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取决于综合因素

2009-04-24 作者: 韩一军 原文 #天则观点 的其它文章

首先,感谢天则研究所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是昨天下午接到通知的时候还在安徽一个小麦主产村里面调研,晚上回来的比较晚,很抱歉没有做专门的PPT,我就用WORD做了一些图表和自己不太成熟的观点。

我比较赞成刚才卢老师说的这个,就是这次茅老师这个团 队做的报告思路是从粮食安全重要性切入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的问题。我觉得从媒体的报道来讲,这一条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 粮食安全的问题看18亿亩合理性,这是一个局限。反过来,即使我们确保了18亿亩红线,我们一定能确定粮食安全吗?特别是卢老师说的新时期粮食安全的概 念,就是他界定的这个区别于传统阶段的粮食安全。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耕地只是其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 贸易化越来越快的中国,耕地这个要素当然是最基本的,但是他在确保粮食安全这方面的作用起到的是基本的作用,但是其他的因素影响也越来越大,包括劳动力、 技术,更多的是政府的政策,比如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当然还有天气因素。这些综合因素最后形成了我们粮食安全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的课题是从这过来的, 我们也可以反推一下,从另外一个叫做考虑一下18亿亩即使我们长期确保的话,中国粮食安全能不能确保也打了很大的问号,因为我后面会提到其他我们的情况。

我根据通知,昨天晚上花了一点时间把我们平时做的东西整理了一下,因为是让我讲状 况。我们也做了一个过去七八年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四大品种里面在粮食供给里面占90%,特别是小麦、稻谷、玉米占87%。我们自己估计了一下,过去八年红 颜色是当期国内消费量,这里面不考虑贸易问题,蓝色是当期产量,这个判断现在大家是越来越一致了,就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连续四年滑坡,大幅度产量减少,主要 是挖库存,这个可以看出来缺口。有的年份是1000万吨,有的年份是两到三千万吨,但是2004年开始有转折,国内当量产量要大于国内消费需求,来填充国 内库存,所以过去几年我们库存是在节节回升了。

实际上再把贸易因素考虑进去,刚才赵博士的图已 经很清晰了,特别是近两年我们粮食自给率已经低于95%了,我们基本上是没有出口,主要是大豆3744万吨,如果算大数的话已经超过7%了,我们自给率低 于95%了。这两个数,一个是确保基本的生产能力,就是先有地,我们才出了18亿亩,另外自给率是多少。无非在政策上的区别,2006年对18亿亩是非常 严格的法律形式确定的,95%是很多领导人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出现的。我为什么说这个概念?在大粮食的概念方面,我们是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而不是什 么都没有。

下面,再看看三种作物的库存变化,去年总理两会的时候说的数字,我们专门核对了一 下,我们这个数和中国实际情况是比较吻合的,特别是我们中心有一套农村库存的情况,我们的假设是基本不变,但是尤其是近五年发生很大变化,我们把农户的数 据也放在里面了。很清楚的看到2003年是进入比较低的水平,我说的是市场年度的期末库存叠加起来。到2004、2005年以后库存水平到了2亿多吨了。 基本上跟报告里面说的30-40%是一致的。

刚才是国内的,我还把国际的列了一下,为什么呢?主要是做一个对比,很有意思的是这 次粮食价格上涨顶端是在去年3月份,但是真正是起源于2006年后半年,只是不同品种上涨幅度有一个交替,去年3月份最醒目的是大米的上涨幅度。我从 1993年以来用美国农业部的数字,而且按照中国大口径,就是薯类没有包括,我们粮食概念里面薯类就是2000多万吨,4%左右,很少。所以,为了跟国内 比较,把美国数据处理了一下,把大豆放进去了。看了一下过去十多年,这样一转化就是可以叫做粮食了,而不是谷物的概念了,过去这些年的需求是持续的,但是 生产波动非常大。特别要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以后,2000年到2008年这九年里面,全世界谷物当年生产大于当年消费的只有一年,所以2006年一直到 2008年价格高端不是简单的金融炒作,这只是推波助澜。当然,有一个粮食周期,效益比较低,尤其是市场经济国家减产,到2006、2007、2008年 世界库存降到最低水平,出现了价格的高端,从这个角度来讲,粮食价格还是市场调节的。

同样,把上面世界粮食我组合的这个概念做了库存消费比,红颜色是期末库存,从 1993-2008年就是在3-6亿吨之间的变化,这是绝对量。库存消费比基本上是15%-27%之间,近几年就更清楚了,特别是入世以来,库存消费比是 在下降的趋势,远远低于上世纪末、新世纪初的阶段。大家都注意到了,说FAO界定了一个数字,实际上在过去30年里面粮食安全定义和内涵越来越丰富,但是 它再丰富,各个国家从必要性来说,数量的供给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数量的话,后面的营养之类都是其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到2008年已经低于15%了。 再就是库存,现在这个时点就是四亿吨左右,这个里面的库存中国就有两个亿,起码占了一半。所以,很多人说世界库存有这么多,实际上我们已经在里面了,这个 问题要考虑。

结合上面的数据,我2002-2005年专门到日内瓦做谈判的技术支持,所以介绍我 们的一些政策研究,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不一定对,不一定是支持我们的报告,也不一定是反对,但是这些因素都值得我们报告在进一步完善中考虑。利益就是理 论和现实的差距,我非常欣赏茅老师提的市场化的概念,包括赵博士提的1998年粮食价格新政,这个政策是过度保护一点不假,说损失了上千亿都是少的,就是 这个政策成本非常高。但是,我们要充分考虑理论和现实的差距,特别是考虑贸易问题上一些东西要细化,比如农产品贸易程度在不断提高。都说加入WTO以后不 断的推进,但是未来15年以后,到底有多自由?这个要打一个问号。为什么?在入世以后,对谷物类保护的国家不在少数,在150多个成员里面,现在有接近三 分之一把谷物列为他的TRQ,就是过渡性的保护措施,关税配额。这里面甚至像美国,美国、加拿大这么强大的国家,他也用TRQ保护他的一些谷物。

(盛洪教授插话:限制出口是吗?)限制进口的,TRQ是关税配额,中国的量是非常 大,只有这个配额里面的是类似自由贸易,1%的关税,配额外的都是20%、30%、50%、100%,印度谷物都是100%的关税。所以,这个自由化是很 长期的,不要指望在短期快速的实现,这一点值得关注。而且,在这次新谈判里面,现在又谈了十年还没有谈成,1999年多哈回合启动的。TRQ不但不会在未 来两三年取消,只是把配额量扩大一点,就是这个过渡性措施在未来十到十五年会长期存在,这个基本上从谈判的角度是确定的。

同样,就像刚才说的极端情况下,就像去年粮食紧 张的时候限制出口,甚至一些大米主要出口国也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我个人认为未来还会出现,但是肯定是短期的,但是不是说将来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就不会 出现了,这个不会的,到那个时候要讲政治问题,讲社会稳定问题了。这个话题我们新一轮谈判也谈到,但是基本上不会达成什么协议。

结合刚才说的谈判前景和未来十五年大的判断,这个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粮食安全,我们 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赖国际贸易,比如现在95%,没有人说95%是合理的,但是是不是80%合理呢?为什么合理?当然你刚才给了一个答 案,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对国际依赖就是12-13%,但是这个我是有看法的,因为你是基于过去30年,过去30年我们投入要素和体制都不一样。甚至你的假 设,从理论上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你不可能假设经济作物不存在,而现实中他一直是在占用粮食作物的耕地。这是我提 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多大的依赖度,我个人认为过度的保护,我们未来几年很可能面临又一个库存过剩的周期,我看到小麦库存消费比在明显提高,连续五年丰富。

第二,人类科技水平是不断提高,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 但是具体到中国现实科技含量有多大?假设是大部分,至少从现在的截面看不可能把2.5亿全部进口,那就是50%的依赖了。而且实事求是的讲,过去九年世界 粮食生产不断下降,价格飙升,我们贸易在中间进出口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过去三四年我们是净出口的。当然,中国是常态的进口就是另外的结果了。但是,从科 技的角度,假设我们大部分依赖国内生产的话,面积肯定是不断减少,当然单产要增加,两个要比速度。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过去30年产量和单产增加的时候要细 分,这个数字我引自李振声,他专门研究粮食科技问题的顶尖级的专家,1978年是169,1984年是241,这个增加非常高,1984到1993年就是 增加了10%,2008年就是310,这是将近15年了,这个增速越来越慢是肯定的。我的意思是可以引用,但是一定要细分,给大家一个印象,如果说过去 30年增了这么多,未来30年怎么样?这个要打一个很大问号。再一个,我们大米现在是世界最高产,小麦是仅次于法国,也是上游水平,就是玉米低一些。里面 就有一个问题了,15年是这样的情况,可能50年,甚至100年,这个不可想象了,不知道有多高了。

第三,是一个细节问题,我看到报告里面说库存消费率, 尤其是库存基本稳定,这个论断我认为截止到我们粮改彻底放开之前是成立的,但是粮改以后,商品率1996-2002年是40%左右,现在飙升到62%,同 样跟商品率密切相关的是库存水平变化,市场开放前库存率相对稳定,但是放开之后,特别是近五年变化,不仅是主销区大幅度下降,主产区也下降,我昨天还特意 问了这个问题,好多村说现在都不存粮食了,就是因为放开了,购买的便利性。所以,我们在报告里面不能假设它不变。而且根据当前的库存,刚才2亿库存的时点 上,我个人估计起码六七万吨,没有30%也有20%多,这个数字有很大争议,有4000多万吨左右,20%都是农户的。

第四,借鉴国际经验也是要全方位思考,美国大幅度支持和补贴谷物。我去美国也去了好 几次,也待了多半年,我到农场到处转,我说你们确实有竞争优势,但是政府给那么多的支持和补贴,特别是在谈判中我们深深感觉到他是一点不会上,他在多哈回 合启动之前,他黄箱用的差不多了,他新谈判的时候就和欧盟联合起来又弄了一个绿箱,他仅仅是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吗?而且他这么强为什么要这样?这是我们要考 虑的。包括日本,日本进口这么多的粮食,但是他是饲料粮为主。他花巨大的代价,我们知道他的价格是高于国际很多倍,七到十倍。很有意思的是去年3月份国际 粮价飙升的时候,日本来一个代表团跟我们谈,他怎么减弱一点,因为他大米自给率是120%,小麦也是补贴。我认为他们是为了他们产业要存在,再有一层意 思,我们可能和日本有点相似,如果我们要开放,我们也要分品种,肯定是饲料粮为主。而且截止到目前美国数据和我们的数据一碰,美国农业部的数据里面,截止 到目前小麦库存水平不是很高,1.4亿吨左右,其中1亿吨是中国的。

最后,咱们这个报告已经发布有近两个月了,从网上我们也看到了,包括我昨天在基层的 时候也有一些搞科技的人都知道茅老师的大名,他说他怎么会从这个角度反对呢?我又看了一遍,刚才你说了网民可以理解,但是记者本身就是在断章取义,这一点 我们确实要注意。很多东西我们看原报告,根本不是茅老师说的,他就是断章取义,把一个刺激性的语言写出来,根本不是茅老师的本意。当然这个一传十,十传 百,传到一千个人都不知道怎么样了,甚至到基层搞科技的老同志,他说茅先生怎么会说这样的结论呢?我说你好好看看他本意不是这样的。

(本文是作者在2009年2月25日"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项目"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稿未经作者审阅)
中评网首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