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思想的威力

2011-07-07 作者: 安猪 #立人大学 的其它文章

时间:2011年7月7日晚上

地点:湖北蕲春青石中学

讲者:安猪老师

《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中一直在强调新思想的威力。其实还是要从上次课的内容说起,合作和共同信仰。我们说到社会制度的运作,依赖于权力的控制,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合作。要改变某些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去思考我们要改变什么样的思想,这是最根本的改变。

新思想,就是重新理解和认识世界,怎么看待世界相关的每一方。在公益的领域中,需要考虑的相关利益方,服务对象、志愿者、自己。是对人的重新认识。

在每个案例里面,希望大家思考,它挑战了什么已有的思想?它提出了什么新思想?用什么方法、流程、工具实现了新思想?

第一个案例与教育相关,相信大家对教育有共同的兴趣。「墙中洞项目」。这个项目简单地说是与电脑有关的项目,我们要在乡村中推广电脑使用,让他们更好地使用电脑使用网络。大家可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同学:我会考虑在「一公斤」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回收旧电脑的公告,然后把募捐来的旧电脑找一户乡村人家来管理,发挥它的效用。

安猪:假定电脑不是问题。我们现在关注的是电脑到达了乡村学校,或者是农村之后,如何使用和维护?你有什么建议吗?

同学:使用维护的话,在当地的周围找懂技术的志愿者定期的维护,这是我的想法。

安猪:你觉得这样懂技术的志愿者容易找到吗?

同学:我觉得还好吧,现在乡村的科技也比较发达,不管是乡镇上还是县城里面,我觉得路径在十几公里范围内的话,包括更短的距离,我觉得都是可以找到的,只要技术不要太复杂的话。

安猪:ok,谢谢。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同学包括我自己的一个思路,就是我们把电脑运到乡村学校,可能会帮他们建一个多媒体教室,找电脑教师给学生上课,让他们学会使用电脑和互联网。墙中洞项目的发起人想法不一样。这个项目里面是没有老师的,非常奇怪的一点,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点。 这是当时他们一个项目的现场,这个已经是他们比较完善的一个项目点。那么这个教授,他在回忆最初的第一个点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他在村子的一个地方放了一台电脑,没有其他人,只有一台电脑,他也不说明什么,就自己观察。第一个孩子13岁,刚退学,他就碰了电脑一下,发现电脑屏幕有反应,他之前没有接触过电脑,甚至当地还没有电视。后来过了两分钟,他就发现是自己的操作使电脑发生了变化,之后他又触碰了一些按键,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浏览器。过了八分钟,孩子已经懂得了上网。之后,他还把村里的孩子都带到那边,教他们上网,等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有77个孩子会上网了。

之后这个教授又到了印度北部的一个村庄,那边没有互联网,他们就留了300张CD在那里,三个月之后,孩子已经会使用电脑,甚至懂得里面的英文单词,他粗略估计一下他们大概掌握了2000个单词,虽然读音有误,但是常用的「退出」、「停止」、「文件」等等,他们已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这样一个案例,我希望大家去思考一下刚才我说的三个问题:这位教授他挑战了一个什么现有的思想?他的新思想是什么?他用什么方法去证明和实现了这种新思想?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同学:我觉得他挑战了人们的想法就是说,小孩学习一定要手把手教。他提出了小孩子通过自己探索的方式去学习,他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了计算机。

安猪:是否还有补充?我说说这位教授他自己的总结,他说小学基础教育可以是自发的,完全可以以一种自我组织的方式发生,而不一定是自上而下的,孩子们可以自我组织起来,教会自己知识。他在思考一种教育组织的方法,教育可以通过一种更新的方式来进行。

下面讲第二个案例,第二个案例是关于残疾人的。

这个项目叫做「黑暗中对话」,有没有听说过的同学?

同学:我没有参加过,看过介绍,是不是人坐在漆黑的屋子里面一块儿交流?

安猪:是,差不多,我再详细解说一下,这个项目是针对盲人的。大家想起帮助盲人会用什么方法?比如你要帮助一个盲人,你会怎么做?给他钱?让他做一些很基本的劳动,还是其他?他们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它去发现盲人的优势,而不是把盲人看做弱势群体。

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旁边还有三个字「体验馆」。怎么体验?就是让我们正常人进入纯黑的环境,去体验盲人的生活。我们自己单纯一个人进去体验可能感觉是非常恐怖的,因为里面会有不同的环境,有山,有河流,非常多的体验。在体验馆中实际上是有一些向导的,就是盲人。所以黑暗中的对话就是通过设计这样的体验馆去雇佣一些盲人,来成为这个体验馆的工作人员,那么这些盲人通过这样的服务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收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不是因为可怜而接受这份工作,而是他本身就是最适合这个环境的人。

这就是「黑暗中的对话」所创造的一个新的模式。好,现在大家都清楚了这样一个项目之后,想一想这个项目挑战了一个什么思想?用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去代替它?

它怎么实现了这个思想?怎么证明了这么一个思想?Dialogueinthedark。

同学:挑战的思想是盲人一定是比我们弱的,其实盲人有比普通人优秀的地方。通过建设这样一个体验馆,让盲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可以体面地帮助别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安猪:非常好。其实他是用一个非常创新的角度去阐释了这个思想,那么这个思想从我们公益里面叫做「优势视角」。传统慈善是通过「弱势视角」,它对服务人群的定位是他们是弱势的,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所以我们要去给予他们,帮助他们,甚至给他们做决定。但这样的话最终可能只是培养出更多的弱势群体,因为你并没有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

而「优势视角」是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尝试发现每个群体、每个社区里面它自身所蕴含的资源,去发现他们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其他的人群和社区所没有的。当他们发现了这些独特的能力和资源之后,去设计和发挥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独特的环境中产生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优势视角」。

下面的例子也是类似的,这是另外一本书,叫《穷人的银行家》,它讲的是一个孟加拉银行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尤努斯·默罕默德,大家可能听说过,他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乡村银行。

大家都知道孟加拉这个地方吗?孟加拉是个比我们还穷的地方,他是在孟加拉当地给贫困妇女提供小额贷款的服务,帮助他们脱离贫困,走上自立的道路。

尤努斯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在做格莱珉银行之前,在1974年做了一个乡村调查,就是所谓「5塔卡」。5塔卡是很少的钱,他就发现当地妇女通过编织竹篓来挣得自己的生活费用,他们没有自己的钱,他们要向当地的商人买原材料,编织竹篓之后卖给商人,他们只给很低的差价。也就是说辛苦劳作一天之后只够吃饭,这样他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额外的原材料,就形成一种依赖,依赖这些商人为他们提供原材料,然后这些商人就可以持续地剥削他们的劳动。这就是尤努斯在1974年的时候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让他很震惊的一个现象。

他在那本书里面写了他当时的感受:「我所教授的经济理论对周遭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反映,我怎么能以经济学的名义继续给我的学生讲述虚幻的故事呢?我想从我的学术生活中逃离,我需要从这些理论,从我的课本中逃离,去发现有关穷人生存的那种实实在在的经济学。」这是当时对他的一个非常强烈的震撼。

到1976年,当时孟加拉发生了大饥荒,大饥荒刚结束,尤努斯再一次到乡村进行调查,这次同样让他发现一个很震惊的情况就是,他在一个村子里面发现,只要27美元就能帮助42个人去购买他们自己的原材料,可以独立去实现生产。于是他就去银行谈这个事情,结果让他很吃惊,银行拒绝了他。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怕他们还不上钱。

安猪:对,银行的理由很简单,穷人的信用是要比富人差的,担心穷人不还钱。这个对尤努斯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促使他在第二年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乡村银行,就是今天的格莱珉银行。成立了这个银行之后,尤努斯就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业务,通过给农村妇女提供小额的贷款资金,让他们可以去购买自己的原材料,自己去获得合理的利润,实现自我资金的积累,从而实现一个经济上更加独立的生活道路。到今天,这个应该是几年前的数字,格莱珉银行服务了240万个家庭,总贷款金额38亿美元,还款率高达98.89%,远远超过其他商业银行,同时它这种模式被250多个机构在近100个国家复制。

这就是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故事。那么从这个故事大家思考一下,尤努斯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旧思想?他用什么样的新思想来代替它?他是怎么做到的?

同学:他挑战的是经济学是高高在上的,要回到经济学也是可以实实在在地被用到社会中改善穷人的生存状况的。

安猪:有没有同学补充的?后面那位女同学。

同学:我觉得他挑战的思想是穷人比富人没有信用。他转变的方法是他自己成立了小额贷款的银行,用高还款率证明了穷人的信用是高的。

同学:他挑战的旧思想是贷款需要考虑现实的还款能力,他的新思想是贷款还可以依据将来的还款能力进行贷款。具体方式就是小额贷款银行。

安猪:你的意思是他挑战了贷款这种模式。还有没有补充的?

同学:我觉得他挑战的是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经济头脑。我们认为他们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会经营或者没有信息的来源,但是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只是缺少初始资金。

安猪:好,谢谢,非常好的观点。还有没有?

同学:他通过实际调研改变人们对穷人的偏见,穷人之所以穷是有很多原因的,并不是因为他懒惰。

安猪:所以你认为他挑战的是对贫困根源的理解。

同学:小额贷款虽然不能产生大的利润,实际上通过小额贷款,也能做到非常大的产业。

安猪:非常好的观点,这也是我想补充的。传统来说,很多人认为公益是赚不了钱的,实际上格莱珉银行是有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它可以实现自身的运转,也就是说它成了社会企业,最终可以不依赖于捐款而能够自我运转。

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回到我们刚才说的「优势视角」、「弱势视角」,我们习惯于去观察弱势群体,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机会的市场,只能通过慈善去投入资金去解决,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发现这里面同样是有商机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创造力,只要我们能够和当地的社区结合在一起,我们是能够创造机会的。

同学:实际上我是有一个疑问的。我的朋友也在做小额贷款,年利百分之十以上,可以起到为农民增收的效果吗?像乡村的一些比如邮政储蓄啊,三万以内利率还是很低的。

安猪:小额信贷这个领域,中国这里是否可以实现?中国的金融是垄断的。他这个模式要成功必须依托于规模化,当你的资金额不够的时候,很难实现。目前中国没有成功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尤努斯从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才实现格莱珉银行的独立。商业公司可能两三年就可以上市,但是公益不能存在这样的幻想,公益可能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坚持,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等待。

前面几个案例可能更多是着眼于服务对象,我们如何理解服务群体,如何看待他们。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群体,还是一个无助的不能够独立的群体?不同的视角就决定了我们不同的方法。刚刚的案例可能更多地认为我们的服务群体有他们自身的特长和资源。

下面的案例是关于我们志愿者的,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志愿者。维基百科大家都知道。上过这个网站的同学请举手。好,还蛮多的,我们考察一下维基百科。大家知道他是怎么运作的吗?

同学:我曾经是维基百科的编辑,我对它的模式还是比较了解的,维基百科主要是提供一个网友自由编辑内容的平台,然后会有专门的管理员,进行删改,达到一定的标准,来保证质量,但是所有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网友的。

安猪:这种方式是否有效呢?我们来做个很简单的对比,左边是维基百科,右边是大英百科。这是一些基本的数字,维基百科有3169000+词条,而大英百科98000词条。那么这些词条是怎么来的呢?他们只有12名全职,数百万志愿者,全职不负责编写,负责网站的运作和筹款。大英百科就是一种精英化的方式,超过100名专家,包括诺奖的获得者,同时有400名专业编辑去编辑,更新速度是比不上维基百科的,十几年才能更新一版。而最终我们看他们词条的错误率的对比:《大英百科全书》平均每个词条出现2.92个错误,维基百科出现3.86个错误。

为什么维基百科可以用这样一种新的方式超越传统的百科辞典?维基百科到现在也不过十年的时间,它用十年的时间超越了一百年历史的大英百科,为什么?

我们可以简单看一看它的基本运作,我们选择了公益界的名人,雷锋,这个词条在维基百科中有1万字,包括简介,生平,影响争议等等。像这样的内容是不可能出现在传统词典中的。因为传统的词典是不可以给一个词条这么多字的,它的篇幅是有限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它最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先看看它最初的样子,2003年的第一版,colipon创建了这个词条,也许他要写一篇关于雷锋的论文,他来到了维基百科,他想看看雷锋的资料,发现没有,于是创建了这个词条。但他对雷锋了解也不多,就写了他所知道的几个字:「中国解放军军人与模范」。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写得比他好,但这不是要点,要点是,我们哪怕只有一个很低的起点,只有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机制,那么最终可以变成一个非常详细和准确的词条。

所以,我们要看看是什么机制促成了维基百科的丰富,如果用传统思想,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接受的。如果我们在小学作文里面写雷锋,哪怕小学一年级写出这样的文章,都是不及格的,但是这样不及格的内容在维基百科上是被允许的,甚至是被鼓励的。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完善的协作机制,它相信知识不是被少数专家所垄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掌握着知识的一部分,甚至某个人是有着特殊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所有人的贡献能够形成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知识。

这是「雷锋」最早的一个词条,那我们考察一下,因为维基百科有很完善的追踪功能。我们可以跟踪到在七八年的时间里,这个词条总共经过了222次编辑,总共有91个不同的用户参与,每个人都往里面添加了一点东西,可能每个人添加的都不是完整的,甚至有些是有错误的,但最终看到的是完整的词条,而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讨论,甚至争论,这个讨论也是公开的,当前的和过去的讨论。那么大家可以看看「雷锋」这个词条里面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讨论,其中有一个是:雷锋是否是捏造的?这个在国内可能是讨论不了的。会有这样不同的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形成了共识,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版本。这就是维基百科的运作方式,最终产生了超越传统的结果。

所以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在这个案例中,它挑战了什么旧有的思想?它用一个什么样的新思想去代替它?它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流程和工具去实现它?

同学:我们认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专业领域所垄断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你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以一个完全开放的词条平台,让大家参与到编辑中。

同学:我觉得比较主要的是,维基百科消除了一种偏见。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有很多人抨击维基百科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样以一个其他的传统百科来回击它的。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只有专家才可以做百科,现在我们发现普通人也可以做。所以我觉得维基百科消除了一种偏见,创造了一种平等。

安猪:它是如何做到的?

同学:就是一个全开放的平台,这是最重要的。

同学:其实我并不认为维基百科可以消除偏见,我觉得上过维基百科的人应该很清楚,维基百科有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门槛,首先你必须要了解它的那些规则跟繁复的语法使用。所以就会出现一个人想去创建一个词条,但是发现水平的限制,往往达不到它想要的效果。也会有管理员按规则进行一定的讨论。我认为维基百科的质量肯定没有大英百科的好,在国外大家也不会把维基百科当做一个学术的来源来引用,但是我觉得它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微动力」,就是有12名全职的和几万的志愿者的力量肯定要比那几个专家的力量大得多。

同学:我觉得这个就是对知识的定义。传统的定义就是只要你出版之后就是相对稳定不容置疑的一个东西,但是在维基百科上知识就是可以被反复更新、被不断置疑不断推进的一个东西。

同学:其实我看到的是它的一个组织结构的变化,就是它的志愿者有几百万,但是全职人员只有12名,这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是不可想象的。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协调。前一段时间看一本书叫《海星模式》,我觉得它在组织上的变化是我最感兴趣的。

安猪:其实维基百科给我很深的一个触动,就是它的组织模式,传统地来说,我们会把志愿者看做不专业的、需要我们去管理的人员,需要我们去设计项目,我们去管理流程,甚至我们要去给志愿者进行培训。甚至在词典这个领域,把读者和作者严格区分开来,读者是完全不能进行任何定义知识的工作。但是维基百科模糊了这个界限,读者同时也是一个作者,知识的定义者。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

同学:这就让我产生一个联想,就是中国要不要民主的事情。很多领导人认为自己高明,认为把权力下放的话,会引起很多错误,就希望用权威来进行决策。维基百科是一个颠覆。据我所知,最初对编辑是没有要求的,后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刚开始的假设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后来有人就把肯尼迪之死的一些推测写上去,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就慢慢对编辑提出了要求。我觉得,这和政治是很相似的。

同学:是新生代的网络力量进入社会,就和微博、Facebook很相像。网友自发地发表对新闻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力量使新闻事件得以还原。网友可以对知识进行实时的更新,我觉得这个和维基百科是相通的。

同学:维基百科作为网络产品,有别于之前的电子屏幕显示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的方式,是交互的体验方式,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这个网络的平台构建中来,所以说它代表了web2.0产品的典型特征,相对于web1.0而言,不是单纯的提供和接受。

同学:我觉得它打破了以往对知识的垄断,知识的定义权掌握在专家的手里,但是现在都可以人人参与,人人讨论。

安猪:谢谢大家,因为时间限制,我们讲最后一个案例。讲一个关于广州的故事。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个项目,叫做「光亮工程」。大家听说过吗?在亚运会结束后,为了让广州更漂亮,决定给城市的一些楼顶安上射灯。一个很美好的想法,但是唯一的问题是要花费1.5亿元,而且这个决策过程并没有被公示过,很多年轻人认为不合理,更何况要浪费这么多的钱这么多的电。但是你知道在中国要去抗争这些东西很难,于是他们就别出心裁,把自己的头剃光,写这么一个纸条brainisbrighter,征集一千个光头把广州「照亮」。首先是在微博上传播的,4月24日、25日就有媒体采访,但是微博账号被「和谐」了不能发光头照。

于是他们就出了另外一个活动叫「拇指行动」,「拇指」就是我支持你。他们用一种正向的方式说:我相信政府是公透明的,我鼓励政府早日公开这个「光亮工程」可行报告。这个「拇指姑娘」也同样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行动叫做「竖拇指‘撑’广州发改委、广州建委」,也在征集这样的照片。那么同样她也亲身到相关的部门去,要求提供这个可行性报告。当然实际情况也是非常不乐观,她也是被当皮球一样来回地踢。这是她最近的一张照片,因为她被「踢」了很多次,她就干脆说,多次奔波,鸭梨大,我又不是专职做这件事。所以,她又新加了一个「鸭梨」,表示压力很大。这是在广州发生的小故事,可贵和有趣之处,它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推动事件。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故事带给你们什么样的启示?

同学:因为我是广东的,所以对这件事了解一点。她这种方式在香港有一个名词叫「快乐性抗争」,尤其在香港,2010年高铁事件,香港要建一条高铁与大陆链接,好像650亿元才20多公里,并且建好以后好像也达不到预期的速度,当时有「80后」出来抗争,很幽默的不同于传统的抗争方式。在这件事之前还有一个「保卫粤语」。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香港的快乐抗争文化会影响到大陆。我们在搞抗争的时候,我们要有比较有新意的方法,让政府难堪,但是用一种很搞怪的方式的,尤其是对于这么可恶的政府,就是我们要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同学:「拇指姑娘」发布以后,很多人关注和转发。我有很多朋友也在政府工作,其实他们也希望有人来反对。政府也不是铁板一块,其实也有很多做规划的人希望外部的人提意见。这个行动有一个很大的意义是以乐观的方式,希望的方式。

同学:我对这种方式并不是特别看好,她这种展示力量的方式太弱小了。

同学:我是跟他站在完全相反的态度,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发展,游行示威的自由没有放开。但是这种事件让我们看到公民力量的增长,我们完全有智慧用微妙的方式表示我们的意愿,这种压力是一种软压力,能够让政府看到民众的善意。我跟你不是一种完全恶劣的对峙的关系,我们是实实在在希望我们的生活更好,我觉得这种善意的沟通让政府更容易接受,给政府一个转还的余地。

安猪:我觉得讨论非常热烈。我小结一下,这里面我们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整理出来的。我们用身体表达,我们房子不是自己的,地不是自己的,但是身体是自己的,我们可以把头发剃了,我们这种行为是安全的,谁也不能把我们告上法院。第二,把行动变成艺术,我们不是艺术家才可创造艺术。还有一点,大家一定要学会善用互联网。

新思想:把人当人看。不管对象还是自己,最重要是把人当人看。不要把服务群体物化,我们不要当自己是一个救世主,不要把志愿者工具化,不是实现我们目标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性。最后,对于我们自己,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卑微,不要把自己虚无化,面对很多不公平现象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无力感。但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一点点事情,我们身边,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用我们的头脑用我们的创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表达去发声,这就是今天能够和大家分享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