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

2011-07-06 作者: 安猪 #立人大学 的其它文章

时间:2011年7月6日上午

地点:湖北蕲春青石中学多媒体教室

讲者:安猪老师

大家好,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上微博吗?都上是吗?那惨了,因为昨天李英强在微博上说了句话,说安猪是立人大学这群导师里面唯一一位不是学术的,是实战的,对不对?我不知道他是夸我还是骂我的,哈哈。那也好,我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实干经验,所以就不会讲太多学术的问题。

第一堂课是「如何理解社会」,我自己是从事公益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在公益的历程中,我发现做好事除了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理解社会,这也是我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反思得出的结论。所以第一堂课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主题。

在开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对我有多少的了解,我估计可能熟悉我的人不少很多,那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安猪」是我的网名,也是我的艺名,因为我的英文名是Andrew,也是一个英国王子的名字。但是被我的高中同学恶搞了一下,就成了「安猪」,后来就被他说中,本来我很瘦的,现在就成了这个样子。

我的真名大家很少知道,我真名是余志海,广东人。这里有没有广东人?哇,广东人真好,这么多。

那我自己非常爱旅行,我是一个「背包客」,大家会背包吗?自己一个人背过包的请举手。哇,真不错,我去过这么多大学,甚至包括中山大学,都没有这么活跃的同学。

其次我也喜欢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我觉着读书还是一个很好很美妙的事情,我老家是广东下面的一个县,但是我整个的读书生涯都是在广州度过的。我1996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念得是无线电工程,毕业之后我就在电器和IT行业工作,前后在这个行业呆了10年。头五年是在广州,2000年第一次来了北京。

其实也蛮巧的,我是2000年第一次来了北京,有没有北京的同学?我2000年第一次去北京,就被这座城市迷住了,我觉着这座城市有着和南方城市不同的气质和风格,所以2001年我就找到了一个机会在北京上班,还是IT行业。

在北京工作了大概3年之后,2004年,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我就创办了「多背一公斤」。大家知道什么是「多背一公斤」吗?既然知道我就不解说了,免得大家说我卖广告。但是2004年的时候我还是在上班的,到2006年终于痛下决心,辞职做一个全职的公益人,到现在还一直是全职的,前后也有5年时间了吧。我们的团队目前是有5个人,这就是我的一个大致的经历。

我一直在想,我这几年是在公益上怎么走过来的,我有两点的收获。第一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这件事情,「多背一公斤」;第二是我不断在思考我做的是不是真正有效的,真正能解决社会问题的,这也是不断导致我修正我现在所做的工作的原因,也让我不断有一些思考的结果。

大家都有笔和纸吗?我想让大家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想改变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用一句话描述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我希望怎么做?」

好,时间都差不多了,大家都写完了吗?我想找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回答。

同学1:我想改变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平等,我想用法律为少数族群维权,就这么简单。

同学2:我的想法没有那位同学那么伟大,我想改变整个社会对于学艺术这件事的看法,希望大家不要为了炫耀或者是考证而去学。我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推广这样的理念。

安猪:谢谢,非常具体,有意义。

同学3:我希望人人自由平等,正义和良知回归社会。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名公民记者,仅此而已。

安猪:你认识什么公民记者吗?

同学3:韩寒是一个公民,王克勤是一个记者。

同学4:我想改变的社会问题是城镇乡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做法就是去当地做一名教师。

同学5:我想改变人们对于临终病人的对待方式,引入美国安宁护养的理念,建立「安宁护工院」这样的机构。

同学6:我想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推广一种全民教育,因为我高中时候算是参加过一个全民教育组织,我是希望将它发展壮大,来改变乡村教育。

刚才我们听到了几位同学的社会理想,他想改变的社会问题,想去做的事情。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想要改变社会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这个社会与社会问题,它是怎么来的,怎么影响每个人?

刚才说过我不是一个学术专家,我会和大家去从一个游戏开始讨论一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大富翁」,我在大学时段是很喜欢玩这个游戏的,但我不知大家对我大学时代的电脑有没有概念?486已经是我毕业时的机型了好不好?我大学时候的机型是286,大三有386,但那时是听说过没见过的机器。286当时是黑白的机型,「大富翁」是我们当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尤其是一下了课,我们就开始玩游戏。这个游戏一开始有4-6个角色,每个玩家会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我最喜欢选的是「阿土仔」,因为他有政治正确性,其他都是些「钱美人」啊,「大老千」,这样一些像坏蛋的东西。一开始每个玩家都有一样的钱,然后大家就开始在棋盘上抛骰子,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一些机会,那么你可能还会到一块空地,这时候你可以在那里盖一个工厂或者旅馆,把这些地盖好后你还可以将旅馆升级成连锁酒店或者五星级酒店。那么有什么好处呢?当别人经过时,你就可以收过路费。每个玩家都会在这个规则下玩这个游戏,最后会有一个人胜出,他会把别人都搞破产,只剩他自己。

当然今天不是想告诉大家这个游戏有多好玩,我是想告诉大家这个游戏是不是和我们的社会有些像?都会有这样一些行为,都会有占地或者圈地、收过路费各种各样的阴谋手段,各种各样的卡,怪兽卡、打压卡等等。那么最终也会产生好多的输家。其实每个游戏都是社会的一个比喻,可以这么说。

那么我想问大家,如果这个游戏代表了现实,你怎么改变游戏中的这种情况?比如说游戏中5个破产的角色你会怎么安排?

同学7:我不觉着这是一种社会不平等,因为他们有很公平的起点,很公平的竞争机制,是在一个很公平的游戏规则下竞争一种结果。

同学8:但是我不赞成,但是做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段是建立在利益上的,跟现在的房地产商有些相似,他们需要大力的发展房地产产业,但是却忽视的广大民众的利益,你觉着这是公平的吗?这是不公平的。

同学9:我觉着这里面可以加入第三方,作为整个游戏的监督者,不至于使一些非常有权有钱的人把社会各种资源都聚在自己的名下。他可以保证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大家都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回到这个游戏对于现实的比喻。平时我们看到弱势群体,看到有的小孩子没书读,我们也看到一些人在炫富。大家第一感觉是我要去平衡他们。我给穷人一些钱让他活下去,或者我去制衡富人。这个就是我们公益慈善领域看到的做法,但是这种方法是否真的切实有效?

大家有没有想过,游戏规则不变的话,最后是不是都会产生少数的赢家和多数的输家?是不是?

所以,这个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整个社会现实中,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在现实中仅仅关注某一方面,对对立方进行批判,这是没有用的,因为它并没有改变这个游戏规则。也许游戏规则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是它能害死大多数人,这是好的游戏规则吗?

大家想一下,好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样子的,它应该是能让我么更加快乐活得更加有尊严的一种规则,这是一个规则产生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要看到一个更大的社会图景,当我们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不应当仅仅盯着受压迫的人群或者压迫别人的人,我们应当着眼于整个社会这个体系,这个游戏规则是怎么运行的,怎么让每个人成为好人或者坏蛋的。

我想问大家,如果你参加这个游戏,也遵守这个规则,你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同学10:我的想法是把别人打败,彻底打败。因为我觉着曹操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他是奸雄,为什么他奸呢?自古以来,大奸是忠,你把他们打败,反过来看,他为什么会败了?

同学11:我肯定是要破产的人,首先我不擅长打游戏,第二我肯定会遵守游戏规则,第三我不会不择手段伤害别人达到目的。

同学12:如果是我,我会想办法成为搅局的一个人,我会让赢的人不会赢太多,输的人不会输太惨,就是这样。

安猪:那你会不会增加输家的痛苦呢?本来我1个小时就死了,你非让我3小时死。

同学12:这其实就是现代医疗的悖论,没办法。

同学13:我首先会保持一个不作乱的原则,赚取适当的金钱,然后在这个物质基础上联合其他玩家来改变游戏规则。

安猪:你这种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不入戏」。

同学14:这个游戏可以在一定的规则内做手脚,我会用规则的漏洞让自己获益。合法的手段一样可以搞花招。

所以,通过这样的分享也能让大家思考一下。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好人,至少应该不是坏人。包括我,至少我们不会说自己是坏人。但是为什么我们进入这个游戏之后我们就会变得很贪婪,很想去赢,很想把别人灭掉?为什么?大家思考一下,很多时候判断社会问题不能单纯从社会个人的性格去考虑,我们要看到影响每个人行为的是社会的「游戏规则」。而游戏规则可能是不显露在外的,是隐藏的。从这个游戏希望大家思考一下这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它真正起作用的是怎么样的东西。

结束了这个游戏往下走,是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游戏已经给我们了很多的提示,我们理解社会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发现联系。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和其他群体一起生活的。比如说读不起书的孩子,他并不是孤立的,他身处在社会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而这种社会关系会影响他们。这是农村学生的辍学问题。事实上现在这个问题很严重,很多学生读完初中就不读书了,就去打工了,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哪些力量?哪些因素产生的?经过刚才的讨论,我想大家不会认为这是学生素质的问题,因为在农村或是城市,学生的素质是差不多的,那么他们为什么在读完初中就不读了呢?有哪些因素在影响他们?学校的环境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家庭有什么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前途认知有什么影响、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又有什么漏洞、还有不能忽略的公司,他们如何对学生施加了影响?大家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同学15:我旁边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经历,学校家庭是外在因素,学生本身对社会的认识是内在因素。

同学16:我想还有一个社会观念的问题,他们觉着上学比不上学收入更大。

同学17:这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很多的地方,如果平均消除人口一半,那会是什么情况?

安猪:你认为这个社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17: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还是人口素质的问题。我觉着这是9年义务教育的问题,因为它是不妥的。就比如这个中学吧,这个学生的成绩比往届下降了,为什么?读书不要钱啊,读书不要钱他们就可以任意地读书,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要钱他会发奋读书。

安猪:嗯,所以你认为原因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啊,我终于归纳出来了。

同学18:我不同意他那种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念。我不知道那位同学有没有体会过那种没钱上学的感觉。我们家是四姐妹一起读书的,当时学费是400块,我们都没钱交,都是家长先打欠条。如果说政府免费教育对城市没有影响,对农村来说是有更加公平的机会吧。再说辍学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家长或者学生的观念问题、同辈的影响。

同学19:经济条件的限制,还有升学的问题。只有前一两名的学生才有可能升入县城以上的中学。

同学20:我觉着这个问题是政府问题,我们很忽视中专、技校的教育。社会观念是对这些有歧视的、技校文凭也很容易买卖。

我们今天的讨论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是要想看到更多的面向。我想要让大家花点时间分享一下昨天的辩论,到底该不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同学21:我不支持国家全面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近些年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着人口红利,也就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如今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们会面临劳动力短缺需求不旺,可能会影响我国的发展。第二是独生子女夫妇结成家庭需要赡养4个老人,他们的压力会比较中。第三是关于国防或者兵源,外国有个报告说独生子女会使我国兵力下降,因为他们有家庭的顾虑。

同学22:我不支持国家全面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是一种剥夺人权的权力的行为。而且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在南方一些省份得到全面的实行,就说明它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而且我相信随着大家素质的提高,他应该可以慎重地选择。

大家的观点都很好,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站在国家的立场去看问题,当然很好啦,高瞻远瞩。我们不妨尝试从另一种角度去看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受影响的是什么人?他们会受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考察这一块。同时,我给大家第二个去思考的点,这个政策里面隐藏了什么假设?假设就是年轻的父母没有权力去决定要几个孩子。每一个政策后面都有这些观点在后面,这些假设往往是不公平的,也许我们会把这样一群人物化掉,会把他们看成一群数字,仅仅作为政府报告的结果出现的,如果人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地物化掉,那么随便死3000万人好像也没有影响。这就是最可悲的一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去关注每个个体,还原对问题应有的一个态度。

下一个问题是学校的作用,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看电影,在来之前大家也在微博上聊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电影,今天我们聚在这里,而且都是学生,大家怎么用社会问题的方法去思考学校的作用?学校他真正的作用是什么?他是真正像官方宣传的那样,还是说它有其它的目的?同学是不是可以停下来觉察一下?

同学23:我很喜欢李嘉诚对于教育的承诺,他说「知识改变命运」,我是怎么样理解的呢?我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但是知识的作用从来就没让我觉着我今后要找一个高薪的工作,而是它让我意识到我身边的穷人非常非常多,我觉着学校改变了我的命运,它让我思考贫穷的根底在哪里,找到一种精神的力量,让我去思考生存以及生存之外的东西。

同学24:我想先讲一个故事,这里一个初中生早晨5点半就起床,学到晚上9点才回去。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哎呀,少洗一点澡,多读一点书。这就让我想起了朝鲜的一句名言,「难道吃饱饭比国家更重要吗?」在这里就是「难道洗澡比读书更重要吗?」根据我们的民情,学校就是底层人向上层流通的一个途径,放在中国,这样的公平机会真的少之又少,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唯一的出路就是高考。我爸本来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他自己努力考上了军校,他就彻彻底底摆脱了艰苦的生活。我爸是弟兄三个,他的哥哥们现在依然在家里种田,过着很苦很苦的生活。一些摆脱了穷苦生活的人的孩子,我们可以称之为中产阶级二代,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兴趣,想探索自己喜欢的人生目标,但是国家的教育依旧是很僵化的。国家设置学校的目标可能有便于统治的目的在里面,蒙蔽你的心灵,这和「防火墙」的思想是差不多的。因为这样,我们都可能会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而不是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

同学25:我觉着学校最大的作用是把一些同龄人据合在一起,它相当于把个人小世界与社会大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作用,同学聚在一起,会有思想的碰撞,也会有竞争的压力,但是有这么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也是非常必要的。

同学26:我想引用一下平克·弗洛伊德的一首歌,叫做《墙上的另一块砖》,学校把我们最初不同的形状打磨成墙上的每一块砖,他们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建造一堵墙。最初我们是没有学校的,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在国外有很多通过家庭教育成长的学生,我觉着学校把人们组织起来的说法并不是唯一的,人们可以自发的组织起来,比如说他们有教会,每个星期孩子都可以在一起交流。所以,我觉着学校的存在并不是必要的。

非常感谢同学们,有这么好的意见与洞察力。学校重视什么?我们要考察学校为什么产生?这个可以作为课后的调研同学们可以去研究一下。我这里指的是西方的学校,因为中国现在采取的实际上也是西方的模式。简单地说,最早的学校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父母看孩子,更重要的是在于为工业革命培养工人。所以,整个学校的体系是工厂的形式组织起来的,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学校是分系的,一群人在这里上着同样的课,批量化的课程,所有的时间都是被设置好的,整个学校的环境就是对工厂的再现。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学校,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它是学校?学校希望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变成什么样子的人?这就是学校存在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开始去理解这个社会的运作,当有这么多相关的利益方在同一个游戏中活动甚至博弈时,这个社会是如何运作的?那么还是以学校为例子,学校怎么运作?如果大家仔细考察学校,就会发现除了人以外,会有这样一大堆的东西会支撑学校的运作——文化、制度、身份、结构等。

可能我们是觉察不到的,学校有文化,这个文化不单单是学校的,可能也包括社会的。例如,「读大学有前途」,这就是一种文化,「成绩好最有前途」,这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学校会有各种制度,如果你违背了这些制度,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你个人承受不了这个制度,你可能会选择另外的道路。

同样,在学校里有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各级的行政官员。当然学生也有不同的身份,这种身份跟老师一样,它形成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小学可能最明显,我们有不同科目的学习委员,我们有小队长、中队长和大队长,我们还与时俱进,现在有了市的总队长,「五道杠」。我们在不断地去重复和强化这种身份,那它的目的是什么?它是让学校通过运作这样一种形式去实现它存在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思考社会问题时,也要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社会是怎么运作的,各方是怎么互相影响。所以,我推荐大家看看电影《死亡诗社》。很多时候这种制度是非常残酷的,如果大家看过这部电影的话,都应该了解。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可以很快乐地生活,那是因为你服从了它的制度,但是如果你尝试去违背它,很有可能你会付出血的代价。

当然,我需要强调一点,看起来好像这样一种制度一直在迫害我们,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但真正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制度为什么可以正常的运行?为什么我们会接受这种文化,接受这种制度,接受自己的身份,接受别人不同的身份与职位?

同学27:首先我想说一下,我是一个高中生,如果说大道理,我们是比不过你们的,你们都是大学生,我只能用浅显的道理来说,我想把学校比喻成做砖的,做砖必须要燃料,燃料是从哪里来?我们是原料,进入学校就等于加工。那么加工出来的商品要运到哪里去呢?当然是运到社会去!因为我家附近有一些工厂,我小时候常常去看,为什么它会一直有产品出来?是因为有动力,是因为电!那是什么在充当这个电呢?老师能回答一下吗?

安猪:学校运转,刚刚大家已经看了,依赖于这些文化、结构、制度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是依赖于认同与合作,也许我们不满意,但是我们忍受了,这就是合作。这种合作是什么?这种合作就是共同的信仰,我们接受这种信仰,所以这个社会才得以正常地运转。但是,我希望大家去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希望这个社会更加公平更有创造力,每个人都更有尊严,而这个社会远远没有到完美的程度。所以每个社会都有很大的上升进步的空间。这是我今天讲这堂课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的一点。回到这里,这个社会需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的合作,我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不认同我这一点。

同学28:我觉着相对于把学校比作工厂,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比喻,特别是在中国,他更像官僚机构最底层的分支。我们加入这个学校并不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因为想改变社会而进入学校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只是希望在生活开始阶段顺着这个分支往上爬。

安猪:刚好我想举个例子,也是一部电影,《生死朗读》,通过这部电影,我学到了一个词,叫做「平庸的恶」。这里面的女主人翁汉娜是一个文盲,不识字,但很可悲的是她执行了屠杀的命令。那么,她是怎么样支持了这个社会的运行?我们能因为她不识字、完全是执行上司的命令而免罪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忽略了通常是这样的人铸造了最大的恶的产生。

同学29:我觉着是最大的恶利用了平庸的恶,而不是平庸的恶支持着最大的恶。

安猪:谢谢,但是汉娜至少是一个同谋者。你不能否认她是恶的执行者,这才是我们的重点。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合作去支持社会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是一个同谋者,至少是一个旁观者。但是,意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发酵改变,前提是你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很简单,对于每一个问题大家都可以问三个问题:谁创造了描述?谁控制了信息?谁从中得益?每一种信仰背后都是通过话语描述出来的,每一种话语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出去,而最终结果就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而我们往往只会看到弱者受到了损害,我们必须要有全面的认识,只要有人受到了迫害就必定有人得到了利益,这是伟大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的。

所以,我们在思考社会背后更深的渊源时,不妨去思考这三个问题。大家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描述,例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农村的孩子很可怜」,那这种描述是谁发出来的,可能是媒体,可能是公益组织或者捐助人。他们通过话语的表达去塑造「农村学生很可怜」的印象,那这种印象又会导致什么结果的发生?

那我再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广东佬吃出了非典」,每一种这样的观点我们都可以去反思,到底是谁来提出话语,谁控制了信息,谁又从中获益?

为什么信息的流通这么重要?因为让人服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暴力,另外一种就是控制信息,让你只接收到他们想让你接收的信息,通俗讲就是「洗脑」。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不完整的,我们要不断审核评估这些信息。

最后我想跟大家做一个小的互动讨论,因为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是随便举了三个我们身边听到过的描述,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有没有听过类似的描述,它又是怎么样传递背后的思想与价值观的。它最终让哪些人获得了利益,又让哪些人受到了伤害?

同学30:很多人对河南学生有刻板的印象,就是认为河南人是小偷是骗子。很多媒体对于河南人的报道都是负面的,新闻媒体发挥了负面的作用,大家应该也有一些了解。

安猪:我想补充一下,因为这句话对河南同胞造成的影响是很实际的。你在找工作时,可能就会因为这样一种观念影响你的前途。

同学31:「中国人太多了」,我写这句话并不是否定中国人口多,但是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括吧。很多时候火车站很挤,大家就会说中国人太多了,大家就买不到票。或者是资源分配不均,大家就会简单的理解为中国人太多了,很多时候大家就会形成刻板印象,认为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中国人太多而造成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挖掘。但是很多人就是因为这句话剥夺了自己近一步思考的权力。

安猪:我想补充一下,大家认为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其实是「某些中国人实在太多了」,说这话的人,在那个情景下不会将自己代入「中国人」的身份里,所以他会说「某些中国人太多了」,例如大学生、农民工,他指的是这样一个群体。

同学32:我说一个社会学角度的问题,即「单身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心理畸形」,家庭因素确实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但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我们社会给他的身份认同,让他觉得自己的跟别人不一样。其实我们应当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同学33:我想分享一句话,是成龙先生说的,「中国人是需要管的」,这句话的背后的意思是要压制个人的自主意识。

同学34:我们这些做立人义工的,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XX,你毕业之后去从事慈善真是太伟大了」,这句话其实有两点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公益和慈善是两码事情,第二就是选择公益并不是伟大,这只是一种个人生活的选择,跟伟大无关。

非常感谢今天大家两个小时内的讨论,简单小结一下今天的要点。首先就是我们的社会是复杂的,每个社会问题背后都有很多利益相关方,这些相关方会通过互动形成稳定的关系,让社会可以固定下来,运转下来,而我们需要思考每一方在当中的作用。还有这个社会如何对我们施加影响,通过文化、制度、结构甚至是价值观、思想等等,我们如何去反思和觉察这些?

「我想改变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开头讨论的问题,不知道通过这两个小时的讨论,你有没有新的认识与想法。希望大家在下课之后继续思考,这不是一个两个小时的课程,这是一个持续思考努力的过程。明天见,谢谢大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