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未能激励顶尖学者回国
千人计划未能激励顶尖学者回国
#香港
□“政见”观察员 缪莹
发展中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奔赴西方国家留学,以求更好的前途,但这往往会造成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脑力流失(brain drain)。因此,这些国家经常用尽全力挽留本国人才,鼓励他们回国就业。中国也不例外: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千人计划”就是激励海外人才返华的政策之一。在 《中国季刊》 最近的一篇文章中,香港科技大学的 David Zweig 和中国全球化研究中心的 王辉耀 教授认为,此项计划成功引领了华侨回国创业的风潮,却没能鼓励最佳的华人科学家和学者回国。
其实,脑力流失在近年来已经有所减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回归祖国就业。对此,主流的观点解释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展开: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极速增长,人才进而可以促进国家发展,以至政府可以出台鼓励政策来激励人才回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与此同时,Zweig和王辉耀认为,政府在此间的作用是必不可缺的:为了吸引人才,政府应该将反向移民(reverse migration)的成本和困难减到最低。
在作者们看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薪水和解决住房问题来吸引人才回归,同时开放双重国籍或绿卡政策,以便已经加入了其他国籍的人士回国工作。对于尖端学者们,将新的实验室或大学的管理权交给他们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创业者,建造高新园区,减少税赋以及给予他们进入本地市场应有的帮助将会十分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大力鼓励科研,以创造一个适合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这不但包括投资,还包括杜绝歧视,以免某些缺少跨国资本的本地人士因为眼红而阻挡回国人士的发展。
中国对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大力鼓励可以算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从九十年代起到至今,国务院一直在注重学术界和经济界高端人才的归国发展,从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到现今层出不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考察行,几乎可以说,国家对此投入的精力是源源不断的。可惜的是,被这些计划吸引来的归国人士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他们中缺乏尖端人才,更缺乏科研经验。复旦大学的一位副校长便就此发表言论说:“他们并不能算是明星。极少的人来自一流大学,或者在做一流的工作。”
与此同时,归国人士们往往抱怨他们需要花太多精力来搞好人际关系,或者浪费时间在无止境的文书工作上。北京的一些科研机构甚至面临着“内部脑力流失”(internal brain drain)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归国人士正离开国家科研机构而跳槽到私人机构或国际企业,以期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那么,中国政府的努力有得到回报吗?
在论文中,作者们用2008年的千人计划为例,并对其成功率做了一番仔细的调查。他们发现,千人计划的华侨们普遍年龄较大(平均50岁),并大多在八十到九十年代便取得了他们的博士学位,使得他们的学术成熟度较高。他们中将近60%来自美国,20%来自欧洲。令作者们觉得欣慰的是,在他们调查的501位归国华侨中,有55位是在中国取得学位后才移民,最后被项目吸引而归来的——也就是说,国家可以收回他们之前在这些学子身上投入的教育投资。
然而,这些数据并不能克服千人计划一个致命的缺点:它所给予高端人才们的工作合同仅仅为期五年,而非终身职位。对往往在海外可以拿到终身职位的高端人才来说,这非常不具备吸引力,以至74%的调查对象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海外机构的职位,而只是在中国做半职工作。作者们还指出,大多这样做半职工作的教授们已经年过半百,更不容易做出永久移民的决定,所以他们的半职状况或许并不会得到改善。
另外,数据显示,有87%的学术人才是08年之后才回归祖国,也就是说他们的确是被千人计划吸引而来。然而千人计划中有84%的创业人才在08年前便已经大多回到中国,这意味着千人计划对于创业者来说只起到了一个政府认可的作用,而没有另外的吸引人才作用。然而在学术界,压抑的学术环境和复杂的关系网往往使得海外新人才对中国望而却步,或者仅仅选择一只脚在国门内,一只脚在国门外的状况。如此看来,Zweig和王教授认为中国面临的情况是与其说是脑力流失,不如说是“脑力流转”(brain circulation),并没有长久的流失,也没有长久的获得。是否能改善这种状况,还要看中国政府的持续努力,以改善大环境为先。
【参考文献】
David Zweig and Huiyao Wang (2013). Can China Bring Back the Best? The Communist Party Organizes China’s Search for Talent. The China Quarterly, 215, pp 590-615 doi:10.1017/S0305741013000751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