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朝阳群众如何反抗京沈高铁?

2016-05-30 作者: 谭宏泽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看朝阳群众如何反抗京沈高铁?

0530A
</img>

近年来,又快又舒适的高铁作为“中国制造2.0”的典范,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外交新名片,广受世界认可。与此同时,建设高铁项目带来的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仅在2010到2012年间,环保部就叫停了13个没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估的高铁项目。而在一些城市,如上海、成都等,民间自发的抗议与反对让预建与在建的项目面临挑战。民众为何要参与到针对高铁项目的抗争中?如何抗争?抗争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不久前,中科院、哥伦比亚大学及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者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来回应这些问题。他们以2008到2013年间北京市朝阳区民众对北京到沈阳的高铁项目(京沈高铁)的抗争为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四次抗争

2009年初,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对京沈高铁的环境评估报告,并将一页总结发布在一个没有太大知名度的环境评估公共参与网站上。这份报告只字未提项目的具体工程方案、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等。因为传播不广,该报告本来未产生影响。但后来,项目附近的一个小区(JF小区)的居民看到了该信息,担忧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于是,针对该项目的四次抗争在接下来几年里相继发生。

第一次抗争
时间:2009年3月到同年5月
主体:JF小区居民
对象:第一版环境评估报告
方式:给包括环保部在内的五个政府部门写投诉信。
结果:环保部否决了该环境评估报告,要求重新评估。 </br> </br> </br> </br> </br>

第二次抗争
时间:2010年12月到2011年3月
主体:近400名JF小区居民
对象:第二版环境评估报告,较第一版增加了不少新内容。
方式:向国务院、政协、人大、环保部等多个部门递交请愿书,在人民网上给勘察设计院发公开信等。
结果:环保否决了第二版环境评估报告。 </br>

第三次抗争
时间:2012年6月到同年12月
主体:34个小区的超十万名居民
对象: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在报纸上发布的通告。通告称经调查,94.8%的受访居民支持京沈高铁,并对第三版环境评估报告有积极评价。这一通告引发当地居民哗然,十万余名当地群众在网上及线下讨论此事。
方式:居民自发成立“高铁维权联合会”,统一采取多项行动,并组织超千名居民举行示威游行。
结果:引起政府高度关注,国家和北京的不同部门召开了多次与居民的交流会,第三版环境评估报告被否决。

第四次抗争
时间:2013年8月
主体:受项目影响的6个小区的近1万名居民
对象:第四版环境评估报告。相较于此前版本,项目的站点布局进行了调整,一段线路被取消,增加了6项新的环保措施。虽然有较多改进,但民众依然对项目影响表示担忧。
方式:再次向环保部递交请愿书。
结果:政府代表组织了四次与不同小区居民的面谈会,此版报告最终于2013年12月被环保部批准,项目于2014年3月动工。

总体而言,经过四次抗争,京沈高铁原项目计划进行了较大变动,受影响民众数量降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增加了若干保护性措施。此外,该项目的动工时间由原计划的2010年延迟至2014年,项目预算由700亿增加到1245亿。

三点启示

首先,尽管抗争是聚焦于项目在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但封闭式的决策过程及信息的不透明才是激发抗争的重要因素。

当地居民并非“暴民”,也不缺乏思考能力,他们明白若要享受项目带来的便利,必然要承担一些后果。据调查,大部分民众对建设高铁项目是持积极态度的。但项目信息不公开导致的知情权被侵犯,让公众很难支持和信任这一项目。

因此,今后在此类项目的规划中,应尽量让利益相关的当地居民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及时公开信息并听取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获取支持。

其次,政府与企业所公开的信息的质量与可信度非常重要。比如关于站点设置、环境影响、应对措施等,既要具体也要可信。笼统、模糊的信息会引发不满与担忧,这往往是引发抗争的导火索。

最后,要重视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新媒体能加速信息传播,影响公众情绪,但它们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取决于决策者的态度。

如果采取封闭式决策,不公开信息,那么被排除在外的民众会利用新媒体相互联系,使集体抗争的规模和速度大增;但如果采取开放透明的决策模式,那么新媒体是各方及时沟通、信息及时公开的强有力工具,有助于消弭谣言、达成共识。

总之,集体抗争是否发生,部分取决于是否存在制度渠道让公众参与到决策中来。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在组织性、技术性和政治性层面有没有意愿和能力回应公众需求。

参考文献

  • He, G., Mol, A. P. J., & Lu, Y. (2016). Public protests against the Beijing – Shenyang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 43, 1–16.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