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政党不可信任但不可或缺

2013-10-25 作者: 马军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台湾民众:政党不可信任但不可或缺

4FC61029A7031A5DA673D6857082A2F9

□“政见”观察员 马军

台湾爆发九月政争以来,执政者马英九的支持率直线下降。与此同时,不止一份民调显示,出于对国民党内斗文化的厌恶以及对民进党涉及司法案件的不满,台湾民众对国、民两党的满意度和支持率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在诸多对九月政争的评论声中,质疑台湾民主制度的声音特别引人注意。在至少六成民众具有鲜明的政党认同的背景之下,政党形象的下降会不会影响民众对于民主制度的评价?台湾淡江大学公共行政系 林聪吉 副教授通过电访的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文献回顾中,林聪吉发现,民众对政党的不信任并非台湾特有的状况。包括美国国父华盛顿在内的不少人都认为,政党是一种难以驱离的的恶魔幽灵,随时随地戕害国家与大众的利益。但是,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党又不可或缺,现今世界几乎没有办法在民主国家中找到不需要政党却可以运作良好的例子。现代民主甚至只是正当竞争所产生的副产品。

1980年台湾中期民主化工程启动以来,台湾民众目睹了竞争性政党体系的形成,也经历了两次政党轮替。然而,民众对政党的施政满意度皆不高,作为政党政治的主战场,立法院更是常备大众诟病。近半数的民众认为国民党与民进党同样具有贪腐的形象。但是,尽管社会大众对政党的表现不满,但是在历次选举中,由政党提名的候选人仍是台湾选民主要的投票对象,绝大多数不具有政党背景的独立候选人仍旧难以在选举竞争中崭露头角。

为测量民众对政党的态度,林聪吉在研究中选取了政党必要性和政党信任两个指标进行衡量。通过电访的方式成功随机访问了1208个样本,得出以下结论——

在政党必要性方面,有36.4%的民众认为政党存在拥有必要性,有不到20%的民众表示政党存在没有必要性,态度模糊着有36.5%。林聪吉认为,多数民众对于政党在台湾政治的必要性,抱有肯定的态度。对此,林聪吉的解释是,在多数民众心中,民进党与台湾过去20多年的民主化进展有密切联系,而国民党在民主化过程中,同时扮演者被改革者与改革者的角色,同样对台湾民主化的推动具有正面影响。

在政党信任方面,有超过45%的民众表示不信任政党,非常不信任的比例由19%,远超对政党非常信任的3%。林聪吉通过检视近十年的研究认为,台湾民众对于正当的不信任,一直保持在70%左右,是台湾民众近年来一项稳定而持续的政治态度。

关于台湾为何出现多数民众普遍不信任政党,却肯定政党在民主政治的必要性的情况,林聪吉做了更细致的研究,并得出以下发现——

在政党能够协助民众了解政治事务的问题上,45%左右的台湾民众给出了正面的评价,给出负面评价的民众同样占45%左右。而在政党是否能够选拔政治人才的问题上,六成的民众不认为透过政党才能找到好的政治人才,仅有三成多民众同意这样的说法。

然而,对于政党组成政府的功能和政党在立法院制定法律的角色,多数的民众都表示赞成:近六成民众赞成政府必须由执政党来组织和运作才有能力,认为立法院必须有政党参与才能制定好的法律的民众也超过五成。
由此,林聪吉得出结论:台湾民众对政党存有欲迎还拒的矛盾情结,一方面肯定政党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不信任政党。政党短期内的表现会影响政治信任,却未必影响民众对政党必要性的认知。这一研究结果与之前许多文献指出的结论一致:民主国家的民意普遍对民主制度抱持高度肯定,但对政府的信任却往往偏低。 </br>

【参考文献】
林聪吉,2013,《欲迎还拒:台湾民众对政党必要性与政党信任的态度分析》,《台湾政治学刊》,第十七卷第一期,185-226. </br>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