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埃克苏佩里诞辰121年:《小王子》是成人的残酷寓言还是纯美的童话?

2021-06-28 作者: 张笑晨 原文 #燕京书评 的其它文章

圣埃克苏佩里诞辰121年:《小王子》是成人的残酷寓言还是纯美的童话? ——

“我一直觉得在最后一次飞行中,圣埃克苏佩里好像是自己去寻死的,而不像后面有人说的那样是被打下来的,或是由于飞机故障。”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钦文直接讲出了自己的猜测。《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为何在距二战结束一个月时执行任务时失踪,对于后人依旧是个谜团。

1943年出版后《小王子》逐渐成为经典,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超过2亿册。而《小王子》文本的复杂性也让其成为被一再言说的母题:如何与孤独相处?何为驯服?如何实现沟通与交往?当我们试图在文学史上搜寻是否有一部作品,其文本复杂程度和魅力可以与《小王子》相匹敌时,答案是否定的。

6月29日,是《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诞辰日。2021年,是圣埃克苏佩里诞辰121年。本应在去年圣埃克苏佩里诞辰120周年举办的活动,因疫情被推迟到今年。6月25日,在南京先锋书店、译林出版社、采芹人文化共同举办了名为“小王子,生日快乐”的主题活动, 以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圣埃克苏佩里作品译者之一黄荭、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钦文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上,黄荭称自己将在十年内完成圣埃克苏佩里全集的翻译工作。今年,由黄荭翻译的《小王子百科》、《小王子》(三语版)、《圣埃克苏佩里传: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以及与《小王子》相关的书籍接连出版。

在活动现场,三位嘉宾为理解《小王子》和圣埃克苏佩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但汉松看来, 《小王子》一书的写作发生在二战期间,其背后是圣埃克苏佩里对法国乃至西方文明的深深失望。而在钦文看来,二战期间,无论是纳粹一方还是他们的敌人,都以一种破坏性的姿态摧毁了语言本身,《小王子》正是作者希望借以语言的质朴完成重建的努力。

经译林出版社授权、三位嘉宾授权,《燕京书评》整理了活动实录的相关内容。

<img src="https://img.allhistory.com/now/2021-06-29/60da6b214cd55d54dd5db66d+L.jpg" data-id="60da6b232114416715c3d86e" alt="6月25日活动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钦文、黄荭、但汉松" ;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6月25日活动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钦文、黄荭、但汉松

黄荭:《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的隐性自传

1900年6月29号,圣埃克苏佩里出生在里昂一个贵族家庭。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大家多少有些了解;在驾驶P38型飞机最后一次执行侦察任务而失踪时,年仅44岁。在他短暂的人生当中留下的作品并不是太多,法国“七星文丛”出了两卷本,除了《南线邮航》、《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还有一本从1936年开始创作到失踪时都没有完成的遗作《堡垒》(Citadelle),马振骋老师的节译本译为“要塞”。除了这几个文学文本外,全集里还有大量的笔记、书信和新闻报道,内容非常芜杂,有账单、数学公式、发明证书……这类碎片化和未完成的写作,对翻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img src="https://img.allhistory.com/now/2021-06-29/60da6b079c232e01c17d2077+L.png" data-id="60da6b0a904b8c02a16a348b" alt="《小王子百科 : 插图版》,[法]克里斯多夫·吉利安著,黄荭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6月版" ;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小王子百科 : 插图版》,[法]克里斯多夫·吉利安著,黄荭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6月版

在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圣艾克絮佩里作品集”,是很多译者的合译本,虽然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校稿,风格很难统一,水平有些参差。所以,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在2030年之前,可以以一己之力把全集重新翻译一遍,让全集有一个更好的呈现。虽是一个大工程,但既然喜欢,就应该像小王子对待玫瑰花、对待B612小行星一样,应该为它付出时间,对它负责到底。

对圣埃克苏佩里而言,有两种类型的互文:人生和创作的互文,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互文。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他自身经历为创作材料;小说、书信、纪实报道等作品之间,也常有关联。比如小王子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他写给亲友的信中,作为他的自画像和署名;再比如狐狸,是他在朱比角遇见过的,在他给妹妹的信件和《人类的大地》中都已经出现。

《小王子》可以看做作家飞行员隐蔽的自传,有很多真实的元素和隐喻,或者说密码,比如很关键的数字 6。六年前,飞机在撒哈拉沙漠上坠毁,那也是作家真实的经历:1935年12月29日,他和机械师普雷沃一起试图打破巴黎-西贡的飞行时间记录;出发前,妻子和他闹情绪,整整和他吵了两天,飞机飞到撒哈拉沙漠上空就坠毁了,还好当时飞机性能比较差,飞得也不高,掉下来人没事。元旦那天,他和普雷沃被一支沙漠里的驼队搭救。

作品中那个画蟒蛇的6岁孩子,也是童年的作家自己。他的画没有得到大人们的认可,这是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成人世界的格格不入。他也是在6岁这一年真正意识到死亡,虽然父亲是在他4岁时去世的,但母亲为了保护年幼的孩子,并没有穿丧服。6岁,也是小王子的年龄,他在他的B612小行星上跟一朵玫瑰花发生了别扭,趁一次候鸟迁徙的机会飞离了他的星球,开始了他的星际漫游。

因此,童话只是《小王子》这部作品的外衣,这部作品本质上有着沉重而忧伤的内核,更是写给长大了的孩子看的。

我小时候就生活在浙西南的一个乡镇,真的住在群山包围里,从家里窗户看出去周围都是山。当时我们很渴望知道,山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小王子》会给你一种看世界、探索世界的梦想和热望,虽然最后可能是对他者和世界的一种幻灭,但至少这种走出去的可能,突破自己原来生活的茧,可以飞出去,这种自由的可能,是非常吸引人的。

<img src="https://img.allhistory.com/now/2021-06-29/60da6aed4cd55d54dd5db66c+L.jpg" data-id="60da6aef2114416715c3d86d" alt="《小王子》,[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凯瑟琳·伍兹 英译,黄荭 中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4月版" ;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小王子》,[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凯瑟琳·伍兹 英译,黄荭 中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4月版

但汉松:《小王子》的背后是作者对法国文化的深刻幻灭

《小王子》这本书的意义,不是在讲一个纯真浪漫的孩子的道德成长;它是献给所有成年人的一本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小王子,只是现在忘记了我们的星球,忘记了我们的玫瑰,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作为一位文学研究者,我看《小王子》时是感到非常震撼的:一位作家能把一个故事写得这么令人心碎而美好,这么简单但又这么美,他是怎么做到的?我在记忆当中去英美文学世界中寻找可以和《小王子》匹敌的,当然有很多童书童话,但确实没有发现哪一部作品能有《小王子》这样的地位,有《小王子》这样的复杂度,有《小王子》这样经久不衰的魅力。

读《圣埃克苏佩里传》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不是靠写《小王子》出名的。就算他在1943年不写《小王子》,也完全可以被人出版全集。他也是法国文学的瑰宝,不管是通俗意义上,还是在严肃文学圈子里,他的《夜航》和《人类的大地》都已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但是,他在功成名就时觉得,我不能再装下去了,我必须告诉世界“我是小王子”这个事实。他在1943年写出了《小王子》,这是真正更加袒露他内心世界的一本书,做到这样举重若轻非常非常难。

这让我想到了石黑一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他写了那么多沉重的作品;最近写的《克拉拉与太阳》其实就是想说,我也要写一本童书。所以,他这本书有一点点《小王子》的影子,试图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儿童视角去讲述一个令人心碎但又温暖的故事,但我不确定它能够取得《小王子》这样的成功。《小王子》是值得每个去读的:遇佛杀佛,人见人爱,就是它的文学魅力,它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img src="https://img.allhistory.com/now/2021-06-29/60da6ac99c232e01c17d2076+L.jpg" data-id="60da6acb2114416715c3d86b" alt="《克拉拉与太阳》,[英]石黑一雄著,宋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3月版" ;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克拉拉与太阳》,[英]石黑一雄著,宋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3月版

很多人会把它当成寓言来读,但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寓言,光是文字本身,哪怕是以译文为中介,就已经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了。《圣埃克苏佩里传》里有一封信,是作家遇到一次空难以后写给朋友的,里面的几句话有种令人心碎的美:

“我可以告诉你中士睡着后天上划过多少颗流星:三颗。那时我许下心愿:第一颗,愿这一夜延续千年。”要知道,这一夜是他空难后经历的那一夜,他在沙漠上等待救援,看着星空,听着沙漠动物的叫声,他居然希望这一夜延续千年。

“第二颗落在北面,愿每个人都写信给我。”那一刹那,我又被触动了。我们知道,他是在非洲的朱比角做航空邮差工作,处于联系巴黎和法国在非洲的一个遥远要塞的邮航通道上,他将信从遥远的非洲送到欧洲,又从欧洲传递回去,他把思念从空中带到远处。在遥远孤独的飞行当中,他想着,我多么希望有一些信是写给我的。他说希望世界上所有人都给我写信,这种孤独感他没有讲出来,但这样一个心愿,寥寥数语。我一下子感觉到他在沙漠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那种愿意和世界上所有人说话的心愿。

然后第三颗流星,他许下的心愿是“愿全世界所有的女子都更温柔,这是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妙的夜晚,我不敢再去惊动星星了”。很多东西,没有必要拿文学理论大词去解释阐发,这些文字本身就足以证明它的文学力量,那种想象的温度。

钱钟书讲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好像给我们一种感觉,热爱小王子就热爱《小王子》,没有必要去看一本关于圣埃克苏佩里人生历程的厚书。但我读了这本传记后认为,这只母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认识这只母鸡的话,你都不知道这个鸡蛋是一个多么特殊的鸡蛋。我们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如果仅仅当它是一个童话,没有看到它背后很多心理的维度、政治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我们的理解深度是相当受局限的。

<img src="https://img.allhistory.com/now/2021-06-29/60da6ab59c232e01c17d2075+L.jpg" data-id="60da6ab82114416715c3d86a" alt="《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 : 圣埃克苏佩里传》,[美]斯泰西·希夫著,李宁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6月版" ;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 : 圣埃克苏佩里传》,[美]斯泰西·希夫著,李宁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6月版

我在看这本传记时,怀有一个想法,一位写出《小王子》的作家,他的传记很容易变成一张成功人士的光辉履历表。在西方写传记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产业,现在一些作家的传记越写越厚,四五百页、七八百页的都有,因为材料太多了,可以无限地挖掘他的生平、每一封书信、参加的每一场社会活动、朋友之间的线索、去了哪座城市、做了哪个演讲,但这样的传记往往会让我们迷失到海量的材料当中,反而看不到作家内心最重要的源泉是什么。

这位传记作家非常有功力的一个地方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圣埃克苏佩里不成功的一面:作为失意者,作为一个和成人世界没有达成共识的人。他在读书时代和青年时代与世界格格不入,在婚恋等方面也格格不入,正因有了这些不完美,以及他和这个世界的隔阂,才更真实。

在非常接近结尾的地方,这本传记才最后写到《小王子》。但是,我们因为读了前面的这些故事,知道他在朱比角机场的一些传奇经历,知道他驾驶飞机飞越安第斯山脉,知道他的这些创作,包括画画,知道他跟母亲、跟情人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他最后在1943年写《小王子》这本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你瞬间就理解了文学的密码。

这本传记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我终于知道《小王子》其实是有历史语境的,它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语境。圣埃克苏佩里最后一次执行飞行任务,临近诺曼底登陆,就在几周之前。那个时候,圣埃克苏佩里虽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又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者,但他内心其实是相当苦恼的。他妻子甚至说他是为了逃避她,又重新归队,又去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

但是,我想他还有很多苦恼,包括对于法国文化的深刻幻灭。不仅仅是维希政府,甚至戴高乐的流亡政权本身,都让他产生了一种对于母语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大幻灭。所以,这个故事发生在沙漠不是偶然。沙漠当然是他最熟悉的一个场景,他在那个地方长期驻扎、飞行,但沙漠也是孤独,是人类文明在那个时候走向空虚的一个写照。所以,《小王子》是一部关于二战的童话,是对法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一种批评。

如果你不读他的传记,不了解作家的这些故事,是很难读懂《小王子》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去读完这么厚的一本传记。如果没有时间的话,退而求其次,看《小王子百科》也非常好。在我心目当中,它就是一座纯真博物馆:打开它,你会看到琳琅满目的收藏,有句子的收藏,有图片的收藏,有作家生平的介绍;它也能够迅速地帮你建立一种时空观,明白《小王子》的产生,小王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偶然的,他的离开也不是偶然的。小王子带给我们的很多思考,需要继续下去。

钦文:对于圣埃克苏佩里而言,飞行就是一种叛逆

《小王子》我读的是德文版,因为德国有声书特别发达,所以我听了有声书,我觉得它的语言天然有一种质感。德国一位很著名的法国文学研究专家也研究《小王子》,他提了一点特别重要。他说,《小王子》的写作年代是西方文明与现代世界进入疯狂的年代,语言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无论是纳粹,还是纳粹的敌人。

在战争状态中,大家都是恶语相向的,语言已经被政治等各方面污染了。从语言上来讲,《小王子》的那种质感和朴素本身就有一股巨大的力量。

如果不知道圣埃克苏佩里小时候和他妈妈的关系,仅仅知道他成年之后做了飞行员是不够的。我们一般想象不出,飞行员怎么会去写《小王子》这样一部作品。大家读了《圣埃克苏佩里传: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的话,就知道童年经历对《小王子》这本书特别重要。

我读完《小王子》之后,觉得这位作家挺有意思,我当时在德国,就去找作家其他的书,后来找到一套平装本的全集,包括书信。那段时间,我对作家书信特别有兴趣,所以我就先读了书信,读了好多他跟他妈妈的对话,德语当中说“我的小妈妈”。他说“我特别喜欢我小时候生病了躺在你的怀中,你给我讲故事”,就像小王子说“你给我画一只羊”,他不断地说“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他的人生经历,他妈妈对他的关爱,以及他很早缺失了父爱,这些都对他性格的养成影响很大。从心理学分析,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天性当中有一个永远的儿童。这种男性很难处理和女性的关系,因为没有一个恋人会像妈妈那样对你如此无微不至,没有任何怨言。

<img src="https://img.allhistory.com/now/2021-06-29/60da6a909c232e01c17d2074+L.jpg" data-id="60da6a922114416715c3d869" alt="北非朱比角机场是圣埃克苏佩里曾经的工作地" ;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北非朱比角机场是圣埃克苏佩里曾经的工作地

在我们今天看来,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生是很成功的。虽然之前不是那么顺利,但后来他如愿成为飞行员,甚至还得过法国政府颁发的勋章,这些是世俗的、外在的、大家能看到的成功。他有妻子,还有很多女朋友,但也很愧疚。像《小王子》里面讲的,喝酒是为了暂时忘掉愧疚,我想他和这个女子好的时候,也想忘却他对前面一个女子的愧疚,大概是这样的心情。

相对于世俗人生来讲,他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人生,正如他那本没有完成的书一样。其实,他的一生很多时候是很痛苦的,飞行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他获取自由的方式。

我想起一句话:“人想追求自由而不可得,其实鸟儿也不自由,因为被它捆绑在天空之上。”圣埃克苏佩里最矛盾的地方在于,他希望通过飞翔获得一种自由。在这个自由当中,他去体会那种孤独,但又渴望友谊。在他实际的人生当中,他和很多飞行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孤独,有时甚至是享受孤独,这与他去寻求友谊、寻求伙伴,看似特别矛盾,但又特别一体。这是人在社会上的存在的纠结之处。

单看《小王子》,可能会作为儿童看到一些东西,你会看它纯真的一面;但你对他的人生有了解之后,以成年人的心态再去看《小王子》,无论是那个地理学家,还是那个天天在那里算哪颗星星归我的商人,还是那个国王,都有不同的意义。

作为成人,我读这本书感受特别多,包括对那个地理学家,我们在学校里面做那种所谓的科研,很多时候就像地理学家一样,我们关心的不是真的山和海,我们关心的是别人告诉我们的山和海。我这里谈的都是作为成年人读《小王子》和作家其他作品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也得到一种警醒——它在督促我去理解孩子的想法。你要试着去理解为什么那个帽子就是一条蛇吞了大象,不要切开看,就看那条蛇的样子。你要懂孩子为什么这样画,小孩子画画经常会被说比例不对,头太大了,或者辫子哪能这么长,等等。其实,孩子觉得辫子就应该这么长,头就应该这么大。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家长读完这本书,会警惕自己的成人心理。

我相信,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孩子,读完这本书以后一定特别感同身受,他和父母之间很多时候是不能交流的。这种不可交流性,可能恰恰是这本书的魅力,这促使他更加爱读这本书,因为他知道这位飞行员可以读懂小王子,他可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如果能是飞行员,能读懂他的声音该多好。

婚礼上的圣埃克苏佩里

飞行员真正和小王子建立关系,是在他一眼看出那是一条吞了大象的蛇时,飞行员的那颗童心被小王子发现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男性身上,孩童的疑忌会比女性更多一点。我这里不想再引用什么席勒、尼采那些熟烂的话,男性很多时候有很多疯狂、幼稚的想法,我老婆就会说我“你这个事太幼稚了”。可能男人就在等一个小王子,成人也在等小王子来呼唤起他内心当中没有死去的那个孩子。

父母如果能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不可能永远,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只是在某一时刻和孩子达成一种共通的话,就很幸福了。

我一直觉得,在最后一次飞行中,作家好像是自己去寻死的,而不像后面有人说的那样,是被打下来的,或是由于飞机故障。看完这本传记你就知道,在很多人看来,他作为飞行员简直是一个疯子,很多机械师都知道他飞行时经常忘记关舱门,有时候起落架也忘记打开,甚至会睡着。有人说他有一次出事故,是因为他在看一部侦探小说没看完,他一直在看,最后出了事故。

圣埃克苏佩里失踪时驾驶的洛克希德P-38飞机

早期的飞行和今天的飞行完全不一样,早期的飞行有一点像蒙古人喝了烈酒,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随时有可能会从马上掉下来,那是一种没有被完全技术化、标准化时代的飞行。他选择了飞行,恰恰是因为他和成人社会不妥协。飞行就是一种叛逆。

读完这本传记,我真的认识到《小王子》这部作品里有很多和成人世界非常坚决的不妥协。正如但老师所说,这本传记写了他表面成功的人生当中的种种不如意,他到死的那一刻可能都没有觉得他过上了自己完全想要的人生。

———

微信搜索“燕京书评”(Pekingbooks):重申文化想象,重塑文字力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