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观察家: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背后的“思想道德”驱动
日本观察家: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背后的“思想道德”驱动
#文化体制改革 #日本 #社会 #道德
□“政见”观察员 陈磊
文化体制改革是从去年10月延续至今的热门话题——2011年10月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此项改革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说法,这是近年来中共首次将“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针对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日本的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NHK电视台原中国局负责人加藤青延发表了题为《中国改革前途》(《中国改革の行方は》)的文章,他将文化体制改革和思想道德建设联系到了一起。
加藤认为,从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的“若干”、“重大”等词汇表述上看,文化事业的管理同反腐败一样,也成为了攸关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重大课题。
如作者所言,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而在建设“软实力”,对外传播自己的时候却屡屡受挫,离与经济大国相称的文化强国地位还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中国最近30年在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同时,欧美的流行文化也大量涌入,对青年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振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占领文化领域的主导权,更好的向世界展示中国,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大重要目标。
不过,作者通过回顾建国以来的文化发展战略发现:其实,最近30年来,官方一直都在致力于保护自身的文化和对外传播中国的声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似乎还没有到一定要出台新文化发展战略的地步。那么,此次中共中央出台文化发展新纲要的必要性到底在哪儿?
作者的看法是:随着互联网在中国日益普及,尤其是微博等新兴载体的飞速蹿红,互联网已经成为引起了共产党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此进行有效的管理显得十分必要。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下,可以强化互联网管理,打击极端政治势力,维护思想领域的稳定。同时在《决定》中,又将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内容放在显著位置,全力推动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事业发展。
因此作者认为,此次中国共产党出台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有强化领导的考虑,更想通过这种手段,解决目前凸显的道德滑坡局面。作者敏锐地指出,观察者必须注意到《决定》中多次提到的几个关键词:首先是“道德”,这个词出现了五次;同时还包括“以德治国”、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等与道德相关的内容。在会议发表的文件的如此强调道德,在共产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除此之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调也不容忽视。官方认为,通过树立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解决道德领域种种乱像。
在今天,执政党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容易理解的。中国30多年前开始了改革开放,走向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前,拥有财富就是罪恶,就是阶级敌人的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而改革开放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下,越来越多的人“向钱看”。一方面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许多人发展到无视法律、道德的地步。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观念在民间流毒,中国社会也成为拜金主义横行的社会。这引起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
道德滑坡不仅体现在民间的拜金主义这一点。共产党内部的贪污腐败、弄虚造假也时有显现。
作者还提到了去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他认为这正是道德败坏的一个缩影。由于道德败坏而引起的社会人心荒废,更会让社会有走向崩溃的危机。不管经济发展取得多大的成绩,如果人民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那一切都是徒劳。作者认为,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净化社会风气,现在暂时还难以下结论,但中国社会当前的道德滑坡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