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奖创始人汤姆·马施勒逝世:“出版人总是身处冲突之中,但我只是想出版好书”

2020-10-19 作者: 危幸龄 原文 #燕京书评 的其它文章

布克奖创始人汤姆·马施勒逝世:“出版人总是身处冲突之中,但我只是想出版好书” ——

10月16日,87岁的英国著名出版人汤姆·马施勒(Tom Maschler)在法国阿普特一家医院告别人世。

 

“二战后英国最出色的文学出版商”,很多人这样概括他的一生。他有一双甄别文学天才的慧眼,不仅发掘并推动了如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马丁·埃米斯(Martin Amis)、布鲁斯·查特文(Bruce Chatwin)等为大众熟知的作家作品,帮助拉美系小说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等进入英语世界版图,同时也是布克奖(Booker Prize)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汤姆·马施勒(Tom Maschler)图源:卫报

1933年8月16日,马施勒出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拥有两家出版公司,1938年全家搬到了维也纳。由于身上带着的犹太血统,马施勒一家在1939年被迫逃离奥地利,其财产(其中还有与保罗·塞尚、文森特·梵高和托马斯·曼等人的往来信件)被纳粹没收,他的祖父母辈中有三人死于大屠杀。

 

最终,他们全家在英国定居。20世纪40年代,马施勒父母离异后,他便和母亲丽塔一起生活。丽塔在泰晤士河畔亨利镇附近的别墅里找到一份保洁工作,平时他们就生活在马车房里。马施勒在村里的学校上学,和兄弟们没事儿就摘苹果卖给当地人。马施勒12岁时,母亲带他去了法国布列塔尼,说他需要花一个夏天的时间学习法语。她挨家挨户敲门,直到找到一户人家愿意教他并收留他;随后,她便自己回了英国。

 

从那时起,马施勒基本上就开始自己独自生活。他就读于一所贵格会寄宿学校,喜爱运动,尤擅网球。牛津大学的圣埃德蒙学院(St Edmund’s College)认为,虽然他的成绩一般,但考虑到他的网球才华,还是给他发了录取信,并提供了奖学金。然而,当马施勒知道奖学金更多是出于他的运动天赋,而非学术前途授予时,他拒绝了。

 

很快,他决定背起背包出发上路,到美国各地潜行,在任何能赚钱的地方(洛杉矶的金枪鱼罐头工厂、芝加哥的建筑工地等)打工。随后,他不仅走遍美国,还游遍欧洲。20岁时,他成了一名导游,并发了一笔小财。

 

在闯荡意大利电影圈失败后,马施勒于1955年回到英国,开始在出版业工作。在加入乔纳森·凯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之前,他在企鹅出版社(Penguin Books)工作过一段时间,出版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一些新兴剧作家作品,在文学圈掀起了一波小浪花。“我想我可以说,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凯普就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使它极具影响力”,马施勒2005年对英国《独立报》说。他一直经营着这家出版社,直到1988年出售,此后多年他也一直与它保持着联系。

 

“我不是一个特别博学的人,”马施勒在2005年对《独立报》说。然而,每当他被斥为仅仅是一个书商、一个能力仅限于商业而非鉴赏力的人时,他会非常生气:“我对出版的直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反应……我唯一能说的是,我的涉猎很广,比大多数人都广……当然,其中一些纯粹是靠运气。我非常喜欢运气这个词。”

 

让出版成为重大文学事件,不仅仅是运气

 

“幸运之神”垂青始于1960年,26岁的马施勒成为英国乔纳森·凯普出版社的文学总监,当时出版社的创始人乔纳森·凯普已经去世。不到一年,他就开始使这家日渐衰落的公司逐渐恢复元气。

 

起初,他以250英镑买下了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处女作《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版权。这本书在1961年出版后,立即成为英国最畅销的书籍之一。2005年,马施勒对《卫报》说,“这本书获得了口碑销量双丰收,其实在出版前就已在文学界引起了轰动……我不知道还有哪本美国作家的书在英国获得过如此巨大的成功。”

 

同样是在1961年,玛丽·海明威的丈夫、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自杀后不久,马施勒受邀去她在爱达荷州的家。当时,马施勒准备帮她出版海明威回忆录《流动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这本书在1964年出版时成为了一个重大文学事件。

 

当然,没有人会说仅仅是运气驱动了马施勒的事业。他像巨人一样“引领”着凯普,他的出版名单囊括了一些20世纪小说界的重量级人物:1964年,他就出版了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的作品;1969年,他出版了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波特诺伊的抱怨》(Portnoy’s Complaint)英国版,这本书助力罗斯成为了文学名人;不少于1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都是马施勒出版的,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ia Marquez)、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和V.S.奈保尔(V.S. Naipaul)。

1957年的一次聚会上,右数第三为马施勒 图源:卫报

除此之外,马施勒还是商业方面的能手。凭着敏锐的市场营销意识,他出版了首批“玩具书”(pop-up books),委托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写了《裸猿》(The Naked Ape),这是一本1967年出版的关于进化和人类行为的非虚构畅销书。还有类似艾伦·奥尔德里奇(Alan Aldridge)的《蝴蝶球与蚱蜢盛宴》(the Butterfly Ball and the Grasshopper Feast)和基特·威廉姆斯(Kit Williams)的《寻宝书》(treasure hunt book Masquerade)等插画书籍,帮助他打开了儿童以及青少年市场。

 

“在办公室里,他就像踩着风火轮儿一样跑来跑去,把文稿扔在你桌上,大叫,‘我强烈建议你看看这个’,要是你没有看,他就会骂你是个傻瓜”,曾经的公关波利·萨姆森(Polly Samson)告诉《卫报》。晚年,马施勒被诊断为患有躁郁症,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以往的“自大狂”风格。

 

“但汤姆就是有这样一种非凡本领,他能一眼看出什么是好的或卖座的,虽然他自己显然不太擅长写作,”他曾经的同事弗朗西斯·温德姆告诉《卫报》。他还曾决定出版弗吉尼亚·斯蒂芬(Virginia Stephen)的早期作品,说她有非凡才华,但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她其实和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同一个人。

 

设立布克奖:开辟“新式小说”的可能性

 

马施勒十几岁到法国时就注意到,整个法国都对龚古尔文学奖(Prix Goncourt)感到兴奋。他认为,英国也应该设立类似的奖项与之抗衡,这便是布克奖(Booker Prize)设立的初衷。它最初被称为“布克-麦康奈尔奖”(Booker-McConnell Prize),以赞助商的名字命名。2002年,曼财团(Man Group)成为赞助商,布克奖名称由Booker Prize变成Man Booker Prize。现在也有译作“曼布克奖“或“曼氏布克奖”。2004年,布克奖打破了地域壁垒,宣布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为60000英镑的布克国际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所有作家,无论国别,只要其作品以英文或有英文译本发表,均有资格获得此奖,并且获奖题材不仅仅限于小说。

 

自1969年首届奖项颁发以来,布克奖已成为文学界类似奥斯卡一样的年度盛事。博彩公司就哪些作家将被列入“候选名单”进行赔率竞猜,颁奖典礼也在电视上播出;而且,正如马施勒所设想的那样,获奖者和其他入选者的作品销量也大幅增长,实现了商业和文化效益的双赢。

 

“创立布克奖可能是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他告诉《卫报》。“它的影响可能在于,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有空应该多读读小说,尤其是好小说。想到这儿,我就很自豪。”

 

有人说,布克奖身上一直承载着一种典型的“英国性”——冒险精神与文化大杂烩的结合。若不是它,人们或许不是安详地在临睡前阅读几本励志人物传记,就是靠沉浸在悬念侦探小说中消磨时间,而布克奖从角落中搜寻出那些原本闻所未闻的小说作家,在他们扬名天下的同时,也总是容易挑起文学界剑拔弩张的激辩。比如,当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93年凭借《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获得为纪念布克奖25周年额外增设的“布克奖中奖”之后,他便从此祸福相倚,但这也就是布克奖多年来的使命:开辟“新式小说”的可能性。

马斯勒自传Publisher,作者:Tom Mascheler,出版社:Macmillan UK,出版年:2007-03

“出版人总是身处冲突之中,但我只是想出版好书”

 

一直以来,作家与出版人的关系就相当微妙。作家依靠出版人推广自己的作品,但同时又对出版人“怀恨在心”。在《作家与出版人》中,西格弗里德·温塞德列举了过去一些作家与出版人之间的种种不愉快,比如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曾描述:“出版商用一只眼睛盯着作家,另一只盯着读者,第三只眼总是目不转睛盯着钱囊。”在那个时代,出版人与作者之间的冲突,实则也是出版人自己的“角色冲突”。

 

“出版人总是身处这种冲突之中。主张社会变革的人,即便不是先锋,也是小众,因为文化历来就不属于大众,它属于少数派,属于富有者,往往是一种偶得的幸福。谁主张改变,谁认为文化必须民主化,谁把文化理解为日常生活的人道化进程,谁就几乎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与自身时代的冲突中。”

 

但马施勒活得通透,在平衡冲突时,他显得得心应手。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出版过先锋作品。敢赌,敢冲,成了他的一大特点。

  

在出版行业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当被问到是否打算通过出版来进行一场革命时,马施勒回答说:“不。我只是想出版好书,他们得不得奖,我真的无所谓。在我看来,能真正触动我的就是好的,因此我也希望它们能触动除了我之外更多人——它必须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句子好,主题妙。但更重要的是,它要能让人产生一种情感反应。我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

 

以上,是马施勒2008年接受《日本时报》(the Japantimes)采访时的一段问答。在名利、口碑与冲突之间,该如何平衡?对他来说,自己一手创造的“出版传奇”,其实并无所谓秘籍,只是按照自己想法和喜好,不刻意迎合大众,对作者和其作品负责。

 

“我不一定比别人好,但我知道我跟别人不一样。”马施勒将自己大半辈子奉献给了出版,但他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参考来源: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obituaries/tom-maschler-british-publisher-instrumental-in-founding-the-booker-prize-dies-at-87/2020/10/17/7afff156-109f-11eb-8074-0e943a91bf08_story.html

 

https://www.japantimes.co.jp/life/2008/04/06/people/a-storied-life-of-luck-and-literary-passions/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oct/16/tom-maschler-obituary

 

作家和出版人/作者:(德)西格弗里德·温塞德/译者:卢盛舟/品牌方:九久读书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

 

日不落帝国金融战:伦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作者:李俊辰/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8

——————

微信搜索“燕京书评”(Pekingbooks):重申文化想象,重塑文字力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