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学年会专题】书记和县长对教育投入的不同态度
【美国政治学年会专题】书记和县长对教育投入的不同态度
#教育 #美国政治学年会
地方教育投入的增减,和地方官员的政治任期有很大关系。这是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吕晓波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刘明兴研究员 在今年 美国政治学年会 上提出的观点。
两位研究者采集了全国六个省份的县级政府从2001年到2007年之间的教育经费变化,结合当地政府县委书记和县长的任期更替进行定量分析,再加上一部分实地采访调研的资料进行讨论。
他们用奥尔森的“固寇与流寇”的理论进行解读。奥尔森把强制收税的国家与强行夺取别人财产的强盗进行类比,认为国家更像是盘踞在特定一个地方“收租”的固寇,他们乐于在自己“地盘”上提供公共服务,甚至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以换取可持续的租金。另一方面,四处流窜的强盗则不会有给某一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
吕晓波和刘明兴借鉴了奥尔森的框架。他们认为县委书记具有“流寇”的特征:由于共产党选拔干部的制度,他们的任期不固定,并没有从加大教育投入获取政治资本的强大动力。他们的研究论文也证明,县委书记任期和当地教育投入变化的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相反,县长的任期通常比较固定,时间也比较长,他们更倾向于加大当地的教育投入,更像是“固寇”,利用教育投入换取基层的支持。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县长和县委书记都无一例外地热衷于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河南和湖北的两个案例里,县委书记都喜欢投资校园建设,但吝于把预算花在聘请老师等“软件”之上。
县委书记与县长的权力斗争也密切影响着对教育投入的态度。如果一个拥有政治实力的县长对教育投入一直很支持,“空降”下来的县委书记也会有加大教育投入的冲动。在福建的一个案例中,一位县委书记在上任初期大手笔投资教育基础设施以获取人们的支持,但三年以后,当他扶植的干部基本垄断当地官场之时,教育投入也随之减少了。如果县长本身在当地任期不长,权力地位也并不稳固,那么县委书记对教育投入的态度也就会比较冷淡。
反观县长们,他们对教育投入的热情也和自己的政治前途密切相关。与县委书记不一样,县长升迁最主要的途径便是被提拔为当地的县委书记。论文中的统计分析表明,在这些县长升迁成为县委书记之后,当地教育预算投入比之前减少4%。这说明,县长们将教育投入当成是获取政治资本的一个途径。当 “固寇”的县长成为“流寇”县委书记之后,他们对教育投入的热情也随之减少。
研究者最后总结说,论文证实了共产党干部选拔和升迁制度作为基层官员的激励措施,深刻影响了公共教育的投入。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升迁轨迹并不一致,导致了他们对教育投入的态度存在参差。两者之间的政治紧张关系也影响了公共服务的提供。作者评论道,当今的干部管理制度,尤其是县委书记的快速流动,虽然加强了上级政府对干部的控制,减少了他们在地方培植势力的可能,但在激励官员为地方事业长期发展的政策决策方面,显得不那么成功,甚至有负面效果。从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可以看出,地方人民的长远福利也没有整合到县委书记的升迁考核之内。这也表明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官员没有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accountability)。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