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芈月传》到直播吃饭,我们为啥沉迷其中?

2016-03-19 作者: 特约作者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从《芈月传》到直播吃饭,我们为啥沉迷其中?

20160314
图片来源:《步步惊心》
</img>

雅楠 / 政见特约作者

近两年,随着《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陆续引发全民追剧热,越来越多脱胎自网络小说的影视剧被搬上了荧幕。这些“IP剧”在网络作品的阶段就聚揽了大量的忠实受众、狂热粉丝,他们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所以,这些作品往往一经开发,就立刻成为各大视频网站与影视投资人们双眼紧盯的目标。据媒体报道,近来IP身价大涨,尤其从2015年开始,一个IP的改编版权的出价动辄上百万,有的甚至能够飙升到千万元,成为大小荧屏的新宠。

虽然网络小说曾被人们被视为“非主流”,但它们以及背后的大批追随者们其实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主流文化的导向,甚至改变着整个影视行业的规则。

20160314
图1 2015排名前20位的热门IP(来源:光明日报)
</img>

这些扎根于网络的小说、游戏题材,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换句话说,这些国产原创网络小说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让年少时的我们(或许现在也是一样)如此狂热地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呢?

最近,香港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田晓丽从社会学的角度做出了解读。

田晓丽教授首先指出,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兴盛颇具其独特性。中国的网络文学不仅在数量上和增速都远胜西方,在内容上也与西方网络文学非常不同——西方的网络小说更具实验性,更加关注于创新性文学创作手法的应用;而中国的网络文学虽然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过实验性的探索,目前来看还是主要以叙事类的通俗小说为主流。

20160314
图2《琅琊榜》改编自作者海宴同名网络小说,首发于起点女生网
</img>
20160314
图3《何以笙箫默》改编自作者顾漫同名网络小说,首发于晋江文学城
</img>

于是,她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内地的互联网上,出现了如此多的网络小说创作,而这些网络小说又有着如此鲜明的特点呢?写手们为什么要上网写作?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吗?读者又为什么会去读那些模式化非常明显的小说?甚至对以同一个(群)人为主角的不同小说乐此不疲?作者、读者以及作品中创作的虚拟形象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田教授借用美国社会学家在1950年代提出的“类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理论,以穿越小说这一类网络小说为例,对网络上的一些清朝穿越小说及其评论进行了文本分析。

网络清穿小说与“类社会互动”

田教授首先指出,目前网络上最为流行的清穿小说往往从题材到主角设置都是比较固化的,其情节往往是现代的普通人穿越回到古代后,因为自己的现代智慧、思想、或者性格得到皇族或者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亲睐,最终获得爱情或者其他方面的成功。这一类网络小说往往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而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以女性居多。

在观察网络小说及其评论后,田教授发现,这些清穿小说的读者与作者甚至是作品中虚拟人物之间都存在着“类社会互动”的关系。与普通的面对面方式的互动关系不同,类互动关系是大众传媒时代下的产物,它所描述的是在互动过程中,互动的一方(媒体使用者/观看者)对另一方(媒体形象/表演者)了如指掌,并自认为自己跟对方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然而事实上,该媒体形象却对媒体使用者一无所知,甚至毫不关心。在现实生活中,粉丝追星的现象就是这一关系的典型体现。

那么,为什么说网络小说现象中也存在这样的“类社会互动”关系呢?田教授认为,如果将网络写手视为表演者,那么追文的读者即是观看者,他们会把写手当成明星那样看待,称他们为“大大”,并每天盼其更新。一般来说,由于长篇小说的写作时间跨度很长,读者们会在追文的过程中与作者建立了很强的情感联系。然而,由于双方对彼此的信息了解存在极大不对称,这种感情联系很多时候是读者单向的感受,甚至可能仅仅是一种幻象。

而从除了与写手达成“类社会互动”关系之外,读者与作品内的虚拟的人物设定之间亦存在类似的关系。田教授提到,不少读者们在阅读小说后会按照她们喜欢的男主角分为不同的党派,如四爷党、八爷党、十四爷党等,并在网上建立群组和论坛,热烈讨论为什么爱这个角色、哪本书里把这个人物写得最形象等等。毫无疑问,四爷和八爷不会对这样的讨论产生回应,这也就令这种关系十分吻合“类社会互动”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下,“类社会互动”关系的变异

在做出以上分析后,田教授又指出,网络小说现象事实上还存在一些传统的“类社会互动性”所不具备的特征,严格来讲,更像是互联网时代下这种关系的变异。这一变异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平台上,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田教授选取了晋江文学城上一位写手的留言:

看过众多清穿文,深深痴迷其中,终于鼓足勇气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本人绝对十四党,不用说男主十四莫属,一定要给俺家十四个好结局,女主穿后也始终仅对十四有感觉,没有与其它阿哥的纠缠。整体风格是轻松的,但不乏小小的虐,毕竟经历了虐才会倍觉幸福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田教授发现,以上言论颇具代表性,不少网络写手都是在大量阅读相关网络作品之后有所不满足,决心自己创作,完成了从读者到作者的转变。互联网时代下,人人皆可成为发布者,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打破了“非社会互动”关系中表演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分界。

第二,观看者可以很容易地借助网络平台地形成网络群体,通过集体想象共同塑造传媒作品中的形象,并以这些共同认可的形象为基础形成独有的网络社区。

这种情况下,观看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实现了对于传媒形象的控制力,他们不仅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自己写作来塑造偶像,更可以借助强大的舆论导向来“干预”原来的内容创造者,甚至决定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除了网络小说外,这也与目前很多真人秀节目、网络短剧在选角和编排上考略观众呼声类似)。因而,与传统的“非社会互动”关系下表演者对观看者的单向控制相比,互联网促进了双向控制力的萌生。

第三,在网络文学类社会互动中,个体的代入感会更强。不少网络写手会将自己甚至是忠实读者的名字变形后代入到写作之中,或者是将自身及周围群体的特征(如经济地位、所在城市、爱好、怪癖)嵌入到主人公的特征里去,因而也就更容易让自己和观看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引发共鸣。由于个体观看者的代入感越强,其忠诚度也越高(参考文献2),令网络小说的用户粘性很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时代下,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等一系列作品能够积攒大量狂热的忠实粉丝了。

互联网互动下的新社会性的产生——远不止于网络小说

田教授的分析虽然从清穿小说出发,但其中对于“类社会互动”关系同其变异形态的运用,以及对于观看者、表演者和媒体形象的社会学讨论,却有着广泛地多的应用空间。

20160314
http://cnpolitics.org/wp-content/uploads/2016/03/3.jpg
</img>

从微博上各个大V跟粉丝在留言区的对话,到知乎上TF粉们煞有其事地争论的“TFboys三人性格、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时下最热的各类直播吃饭直播睡觉的网络视频网站,再到Bilibili上翻滚着的“xxx是我的你们都别抢”、“阿婆主我要和你谈谈人生”、“挡住我老公不让你们看”的弹幕……这些现象其实与田教授对于清穿小说的分析十分类似,亦都是模糊了观看者与表演者的界限,促进媒介使用者结成网络群体,提高了个体的代入感。它们的走红,无一不是当今互联网时代所酝酿出的一种新的社会性(sociality)的体现。

参考文献

  • 田晓丽(2016)。互联网时代的类社会互动: 中国网络文学的社会学分析。浏览者感知发帖者类社会互动关系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173-181、193页。
  • Feilitzen, C., & Linné, O. (1975). Identifying with television character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 (4), 51-55.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