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互联网需牢记“五要”

2012-02-02 作者: 陶郁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观察中国互联网需牢记“五要”

(本文已刊发于2012年2月1日出版的《青年参考》)

□“政见”观察员 陶郁

观察中国互联网,不能片面重视技术因素,不能忽略网络内容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意义,更不能割裂互联网与其所处的政治背景、社会环境、文化语境之间的联系——这是互联网研究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副教授 杨国斌 的忠告。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快速增加,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人们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学术界相关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研究程度越来越深。过去一两年间,英语文献中涌现出了大量研究中国互联网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从多个方面立体勾画出了中国互联网及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所产生的影响[1]。

最近,杨国斌在《 亚洲研究期刊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上撰文,在肯定该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与多样的同时,也对该领域既有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尖锐地批评。具体来说,杨国斌认为,观察中国互联网,应当充分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要避免“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是在包括互联网研究在内的媒体研究中所经常出现的问题,这种观点假定技术本身能够导致特定的社会和政治后果,而忽略了人们通过运用技术所进行的实践、技术所背负和承载的人类价值观,以及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背景。例如,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成为问题,固然与互联网本身的匿名性有一定关系,但根源还是在于人们对于社会中各种令人失望的现象充满怨忿——换句话说,网络本身并不会导致语言暴力,在线行为实际上反映着社会潮流。

其次,要仔细评估网络对于中国政治和政治变革的影响。政治并不总是高层的纵横捭阖,而政治变革也并非总是通过剧烈而明显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政权不仅能够塑造社会力量,它也会对社会变革做出反应,甚至会吸收社会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互联网社会看似虚拟,基于互联网的讨论和行动看似雷声大雨点小,但互联网却给政府和民众创造了一条直接互动的途径,而互联网也在“润物细无声”般地逐步推动着社会变革。例如,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类似,中国的网络传言也往往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而这些传言往往透露出国家政权和公民之间不断变化的复杂关系。

然后,要重视互联网上的文化内容。一些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充斥着娱乐内容,这意味着中国网民对政治漠不关心;然而,娱乐和政治并不一定相互排斥。在中国历史上,流行文化与政治变迁从来密不可分:无论是“文革”时期的地下文艺作品、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八九十年代崔健的摇滚乐,还是如今遍布互联网的个人博客,虽然都属于流行文化范畴,却都反映甚至推动着政治变革。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和讨论新闻、视屏、图片和帖子,常常涉及自身接触的政治问题;而新的价值、新的话语、新的潮流、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新的社会实践,也随着互联网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网络社会虽然虚拟,但和其他公共空间一样,也塑造着人们的身份和认同感;互联网上的愤怒、幽默、象征和隐喻等内容,不仅能反映现实世界,更能影响和改变现实世界。

同时,要避免随意“贴标签”。目前网络上充斥着“五毛”、“愤青”和“带路党”等各种各样的标签,尽管这些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相对简单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更加复杂却也更为重要的细节信息。尽管网络上贴标签的行动甚为流行,公共舆论却尚未对于这些标签的制造者进行关注和讨论。很多人都在使用标签,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制造标签,而行政机关、新闻媒体和学术研究者作为社会中的强势群体,显然更有能力制造和推广标签。因此,如果研究者放弃独立思考的义务而随意使用标签,他们就很有可能忽略掉那些更为重要和更深层次的信息,使自己对于某些群体和某些实践的看法形成定式,只能透过强势群体打造出的折射镜对社会进行歪曲的理解和观察。

最后,要重视证据和语境。网络文化形式多样、变化迅速,这就要求针对互联网的研究格外重视证据,并且用批判的眼光仔细审查证据的信度和效度。无论采用原始信息还是二手信息作为证据,研究者都必须重视产生这些信息的语境。使用二手信息的研究者,应当充分理解和完全领会原始信息提供者的意图,并且确保自身论证的逻辑前后一致。即便对于原始数据,研究者也必须要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加以理解。例如,语言暴力作为一种网络现象常被提及,然而在政治环境较为宽松和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网络语言暴力的内容与程度可能大相径庭,一些在宽松时期被认为是寻常的话语,但紧张时期可能就会被视为语言暴力。因此,如果忽略语境而直接对网络语言暴力进行研究,所得结果或许并不能说明问题。

杨国斌认为,如今,公民、组织和国家在电脑安全、信息自由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越来越深地渗入网络社会,这些力量将如何影响人们,而人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些影响,都将成为重要而有趣的研究话题。如果人们在观察中国互联网时能够同时重视科技和重视内容,无疑有助于使该领域的研究和讨论变得更加深刻和严谨。

【参考资料】
Yang, Guobing. 2011. “Technology and Its Contents: Issues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Interne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0 (4): 1043-50. </br>

[1] 例如,挪威奥斯陆大学的 刘凤淑 在其专著《中国都市青年:现代性、互联网和自我》( Urban Youth in China: Modernity, the Internet and the Self )中关注了都市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及他们因此所受到的影响;而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齐娜( Paola Voci )在其专著《视屏中国:小屏幕现实》( China on Video: Smaller-Screen Realities )中则对各种形式的网络视频进行了系统分析。

【延伸阅读】
《网络力量已经影响公共政策》,请点击 这里 。 </br>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