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为什么?
入党,为什么?
中国城市居民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什么?入党能否带来与预期目标一致的结果?共产党员身份对人们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狄忠蒲(Bruce J.Dickson) 发表在《中国季刊》2014年3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通过对中国城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狄忠蒲教授发现,大部分人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首要原因是出于利益考虑。在他们看来,加入共产党更有助于提升职业发展的前景。不同年龄群体的人想法略有差异,年轻人比年纪稍长的人更多表明自己入党的主要动机是自利,而不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考虑。
这也反映出中共党员发展策略的变化——从原先强调“又红又专”、“三大革命阶级”(工人、农民和士兵)到后来侧重于具有不同技术背景的新型人才,尤其是所谓的城市“新阶层”,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也在积极做出自己的调整。
当然,为了保证党内的团结、党外的名声以及革命传统的延续,中共还是会加大对申请入党者审查的力度,并安排一系列政治学习的课程与考试,尽量排除那些纯粹为了物质利益而没有政治忠诚和信任的人。
此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曾公开表示,可以理解一部分人从个人利益出发申请入党,“但总体上来说,入党首先还是考虑怎么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办事”。
党员身份能否真正带来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研究者观察了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等部门,在排除教育程度、年龄和性别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后,他发现:党员身份在帮助个人获取较高职务方面确实发挥着作用,但这种作用有大有小。具体来说,在党政机关,党员身份是核心决定因素。在国有企业,党员身份的作用稍弱但仍很重要。而在非国有企业,党员身份并不一定与较高职务挂钩。
这或许说明:对于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想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工作,并且希望有好的发展前景,党员身份是一个必备条件。但这一情况在非国有企业并不成立。在非国有企业发展更好的是那些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
除了职业上带来的好处,党员还比非党员拥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对现在的生活也更加满意。但是在对未来的预期方面,是否拥有党员身份没有明显影响。无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大家都普遍认为未来收入会继续增长,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或许也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虽然分配上不公平,但覆盖面还是相对广泛的。
虽然越来越多的申请者不再把政治信仰和忠诚作为入党的第一考虑因素,但是中共还是特别强调这些因素。组织部门会经常动员党员参加各种政治性和公共性活动,以显示他们的忠诚,并为人民大众树立榜样。与非党员相比,党员更可能参加诸如投票、捐款、献血、义务劳动等活动。但是,参加这些活动是出于自身的信仰和忠诚,还是由于组织的强制动员和隐性控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如果没有动员,中共党员是否会比其他人更加支持现状?针对这一问题,狄忠蒲教授对党员的政治信任和支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面对中央和地方两个不同层级的政府机构时,人们有不同程度的信任和支持,对中央的支持高于地方。党员身份确实提高了人们对中央层级政府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但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度却不突出。在针对地方政府的抗议中,我们也许会看到党员的身影,党员并不一定是现状的忠实拥护者。
这一分析还有另外一项有意思的发现:经济发展并不增加人们对政府机构的支持和信任。这与传统观点是相违背的——传统观点认为,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发达城市现在面临的更多是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政治腐败等问题,民众的不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所能解决。
狄忠蒲教授的这篇文章是根据其在2010年秋天进行的面向中国大小城市居民的调查结果写成的。他总共选取了3874位受访者,包括常住居民和新兴城市移民,并对他们进行面对面式的访问。选择观察中国城市居民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中共现阶段的党员发展策略更侧重于城市地区。但我们都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尤其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因此这项调查结果很难推广至全国范围
参考文献
- Dickson, B. J. (2013). Who Wants to Be a Communist? Career Incentives and Mobilized Loyalty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 1-27.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