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必吃美食

2021-03-23 作者: Huli 原文 #medium 的其它文章

倫敦必吃美食 ——

還記得那天特別提早一點出門,就是為了避開排隊的人潮。

之前忘記從哪邊得知這件事情了 — — 在倫敦也有海底撈,而且是歐洲的第一間,好像也是唯一一間。我不是「在國外幹嘛吃台灣也有的食物啦」的那種人,也不是「在國外就是要吃台灣吃得到的食物啊」的那種,而是兩種疊加在一起,想吃的時候就去吃,無論想吃的是不是當地的食物都無所謂。

「在倫敦吃海底撈好像挺酷的」,抱持著這種想法,我在週日的時候邊逛街邊打探一下海底撈的底細,原本想說在倫敦應該沒什麼人想吃吧,但當我走近店門口的時候嚇了一跳。哇靠,人還真多,明明就是下午兩點,卻要排五十組才吃得到,而且幾乎全部都是華人面孔,也聽到許多中國口音。

那瞬間我理解了一件事,因為中國人夠多,所以儘管是只賣中國人的店,也能有一定的客群吧。對我來說海底撈沒有特別吸引人,因為那是在台灣能夠輕易取得的食物,可是對這些在英國留學或是工作的中國人來說,或許是種家鄉的味道。就像我在新加坡偶爾也會想吃台灣蛋餅或是雞排一樣(雞排其實在新加坡滿容易取得,蛋餅就困難許多)。

秉持著不輕易排隊的原則,在周遭閒晃一下之後就搭地鐵回家了,打算等明天平日的時候再跑來看看,平日應該就沒有這麼多人了吧。

為了保險起見,特地提早出門,計畫是在開店前 15 分鐘到達門口,預計最長的等待時間也大概就是 15 分鐘才對。我在路上還想說會不會只有我一個人在排隊而已。

到了店門口,發現我太低估海底撈了,我大概是第六七個人,其他人早就已經排在那還沒開的店門口了。等了一會時間差不多了,店員出來招呼客人,豪不意外地,店員也是中國人,是熟悉的中國口音。海底撈好棒啊,讓我這個不想講英文的人可以用中文來交談。

在等待座位的同時,一樣是海底撈的標準配備,會有一些點心跟飲料可以無限使用,我記得那天的點心好像是爆米花還是花生什麼的,在等待的時候觀察了一下周遭的客人,聽口音應該也都是中國人,看長相猜測是學生,可能懷念海底撈的味道了。

主要的用餐空間是在地下室,入座之後店員問我需不需要在我對面放一隻熊來陪我,我拒絕了,這樣太奇怪了。但店員又推銷了一下,說「還是放一下吧」,我想說好吧你都這樣講了,我就放一下吧。

於是我對面就坐著一隻,粉紅色的,跟我差不多大隻的熊熊。

熊熊本人

剛開始的時候是沒什麼感覺的,就一隻玩偶在對面嘛,但是當時間越來越接近用餐時間,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是一件需要恥力的事情。因為每個路過的人都會看著那隻熊,然後再看看我,再跟朋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我猜他們是說:「哇居然還有熊,好可愛,我也想要」,或者再加上「對面那人好怪喔」之類的。但沒記錯的話熊熊陪吃飯好像是一個人吃海底撈的專屬配備,怕你孤單寂寞覺得冷才有的服務。

點餐的時候按照慣例登入了我的海底撈帳號,看了一下消費記錄:新加坡海底撈、美國海底撈、台灣海底撈,我要特別澄清,我沒有很愛海底撈,我只是純粹覺得「吃不同國家的海底撈留下紀錄」這件事情好像很好玩,所以之前去美國的時候也跟朋友們去吃了海底撈,而且美國的那次吃得滿爽的,價格其實也不算太貴。

餐點的部份其實沒有什麼差別,或許有常吃的才會知道差在哪邊吧,之前在新加坡的時候聽中國同事說新加坡的少了很多可以點的,但我看不出來就是了。可能就像是,如果國外的鹹酥雞店家只賣雞排、鹹酥雞跟薯條,搞不好對外國人來說沒什麼,但對我來說就會覺得怎麼少了一堆選項。

這樣吃一吃大概到了 12 點左右,整間海底撈已經客滿了。而且依據我所聽到的,依舊是中國人佔大多數。我記得我有碰到一個台灣人的店員,沒記錯的話我們應該是根據口音相認的。

吃完結賬時,帳單大概 30 英鎊,換算成臺幣大概一千多,雖然換台幣看起來很貴,但是單看英鎊好像還好?畢竟吃餐廳的話應該本來就是這種價位,不過我在英國的時候好像也沒吃過幾次餐廳就是了,大多數時間我都是吃超市的無敵特價組合。

雖然大家都說英國物價滿高的,但我那時候很喜歡的英國超市的特價組合(就像便利商店三明治加飲料 49 元之類的),一個三明治加果汁再外加一份水果(葡萄跟草莓),只要 3 英鎊,折合台幣大概 120 塊,我覺得有夠超值,導致我有好多餐都吃這個組合。

總之呢,我成功在我的海底撈會員留下了一筆倫敦店的紀錄,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國家。至於那天後來跑去開在英國的中國網咖打咖花了四五百塊,還創了一個 LOL 的歐服帳號角色,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這種東西原本都是放臉書上的,但最近這裡都沒什麼更新,也沒什麼靈感,只好把一些廢文搬過來湊個數。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