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室里的批判会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56】

2016-07-24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化妆室里的批判会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56】

文/陈婉雯

钱钢老师附言

和香港同行一起翻阅文革旧报是件有趣的事。大公报英文版上的“Two Lines Struggle”(“两条路线斗争”),让我感到新奇;而工人在剧团化妆间批判演员的报道,则令他们匪夷所思。谢谢曾来参加我公开课的新闻界朋友,他们中有资深的记者、编辑,还有像陈婉雯这样的老师。我们一起追索一起切磋,拒绝遗忘。

1968,我出生那一年,世界一片动荡。

1968年的香港

在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派的共产党第一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启动政治自由化运动。这场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运动,因遭到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武力干涉而告终。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捷克斯洛伐克

西方世界,反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游行和抗议频发。其中一些,比如巴黎的学生运动,一定程度上受到毛泽东主义和中国文化大革命潮流的启发。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法国

在美国,保障住房平等权的人权法案通过,标志着民权运动的一次胜利。同时,反对越战的游行声势浩大。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美国

1968年11月30日,我生日这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呼吁“认真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历史经验,让毛主席革命路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民日报》还用了许多版面来庆贺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友谊“牢不可破”,甚至连头版右上角的“毛主席语录”,也在称赞阿尔巴尼亚“英雄的人民”。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何以得中国如此厚爱?原来,这两个国家在和苏联产生分歧时同仇敌忾,一致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六十年代以来,阿尔巴尼亚不断在联合国年度决议中推动将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由“中华民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决议就由阿尔巴尼亚发起。

“两条路线斗争”

当天的另一个大新闻和刘少奇有关。新闻标题毫不留情地称这位前主席为“叛徒”、“工贼”、“内奸”和“复辟资本主义的罪魁祸首”。文章指控刘犯了大罪,并提醒读者“两条路线斗争”的重要性 — — “两条路线”,指的是中共党内的无产阶级路线和资产阶级路线。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刘少奇1967年遭软禁,1968年10月被开除出党。仅仅一年多后,他在批斗、监禁和折磨中去世 。他的家人三年后才得知他死亡的消息。10年后,消息才向社会公开。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当天《南方日报》和《光明日报》的头版,几乎和《人民日报》一模一样:都赞扬了阿尔巴尼亚的解放、中阿关系,并强调两条路线斗争。《南方日报》还算有点地方特色,报道了本省如何全面“狠抓两条路线斗争教育”。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与《南方日报》同为省革命委员会机关报的《吉林日报》又稍有不同。它在日报版面大幅称赞阿尔巴尼亚,而在晚报版面则痛批刘少奇。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对刘少奇的批判非常残酷。一篇标题为《向刘少奇讨还血债》的文章控诉他“保护敌人”、“压迫人民”的“种种暴行”。

1968年,文革铺天盖地而来,报上几乎看不到个人化的叙事。一切都是政治、总是政治:打倒像刘少奇这样的大人物,把他们变成大恶棍。

这时《南方日报》内页的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兴趣。尽管这仍是一个绝对政治化的故事,它的发生地却是一个“小舞台”。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广东省琼剧院的化妆室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展了一场“批判会”。宣传队的工人进驻剧院后,看不惯专业演员扮演码头工人时所化的精致妆容,双方由此产生争执。工人们指责演员们站在无产阶级的对立面,爱的是“资产阶级的美”,并指责他们传播这种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世界观,比如“眉如新月”、“眉如春山”、“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扉”等等。故事的结局,演员们意识到自己的路线错误,并“受到了一次工人阶级的再教育”。

路透社记者沦为阶下囚

同时期的香港,报上是另一番光景。我生日当天的《明报 》头版,登载着新上映的电影广告、西方品牌的香烟广告和电视机广告。我注意到当时一部电视机的价格是895港元,而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在250–450港元之间。同样,照相机在那个年代也是件稀罕物。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当天的新闻头条是关于港岛和九龙发现淡水供应区的报道。1968年,香港的供水仍是一个问题。此外,整版只有一条政治新闻,报道的是英国外交部拒绝回应与中共交换囚犯的话题。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左:老年时期的格雷,右:明报报道标题

这条新闻中,中共的囚犯是路透社驻北京记者安东尼•格雷(Anthony Grey),他因间谍指控遭逮捕和软禁。从中我看到香港“六七暴动”的余波,一年后仍未散去。格雷于1967年被捕,是对港英政府在暴动期间逮捕八名左翼传媒工作者的报复。

《星岛日报》的30日头版,则充斥越战消息。起码有五条报道关于战争。唯一一条无关的,讲的是格雷 。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格雷事件是当时一件不断发酵的大新闻。下图右边的《明报》报道,英国记者们集会呼吁释放格雷;英国驻北京代办参赞兼办事处主管柯利达(Percy Craddock)也打电话给周恩来总理,要求释放格雷。左边的《星岛日报》报道则是国际记者联盟抗议格雷被拘禁的声明。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香港报上的文革痕迹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事对香港都影响重大。《星岛日报》报道了难民从大陆逃往香港,“昨又十四名”,且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报道称呼他们为“同胞”。《明报》则报道荃湾左翼挑起的一场争端,最终导致18人被捕。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1968年的星岛日报,是一张完完全全的反共报纸。它只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大陆生活的负面内容。它写归国华侨被视为阶级敌人的故事,写地主的后代和亲戚或国民党成员遭受的磨难,写广东的工人如何在威胁和压迫下增加产量。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标题最显眼的反共报道,是一条“独家”新闻,说的是“另一”反共组织“中国人民党”于1965年成立,曾发誓要“杀绝共产党”。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下面这条新闻是一个归国华侨被指定为“敌对阶级”,称任何人只要有物业,就会被指控为“剥削阶级”,必须“接受审查”。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这些报道似乎在警告想参与革命、报效国家的海外华人,不要回国。

尽管敌对立场鲜明,我们在这些香港报纸上(左翼报纸除外)看到中国的样子,比国内报纸上的仍要真实和丰富许多。下面这篇报道就预警中国因自然灾害频发,即将发生重大饥荒,并称中共内部正乱成一片,无法有效缓解灾情。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还有一个报道,说的是广东的一些干部逃亡到澳门,解放军战士开枪击毙了其中20多人。

国际战争和中国悲剧之外,香港报刊还报道一些本地新闻。其中一个是关于妇女和儿童工时最高九小时制法律实施的新闻。(这里的儿童指16–17岁的少年)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第二个本地新闻的标题很有香港特色:《穷鬼打劫烂赌鬼,两靓女杨上遭殃》。看到这样活泼通俗的标题,我很惊讶。我们总觉得现在的香港人更具备本地文化和语言意识,但常常忘了这种浓厚的本地味道其实是长久存在的。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在香港这样的国际中心,英文媒体的角色也很重要。中共重视英文媒体的价值,如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英文版、新华英文等。出乎意料的是,曾经也有一份英文版的《大公报》以周刊形式在香港出版。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我生日这周,这份报纸首页上是一条关于“两条路线斗争”的新闻,和一篇预言西方国际金融体系危机即将打击香港的报道。还有一条广告,宣传皇后大道上一家书店售卖的有关“伟大的文化大革命”的书籍。

吸引我注意力的报道,一个是二十世纪霍士(大陆译为福克斯)计划在香港拍摄电影《主席》的部分镜头,这部电影是关于毛泽东的。根据报道,殖民政府在中国人“大规模的愤怒抗议”下转变态度,最终允许影片的拍摄。这被视为“挫败反华阴谋”的一次胜利。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另一报道标题为《西藏人民热爱解放军战士》。文中的一个小标题“把痰吸出来”,讲的是一个解放军战士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帮助一个因痰卡在喉咙里无法呼吸的西藏女人,竟嘴对嘴把痰吸了出来!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再看看当时的娱乐版。在香港,电影院是大众消闲的好去处。从这些电影广告可见,许多电影都是外国片,片名都翻译得相当刺激。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戏照睇

这与大陆的“红色娱乐”截然不同。不信看看这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68年冬季、1969年春季的节目时间表,满眼是革命歌曲、样板戏、毛主席语录演唱,和“毛主席著作天天学”这样的教育节目。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红色娱乐

和大陆的艰苦朴素相比,香港是一个“堕落的资本主义游乐场”。南华早报的这版英文广告,当时是给殖民统治阶级和富有的华人看的。上面有卖毛皮大衣,也有卖价格高达2465港元的进口打火机。而这些奢侈品广告当时是和上流社会结婚通告放在一起的。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资本主义的奢华生活

尽管中国批起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来毫不留情,但生意还是要做的。这个广告就宣传中国制造的奢侈品降价10%,包括奢侈的皮料。这些产品在专门卖中国产品的商店里出售 。香港曾是中国的外汇主要流入地,即使在文革期间 — — 拥有这些商品可能导致牢狱之灾的时期 — — 也不例外 。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还是要做敌人的生意

最后,我想展示的这个版面体现了1968年的社会流动性和人们求学的激情。当年,香港政府还未引入免费教育,许多人受的教育还很有限。而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使教育陷入停滞。但这些分门别类的广告显示,香港人非常愿意通过学习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当时已有会计、英语、日语、速记、文书、商科、烹饪和裁缝等种种教学班。这也让我回想起文革结束时,大陆刮过的那一阵渴求知识和教育的风。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作者介绍

陈婉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讲师

【下期预告】

生日报系列曾多次讨论文革对香港的影响,最突出的事件是香港“六七暴动”。而在此之前,澳门也曾发生过一起“抗暴斗争”,只是结果大相径庭。这场“一二三暴动”对澳门甚至香港的未来影响几何?梁思然带我们追溯这一段历史。

欢迎继续关注7月29日第五十七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澳门一二·三事件:当“城管”遇上文革 — — 梁思然爸爸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