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命”,一代人的噩梦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53】

2016-08-17 作者: Yiwei Wang 原文 #生日报 的其它文章

“教育革命”,一代人的噩梦 — — 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53】

文/李艺宸

钱钢老师附言

我是老三届里的小不拉子 — — 68届初中毕业生,1965年秋至1966年夏,上过完整的初中一年级课程,此后便进入李艺宸讲述的教育革命时期,学过啥已全不记得,留下印象的是到农村割稻采茶、到蔴纺厂上夜班当小工。教育之灾对一代人的影响,当时并无感觉,日后才有切肤之痛。

我的父亲于1968年1月10日出生在河南。彼时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人民日报》头版上挂了一个大横幅:伟大领袖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全面落实,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Image for post

“毛主席最新指示”,出现在头版的所有标题中。这个词,文革中天天见、月月有,它代表了什么?

检索人民日报数据库,我发现“最新指示”这个词早在两年前就出现了。1966年八一建军节这天,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社论《全军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文中引用毛泽东的话,要求工人和农民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而对学生,毛泽东是这样要求的:

“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Image for post

这份指示其实是当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直到8月1日才由人民日报社论摘要公开。社论由毛泽东亲自审阅,主要说的是把“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

这是一份社会改造纲领,“教育革命”是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状。看来,经过反右和反右倾,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判断没有变化,连教书育人这种本职工作,他都不愿意交到知识分子手上去。1961年提出用于“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十四条”和“高校六十条”,自此形同虚设。

仅仅七天后,《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明确提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Image for post

文革一开始,红卫兵大行其道,许多高校教师成为批判、殴打对象,各地的教学陷入停滞状态。“教育革命”第一步,带来了混乱与无序。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学生们“边上课边闹革命”,还提出各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除了地、富、反、坏、右分子以外,有些人过去犯了错误,只要他们能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就应该让他们站出来工作。”

到了1968年,版面上的“毛主席最新指示”越来越多。妈妈生日报上的“最新指示”有的和党内整风有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有的则试图弥合“无产阶级”内部愈加分裂的情况:“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从“乱”到“治”,是这一年的基本诉求。两年前的指示也在继续发扬光大。妈妈生日当天的第四版,用了半个版面来讲“教育革命”。

Image for post

教育革命要怎么开展?根据这篇文章,除了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政治挂帅,又红又专”,突出的一点是要“缩短学制”。

Image for post

毛泽东曾说过课程“可以砍掉一半”。教材则要彻底改革,删繁就简。从1966年开始,中国的学制由原来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的的“九三”学制改成了“五四”学制,即五年小学、二年初中、二年高中。这个制度安排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文革结束。

伴随着文革的进行,知识分子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成了排在“地富反坏右”和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的“臭老九”。高校教师不仅首当其冲受到迫害,大部分人还被下放劳动,很多人从此没能再回到讲台。文革十年,中国的大学教授和副教授从7800人减少到5800人。

文革前的教育部领导此时何在?1966年6月,高等教育部部长蒋南翔、教育部副部长刘季平遭批斗。

Image for post
由左至右:蒋南翔、刘季平、何伟

紧接着7月23日,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两部合一后,担任部长的何伟上任两个月即被打成“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代表”,遭受迫害六年后含冤逝世。1969年10月,教育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共1258人被下放到安徽省凤阳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据统计,仅教育部下属机构中受诬陷、迫害的干部、教师就有14.2万人之多。

教育部瘫痪了,老师不教书了,学生们学什么呢?上文举出北京林学院的例子,学生复课后,遇到“课如何上”的问题,解决办法是研读毛主席著作后,到工厂和林场“调研访问”,听取工人意见,最后的结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斗争为主线,专业课和基础课配套成龙,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和革命的工人三结合”。“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斗争为主线”,是教育革命的另一核心主张。自此,知识分子褪下的教师光环,戴到了工人阶级头上。

文革中使用的教科书也“大换血”,注入了鸡血满满的“毛主席教导”和“毛泽东思想”。数学课本里,计算题设置了“阶级斗争”的背景,要“清算狗地主剥皮残酷剥削贫农”的“罪恶帐”;而下图右边似乎是生理卫生课的课本,直接宣称要“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疾病” — — 你可别笑,这在当时可是真到不能再真、都登上了人民日报的真理。

Image for post

文革开始后,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止,时间长达5年,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通知认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高考被定性为“培养了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为了筹备新的招生办法,当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

教育部紧接着暂停了研究生招生和选拔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到了7月份,则干脆发布通知,取消高考。大批高等院校被裁撤。1965年时中国总共有高等院校434所,到了1971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

到了1968年7月21日,又一条针对教育革命的“最新指示”出炉了,毛泽东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段话通过广播公布,称作“七•二一指示”,短短90个字,引起了各地开办“七二一大学”的热潮。据《中国教育年鉴》记载,至1976年底,全国共有七二一大学33374所,学生148.5万人,是同期普通高校学生数的3倍之多。

Image for post

7月22日的人民日报报眼上登的就是这条指示,头版还刊登了一篇“调查报告”,以上海机床厂为研究对象,大书特书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好处。

至于为什么只办理工科大学,文革研究专家、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宋永毅认为,这是因为理工科只是工具,不会挑战毛的权术和革命理论,人文学科则不同。从毛泽东以往的言论看,他对人文学科的不满积累已久。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文科不改造不得了。不改造能出哲学家吗?能出文学家吗?能出历史学家吗?现在的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

直到1971年8月,毛泽东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里老调重弹,提出对教育界的“两个估计”,一是宣称在教育路线上“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二是批判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1968年10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工人、解放军和贫下中农的各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执行上层指示,进驻了学校,意在结束校园革命的混乱局面,掌握学校的领导权。但事实证明,教育的“无产阶级路线”是走不通的。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局限,又不熟悉教育工作,工宣队逐渐成为校园中游离的权力一极。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 工农兵学员 ,并决定先在两校进行试点。文件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当时入学的工农兵学员,很多人都只有初中、小学学历。据1972年5月北京市11所高校的调查,学员入学前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仅占20%。即使是1973年以后,高校招生改为推荐和文化考试并行,也出现了像张铁生这样,交白卷也能上大学的情况。

极端的政治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文革十年对中国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人才的断层,这是一代人的噩梦。

作者介绍

李艺宸,2014级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财经传媒硕士毕业生

【下期预告】

今年7月,武汉因水灾成为新闻焦点。而四十九年前的7月,武汉也曾是一场风暴的中心。曹冰洁从爸爸生日报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出发,带我们回到惊心动魄的历史现场。

欢迎继续关注7月20日第五十四期“钱钢老师课上的生日报”《回到武汉,回到“七二零” — — 曹冰洁爸爸的生日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