发展的真诚思虑。

证据就是,量化表现时, 安静自我与同情心、同理心的程度呈正相关,而这些又与自我牺牲式的自我提升程度呈负相关。

与此前研究结果一致的是,在安静的自我与自我同情之间同样发现了正相关关系。这似乎就是告诉我们,那些拥有安静自我的人乐于 “爱人”、“助人”,但他们也同样在乎自己。

最近还有 另一项研究 由 Heidi Wayment 和 Jack Bauer 完成的,其结果进一步表明,安静的自我真的会平衡自身与他人的需要。

他们发现,拥有安静自我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些超越自身利益的价值观  — — 比如普世主义以及仁慈善行  — — 同时,还会有自我导向和自我成就的特质。

这项研究同样表明,安静的自我与从众心理无关。

所有这些研究的结果都在强调:安静自我建设的核心是成长与平衡自我与他人的价值,并且还明确表明,让自我归于宁静并不意味着要压抑自身。实际上,我想要用下面这个等式来表达这一结论:

自我越安静=自身最好的一面就会越强大

社会应该意识到(并且付诸实践),为自身思虑和为他人思虑并非不可兼得,个人也不再必须选择其一。实际上,有目的地去在这两者之间努力保持良性平衡对健康、成长、幸福、高效工作、创造力都大有助益,而这最终就会让你抵达真理的彼岸。

想象一下,如果在学校里除了学习数学、阅读及性教育之外,还学习了如何培养安静自我的四大特质,那将会如何?再想象一下,如果在那些会引起公众激烈讨论的潜在问题爆发之前,社会的基本法则中已经包含了那四大特质(哪怕只是试图让民众践行),又会如何?

更理想的状况是,如果这些公众讨论的目的能够发生转变,不再只是关注 “谁赢了?”,而是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在讨论结束后总结自己从他人那里学到了什么,那又是怎样的景况?

那样的话真的比只讨论 “谁赢了” 更加无聊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认为这个社会的问题可能要比我想象的严重得多了。

我觉得在全社会中倡导这些安静自我的特质,可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益于增进真实信息的传播、并且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与团结。在我看来,这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

如果我们不是互相摧毁,而是如何互相学习呢?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

The Pressing Need for Everyone to Quiet Their Egos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