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非洲:中美经济逐鹿的竞技场?
黑非洲:中美经济逐鹿的竞技场?
#中国 #对外投资 #对外援助 #美国 #贸易 #非洲
□“政见”观察员 周航
随着习近平主席选择将非洲国家作为首次出访的目的地之一,各界再次将聚光灯对准中非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外国媒体不时用“新殖民主义”或“掠夺资源论”来形容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投资活动。然而,这种指责是否意味着其他经济大国与非洲维持着更为平等、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合作模式? 美国政府责任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最近出版的研究报告尝试比较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合作和投资活动的异同。
贸易:中国已超越美国
在2001至2011年期间,中美与撒哈拉以南非洲贸易的发展总体均呈向上趋势。中国与该地区的经贸关系发展尤为迅速,并在2009年首次取代美国成为黑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中国对黑非洲出口贸易额已经接近美国的三倍。
中国和美国从该地区的进口都以自然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和各类矿产)的出口占据黑非洲对美国出口的90%和对中国出口的91%。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如棉织品和鞋。机械和交通设备器材也是中美出口的重要部分,但是美国主要出口机动车和土木建设设备,而中国则主要出口船舶以及电信设备。
援助、贷款和投资:各有千秋
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援助大幅领先于中国:从2001年的14亿美元,逐年增长到2010年的92亿美元。大部分援助用于卫生健康领域和人道主义救援。
中国政府并未定期公布其对外援助的详细情况。但是根据专家估计,2001年至2009年间,中国累计对整个非洲大陆提供了约为60亿美元的援助。
中国对非洲的政府贷款数量较美国更为可观。美国对外政府贷款的发放主要由美国进出口银行以及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负责,这两个机构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贷款在2001到2011年期间总体保持增长,累计贷款总额达到116亿美元。中国对非洲的贷款主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但是中国政府未公布任何相关的正式详细数据。进出口银行主席于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其机构在过去的7至8年间向整个非洲大陆提供了大约380亿美元的贷款;而美国进出口银行在此期间只提供了98亿美元。
投资方面,根据中美的官方数据,在2007至2011年期间,两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外投资波动较大。美国的投资累计达到166亿美元,比中国高约40亿美元。两国最主要的投资领域均为采矿业。然而,中国的官方数据被普遍认为比实际情况偏低:一方面,许多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并未向中国政府汇报其海外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常常借助其在海外子公司对非洲进行投资,而这些交易并未直接被计算为中国对非洲的投资。
中美几乎不存在直接竞争
该报告还就中美在三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肯尼亚、安哥拉和加纳)的经济活动做了更为细致的案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公司往往集中在基建行业,而美国公司则更多在高端技术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如油气开采等。除了通信技术产业,中国和美国的公司通常进入完全不同的经济领域进行经营活动,直接竞争非常有限。这也部分归因于美国公司常常对部分高风险且市场规模较小的非洲国家避而远之。
来自中国的假冒产品对美国公司的产品销量和声誉起到一定负面的作用,这种情况在肯尼亚尤为突出。为此,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专门资助当地公众教育计划,加强当地民众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警戒和认识教育;美国政府也为肯尼亚的反假冒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非洲政府的影响不能低估
非洲国家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使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从海外投资中获得实益,例如:要求海外投资者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员工,与当地公司合作经营项目或者使用当地材料等。
在这些政策之下,中国企业在加纳和肯尼亚雇佣了大量当地员工,促进就业。加纳和安哥拉作为非洲重要的产油国,也要求包括中美公司在内的海外投资者在进行石油开采投资的过程中,履行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开展各类社区建设项目。此外,加纳和肯尼亚政府通过公布中国政府对该国贷款和赠款的相关详细信息,也增加了中国在非洲经济投资的透明度。因此,非洲政府的相关政策对海外投资者的行为和投资模式所发挥的影响不应被低估。
【参考文献】
GAO, “SUB-SAHARAN AFRICA: Trends in U.S. and Chinese Economic Engagement”, Report to Congressional Requesters, February 2013, pp.1-89.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