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老三篇”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4】

2016-08-15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老三篇”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4】

文/方炜

钱钢老师附言

对领袖著作,不但举国大学习,而且全民大背诵,此情此景,世上绝无仅有。方炜考察“老三篇”传播简史,勾起我许多回忆(这三篇我也曾能全部出口成诵)。有意思的是,“老三篇”是毛的著作,“老三篇”一词的风靡却是林彪之功。林“叛逃”后,伟大领袖曾很受用的那些颂圣词语,人走词凉。批林时公布了一些文件,说毛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对这些玩意儿早就讨嫌。林,倒成了一个“给老大挖坑”的人。

我妈出生在1966年11月10日,农历九月廿八,浙江绍兴。我们家虽地处偏远,战争时期也有日本军人进驻。我的外公就有一段被日本兵抓去烧饭又逃了出来的传奇经历,不过我今天要讲的是我妈出生以后的事,从11月10日这天的《浙江日报》说起,先上图。

Image for post

我妈算是幸运的老幺,躲过了之前的大饥荒,基本没有饿着,之后在我开明的外婆的支持下完成了学业。尽管过了大饥荒,生活水平也不见得有多大的飞跃,据说能顿顿吃米饭,是老幺才有的特殊待遇,外婆给准备的带去学校的菜也是一罐管一周。

饭吃不饱的苦日子,要靠精神食粮撑下去。当时都有哪些“精神食粮”?除了人手一本的“红宝书” — — 《毛主席语录》,当天仅有四版的《浙江日报》上反复出现另一个词,“老三篇”。“老三篇”是哪三篇?为什么称“老”?好了,对于我这样的90后,如果没上过钱老师的课的话,接下来的内容一定是“涨姿势”的。

Image for post

“老三篇”指的是毛主席的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之所以说“老”,是因为这三篇文章都写于新中国成立前、抗日战争时期。

其中最早的是1939年的《纪念白求恩》,在中国抗日前线工作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牺牲后,毛泽东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著名的论述“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来自这篇千字短文。

Image for post
诺尔曼•白求恩

《为人民服务》则是1944年毛泽东在警卫员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引用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赞扬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最重要的是这一句,“ 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记住这句话)。

Image for post

《愚公移山》则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闭幕词,愚公的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毛用愚公家门前的两座山来比喻“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并称“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为此“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最终会感动“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看到这里我发现,“老三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奉献。无论是外国友人白求恩,还是共产党员张思德,都是牺牲小我服务大家的伟岸形象。而他们奉献的对象,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当时的话来说,“老三篇”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就是“破私立公”。

Image for post

战争时期宣传奉献,是为了建立新中国而艰苦斗争,可以理解。但为什么20多年后,这三篇文章突然又“火”了呢?

我对人民日报上的“老三篇”这个词做了统计,按照全文搜索,得到文革期间“老三篇”在人民日报历年的使用篇数变化。

Image for post

文革前一年,“老三篇”在报上还是一个不存在的词,而到了1966年,竟然一下子出现了290次,而且之后逐年增加,在1970年达到顶峰。到了1972年,“老三篇”却神秘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词的诞生、传播和消亡,和当时的党内“二号人物”林彪关系密切。学习“老三篇”发源于军队学习《毛泽东选集》的政治活动。早自1961年,《解放军报》就开始刊登毛主席语录。当时的战士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人人都能背上几段毛主席的话。而当时,林彪刚取代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不过两年。他提出,对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 活学活用 ,急用先学, 立竿见影 ”(也注意加粗的这两个词)。1966年5月,人民日报文章《解放军总政治部指示全军 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大大推进一步》写道,“对文盲、半文盲的新战士,也要通过一对红活动,辅导他们学习‘老三篇’等毛主席著作,使他们既学了毛主席著作,又提高了文化水平”。

“老三篇”的特点是文章篇幅短、文字口语化且事例生动,我想这也是军队选择它们作为“阅读材料”的原因。不仅军队,当时民间“老三篇”的说法也开始流传。人民日报最早的“老三篇”报道,是1966年1月一篇有关上海工人的文章。其中提到,上海工业研究所的几个青年人在新产品试制任务失败后,“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老三篇’,懂得了干革命要‘完全’,要‘彻底’”,“‘老三篇’坚定了他们的斗志,继续试验下去”。我没找到这个词的最早来源,但可见在文革开始之前它已经广泛流传。

该词在1966年的井喷,源于当年8月,林彪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提到“老三篇”概念,并说,“不但战士要学,干部也要学”。林彪的这段讲话,甚至被改编为一首语录歌,《永远学习“老三篇”》,传唱一时。

歌曲《永远学习“老三篇”》

传颂“老三篇”,和其他宣传方式一起,将毛泽东送上个人崇拜的顶峰,成为文革的助推器。而这次会议后,林彪成为中共政治局常委中仅次于毛泽东的角色。1966年12月3日,解放军报发表文章《“老三篇”是革命者的座右铭》,提出干部要同群众一起学习“老三篇”。

Image for post

当时,全国人民都得背诵“老三篇”,而且要“天天学,年年学,永远学下去”,更要“句句熟读,句句照办”。文革中,要是不会背诵“老三篇”,说不出其中的内容,还有受批判的危险。“老三篇”被称为“红宝书中的红宝书”,还出过许多“周边产品” :茶壶、茶杯上印着,镜子上贴着,像章上刻着,还有挂钟、手袋、唱片、练习簿、糖果包装纸……

Image for post

然而,文革中背诵“老三篇”是很多人的噩梦。当时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诗人郭小川就在日记中多次记录:

“11月21日,上班后,背《纪念白求恩》,错了一个地方。”

“11月29日,背诵《愚公移山》,未错。”

“12月10日早,学习时背了老三篇错了两处共三个字。”

从1968年底开始,在工厂工作的他几乎天天背“老三篇”,甚至做这样的梦:昨夜,梦到自己被敌人打死;心中想到: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发现,如果仅搜索人民日报标题,“老三篇”的出现次数在1968到1969年反而有一个低谷,直到1970年热度才重新上升。

Image for post

联系当时正值文革初,“批修”风潮正猛,1968年正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撤销职务、开除出党,并遭大规模批判的时间点。揪斗“党内走资派”成为重点,相对于“批修”的“斗私”没那么受党报标题重视,也许是这个原因。

1969年4月1日召开的中共九大,则是“老三篇”再次卷土重来的助力。文革“炮打司令部”的政治目标已经达到,后来被官方定性为全面“错误”的这次会议,通过了新党章,把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进了总纲,矛盾重点转回内部,“斗私”、“认真改造世界观”再次升温。

中共九大开幕式视频

九大召开次年,1970年人民日报上,“老三篇”的全文使用篇数达703篇,标题使用篇数也有48篇。

然而半年后的庐山会议,即1970年8月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林彪与毛泽东在国家主席存废的问题上意见相左,分歧初露。仅仅一年后,1971年9月13日,林彪携家人乘飞机出走,坠机于蒙古。这一事件,官方定性为“叛逃”。此后,“批林批孔”运动展开,林彪和他的老部下被打成“林彪反革命集团”,至今仍是教科书上的罪人。

“老三篇”这个词,恰是在1971年后突然消失在人民日报上。它的消失是否和林彪有直接关系呢?我又搜索了另两个经常和“老三篇”一同出现在林彪讲话中的词,“活学活用”和“立竿见影”。

Image for post

果然1972年之后,这些词也都销声匿迹。还有更多的词因林彪的倒下成为反动词汇。1978年9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社论《一定要把“四人帮”和林彪连在一起批》说,林彪“出于反革命目的”,搞“大树特树”、“绝对权威”,“三忠于”、“四无限”,论“顶峰”,颂“天才”,事事“高举”,步步“紧跟”,鼓吹手举语录背“警句”,单纯死背“老三篇”。曾经表过的“忠心”,一条条都成了“不忠”的罪状。

文革结束后,“老三篇”零星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也是作为贬义词配合批判林彪的语境。1980年3月6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时陆定一同志谈教育、学习等问题》,陆定一说林彪的提法,是学习共产主义“不正确”和“片面”的最好例子。另一篇发表于1979年纪念贺龙的文章,称林彪“大肆鼓吹熟读‘老三篇’”,是“贬低党的领导作用,破坏军队建设”。

据薛庆超《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一书,邓小平曾在写给毛泽东的信里说,“罗荣桓同志曾指出,林在宣传毛泽东思想中,只强调老三篇,是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一个颂圣者倒下了,颂圣的声音仍不绝如缕。九届二中全会,毛林关系破裂。毛泽东号召学习马列,全会报告更提出,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这一次不再是“三篇”,而是“五篇”文章集结成书,最新的“红宝书”又诞生了。

Image for post

作者介绍

方炜,2014级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硕士毕业生,目前为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下期预告】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至今仍是国人骄傲。但对于比它更早的“精神原子弹”,你了解多少呢?王嘉宁在文革元年的天津日报上发现这个陌生的词,牵出一段人与“海啸”抗争的荒唐故事。

请继续关注6月13日第四十五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无所不能的“精神原子弹” — — 王嘉宁妈妈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