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逆袭(上)沙特与美国的裂痕

2022-12-06 原文 #日本経済新聞 的其它文章

中东的逆袭(上)沙特与美国的裂痕 ——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于11月启动大规模减产,此举正在引发波澜。面对违背美国想法的减产,美国拜登政权难以掩饰焦虑。此前销声匿迹的巨额石油资金正重新涌入金融市场。“中东的逆袭”将给世界市场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美国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原油期货为每桶85美元左右,价格维持坚挺。在中国的新冠感染人数再次增加、经济隐忧加强的背景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等组建的“欧佩克+”每日减产200万桶,将对油价构成支撑。

  

 

  

  针对大幅减产,美国认为是由沙特主导。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批评称,“(沙特)与俄罗斯保持一致步调”,充满了对沙特与俄罗斯勾结、推动原油价格走高的怀疑。

  

  为了加以对抗,美国决定释放原油储备,但沙特态度冷淡。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10月下旬在首都利雅得的国际投资会议上暗中批评美国称,“正在把(释放原油储备)用作操控市场的机制”。

 

  沙特反驳称,减产纯粹是基于经济考量,美沙两国的主张并不一致。沙特的逻辑是美国等的加息导致世界经济减速,原油需求或将下滑。与此同时,欧佩克的增产能力正在减弱,要确保稳定供应需要展开投资。因此,为了保持原油价格将减少供应。

  

REUTERS

    

  沙特认为,能源危机自2月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以前就已经出现。沙特的国营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纳瑟尔(Amin Nasser)在11月9日的日经论坛“世界经营者会议”上表示,“(能源危机)因石油和天然气投资锐减而开始”,还表示“此前存在替代能源能很快取代化石燃料这种错误想法”,对迅速的脱碳化趋势进行了牵制。

  

  由于欧美企业为推进脱碳化而减少对石油投资,中东和俄罗斯获得了石油市场的主导权。2016年组建的欧佩克+压缩产能的威力增加,沙特和俄罗斯加强了团结。欧佩克的产油量占全球份额约3成,加上俄罗斯等的欧佩克+则达到4成左右。

   


  

  在能源转型在全球范围加速之前,使石油资金这一“幸存者红利”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战略。这是因为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加快推进改革,以转向不依赖石油的经济,事关生死的产业培育无论如何都需要资金。

  

  传统上亲美的沙特不惜与美国产生隔阂,背后是两国裂痕的不断积累。

 

 

    

  此前,对美国来说,沙特的石油事关生死,而对沙特来说,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不可或缺。但是,美国借助始于2000年代的页岩革命,成为最大产油国,依赖中东的必要性减弱。美国来自欧佩克的原油进口量已降至顶峰的逾1成。美国外交的重心转向应对中国,明显远离中东。

  

  在2011年的中东的“阿拉伯之春”中,美国袖手旁观亲美且在埃及长期执政的穆巴拉克政权因反政府游行而倒台,引发了沙特等阿拉伯地区的亲美君主国的不安。美国在前总统奥巴马领导下,2015年与沙特敌对的伊朗签署了放松经济制裁的核协议。

  

  称得上沙特石油产业心脏的东部石油设施于2019年遭到无人机攻击,当时美国声称是伊朗所为,但并未进行军事报复,令沙特感到失望。从沙特的角度来看,由于拜登政权寻求重启与伊朗核协议,即使产生安全保障难以完全依赖美国的想法也不难理解。此外,2018年沙特著名记者被杀事件也投下阴影。拜登考虑到沙特王储参与的嫌疑,抨击沙特为“被讨厌的人”,伤损了沙特的体面,沙特也没有忘记。

  

 

  

  美沙两国持续加深的裂痕产生影响,拜登2022年7月访问沙特,提出增产原油的请求并未落实。沙特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前,转向了完全相反的大幅减产。

  

  过去,中东和美国的关系将动摇原油行情,影响世界通货膨胀走势。在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产油国禁止向以美国为首的亲以色列国家出口石油,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另一方面,在冷战期间的1980年代,沙特与美国携手应对苏联,通过增产引发原油价格下降。在世界迈向低通货膨胀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能源出口国苏联于1991年解体。

  

  赢得冷战的美国以页岩革命为东风,看起来不再受到中东原油的影响。但是,由于今年的乌克兰危机加剧原油价格上涨,美国要求中东增产,再次开始依赖中东。

  

  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如今已成为沙特原油的最大买家,经济层面的存在感正在加强。沙特正试图加深对华关系,接受美国主张的空间正在缩小。

  

  美国和中东疏远的关系有可能招致沙特和伊朗的关系紧张等,成为世界局势的导火索。对中东原油供应的担忧或将推高原油价格,成为进一步的通货膨胀压力。原油价格走高将弱化西方国家的对俄制裁的效果,影响有可能波及广泛领域。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开罗 久门武史、迪拜 福富隼太郎、编辑委员岐部秀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