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大学会对宗教更宽容?

2017-03-30 作者: 陶郁 原文 #政見 的其它文章

上过大学会对宗教更宽容?

believers
图片来源:nippon.com
</img>

在西方社会,教育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孩子往往在进入学校以前就已跟随长辈参加宗教活动。但是,随着正规教育的时间不断增长,西方社会成员接触与宗教观点相异甚至相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从总体上而言,在许多西方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往往不像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者那样重视宗教。

然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在中小学,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整齐划一,而高考的压力也限制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的发展空间。相反,许多大学不仅拥有宗教研究系所,也并不强烈反对老师和学生交流宗教思想。此外,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更能灵活支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也更有可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互动。

上述发现来自美国贝勒大学的两位研究者。他们的结论是,在当代中国,相对于教育程度更低的同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壮年公民对宗教的感受更为正面、态度也更加宽容——有趣的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研究者深入分析了中国居民精神生活研究 (Spiritual Life Study of Chinese Residents)数据。该项目由专业调查公司在2007年开展实施,覆盖了中国7021位通过分步概率抽样方法选定的受访者。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受访者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与个人和家庭背景情况。为重点关注大学教育的影响,研究者选取了样本中年龄超过25岁的6699位居民进行分析。

如不考虑年龄因素,在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下的受访者信宗教比例最高;上过小学或中学者和上过大学者信宗教的比例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中国大学校园里对于宗教的学术研究往往兴起于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宗教活动也只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摆脱严格的禁止。研究者设想,在青年中,教育经历对于人们宗教态度的影响是否会更为突出?

数据支持了这个设想。如果只考虑三十岁左右的青壮年,上过大学的人,要比只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更可能拥有宗教信仰、也比只上过中学的人更可能认为宗教对自己具有重要意义。而同样的情况却并不存在于五十岁左右的中年被访群体和七十岁左右的老年被访群体中。

同样,在三十岁左右的青壮年中,上过大学的人对待宗教会更加宽容: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宗教与科学可以并存、宗教信仰可以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行不悖。然而,在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群体和七十岁左右的老年群体中,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受访者对却并未表现出其他同龄人所持的宽容态度。

上述发现表明,与惯常印象不同,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并不必然排斥宗教;相反,大学校园里相对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为思想形成期的青年人提供了更多接触宗教的机会、也使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更为宽容与多样。

参考文献

  • Wang, Xiuhua, and Jeremy E. Uecker. 2017. “Education, Religious Commitment, and Religious Toler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07/s13644-017-0286-5.

回到开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