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迪奥普凭《灵魂兄弟》获得国际布克奖:“创造了咒语式有吸引力的语言”
大卫·迪奥普凭《灵魂兄弟》获得国际布克奖:“创造了咒语式有吸引力的语言” ——
当地时间6月2日晚,国际布克奖组委会在考文垂大教堂举行了一场虚拟庆典直播,并公布了2021年该奖项的归属:法国作家大卫·迪奥普凭借《灵魂兄弟》一书摘得桂冠。《灵魂兄弟》是大卫·迪奥普的第二部文学作品,也是第一本被翻译为英文的小说;凭借此书,他也成为了首位获得国际布克奖的法国小说家和非裔获奖者。
《灵魂兄弟》讲述了一名代表法国出战的塞内加尔士兵恩阿尔法·恩迪亚耶(Alfa Ndiaye),当同往前线的童年朋友死亡后,他陷入疯狂,并开始在战壕中极端残忍地对抗敌人德国士兵的故事。《灵魂兄弟》的中文版,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在本届评委会主席、历史学家露西·休斯-哈雷特(Lucy Hughes-Hallett)看来,《灵魂兄弟》是“一部非凡的小说”。“这本书很可怕——读它时,你感觉自己被催眠了,”休斯-哈利特说。“你的情绪都被搅乱了,你的大脑正在接受新的想法。”在她看来,《灵魂兄弟》提供了一段有力又非凡的论述,在小说中主人公被指控施放了巫术,“而我们所有人,确实觉得这本书以某种方式对我们施了魔咒。它具有催眠般的吸引力。”
露西将《灵魂兄弟》描述为“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但也是关于爱的故事,那些一起战斗的年轻人的同志情谊,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并肩作战的人们,在战争中所形成的异常紧张的关系。”与此同时,《灵魂兄弟》也是一个关于语言的故事:主人公不太会说法语,但这又是用法语写就的故事,而评委们读的则是被翻译成英文的文本,在不同语言的交错中产生了张力。
露西认为,迪奥普做了非常聪明的事情:“他创造了一种咒语般的语言,以某种方式传达了在自己的语言之外思考的感觉。”在获奖之前,迪奥普的小说就已经斩获了一系列其他文学奖项,包括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瑞士科鲁马文学奖以及意大利斯特雷加欧洲文学奖。2018年,《灵魂兄弟》甫一在法国出版,便赢得了近乎满堂彩般的赞誉。
在《灵魂兄弟》翻译成英文后,也迎来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好评:《纽约时报》在书评中写道:“在一战已过去一个多世纪后,一位伟大的非洲新作家在一部关于人类最血污历史的小说中,提出了新的问题。”《星论坛报》说:“虽然故事很短,但它是一部能让人身经百战、推动人心的读物,它让人强烈地想起堑壕战的恐怖、无情的生命损失以及战争对人类灵魂造成的不可弥补的伤害。”
1966年,大卫·迪奥普出生于巴黎。在回到法国学习之前,他在塞内加尔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1998年,他成为波城大学(University of Pau and the Adour Region)的文学讲师,目前他是该校艺术、语言和文学系的系主任。2012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历史小说《1889》。2018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学术著作《18世纪的黑人修辞》(Rhétorique nègre au xviiie siècle),该著作涉及18世纪旅行写作和废奴主义文本中对非洲人的描述。
《灵魂兄弟》的创作来源,是迪奥普的亲身经历:当他和曾祖父谈及一战时,曾祖父给予他的是沉默。而大约135000名塞内加尔士兵在欧洲参与了一战,其中30000人死亡。在接受BBC采访时,迪奥普说:“曾祖父从未对妻子或我母亲说起过他的经历。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些故事和描述能让人们以一种亲密的方式了解那场特殊的战争。”
露西希望《灵魂兄弟》中的暴力因素不会使未来的读者却步,她使用了《李尔王》作为例证:“当你读《李尔王》最后一幕时,尸体堆积在舞台上,你能感受到恐怖,但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妙。这本书做了最好的诗歌所做的事,在一个超越理性、超越主题的层面上进入了读者的意识。”露西认为。
《灵魂兄弟》从12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际布克奖的获奖者。露西称,今年报名的很多作品都关注了殖民主义或移民问题,“当然是一种后殖民主义的语境”。在露西看来,这些作品是“关于人们在世界各地流动的故事,流动者可能会受到欢迎,也可能会被拒之门外,这是很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迪奥普上个月入围了由六本作品组成的短名单,其他被提名作品包括本杰明·拉巴图(Benjamín Labatut)的《何时停止了解世界》(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以及俄罗斯作家玛丽亚·斯捷潘诺娃(Maria Stepanova)因她的家族史《记忆记忆》(In Memory of Memory)。而在此前,中国作家残雪的短篇小说集《我住在贫民窟》曾入围长名单。
国际布克奖每年颁发给一部被翻译成英文、并在英国出版的非英语作品,由其作者和翻译者共享奖金。在今年的评选中,迪奥普以“多数决定”的方式胜出,其他评委还包括《卫报》记者兼作家阿伊达·埃德马里亚姆(Aida Edemariam)、小说家尼尔·慕克吉(Neel Mukherjee)、历史学家奥利维特·奥特勒( Olivette Otele)和诗人兼翻译家乔治·斯兹尔茨 (George Szirtes)。
———
微信搜索“燕京书评”(Pekingbooks):重申文化想象,重塑文字力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