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研究(下)惊叹于中国速度,加快转型

2022-11-22 原文 #日本経済新聞 的其它文章

电装研究(下)惊叹于中国速度,加快转型 ——

“我们打算2022年度内完成1~2项”。

电装(DENSO)首席财务官(CFO)松井靖提到的话题是出售与发动机相关的零部件业务。9月,该公司将燃油泵业务出售给了丰田集团的爱三工业,松井说“除此以外,(我们)还设想了好几个项目并已开始行动”,提出了推进结构转型的方针。

 

电装引进了自主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换算成费用的“内部碳定价(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机制,目前正在判断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业务的收益性和资本效率。该公司拥有约40项发动机相关零部件业务,包括火花塞及汽油喷射器等。加紧出售这些业务的背后原因是全球的汽车电动化浪潮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袭来。

中国企业的业务推进“速度太快”

“低成本化的速度是实在太快了”。

研究各国厂商纯电动汽车(EV)的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山本真义(电气工学)对拆解后的中国纯电动汽车难掩惊讶。

电装设立了定位于“电动化大本营”的基地“电动开发中心”(日本爱知县安城市)

山本教授尤其关注的是与马达及电池同样重要的零部件“逆变器”。这是一种通过对电流进行转换来有效控制马达的设备,在混合动力车(HV)用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电装掌握了全球约30%的份额。但一家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却将价格低廉的家电用零部件用在了逆变器上。据称,逆变器的价格仅为主要纯电动汽车配备的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汽油车使用的零部件将会走向衰退。电装曾经认为,就算这样的时代来临,只要掌握逆变器,公司就能继续生存下去。但即使是这样的“王牌产品”也有可能卷入与新兴企业之间的无情的价格竞争。

在中国纯电动汽车行业,日系零部件厂商基本上没有存在感。以日系企业两倍的工资来吸引人才的中国零部件制造商和欧洲企业等控制着零部件的供应。山本教授指出,包括电装在内的日系零部件制造商“仍具有优势,那就是能以低成本生产高耐久性和可靠性的产品”。他表示:日本企业“应该尽快扩大与领先的海外纯电动汽车生产商的交易”。


在超过5万亿日元的电装合并销售额中,有一半来自丰田。中国和欧美的生产商正在成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力量,日本电产、华为已开始蚕食相关客户。为了开拓客户,2020年电装在爱知县安城市设立了定位于“电动化大本营”的基地“电动开发中心”,目的是提高包括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用零部件在内的“电动化产品”的竞争力。

该中心拥有负责研究开发的2500名员工。将打造电动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除了评估部件的实验设备外,还配备有通过模拟评估行驶汽车动向的系统。分析出的数据和经验将保存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建立了各国开发基地使用安城的数据,面向各地汽车厂商优化产品的机制。

电装的“电动开发中心”(日本爱知县安城市)

电装提出了到2025年将逆变器产量提高到目前4倍、达到1200万台的方针。该中心设立了模拟验证生产线的区域。设有机器人和组装设备,并且有员工进入中心,日夜研究高效的生产方法。通过将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广到全世界,高效扩大生产规模。

今后,不管是面向HV、还是面向EV的逆变器都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从设计阶段就可以做到可以拆卸部件,顺利改变。这不是人站在移动的传送带旁边的生产线,正在验证的是机器人和无人搬送机参与工作、能根据生产产品的数量和种类灵活加以改变的技术。

首席财务官松井认为EV普及的趋势不会停止,并且表示“要想提供包括HV在内的所有选择,必须这样提高效率”。电装将出售发动机零部件业务,而将经营资源向逆变器等马达发电机及高效空调等电动化产品集中,还将彻底提高效率。

作为电动化产品的销售对象具有很大潜力的是中国EV厂商。中国的EV化迅速推进,9月新车销量中每5辆就有1辆是EV。负责电装电动化的经营负责人海老原次郎说,在与中国厂商交易中,“明显感觉速度不同”。

 

电装将建立可在中国开发基地完成产品洽谈的体制。由于中国供货商的成本竞争力不断提高,考虑提高在中国国内的采购比例。

市场评价甚至超过本田

市场对电装的电动化给予好评。电装目前的总市值约为6万亿日元。一度超过本田,持续高于日本电产。电装计划将以逆变器为首的电动化产品的销售额到2025年提高到1万亿日元,达到2021年的2倍。东海东京调查中心的企业调查部长杉浦诚司表示“电动化产品中就连半导体都自己开发的技术实力让人感觉踏实,能赢得重视环保的投资者”。

“业务调整的大收尾”,关于发动机零部件,现在电装内部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基于业务的出售和缩小,这句话中还蕴含着将工作开展到底的意思,也显示出对企业形态进行改变的时机已逐渐成熟。电装的结构转型成功与否将左右日本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目前需要的或许是大胆且迅速的决策。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福本裕贵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