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前的花蕾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0】

2016-08-16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风暴前的花蕾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40】

文/高佳彬

钱钢老师附言

国家走向危崖的一个标志,是孩子也被政治裹挟。曾看过纳粹时期的宣传画,一列从小到大的吹号男子,从少年队、青年团到党卫军。高佳彬从1964年媒体的儿童宣传,看到了劫难的征兆。他在生日报演示最后朗诵的那首陶行知先生的小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要你哄,不要你捧”。对红色年代的孩子还应加上:“不受你骗,不受你蒙”。

我的母亲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小村庄里,她是甲辰年生人,就出生在1964年的芒种天(公历5月26日)里。中国的传统节气向来和农活结合密切,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赶快收,有芒的稻子可以种”。从当天的报纸中也能看出,这正是个农忙的时候。

妈妈的家乡 — — 江苏南通

首先来看《新华日报》,《新华日报》是解放后江苏省的党委机关报,当天报纸头版皆以农业为主,强调要在农业大忙时节内做好保障支援工作。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新华日报》1964年5月26日头版(上)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新华日报》1964年5月26日头版(下)

《南通专区集中力量进行夏收》中的“专区”一词相对陌生,它沿袭自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行政督查专区”,介于省和县之间,属于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是1970年以前中国大陆的准区划形式,之后改称为地区。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新民晚报》1964年5月26日头版

在江苏的邻居上海,《新民晚报》当天的头版也是以支援农业为头条;而当天的《人民日报》头条讲的也是“粮食工作”。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人民日报》1964年5月26日头版

这个时候,粮食仍旧紧张,物资短缺是全国普遍现象,政府部门、工人、农民、学生、一切人员都在想吃的、谈吃的,为嘴里的一口粮奔波。“三年困难时期”的记忆催促着从上到下紧盯农业生产,尤其在夏收农忙时节,更是一切部门要为农业“大开绿灯”。

但我的重点不在“支农夏收”,我想讲的是那一年儿童节的事儿。我妈妈的生日在5月26日,就在儿童节前几天。当天的《人民日报》早早地就开始给儿童节造势预热,并送出了沉甸甸的“节日大礼包”。这些礼物是啥?原来是儿童教育电影和新书籍。我看到了熟悉的红色故事片《小兵张嘎》,《小铃铛》则是1964年谢添导演执导的儿童片。当时的孩子们还能看到朝鲜电影《红色花朵》。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人民日报》1964年5月26日文章《给孩子们准备节日礼物》

这些电影还算是儿童节主题,但有些“礼物”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科教片《罪恶的地主庄园》。还有一些书籍,《万恶的地主阶级》、《活阎王的罪行》、《榨取工人血汗的资本家》,题目怎么听都有些少儿不宜 — — 然而这套“阶级斗争常识小丛书”是专门为小学五六年级儿童出版的。强调阶级斗争之外,还有一套“不能忘记的故事小丛书”,有《血染煤海》和《读书难》这样的标题,主打忆苦思甜。

江苏、上海等地也在当天相应的推出了以控诉旧时代、强调“阶级斗争不能停”为主题的教育影片与文艺作品,作为给儿童的节日礼物。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新民晚报》1964年5月26日4版《出版四种宣传画》

在90后的我看来,儿童节礼物应该是怎么轻松愉悦怎么来的。但这些礼物明显透出血泪仇、阶级苦味,凝聚着满满的国家意志和政治意味儿,真不是好收的礼。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新民晚报》19641964年5月26日4版;当晚连演三场《千万不要忘记》

当时每年儿童节皆是如此吗?我先后查看了1961年到1966年《人民日报》的儿童节期间其头版社论文章:1961年的《根据儿童的特点教育儿童》、1962的《家长的责任》都语调平和,少谈革命、不讲阶级,放在今日读来也是能够接受的;但在1963年却陡然大转弯儿,“阶级斗争”、“阶级敌人”又重新回来了。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1961、1962年的《人民日报》儿童节社论

1963年社论标题是《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坚强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文中说,由于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在解放后长大,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不大知道过去的痛苦”,“懂得社会主义社会的光明,不大懂得旧社会反动统治的黑暗”。因此,要“经常给他们讲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剥削压迫的痛苦”,使他们懂得“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剥削和压迫,什么是阶级斗争”。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1963年《人民日报》儿童节社论

1964年的头版社论《革命的家长要做子女的革命向导》、1965年的《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1966年的《用毛泽东思想哺育革命后代》更是往左的路上越走越远,再也拉不回来了。我撷取了三个大“红词”:“革命”、“阶级斗争”、“接班人”,对1961年至1966年的儿童节当日社论文章进行检索统计,得出了这些“红词”在不同年份儿童节的出现频次和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深红词汇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阶级斗争”也真的变成“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这些看似微小的“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呼声,正是伴随着一次次政治运动,积累出“入耳入脑又入心”的时代最强音,成为发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工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暴一步步走来。

1964年妈妈出生这年的儿童节,正是处在极左风气逐渐回潮的时候。对当年儿童节记忆最清楚的是我的大姨妈。我外婆育有四女一子,大姨妈1950年出生。农村的孩子,能有什么儿童节可过,至少在我大姨妈看来是这样的。她是家里的长女,很小的时候便要帮着下田、挣工分。她只在1964年上过一年小学,因此也仅过过一次儿童节。

上世纪六十年代,江苏开始大力推广中小学改革,以阶级路线办学。我妈妈出生当天的《新华日报》共有三篇文章论及农村公社小学开办。教育部门逐步调整学校布局,让贫下中农子女就近便利入学。全日制的小学也开始调整作息安排,以平衡学生生活和社员家务。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新华日报》1964年5月26日3版

外婆家所在的公社当年也就办起了简易小学,而姨妈也坐进了学堂,上起了学。四个弟弟妹妹中,姨妈最疼我妈妈,因为“小三儿(我妈妈)是我的福星,她一生下来我就进学堂了,不至于当个糊涂人”。也正是因为进了学,姨妈才第一次听说还有个专门给儿童的节日。当时学校与相邻三个公社的学校串联,要在六一组织文艺表演,给夏收大忙的社员们加油鼓气。据姨妈回忆,节目也和现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三句半、对口词这类曲艺表演。其中,最让她难忘的是,训练基地官兵们也在当晚和社员们一起表演的近身格斗节目。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农忙时节的公社文艺演出

外婆的家就在南京军区某驻军基地旁,与基地仅隔一条马路。姨妈在内的公社小孩儿每天最有劲头的时候就是早起打草的时候,能够一起结伴儿隔着铁丝网看军队训练。孩子们看到军士们矫健的训练身姿很是艳羡,而一份契机来的也很是巧妙。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毛主席在1964年6月15日北京西郊“大比武”中举枪瞄准,左起第一人是次年被打倒的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

1964年,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比武,这场比武正是先从南京军区十二军开端,最后从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在火热的比武场留下身影。6月,大比武进入火热阶段,基地里热火朝天,而姨妈所在的小学也被纳入到这场群众性军事训练中来,这也算圆了公社小朋友长久以来的梦,对他们来说是一份比较开心的“儿童节礼物”。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大比武”期间群众参与军事化训练

但大比武在随后到来的政治风暴中被污名为“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遭受到批判。而姨妈的儿童节回忆也戛然而止,次年,因为有心人因私怨告发,外公被归入“地富反坏右”,姨妈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学机会也没了,家里生活也一片惨淡;后来,姨妈和十二军训练基地的某个小伙儿谈了恋爱,怕家里不同意,便跟着复员回家的小伙儿一路艰辛去了福建,从此与家里断了联系将近30年。她也早早便嫁为人妇,过早告别了童年。

六十多年中,共和国的花朵们已经迎接过 66 个儿童节。文革的“风暴”摧毁了许多花蕾,一些孩子被催熟的政治环境所驱使,成为了一把把捅人的利刀子,遵从着政治意志完成从“花朵”到“革命接班人”的身份转换。他们也因动荡和恶劣环境导致读书过少,遵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倡导,要“能文能武”,要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孩子,但却在后来的社会转型中被第一批刷了下来。

无数人赞美怀念童年,它让艰难尘世变成短暂天堂,不论在任何年代,它都是最后的桃花源,即使强大如国家意志,也不该用某一种思想、路线去指导它。应该把属于儿童的还给儿童。

最后,用民国二十五年儿童节那天刊于《永生》周刊上的一首陶行知先生的小诗来作为结束吧!

Image for post
Image for post

作者介绍

高佳彬,2015级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财经传媒硕士在读

【下期预告】

文革中不仅有“牛鬼蛇神”,“大毒草”也一抓一大把。什么样的影视作品会成为毒草?林一晨从妈妈生日报上的《林家铺子》批判说起,讲述“香花”如何一夜之间变“毒草”。

请继续关注5月29日第四十一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文革“毒草”电影大批判 — — 林一晨妈妈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