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抗议活动的外媒报道(6月9日至6月15日)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抗议活动的外媒报道(6月9日至6月15日)
有些读者可能会抱怨说:俺一直没有在博客上谈及香港近期的抗议活动。今天就来发一篇《每周转载》,汇总最近一周(9日~15日)的外媒报道。
(注:这篇博文的图片很多,翻墙速度慢的同学,请耐心等待网页加载)
开篇先放一首打油诗(这是多年前网上流传的),用这首诗与【两岸三地】的读者共勉。
由于真理部严厉封锁消息,很多天朝网友(内地网民)完全不晓得“反送中”到底是咋回事儿。所以,俺先来普及一下背景知识。
(以下是全文,粗体是俺标注滴)
(以下是此文的摘录,粗体是俺标注滴)
编程随想注:
以下新闻报道以【时间线】的方式整理,“日期”以新闻报道的【发布时间】为准。某些报道的“发布时间”相比“事件发生时间”会有一两天的滞后。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
《 每周转载:朝廷推香港版<国安法>,【一国一制】降临(外媒报道8篇) 》
《 变相的“全民公投”,垂死的“一国两制”——2019香港区议会选举随想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抗议活动的外媒报道和网友评论(6月16日至6月22日)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7月初至8月初)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8月初至9月初)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9月初至10月初)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10月至11月) 》
《 每周转载:香港“占中民主运动”的外媒报道和【大量】照片(9月22日至9月28日) 》
《 每周转载:香港“占中民主运动”的外媒报道和【大量】照片(9月29日至10月2日) 》
《 每周转载:香港“雨伞革命”的外媒报道和【大量】照片(11月19日至12月2日) 》
《 每周转载:关于香港和澳门的特首选举(外媒报道和网友评论) 》
《 每周转载:关于“一国两制白皮书”和“国台办言论”(大量网友评论和图片) 》
《 每周转载:关于香港抗议洗脑教育(网文3篇,图片多张) 》
《 每周转载:关于朝廷对爱国主义的忽悠(网文5篇) 》
《 政治常识扫盲:理清“国家、政体、公民、政府、政党”等概 》
《 台湾民主运动与独立运动简史 》
《 回顾“六四” 》(系列)
《 谈革命 》(系列)
(注:这篇博文的图片很多,翻墙速度慢的同学,请耐心等待网页加载)
开篇先放一首打油诗(这是多年前网上流传的),用这首诗与【两岸三地】的读者共勉。
台湾民众要努力啊,否则就变成香港!
香港民众要努力啊,否则就变成大陆!
大陆民众要努力啊,否则就变成朝鲜!
朝鲜民众要努力啊,否则就变成地狱!
★“反送中”相关的【背景介绍】
由于真理部严厉封锁消息,很多天朝网友(内地网民)完全不晓得“反送中”到底是咋回事儿。所以,俺先来普及一下背景知识。
◇《 逃犯条例——“反送中”等五个还需搞明白的问题 @ BBC/英国广播公司 》
(以下是全文,粗体是俺标注滴)
第一,为什么更担忧《逃犯条例》?
虽然引发抗议示威的导火索是《逃犯条例》,但这并不是港府草拟修改的唯一一部条例。
先说《逃犯条例》。简言之,修改后的条例将允许香港拘留和转移在同它没有正式引渡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和中国大陆)遭到通缉的人员。香港目前和20个国家签有长期的逃犯移交协议。相关法律也规定,香港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一次性移交。但目前条文订明,香港的逃犯移交条例不适用于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修改案将删除这个限制。
提议修改的第二个条例是《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现行条例规定,香港以外的司法管辖区可以要求香港机构提供刑事协助、搜集证据。修改草案也移除与《逃犯条例》类似的限制,使香港机构可向中国提供与刑事相关的协助,比如,冻结或者没收资产。
二者之中 《逃犯条例》在香港人中间引发更大焦虑,因为修改后条例将允许在香港被捕的人移送中国大陆受审、服刑,在港人看来,这是一个事关人人的重大政策转变。
第二、为什么只抗议“送中”?
既然香港已经和20个国家有引渡协议,中国也同许多西方民主国家有引渡协议,为什么把逃犯移交中国会在香港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弹,以至于“反送中”成了示威的一个主要口号呢?
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大陆之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基本法》是保障香港高度自治的基石。但是,北京政府逐步加大在香港的影响,多次高调批评香港反北京中央政府、要求民主、普选等集会示威;港府亦多次被指屈从中央压力、加强对政治活动的管控。
特别是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当局进一步加强打压异见令人担忧,有悠久的抗议示威传统、广大的民运群众基础的香港也会成为目标。
港人感觉,面前的“北京压力”越来越大,保障自治的《基本法》被一步步侵蚀、削弱 ,甚至有人指责港府在这一方面助纣为虐。
第三、为什么港人愤怒爆发?
再说,目前恰好也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就在六月初,香港刚刚举行一年一度的烛光晚会,纪念“六四”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镇压事件三十周年。
此次规模浩大的反《逃犯条例》抗议示威,也可以说是香港人对自由受侵蚀的担忧、对北京干涉的愤怒、对港府缺乏作为的不满进一步上升的表现。
具体讲,在修订《逃犯条例》上,港府被指敷衍了事,没有给立法会、公众足够长的讨论时间,不重视各界深入审议、增加更多保障条款的呼吁。香港政府提出修改案是在今年二月,之后只有二十余天的时间给公众参与讨论,给出的论据也缺乏说服力。
对于这样一个在公众眼里影响重大、深远的修法草案港府如此草率,也给民众的怒火添了柴。
第四、中国“插手”了吗?
现在还不知道,北京是否直接影响、甚至授意香港政府修法,但是,北京一直公开力挺港府,中联办、港澳办、主管港澳事务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都曾高调表态支持修订《逃犯条例》。
中共政治局常委韩正五月间曾赞扬特区政府推行《逃犯条例》修订“合宪和彰显法治”。他说,这符合《基本法》相关规定,有利于彰显香港社会的法治和公平正义,“中央政府完全支持特区政府的工作”。
香港大游行的次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对美方就香港事务“不断说三道四”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要求美方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他说,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推进修订“两个条例”的工作。
耿爽还提到,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香港居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依法得到充分保障,香港继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第五,有法不是才能有法所依?
换个角度想问题,有法可依,不才正是实现“法治”的基础吗?
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部总干事谭万基日前在接受法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国际特赦对引渡协议本身并不反对,“我们甚至认为引渡协议会对某些国家的人权改善带来益处,比如说中国。”
但是, 中国的人权和司法公正纪录已经令港人十分担忧,司法是否独立于中共也引起港人质疑 。归根结底,这还是一个信任问题。
签订引渡协议,前提应该是信任第二个司法辖区。而在香港,港人对中国大陆当局的信任现在处于稀缺状态。
谭万基还提及香港的另外一个“特殊性”。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当局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承受北京的压力呢?这也是抗议示威者一个“最大的担心所在”。
为安抚民意,港府官员已经表示,香港法庭对引渡要求有决定权;政治、宗教犯罪疑犯不会被移交;只有罪行可能被判处至少最高七年监禁的逃犯才会被移交,但是这些承诺并没有换来民众的支持。一个原因可能是,港人对港府的信任也处于比较缺稀的状态。
◇《 引渡法案背后,一个日渐倒向北京的香港 @ 纽约时报 》
(以下是此文的摘录,粗体是俺标注滴)
香港——由北京亲手挑选的香港行政长官试图推动一项法案的通过,而该法案被视为对公民自由的威胁。成千上万拒绝顺从的人们走上街头表达对它的反对。当局部署警力,阻止示威者进入立法会。
近日的香港纷乱异常。周三,警方向一大群抗议者发射了催泪弹和橡皮子弹,抗议的人群迫使立法者推迟对一项将允许向中国大陆引渡人员的修例进行审读——香港居民担忧这一举措会让他们受到共产党随心所欲的管制。
修例由香港现任领导人林郑月娥倡导,这名终身公务员两年前由北京挑选出来领导这个地区。周三,她将抗议者们比作任性的孩子,并且誓言要继续争取引渡条例的通过。她的这种坚定立场是在借用她的上司、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强硬本能。后者领导了一场在全中国各地对公民社会的打压行动,基本上让大陆所有可见的政治异议人士噤声。
林郑月娥的立场显示出近年来陆港关系向北京方面倾斜的程度。如果她成功顶住抗议,通过引渡法案,将为北京打开一个缺口,让其能够绕过独立的香港法院,将其控制延伸至这个半自治地区的居民和访客身上——这可能会一点点侵蚀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
引渡之争展开的背景,是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加剧,助长了中国强硬派长期以来的恐慌,他们担心外国敌对势力会利用香港作为推翻大陆的基地。 北京没有掩饰对林郑月娥计划的支持,该计划将首次使政府可以将犯罪嫌疑人引渡到大陆,过程中几乎没有防滥用措施。很多香港人担心,共产党官员会利用它抓捕与中共存在冲突的政治异见人士和其他人,以虚假罪名予以审判。周日的一场抗议吸引了多达100万人,约占香港人口的七分之一。
这并非香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动荡。2003年夏,香港首位执行长官、船运业大亨董建华试图通过一部严厉的安全法规,中共领导层坚持要求这个前英国殖民地施行该法。当时,面对大规模的抗议,董建华和他在北京的上级随之放弃,公众愤怒很快消解。
但林郑月娥采取了非常不同的立场,并且如果引渡法律如很多人预计的那样得以通过,可能会为重新推动颁布该国家安全立法奠定基础,这项名为《第23条》的立法在2003年未能通过。该法禁止煽动叛乱、颠覆中国政府、分裂国家及叛国行为,将允许当局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搜查并关闭报社。中共一向视此为重中之重,一旦获得通过,习近平可以声称实现了两名前任——江泽民和胡锦涛——没能达到的成就,获得重大政治胜利。
近年来,北京当局开始越来越公开地干涉香港政局,从许多重要的层面看,当下与2003年的区别远不仅限于习近平一个人。北京的支持者如今在香港立法会70个席位中占43席,比2003年多数席位多。他们的阵营如今大多由职业政客组成,而非曾经主导立法会的贵族富豪。商界巨子们表现出了更多的独立性,尽管他们总体上是站在政府一边,反对亲民主的反对派。
2003年,大规模示威活动惊动了其中一位富豪田北俊(James Tien),导致上述国家安全立法的努力遭遇挫败。他的亲商业政治党派收回了对该法案的支持,从而失去了多数票。但这样的情形不大可能发生在如今在职的这群议员身上。其中一些人远没有那么富有,更依赖于政府发放的百万元年薪和优厚的报销制度。“他们全都是应声虫,”田北俊周三接受采访时谈及他的立法会继任者们说。“他们之所以是应声虫,是因为过去15年来,香港逐渐在朝中国影响的方向倾斜。”
在由英国殖民传统和中共控制融合而成的香港政治体制里,仅半数立法会席位来自普选。另外半数席位大多来自工商团体,而中国经济的繁荣意味着比起十年前,北京如今对香港的经济享有更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金融方面。
......
编程随想注:
以下新闻报道以【时间线】的方式整理,“日期”以新闻报道的【发布时间】为准。某些报道的“发布时间”相比“事件发生时间”会有一两天的滞后。
★6月9日的媒体报道
◇《 民陣:103萬人遊行 警方:高峰期24萬 @ 香港01 》
![]()
民陣今午(9日)舉行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大會於晚上9時34分公布,有103萬人參與遊行,並宣布遊行結束;警方則稱,高峰期有24萬人參與遊行。
遊行原定於下午3時由維園起步,但由於參與者愈來愈多,民陣應警方要求在下午2時20分宣布提早出發。遊行隊伍沿途高喊「反送中、撤惡法」、「林鄭下台」等口號,隊頭在下午約3時25分左右,經過修頓到達警總。遊行隊伍用了大約1個半小時,由維園行到立法會外終點,惟仍有不少人聚集於維園龍尾並未起行。警方已開放維園多個足球場,讓市民等候出發,並呼籲市民不要中途插隊。
入夜後,約10人在海富中心外,疑有人衝出馬路,警方出動胡椒噴霧;隨後夏愨道亦發生衝撞,有人站於石壆大叫「開路」,防暴警察已進駐。
![]()
![]()
![]()
![]()
![]()
![]()
![]()
![]()
◇《 【香港反送中】遊行由日到夜103萬人參與 蔡英文:港人的自由不再理所當然 @ up Media/上報 》
香港9日「反送中」遊行萬人空巷,主辦單位表示參與人數高達103萬,遠遠超出2003年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71遊行50萬人紀錄。
不過在遊行尾聲時卻有警員在拘捕示威者時向市民施放胡椒噴霧,並傳出有市民靜坐與警方對峙。
![]()
(民陣稱參與9日反送中遊行人數超過103萬人。湯森路透)
......
總統蔡英文9日晚上在臉書(Facebok)發文表示,香港市民因為對自由的珍視,5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被視為「送中惡法」的逃犯條例。蔡英文並指香港人民所苦苦追求的人權保障與民主法治,在台灣的土地上卻是如此自然地存在著,這值得我們用心珍惜用力守護。
蔡英文又認為,在「一國兩制」之下,短短22年的時間,港人的自由不再理所當然,過去驕傲的現代法制也逐步崩毀。這值得我們深深警醒、深深關切。台灣人珍愛我們的民主,也堅持我們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而「一國兩制」不會是台灣人的選項。
......
★6月10日的媒体报道
◇《 抗议《逃犯条例》,香港爆发大规模游行 @ 纽约时报 》
![]()
(香港周日的抗议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多人表示被困在地铁站,等待加入抗议队伍。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一些抗议者把金属路障用力推向警方,警察则以胡椒喷雾回击。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许多人身着白色衣服,它是正义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也代表哀悼。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拟议中的立法将允许把一些犯罪嫌疑人移交给此前和香港没有引渡协议的司法管辖区,比如中国大陆。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组织者称,100多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但警方表示,高峰期的人数为24万人。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于1997年在“一国两制”安排下回归中国,它允许香港保留地方机构。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已加强了控制。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逃犯條例・採訪手記】那夜凌晨,我們都是無路可退的前線記者 @ 香港01 》
◇《 港人湧入小英臉書求守護台灣:「我們香港人的選票是廢的,特首和官僚們不是我們想要的」 @ Buzz Orange 》
![]()
(香港網友湧進總統蔡英文臉書粉專,感謝蔡總統為香港發聲。來源:蔡英文 臉書粉專截圖)
★6月11日的媒体报道
◇《 【香港反送中】72所學校12日罷課 國泰及港龍航空、社福、宗教等52團體響應 @ up Media/上報 》
![]()
(9日,港人上街表達對《逃犯條例》的憤怒。湯森路透)
![]()
(港人9日踴躍上街表達訴求。湯森路透)
![]()
(主辦單位民陣號稱9日上街的港人達103萬。湯森路透)
◇《 倘政府硬闖 田北俊:商界議席勢易手 @ 蘋果日報 》
2003年帶領自由黨八票反對23條立法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指,前天反送中遊行人數比2003年更多,希望中央會叫停修例。田認為中央與特區政府若決定硬闖,建制派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和明年立法會選舉將「輸到趴喺度」,立法會一半議席或將落入民主派手中,屆時特區政府所有重要議案也難以通過,勢難再作有效管治。
......
田強調,建制派仍有時間向中央或港府反映或因惡法以致不能連任的憂慮,特別指建制派的鐵票來自功能組別的商界支持,而不少商界反修例,商界代表的議席可能因此不保。至於採用比例代表制的地區直選,田指就算中聯辦有一定影響力,或只能保住民建聯、工聯會的議席,點名經民聯、新民黨及數名報稱獨立的建制議員很可能不夠票。
有建制派則稱政府激發大批巿民上街反惡法,綜合政府「三大死因」,包括誤以為修例議題「炒唔起」及民主派未必能動員、其次是嚴重錯估民意,以為以陳同佳案作修例理由會獲市民支持,沒料到港人對內地司法制度如此不信任,最後則是政府推動條例前未向工商界做好工夫,令巿民覺得修例有問題,「唔明點解連政府嘅自己友都反枱?」
◇《 AI 實測:52萬人行經灣仔 未計分流駱克道及插隊遊行者 @ 蘋果日報 》
每次重大遊行集會,警方估計人數與主辦單位相差數倍,市民難以判斷。《蘋果》邀請 IT 人 Colin 以人工智能配合圖像分析技術,於原定遊行路線的一段統計6月9日反送中遊行人數。電腦統計結果顯示,僅軒尼詩道和馬師道交界至少有近52萬人經過,超出2003年七一遊行規模,更多於警方公佈的24萬人。Colin 補充,由於原定路線太擠塞,大量人群分流至駱克道、莊士敦道,又或在馬師道以西插隊,未能統計,故實際人數只會更高。
......
★6月12日的媒体报道
◇《 香港“反送中”游行场面混乱 警方与示威者发生冲突 @ 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
![]()
(香港“反送中”集会中,警察向人群发射催泪弹。AP)
![]()
(香港“反送中”集会上跨越路障的抗议人士。AP: Kin Cheung)
![]()
(香港“反送中”集会上的人群。AP)
![]()
(2019年6月12日,香港立法会外,戴着面具和护目镜的抗议者高呼口号。Philip FONG / AFP)
![]()
(香港“反送中”集会现场警察向抗议人士使用高压水枪。AFP:Anthony Wallace)
![]()
(香港“反送中”集会上移动路障的抗议人士。AFP:Philip Fong)
![]()
(香港市民大多面带口罩,聚集在添美道与夏悫道附近。Supplied: Sam Lung)
◇《 反逃犯條例風雨欲來 港立法會零時發黃色警示 @ CNA/台灣中央社 》
![]()
香港社會反「逃犯條例」的抗議愈演愈烈,香港電台報導,香港立法會將於12日凌晨零時發出「黃色警示」,代表可能在立法會廣場或大樓附近爆發大型衝突。
引發百萬人上街的香港「逃犯條例」修正案,明天將由立法會進行二讀辯論,預定20日表決。但香港社會正在形成罷工、罷市及罷課風潮,可能引發更激烈的抗爭。
......
◇《 港人心聲:「或許香港會死,但不能死得無聲無息」 @ 鏡週刊 》
![]()
(港警下午開始動用催淚彈逼退包圍立法會的示威者,凸顯港府立場強硬,不為所動)
警方動用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代表著港府對示威活動回應的一個轉捩點,反映出港府決心捍衛立法會,不讓民眾衝破封鎖的決心。
現場許多年輕示威者都身穿黑色T恤,在香港摩天大樓櫛比鱗次的天際線下,一個天主教學生組織的示威者唱起聖詩。其中,24歲的Sunny Leung懷疑連續的示威抗議能阻擋港府強行通過惡法,「但至少我們應該試試看。」
「或許香港會死亡,但我們不能死得無聲無息,我們會抗議,直到最後。」
◇《 香港反送中民眾為台灣記者開路,大喊「不要讓韓國瑜當選、凡親中的都是騙子」 @ Buzz Orange 》
香港媒體《立場新聞》轉述當晚民眾的所見所聞:
警察包圍年輕人要求搜身,引來四周民眾 指責「警察濫權」,也連帶聚集越來越多民眾與增援的警察。當時現場一片混亂,有一位東森新聞女記者高舉著手機想拍攝,卻擠不進去。
有香港人發現這位女記者,說道:「是台灣記者」,並請大家讓路讓女記者攝影。
現場民眾紛紛七嘴八舌: 「來看看一國兩制吧」、「不要讓韓國瑜當選 ,不會發大財」、「凡是親中的都是騙子」。
......
◇《 香港社媒群主被拘捕 仅因发送“反送中”资讯 @ RFA/自由亚洲电台 》
![]()
(2019年6月12日,香港市民反《逃犯条例》的示威活动中,警察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法新社)
香港《立场新闻》6月11号报道,香港警方在当晚以“串谋公众防扰罪”为由拘捕一名 “反送中”游行 Telegram 消息群的管理员。
管理员Ivan Ip称,自己只是参与 Telegram 消息群“公海总谷”的管理,仅仅只是发布网上整合的中学罢课名单和参与者被捕的消息,并未到现场参加“反送中”游行,却在6月11号当天晚上遭到警方上门搜查。警察要求他交出手机,然后将他手机上的 Telegram 资料导出,拿到了群组成员的名单和消息内容,并追问他关于群组创办人和管理员的身份信息,以及“其他激进分子的行动计划”。随后警方将其拘捕,带到警署进一步审问直到第二天凌晨4时,他才获保释离开。
事发前,Telegram 消息群“公海总谷”已有2、3万名群成员,在这名管理员被捕后,其他管理员已将群组解散。
香港警方向《立场新闻》证实了 Ivan Ip 的拘捕和保释消息。根据 Ivan Ip 的口供副本,警方在调查后认为,Ivan Ip 在 Telegram 消息群“公海总谷”与其他成员串谋,计划在6月11号到12号期间冲击香港立法会,并堵塞市区的主要街道。
★6月13日的媒体报道
◇《 香港群众包围立法会 警方出动催泪烟清场 @ 德国之声 》
![]()
(6月12日上午八时多,立法会大楼旁的龙汇道、添美道、立法会道就已经完全占满人,未见警方积极驱离)
![]()
(示威民众聚集在金钟的立法会大楼周围,蔓延至添马公园。
防暴警察在立法会大楼、政府总部外围戒备待命)
![]()
(头戴头盔、手撑雨伞的民众与配备长盾的警方在添华道和夏悫道交界对峙,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杨岳桥和谭文豪在中间调停)
![]()
(这次“反送中”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行动”,
参与群众以年轻人居多,大部份都戴上口罩,有的还会加上头盔、护目镜)
![]()
(示威者于金钟力宝中心外架设铁马,挡住金钟道两条行车线。
下午,防暴警察开始用胡椒喷雾驱离民众)
![]()
(下午开始,大批警员出动橡胶弹、布袋弹、催泪弹和催泪水剂等抗暴手段驱赶民众。
香港警方甚至出动凖军事化的特遣镇暴警察“速龙小队”加入清场)
![]()
(12日下午约3点开始,警察展开清场动作,
一边劝告民众不要和警方冲撞,一边高举“警告:催泪烟”标语,并且朝群众发射催泪弹。
示威民众节节后退,没有强力反抗,互相用清水冲洗眼睛。)
![]()
(防暴警察配备的防暴盾分为长方形和圆形两种。
长方形的盾牌可以构建成一座流动的高墙,让警方推进防线;
圆形盾牌方便携带,有利于警察一手持武器、一手持盾牌防御。
相对而言,示威民众要防御催泪烟雾或是警方的其他攻击,只有雨伞可以用)
![]()
(下午4点半,香港警务处处长卢伟聪见记者,指示威者使用危险武器,可以杀人,呼吁民众不要进入金钟,以“骚乱”形容事件。
警方发言人说,预计动用警棍、胡椒喷雾、手掷催泪弹等驱赶民众。
当他被记者问及会不会使用真枪,他表示不会排除任何可行的方法控制情况。
晚上6点,警方发布公告,以“暴乱”形容示威)
◇《 反“送中”抗议引发暴力冲突,警方使用催泪弹 @ 纽约时报 》
![]()
(周三,香港示威者身着保护装置、手拿雨伞抵挡催泪瓦斯和辣椒喷雾。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抗议者接近立法会大楼时,警方使用了催泪瓦斯。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抗议者表示,他们对警方像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一样再次使用催泪瓦斯感到震惊和失望。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抗议活动和暴力冲突发生几天前,数以十万计的民众在香港举行示威游行,反对一项允许将犯罪嫌疑人引渡至大陆的法案。
Athit Perawongmetha/Reuters)
![]()
(示威者起初聚集在立法会大楼外。有少数抗议者对警方设置的路障发起冲击。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 香港「反送中」遊行 給台灣人敲響一記警鐘 @ 聯合新聞網 》
台灣人消費香港的「一國兩制」有一段時間了,「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也早已變成台灣政治賺選票、名嘴賺眼球的辯論主題。但其實,台灣人對香港的境況是冷漠無知的。
六月九日香港百萬人遊行當日,在香港和台灣都是端午長假的最後一天,香港人正忙著準備遊行,台灣人則是忙著慶祝端午佳節。儘管遊行日期幾周前就已公布,且遊行前十天就已預估人數將超過四十萬人,但台灣媒體對此漠不關心,沒有一家派人到現場採訪,九九%的台灣人不知道有這件事。
當天下午遊行開始時,台灣的電視台有零星照片和偶爾的跑馬燈;凌晨一點鐘,香港本地媒體還在繼續直播政府大樓前鎮暴部隊和群眾的對峙,直播一直到凌晨四點左右,台灣的電視台連跑馬燈都沒了。港媒直播的留言串中,我赫然看到一句話:「台灣新聞你們怎麼可以不報導這件事!。」
......
此次遊行參與者一百萬人,這是二○○三年香港「七一遊行」參加人數的兩倍,代表了香港總人口的十三.五%;以人口比率計算,這就等於台灣的三二○萬名成年人,為了一件事自動上街遊行。即使把年幼、年長者人口比率高估為一半,也代表了至少二七%的香港成年人,在沒有一人一票的環境中,用腳進行了投票——不再相信「一國兩制」下司法可以獨立。
......
◇《 香港逃犯条例,特朗普与美国国会均打破沉默 @ BBC/英国广播公司 》
6月12日在白宫被记者问到香港的大规模示威时,特朗普表示:“那真的是很大的示威。那真的是一百万人……那是我见过最大的示威。”他反复说,他相信参与人数是超过百万人。
在记者的追问下,特朗普始终未具体说明美国的立场。“我希望对中国和香港来说,所有事情都能解决。我相信都会解决的。”
......
美国国会即将提出的《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并非一个全新的法案。在2017年,国会跨党派议员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该法案的版本。其中载明,在美国制定任何给予香港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待遇的法律和协议前,国务卿需要向国会确认“香港享有充分的自治”。除此之外,国务卿每年都要向国会报告涉及美国利益的香港情况。
这一条文把主动权交予国务院。不过,何为“充分自治”呢?这一提案并未说明具体评判标准。2017年的这一版本在参众两院都只被提出,未经过所属委员会和国会全体投票,并未正式成为法律。
在大批香港市民上街抗议、警民爆发暴力冲突之后,外界估计国会此时会对《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加以更大关注。然而,美国的立法程序旷日持久,提案首先要通过相关委员会的讨论与投票,再到参众两院投票。是否能通过成为法律,目前还言之尚早。
......
◇《 兩影帝力挺「反送中」 成龍回應令人咋舌 @ 看中國 》
![]()
![]()
(影帝黃秋生力挺「反送中」,在臉書放上1933年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歷史照,與當今香港對比,諷刺形容港府作為如同納粹般野蠻)
![]()
(成龍來台舉行發佈記者會宣傳新專輯,被問及「反送中」相關議題時,回應令人咋舌)
成龍今日來臺宣傳,當記者提問他,關於百萬港人走上街頭力挺「反送中」相關議題時,成龍則表示「我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令人咋舌。
◇《 Telegram 創辦人指遭受 DDoS 攻擊,疑與香港示威有關 @ engadget 》
![]()
Telegram 以保密性和安全性為賣點,全球不少民運人士都有使用,香港最近的「反送中」示威活動上也有被民眾廣泛使用。然而該 app 的創辦人 Pavel Durov 卻表示,他們的服務在同一時間受到國家級的 DDoS 攻擊。
Durov 表示他們發現大部分 DDoS 攻擊的來源都是由中國大陸而來,時間點正好是「香港在進行示威期間」 ,所以叫人不難把兩件事扯上關係。
,據指其中一個與示威活動相關的 Telegram 群組管理員,以涉及公眾妨擾罪被捕。所以說駭客無所不在,即便是加密的 app 也不能降低警覺啊。
★6月14日的媒体报道
◇《 11名学生遭拘捕 @ 德国之声 》
香港周三(6月12日)在立法会外面爆发激烈警民冲突,而虽然最终抗议民众在周四(6月13日)清晨陆续散去,香港警方却也于当天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拘捕。 消息指出,目前已知至少有11人遭警方逮捕,并以不同罪名起诉。 其中,香港大学校委会学生代表黄程锋向媒体透露,已有两位港大学生遭警方以“游荡罪”逮捕。 此外,有一名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被控告暴动,而另一名香港浸会大学学生被捕但未起诉。
另一方面,周四晚间,社群媒体 Telegram 的群组内传出香港警方准备带着搜查令,到香港大学校内宿舍李国贤堂进行搜索的消息。 消息传出后,香港立法会议员邝俊宇跟许智峯立即到场关切。 香港大学利铭泽堂及李国贤宿舍的舍监周四深夜纷纷出面表示,并未收到警方要前往搜索的通知。
......
◇《 另一场雨伞运动正在香港酝酿? @ 德国之声 》
香港“反送中”抗议演变为警民暴力冲突后,许多人都将这次事件与2014年的雨伞运动相提并论。香港作家江松涧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采访表示,抗议者从雨伞运动中所汲取的错误教训可能是触发警方过度暴力的原因之一。而林郑月娥政府如果试图强行修改法案,也将付出巨大代价。
......
德国之声:您怎么看待这次运动中的社会声援?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么多人走上街头?
江松涧:我认为,恐惧和愤怒促使许多人这次参与抗争,而这种情绪广泛存在于香港社会各界。上周日,公民社会进行大量动员,促成反对修改逃犯条例的大规模游行示威。首次相关示威活动只有12000人参加,第二次参与人数是13万人,上周日则有100万人。雨伞运动之后,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动员。
尽管参与人数众多,许多人还是觉得周三的抗议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组织和领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许多雨伞运动之后创立的组织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与那些对特区政府和中国政府高度不满的青年人进行互动。
虽然周日大游行的组织方"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周三也在抗争现场,但大部分由没有政党认同的年轻人组成的抗议者并不听从他们的指挥。这些抗议者大部分都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电报"(Telegram)中的匿名群组进行动员。
我认为香港公民社会的现状非常不稳定,非常难以判断走向。我预计,其中很大一部分会转入地下,这也是过去数年来的一个趋势。周三的事情是通过地下进行组织的一个极好例证。
德国之声:在没有明确领导的情况下,您是否认为整个运动会陷入低谷无法持续,还是会慢慢变得更为有组织?
江松涧:我认为,当警察在2014年开始动用催泪弹时,"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OCLP)和香港专上学生联会都发出讯息,呼吁民众回家,但香港人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指示。雨伞运动发生的整个过程就是因为人们并不认可那些领导人,当运动爆发的时候,好几个团体试图进行组织工作。在面对背景各异的大量民众时,这是非常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雨伞运动其实并没有超强的领导层。
这并不是说那些领袖人物有错,而是雨伞运动期间的情况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我不认为我们可以将周三的"反送中"抗议与雨伞运动相比,因为周三的抗争活动在还没坚持到24小时的时候就被扼杀了。也许之后会涌现出某种形式的领导人物,但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没有人知道运动究竟会走向何方。
我觉得,今后的发展取决于那些身份认同为香港人、不希望与中国扯上任何关联的年轻族群。他们将决定未来长期的局势发展。
......
◇《 【引渡惡法】美民主共和兩黨提案修改「香港政策法」 港將不保獨立關稅區優勢 @ 蘋果日報 》
![]()
華府修改《美國-香港政策法》不再只聞樓梯響。香港103萬人遊行反「送中」惡法後,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開腔回應,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和民主黨參參議員馬基(Ed Markey)正式在國會提出私人草案,修改1992年通過的《政策法》,要求美國政府就中國如何利用香港規避美國的法律提交報告,據知克魯茲將該法名為「Hong Kong Policy Re- evaluation Act of 2019」。
據了解,克魯茲於法案初稿內容提及,在該法生效後的180日內,國務卿要向國會提交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如何利用香港規避美國法律,當中包括中國政府如何以正式和非正式手段,由香港引渡外國人到內地。
法案又要求報告提述,在報告呈交前5年,中國政府如何以正式或脅迫手段把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外國人,引渡到內地,同時要求報告要交代每位參與有關引渡的人員名單。
初稿亦擬定,要求美國商務部評估中國如何利用香港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包括交代由誰參與;同時要求美國財政部評估中國如何利用香港,規避由中國入口貨品的關稅,與及交代由誰參與這些規避活動。
與此同時,國防部、國家情報總監、國土安全部總監須評估中國的情報、安全、執法部門,例如中國國家安全部、公安部、武警,如何利用香港保安局和其在香港的保安部門,進行間諜活動,並提供相關人士的名單。暫時未知正式草案內容上有否修改。
......
◇《 爱国制裁迅速来了?支持反送中香港艺人或遭抵制 @ RFI/法广 》
香港103万民众示威反对被指是送中恶法的修例犯案波涛汹涌,许多艺人发声相挺。也有艺人担心受罚,言论谨慎。还有爱国艺人语焉不详不敢支持反送中,但也不敢明确表态支持修例。
中国大陆已经有被指是爱国网民怒喊封杀支持反送中的艺人,大陆宫廷剧演“娴妃”的佘诗曼据信或是首批躺遭威胁封杀的香港艺人。据联合新闻网今天报道,娘娘怒了!?“娴妃”佘诗曼按赞反送中照片遭中国大陆网友呛抵制。
该报道说,香港反送中浪潮震撼演艺圈,包括黄秋生、何韵诗、杜汶泽等多位知名艺人也纷纷挺身而出响应力挺,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最新又传出,去年(2018)以《延禧攻略》宫廷剧“娴妃”、“皇后”角色,再创事业巅峰的当红港星佘诗曼,也在 Instagram 上按赞某张“反送中”游行,并标签“#NoChinaExtradition”的照片。截图经网络疯传后,中国大陆网友玻璃心碎,群起围剿砲轰,痛批她支持港独,扬言抵制,甚至要求她离开中国演艺圈。
报道说,现年44岁的佘诗曼意外“踩雷”,逼不得已,昨(13)日深夜只好赶紧收回赞,同时发文回应,强调自己“爱国爱港”,不希望再被有心人过份解读,盼能平息这起风波,相关新闻也因此登上微博热搜。
......
★6月15日的媒体报道
◇《 香港政府决定暂缓修订《逃犯条例》 @ 纽约时报 》
![]()
(周五晚,年轻抗议者的母亲们在香港聚在一起,反对拟议的引渡法。
一些标语写道:“失去年轻人,香港还剩下什么?”
Vincent Yu/Associated Press)
周六下午,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港府决定暂缓修订备受争议的《逃犯条例》。
林郑月娥表示,连日来修法引发社会意见分歧,且各方立场分明。为避免对社会造成冲击,不让市民受到伤害,港府做出以上决定。
在持续数天的大规模街头抗议之后,林郑月娥推迟引渡条例的决定是一个重大逆转。 她曾誓言要确保这项条例获批并在短时间内得到通过,即便本周有大量市民对其进行抗议。
......
◇《 港特首宣布暫緩《逃犯條例》 民陣嗆:暫你老母 @ 自由時報 》
香港政府修訂送中《逃犯條例》引爆民怨,百萬市民上街遊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眼見情勢不對,今天(15日)下午宣布暫緩審議《逃犯條例》。對此,香港民陣(民間人權陣線)製圖怒罵「暫你老母」。
![]()
(圖擷取自 KEN Tsang 曾健超臉書)
◇《 香港黃衣男爬太古廣場嗆「林鄭下台」 僵持5小時墜地亡 @ 自由時報 》
![]()
(香港黃衣男爬太古廣場嗆「林鄭下台」,和警方、消防隊僵持5小時後墜地身亡。路透)
香港反送中運動引發國際關注,特首林鄭月娥今天(15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但堅持不撤案。下午4點32分,一名黃衣男子爬到金鐘太古廣場高處平台,掛出反送中標語,和警方及消防隊僵持到晚上9點左右,他爬出棚架,4名消防員嘗試將男子拉回未果,男子上衣被拉脫後突然從高處墜地,傷重不治。
綜合港媒報導,當時黃衣男爬上廣場高處平台,掛出寫有「反送中 No Extradition To China」以及「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的白色訴求布條。
報導指出,香港消防趕抵現場架設安全氣墊,警方則封鎖金鐘道西行2條行車線,到了傍晚6點多,黃衣男仍未離開原地。
過後,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及警方談判專家陸續來到現場,說服黃衣男返回安全位置,然而到了晚上9點左右,黃衣男突然向外爬出棚架,消防員嘗試拉回沒成功,最後從高處墜地傷重不治,鄺俊宇在現場激動痛哭。
俺博客上,和本文相关的帖子(需翻墙) :
《 每周转载:朝廷推香港版<国安法>,【一国一制】降临(外媒报道8篇) 》
《 变相的“全民公投”,垂死的“一国两制”——2019香港区议会选举随想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抗议活动的外媒报道和网友评论(6月16日至6月22日)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7月初至8月初)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8月初至9月初)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9月初至10月初) 》
《 每周转载:香港“反送中”政治抗议活动大事记(10月至11月) 》
《 每周转载:香港“占中民主运动”的外媒报道和【大量】照片(9月22日至9月28日) 》
《 每周转载:香港“占中民主运动”的外媒报道和【大量】照片(9月29日至10月2日) 》
《 每周转载:香港“雨伞革命”的外媒报道和【大量】照片(11月19日至12月2日) 》
《 每周转载:关于香港和澳门的特首选举(外媒报道和网友评论) 》
《 每周转载:关于“一国两制白皮书”和“国台办言论”(大量网友评论和图片) 》
《 每周转载:关于香港抗议洗脑教育(网文3篇,图片多张) 》
《 每周转载:关于朝廷对爱国主义的忽悠(网文5篇) 》
《 政治常识扫盲:理清“国家、政体、公民、政府、政党”等概 》
《 台湾民主运动与独立运动简史 》
《 回顾“六四” 》(系列)
《 谈革命 》(系列)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 编程随想 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9/06/weekly-share-132.html
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 编程随想 和本文原始地址: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9/06/weekly-share-132.html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